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博问政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力丹 曹文星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9,共4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微博问政的发展趋势。作者认为,发展趋势有四:政府从断点式危机应对走向常规化运作、从被动等待关注走向主动自我推介、问政微博呈现集群化趋向、微博问政从单方信息发布转向关系的维护。技术上,微博问政也将伴随着传播... 本文分析了我国微博问政的发展趋势。作者认为,发展趋势有四:政府从断点式危机应对走向常规化运作、从被动等待关注走向主动自我推介、问政微博呈现集群化趋向、微博问政从单方信息发布转向关系的维护。技术上,微博问政也将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问政 社交媒体 微博问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微博问政的规范化 被引量:48
2
作者 李少文 秦前红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0-104,218,共5页
网络时代,微博问政成了公众参与的新形式。它以快速、便捷、互动性强等优点,推动了公众参与的发展和创新。但微博问政面临着很多难题。立法规范保护,既是微博问政发展的动力,又是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需要。宪法上的很多规定都可以被援... 网络时代,微博问政成了公众参与的新形式。它以快速、便捷、互动性强等优点,推动了公众参与的发展和创新。但微博问政面临着很多难题。立法规范保护,既是微博问政发展的动力,又是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需要。宪法上的很多规定都可以被援引作为微博问政的依据。促进公众参与,控制政府权力,是微博问政的重要目标。应当设计出具体有效的制度,充分发挥微博的特点,回避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微博问政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微博问政的兴起、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2
3
作者 施雪华 孟令轲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5,共4页
近年来,中国微博问政兴起的原因是:微博问政弥补了公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不畅,弥补了分散的社会群体价值融通和情感交流有效渠道的缺失,弥补了主流媒体舆论监督的不足,弥补了党政公共权威和公共信任的缺位。中国微博问政存在一系列问题,... 近年来,中国微博问政兴起的原因是:微博问政弥补了公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不畅,弥补了分散的社会群体价值融通和情感交流有效渠道的缺失,弥补了主流媒体舆论监督的不足,弥补了党政公共权威和公共信任的缺位。中国微博问政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是"网络水军"和网络民粹主义问题。要通过五个方面完善中国微博问政,提升中国政府效能、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问政 中国 府效能 治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微博问政”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 被引量:31
4
作者 赵玥 许亮 《理论视野》 CSSCI 2011年第12期41-43,共3页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以Web2.0技术为主导的网络工具,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和广大网民的欢迎,引起政府、媒体和学术界的热烈关注,成为当下中国最热门的网络工具。微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以及微博问政的兴起,为民意表达和公民网络...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以Web2.0技术为主导的网络工具,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和广大网民的欢迎,引起政府、媒体和学术界的热烈关注,成为当下中国最热门的网络工具。微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以及微博问政的兴起,为民意表达和公民网络问政提供了一种新工具,构建了一个信息发布、舆论引导、政民互动的新平台。同时,微博问政也存在"不能全面客观代表民意"、"公众政治参与的无序性"、"缺乏必要的运行机制和法律制度约束"等问题。因此,加强对我国微博问政的研究,解决我国微博问政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规范微博问政之策就变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微博问政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问政的规范化保护需求——基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视角 被引量:26
5
作者 秦前红 李少文 《东方法学》 2011年第4期3-13,共11页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需要回应新技术、新事物带来的挑战,微博问政的兴起及其快速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考察微博问政的实例,可以将其分为七大类型。微博问政更新了公众参与的话语体系,体现了网络时代的特点,但也存有很多缺陷。微博问政逐渐成...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需要回应新技术、新事物带来的挑战,微博问政的兴起及其快速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考察微博问政的实例,可以将其分为七大类型。微博问政更新了公众参与的话语体系,体现了网络时代的特点,但也存有很多缺陷。微博问政逐渐成为法治发展在官方路径和民间路径之外的第三种路径,但其促进法治发展的进程中却存在很多困境。规范化微博问政不仅能够表征民主,也能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监督权,实现控制公权力的目标,成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在网络时代的重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微博问政 社会管理 创新社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问政:政府转型的实现条件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
6
作者 祁明 张传文 李宏达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在对微博问政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微博问政与政社互动的内在关联,从政策环境、技术环境、运行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微博问政的生态体系,提出服务主体、服务渠道、服务功能三个方面的政府转型路径。
关键词 微博问政 府转型 生态体系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问政:政社互动的新模式探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斌 虞谷民 李怡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37-40,48,共5页
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舆论阵地,网络拉近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开辟了一个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新渠道。微博的出现,更是使舆论平民化、大众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多的党政部门,开始借"网"问政。随之而来的党... 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舆论阵地,网络拉近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开辟了一个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新渠道。微博的出现,更是使舆论平民化、大众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多的党政部门,开始借"网"问政。随之而来的党政机关和官员进驻微博,更是打造出了"微博问政"这种政社互动的新模式。"微博问政"在初创阶段就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它能拉近政社距离,实现政社互动,加速信息发布,缓解舆论压力,提高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在公共管理中,"微博问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政府若要利用好这一平台,还需做好角色定位,提升沟通技巧并对其加强科学管理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微博问政 社互动 对话平台 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问政的利弊与对策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志飞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5-197,共3页
