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工艺中微型动物的生活习性、功能作用、研究方法与毒性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仲悦宁 杨昊憬 +3 位作者 张逸博 吴振兵 党晨原 付杰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18-34,共17页
微型动物(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是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活性污泥工艺的运行状态直接决定了微型动物的种群组成,反之,微型动物也会影响到生物工艺的处理效率。微型动物具有指示、促进絮凝和净化出水等功能,... 微型动物(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是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活性污泥工艺的运行状态直接决定了微型动物的种群组成,反之,微型动物也会影响到生物工艺的处理效率。微型动物具有指示、促进絮凝和净化出水等功能,并且可以通过捕食优化细菌群落改善活性污泥工艺处理效率。因此,对于活性污泥微型动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文中对活性污泥微型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功能作用进行了系统综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常见的微型动物群落研究方法和个体分离培养方法,并且详细介绍了毒性物质对微型动物的影响以及微型动物对部分污染物质的降解去除能力。文章提供的信息可以为后续的活性污泥微型动物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新思路和新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原生动物 微型后生动物 指示作用 毒性响应 污水处理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微型动物种群动态与水质净化效能的关系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声贵 许木启 +7 位作者 曹宏 周可新 徐军 杨向平 甘一萍 翟家骥 刘伟岩 邵永怡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5-786,共12页
20 0 1~ 2 0 0 2年 ,系统地研究了高碑店污水厂四系列曝气池活性污泥中的微型动物种群动态与水质变化的相互关系。在该污水处理系统的四系列曝气池内所发现的 12 2种原生动物中 ,褶累枝虫 (Epistylisplicatilis)、沟钟虫 (Vorticellaco... 20 0 1~ 2 0 0 2年 ,系统地研究了高碑店污水厂四系列曝气池活性污泥中的微型动物种群动态与水质变化的相互关系。在该污水处理系统的四系列曝气池内所发现的 12 2种原生动物中 ,褶累枝虫 (Epistylisplicatilis)、沟钟虫 (Vorticellaconvallaria)、有肋纤虫 (Aspidiscacostata)和半圆表壳虫 (Arcellahemisphaerica)是经常大量出现的原生动物种类。冬季褶累枝虫占绝对优势。 5月和 6月 ,有肋纤虫为活性污泥动物群落的优势种群。纤毛虫和后口动物总数越多 ,污水净化效能越强 ,污泥的沉降性越好。游泳类纤毛虫总数与出水BOD5值呈正相关 ,固着类纤毛虫的多样性值与出水的总氮呈正相关 ,爬行类纤毛虫的多样性值与出水的硝态氮和出水总磷都呈正相关 ,与厌氧段总磷呈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微型动物种群动态规律与污水处理效果关系密切 ,该厂污水处理系统中四系列的硝化和反硝化显著 ,活性污泥的运转效能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 原生动物 微型动物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炭滤池微型动物泄漏的强化过滤控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洁 陈晨 +1 位作者 陈洪斌 戴晓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2-868,共7页
采用孔径10μm的浮游生物网对A水厂活性炭滤池出水的微型动物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泄漏的微型动物优势种类为轮虫、线虫、寡毛类和甲壳类.在活性炭层底部增加厚度为40或50cm粒径为0.3~0.5mm的石英砂层,当流速为10~12m.h-1时,对轮虫、甲... 采用孔径10μm的浮游生物网对A水厂活性炭滤池出水的微型动物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泄漏的微型动物优势种类为轮虫、线虫、寡毛类和甲壳类.在活性炭层底部增加厚度为40或50cm粒径为0.3~0.5mm的石英砂层,当流速为10~12m.h-1时,对轮虫、甲壳类和寡毛类等体型较大的微型动物能够截留55%以上,但对线虫截留率较低.建议采用10μm的微孔滤网过滤氯接触池出水,可使微型动物穿透进入供水管网的风险降低一个数量级,且工作周期达9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动物泄漏 强化过滤 微孔滤网 活性炭滤池 水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型动物削减剩余污泥量的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周可新 许木启 +1 位作者 曹宏 徐军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在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污泥的浓缩、脱水、处理和处置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而且如果处置不当 ,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 ,最大限度减少剩余污泥的排放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根据生态学的理论 ,... 在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污泥的浓缩、脱水、处理和处置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而且如果处置不当 ,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 ,最大限度减少剩余污泥的排放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根据生态学的理论 ,加强微型动物对细菌的捕食作用 ,可使能量在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过程中有一定的损失 ,同时污泥量得以减少。应用两段式生物反应器或者直接向曝气池中投加微型动物均可达到此目的。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两种方法 ,讨论了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动物 剩余污泥 捕食作用 活性污泥 污水 好氧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型动物减少污泥产量的工艺探讨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连凯 于德爽 +2 位作者 孔范龙 郭磊 杨慧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73,共3页