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发布方式,微博对社会各领域的介入和渗透日益广泛。其中,微博问政在众多功能中日益突出,不断引爆社会舆论。作为一个自由发表言论的空间,微博激发了网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热情,促进了话语多元化,为实现我国宪法所... 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发布方式,微博对社会各领域的介入和渗透日益广泛。其中,微博问政在众多功能中日益突出,不断引爆社会舆论。作为一个自由发表言论的空间,微博激发了网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热情,促进了话语多元化,为实现我国宪法所保障的言论自由提供了平台。但微博这个公共平台进入的低门槛性和匿名性使发布的信息内容、用途难以甄别和控制,尤其是对于公共事件负面信息的放大和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降低政府公信力,伤害官民之间的互信关系,不利于国家发展和民众自由的实现。因此,必须针对性地进行规避,在保证民众言论自由的基础上,对微博问政进行有序的理性引导,使其发展走向制度化、法律化轨道,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问政 负面影响 根源 解决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问政”与执政党群众路线的新发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孙忠良 衣永红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4期10-14,共5页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传家宝"。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的群众路线也在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微博的出现,打开了官民沟通的新路径,使得党的群众路线获得了新发展,也面...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传家宝"。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的群众路线也在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微博的出现,打开了官民沟通的新路径,使得党的群众路线获得了新发展,也面临着新问题。执政党如何将群众路线这一"传家宝"运用于虚拟世界、适应于微博时代,是一个重要的思考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问政 群众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微博问政对公共治理功能的改善 被引量:3
10
作者 康鸿 王俊拴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70,共3页
"微博问政"为推进信息公开、征求社情民意、开展舆论监督、实现官民互动提供了新的平台,但同时也对政务人员的微博应用素养和公共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推动微博问政的理性与建设性发展须从多方面入手:推动微博问政常态化、规... "微博问政"为推进信息公开、征求社情民意、开展舆论监督、实现官民互动提供了新的平台,但同时也对政务人员的微博应用素养和公共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推动微博问政的理性与建设性发展须从多方面入手:推动微博问政常态化、规范化,建立政务微博长效发展机制;把握微博舆论主动权,释放微博正能量;给力"现实问政",促进政务微博由信息互动向公共服务的转型;增强微博应用素养,提升微博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问政 官民互动 公共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问政: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课题 被引量:16
11
作者 程婧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49,共4页
微博这种新型传媒代表了高科技、新鲜原创、交互性强等特点,它不仅仅是作为传播工具而存在,事实上也已成为执政党面临的新课题。如何认识和利用微博,并从中提取和确立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方式,正成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创新社会管理的一... 微博这种新型传媒代表了高科技、新鲜原创、交互性强等特点,它不仅仅是作为传播工具而存在,事实上也已成为执政党面临的新课题。如何认识和利用微博,并从中提取和确立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方式,正成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种类繁多的微博问政,有必要充分认识其有助于提升党执政能力的积极作用,贯彻群众路线,注重理性参与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努力探索引领微博问政的良好方式和科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问政 理性参与 公共意见平台 能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微博问政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庆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5,共5页
微博问政是中国政治舞台上备受瞩目的新宠,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想的实现搭建了可展望美好前景的平台。但是在现有的民主政治和社会管理条件下,微博问政的风光背后还暗藏着隐忧。因此,必须从建立监管机制、提升媒介素养、建立多声音通... 微博问政是中国政治舞台上备受瞩目的新宠,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想的实现搭建了可展望美好前景的平台。但是在现有的民主政治和社会管理条件下,微博问政的风光背后还暗藏着隐忧。因此,必须从建立监管机制、提升媒介素养、建立多声音通道三方面完善微博问政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问政 民主 智慧 公民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微博问政的规制及其导引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文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4-207,共4页
网络传媒时代,微博问政作为网络问政的延展,成了公众参与和民主政治信息化表达的新形式,它以灵活、快捷、发散性和互动性强的特点,推动了公众参政、议政与社会管理体制的发展和创新;但一方面,微博问政也面临着不良信息的传播、非理性的... 网络传媒时代,微博问政作为网络问政的延展,成了公众参与和民主政治信息化表达的新形式,它以灵活、快捷、发散性和互动性强的特点,推动了公众参政、议政与社会管理体制的发展和创新;但一方面,微博问政也面临着不良信息的传播、非理性的情绪、娱乐化的心态、相对缺失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自律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微博问政本质规律的探究,建立科学的规范和导引机制,不仅是民主政治的诉求和考量,也是构建善治政府、实现控制公权力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微博问政 规制 导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问政、治理转型与“零碎社会工程”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畅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0-116,123,共8页