在适宜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系统中可以生长出大量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微型动物,这些微型动物在活性污泥中起着捕食者的作用,它们可以通过捕食,将污泥转化为能量、H2O和CO2,从而使污泥量减少。蚯蚓生物滤池工艺、两段式生物反应器工艺... 在适宜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系统中可以生长出大量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微型动物,这些微型动物在活性污泥中起着捕食者的作用,它们可以通过捕食,将污泥转化为能量、H2O和CO2,从而使污泥量减少。蚯蚓生物滤池工艺、两段式生物反应器工艺和淹没式生物膜工艺是目前国内外常见的3种利用微型动物减少污泥产量的工艺,本研究介绍了这3种工艺的污泥减量效果,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减量 微型动物 两段式生物反应器 蚯蚓生物滤池 淹没式生物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中微型动物变化与活性污泥状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勇 孙寓姣 黄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51,共4页
近年来出现的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是一种污水处理和回用的新型工艺。由于该工艺污泥停留时间长、污泥浓度高等特点,与常规活性污泥工艺差距较大,所以对反应器内的生物相监测是研究其处理机理的重要内容。笔者采用处理生活污水的MBR... 近年来出现的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是一种污水处理和回用的新型工艺。由于该工艺污泥停留时间长、污泥浓度高等特点,与常规活性污泥工艺差距较大,所以对反应器内的生物相监测是研究其处理机理的重要内容。笔者采用处理生活污水的MBR工艺连续流小试运行方式,结合生物学分析方法,对系统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的微型动物进行了连续跟踪监测。结果发现,微型动物优势种群及其数量随环境变化而波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按照运行时间的顺序,游动型纤毛虫、红斑瓢体虫、轮虫及累枝钟虫、表壳虫,交替成为优势种群。系统内发生丝状菌污泥膨胀后,微型动物种类减少,主要优势种群为轮虫、累枝钟虫、表壳虫。微型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发挥吞食作用以控制系统内活性污泥总量的增长,而活性污泥的状态特性又会反作用于微型动物的生活过程及数量的变化过程。MBR系统中,微型动物与活性污泥整体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MBR) 生活污水 微型动物 优势种群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预处理中的微型动物分布与控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洪斌 梅翔 +2 位作者 何群彪 周增炎 高廷耀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共4页
微污染源水的生物预处理已有应用实例,弄清生物膜上的微型动物状况对于工程设计和运行十分必要。研究表明,生物预处理工艺中的微型动物种类和数量均沿水流方向逐渐减少,与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微型动物分布差异较大。根据处理池内微型动物... 微污染源水的生物预处理已有应用实例,弄清生物膜上的微型动物状况对于工程设计和运行十分必要。研究表明,生物预处理工艺中的微型动物种类和数量均沿水流方向逐渐减少,与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微型动物分布差异较大。根据处理池内微型动物种类和数量的沿程变化规律来判断运行效果是较好的方式。苔藓虫是微污染源水生物预处理工艺中特有的微型动物种类,当它在生物膜上正常生长时有助于提高生物净化效果;当其暴发性生长并对运行影响较大时,可利用强制水力冲洗的办法将其清除。采用悬浮填料代替固定式捆绑填料,可以避免苔藓虫或椎实螺的大量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源水 生物预处理 微型动物 苔藓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系统中微型动物与水质净化效果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基成 廖婷婷 +2 位作者 周彦波 戚桂贞 鲁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0-63,共4页
活性污泥系统中微型动物的种类、数量和变化情况与活性污泥状况和出水水质密切相关。在某大型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曝气池活性污泥系统中,通过微生物镜检监测出30多种微型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固着型纤毛虫的种类最多,出现频率也较高。对... 活性污泥系统中微型动物的种类、数量和变化情况与活性污泥状况和出水水质密切相关。在某大型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曝气池活性污泥系统中,通过微生物镜检监测出30多种微型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固着型纤毛虫的种类最多,出现频率也较高。对微型动物密度与曝气池出水水质和污泥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小口钟虫可作为曝气池混合液DO浓度的指示生物,小口钟虫密度越大,DO浓度越高;小口钟虫、八钟虫和转轮虫可作为曝气池出水COD的指示生物,其数量增加是水质净化程度提高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微型动物 相关分析 指示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微型动物群落结构优化的可控途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可新 许木启 +1 位作者 曹宏 徐军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8-20,共3页
优化活性污泥微型动物群落的结构实际就是从根本上优化活性污泥的运转效能。优化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为活性污泥中的微型动物提供适合其生长繁殖的运行参数 ;优化这些生物所需的营养 ;向活性污泥曝气池中投放微型动物。
关键词 动物群落 活性污泥法 细菌 微生物 污水处理技术 微型动物 COD 污水处理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填料生物膜微型动物物种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荣芳 胡小兵 +3 位作者 卢学成 叶星 张新喜 钟梅英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185-192,共8页
为了探究不同填料生物膜上微型动物物种多样性异同,研究采用3种填料(多面空心球、K3悬浮填料、煤焦粉)处理模拟生活污水时微型动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及其与水处理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生物膜中共出现微型动物57种,包括鞭毛虫7种、... 为了探究不同填料生物膜上微型动物物种多样性异同,研究采用3种填料(多面空心球、K3悬浮填料、煤焦粉)处理模拟生活污水时微型动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及其与水处理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生物膜中共出现微型动物57种,包括鞭毛虫7种、肉足虫5种、纤毛虫42种和微型后生动物3种;煤焦粉上以小型鞭毛虫为优势类群,多面空心球与K3悬浮填料上由小型鞭毛虫、游泳型纤毛虫和固着型纤毛虫交替构成优势类群;悬浮型填料、堆积型填料上微型动物多样性H分别呈"M"型、"前高后低"型变化;煤焦粉对COD、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且稳定,去除率分别为(87±10)%、(92±6)%;煤焦粉生物膜上微型动物多样性H、丰富度R与NH_4^+—N去除率有明显正相关(P<0.01),均匀度λ与其显著负相关(P<0.05);填料上微型动物物种多样性H逐渐降低,但变化规律呈现不同形式;固着型纤毛虫为煤焦粉填料对NH_4^+—N去除的指示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动物 物种多样性 填料 生物膜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载体内孔径对生物膜微型动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小兵 王振振 +5 位作者 林睿 沈翼军 钟梅英 李晶晶 陈红伟 周佳颖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292-5302,共11页
为了给废水处理生产中最佳孔径的生物载体选型提供依据,本研究系统考察聚氨酯海绵生物载体5种孔径(0.6~4mm)大小对生物膜微型动物群落多样性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鞭毛虫、肉足虫等是运行前期与中期的优势种属,游泳型与固着型纤毛... 为了给废水处理生产中最佳孔径的生物载体选型提供依据,本研究系统考察聚氨酯海绵生物载体5种孔径(0.6~4mm)大小对生物膜微型动物群落多样性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鞭毛虫、肉足虫等是运行前期与中期的优势种属,游泳型与固着型纤毛虫、轮虫是后期的优势种属.不同孔径载体在不同时期,微型动物多样性、稳定性等参数变化具有明显差异.小孔径(0.6mm)载体微型动物仅在运行中期内表现出较高多样性,中小孔径(1mm)载体多样性总体偏低,中大孔径(3mm)和大孔径(4mm)载体微型动物多样性波动剧烈.小孔径、中小孔径载体内微型动物稳定性好,中大孔径载体稳定性波动大,而大孔径载体最不稳定.中等孔径(2mm)载体内微型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均匀度高,多样性高且稳定(后期H=2.12、R=1.19、λ=0.16),其微型动物群落最为稳定(后期WH=0.13),且表现出较好的废水处理效果,中等孔径是理想的生物载体内部孔径大小.在生物膜系统中,微型动物多样性稳定指数WH可作为废水中CODcr去除效果的指标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孔径 微型动物 群落 多样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微型动物捕食作用的污泥减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春娣 袁金萍 +1 位作者 殷波 武联菊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8年第3期53-55,共3页
阐述了当前基于强化微型动物捕食作用的污泥减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现阶段利用该技术的污泥减量工艺,并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关键词 污泥减量 微型动物 捕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絮体特征与微型动物运动速度相关性研究——以自由运动型微型动物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小兵 汪坤 +5 位作者 李晶晶 陈红伟 宋维维 江用彬 常静 钟梅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666-3673,共8页