中国"网坛",微博崛起。由特殊国情决定,问政、议政甚至"参政"成为中国微博的一种主要功能。微博问政恰与中国所处的微观转型期相吻合,这就是"治理转型",二者有着高度的对应重合性。如借鉴波普尔"零... 中国"网坛",微博崛起。由特殊国情决定,问政、议政甚至"参政"成为中国微博的一种主要功能。微博问政恰与中国所处的微观转型期相吻合,这就是"治理转型",二者有着高度的对应重合性。如借鉴波普尔"零碎社会工程"理论,又会发现在"微博问政"、"治理转型"和"零碎社会工程"三者之间,隐然有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微博问政"、"治理转型",是现象层面的呈现,"零碎社会工程"则是从思想高度对其给予了理论上的概括,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问政 治理转型 零碎社会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的微博问政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潭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1-96,共6页
网络是科技发展和知识交融的智慧结晶,是人类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虚拟社会和现实生活的对接平台,也是国家公共治理函数中的重要变量。作为当下公共生活的重要元素和载体,网络引领着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不断促推着"生活世... 网络是科技发展和知识交融的智慧结晶,是人类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虚拟社会和现实生活的对接平台,也是国家公共治理函数中的重要变量。作为当下公共生活的重要元素和载体,网络引领着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不断促推着"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和交往空间的公共化。而微博的出现则加速网络公共领域的衍生与扩张,根本性地改变着人们参与国家治理的方式、结果和目的。随着政务微博的涌现和公共议程的设置,网络民主的生产和再生产正在改善着国家治理的结构与进程,微博行政考验着政府官员的执政情商和治理能力,或许,"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微博问政方式将成为新的政治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微博问政 微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问政的“多中心治理结构”与策略探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沭宁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0,共4页
本文认为"微博问政"的制度建设和治理策略的主要内容是:一是在评估"微博问政"局限性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政府要积极面对"微博问政",善于研判"微"情绪,形成"微博问政&qu... 本文认为"微博问政"的制度建设和治理策略的主要内容是:一是在评估"微博问政"局限性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政府要积极面对"微博问政",善于研判"微"情绪,形成"微博问政"评判对接机制;二是加强微博民意的理性引导以及舆情评判,引导网民有序问政;三是消除制约微博均衡发展的技术、环境等因素,将微博问政纳入我国政治治理的整体架构之中,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微博问政"多中心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问政 制度建设 治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问政:自媒体时代我国民主政治改革的新动力 被引量:7
17
作者 傅雪蓓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62,共5页
现代自由主义民主政治奠基于工业化时代之私人财富积累基础之上,底层民众因无力消费昂贵的政治生活而不得不远离政治。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微博技术的推出使得社会进入自媒体时代,民众廉价地消费政治成为可能,底层民众正在回... 现代自由主义民主政治奠基于工业化时代之私人财富积累基础之上,底层民众因无力消费昂贵的政治生活而不得不远离政治。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微博技术的推出使得社会进入自媒体时代,民众廉价地消费政治成为可能,底层民众正在回归政治舞台。在我国,微博问政已然成为民主政治改革的新动力。我国未来的政治改革应当积极回应微博问政,并改革政治法律制度、规范政治法律设施,规制并引导网络舆论向理性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问政 民主 治结构 网络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问政:公民意识的觉醒与反思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晶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2-96,共5页
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催生了"微博问政"的出现,微博为公民表达民意、进行利益诉求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渠道,作... 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催生了"微博问政"的出现,微博为公民表达民意、进行利益诉求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渠道,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新形式,"微博问政"推动了公民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的觉醒,同时,公民通过微博参与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也需要理性、规范、有序地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问政 公民意识 治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微博问政”的制度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伊士国 李杰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45,共4页
"微博问政"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但目前我国"微博问政"在民主性、互动性、规范性和实效性等方面都存在不足,需要对其进行制度化构建。这就要求我们应建立即时、畅通的政务信息发布、互动制度,完备的言论审核与... "微博问政"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但目前我国"微博问政"在民主性、互动性、规范性和实效性等方面都存在不足,需要对其进行制度化构建。这就要求我们应建立即时、畅通的政务信息发布、互动制度,完备的言论审核与把关制度,科学的舆情评判制度,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严格的追踪问责制度等,以实现我国"微博问政"的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问政 不足 制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问政背景的政民互信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黎天 孙冉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3期21-26,共6页
微博问政是促进政府与民众互信的新途径。微博问政条件下的政民互信关系是一种新型互信关系,与传统的政民互信关系相比具有自身显著特点。由于主体媒介素养不高、微博自身的隐患以及运行机制的缺失,对新型政民互信关系的实现构成了挑战... 微博问政是促进政府与民众互信的新途径。微博问政条件下的政民互信关系是一种新型互信关系,与传统的政民互信关系相比具有自身显著特点。由于主体媒介素养不高、微博自身的隐患以及运行机制的缺失,对新型政民互信关系的实现构成了挑战。通过提升政府微博问政的能力、增强网民道德自律意识、推进政民微博互动常态化、完善微博问政应对机制等途径来促进政府与民众新型互信关系的构建,是新时期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问政 新媒体 传播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