为了克服利用微型动物群落物种变化指示活性污泥运行状态存在的微型动物鉴别误判、分类和统计分析工作量大等问题,通过PCA法的相关性分析判断絮体微观形态参数降维成综合指标的可能性,采用“微型动物运动视频采集+定量图像分析”法表征... 为了克服利用微型动物群落物种变化指示活性污泥运行状态存在的微型动物鉴别误判、分类和统计分析工作量大等问题,通过PCA法的相关性分析判断絮体微观形态参数降维成综合指标的可能性,采用“微型动物运动视频采集+定量图像分析”法表征微型动物的运动速度(平均线速度V和平均角速度W),分析SBR系统中锐利楯纤虫(A.lynceus)等7种自由运动型微型动物的运动速度与污泥絮体微观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多个污泥絮体微观形态参数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可降维成2大综合指标(絮体大小密实度(SC)和絮体形状规则度(SR)).絮体SC和SR指标与须足轮虫属(Euchlanis sp.)、凹扁前口虫(F.depressa)和锐利楯纤虫(A.lynceus)的运动速度之间具有较显著相关性(|r|>0.50,P<0.05),因此利用典型的自由运动型微型动物运动速度变化能够快速指示污泥絮体的微观形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体微观形态参数 PCA法 微型动物 运动速度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系统中微型动物监测与指示生物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基成 周彦波 +2 位作者 卢传敬 戚桂贞 鲁军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09年第2期59-62,共4页
在某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曝气池活性污泥系统中,通过微生物镜检监测出30多种原生和后生微型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固着型纤毛虫的种数最多,出现频率也较高。对曝气池微型动物种群出现的相关性分析证实:小口钟虫和固着型纤毛虫可作为曝气池... 在某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曝气池活性污泥系统中,通过微生物镜检监测出30多种原生和后生微型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固着型纤毛虫的种数最多,出现频率也较高。对曝气池微型动物种群出现的相关性分析证实:小口钟虫和固着型纤毛虫可作为曝气池中混合液溶解氧浓度的指示生物,当小口钟虫密度达到1 440 ind./mL时,溶解氧质量浓度达到3.0 mg/L以上,固着型纤毛虫密度在250 ind./mL以下时,则曝气池混合液溶解氧质量浓度低于0.5 mg/L。草履虫和轮虫的多寡可判断水质净化的程度。自由游泳型纤毛虫数量多表明污泥的沉降性能较差,而大多数的钟虫等固着型纤毛虫的出现则是污泥沉降性能良好的指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微型动物 生物监测 指示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型动物预测保定鲁岗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系统理化参数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可新 许木启 曹宏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59,共3页
用微型动物预测了保定鲁岗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系统的理化参数。建立的4个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出水BOD5、出水TN、SVI和出水SS做预测,分别需5、5、8和5种微型动物,预测成功率分别为78·7%、79·3%、89·5%和62·3%。
关键词 微型动物 活性污泥 理化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处理中的微型动物及其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俞汉青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3-47,共5页
一、引言 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是废水生物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统称为微型动物,它在废水生物处理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一般文献资料只提及在吞食细菌净化水质和作为指示生物这两方面的作用,而忽略了其它作用。本文对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微... 一、引言 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是废水生物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统称为微型动物,它在废水生物处理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一般文献资料只提及在吞食细菌净化水质和作为指示生物这两方面的作用,而忽略了其它作用。本文对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微型动物及其各种作用,进行全面的探讨。 二、废水处理中的主要微型动物 1.活性污泥法中的微型动物 (1)原生动物 活性污泥在运行正常、处理水质较好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动物 废水 处理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系统微型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温、溶氧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可新 许木启 曹宏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3-237,共5页
于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对保定市银定庄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的微型动物群落做了为期1a的研究.共采集了49个水样,发现纤毛虫89种,其中自由游泳型纤毛虫12种,匍匐型纤毛虫13种,附着型纤毛虫38种,肉食型纤毛虫26种;鉴定到变形虫23种... 于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对保定市银定庄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的微型动物群落做了为期1a的研究.共采集了49个水样,发现纤毛虫89种,其中自由游泳型纤毛虫12种,匍匐型纤毛虫13种,附着型纤毛虫38种,肉食型纤毛虫26种;鉴定到变形虫23种,其中有壳肉足虫5种,裸肉足虫18种;大型鞭毛虫共记录有8种;记录到的后生动物有轮虫、线虫和腹毛虫.附着型纤毛虫的密度占纤毛虫总密度的42.7%,匍匐型纤毛虫的密度占纤毛虫总密度的31.7%,肉食型纤毛虫的密度占纤毛虫总密度的21.2%,自由游泳型纤毛虫的密度占纤毛虫总密度的4.4%.附着型纤毛虫和匍匐型纤毛虫密度合计占纤毛虫总密度的74.4%,为纤毛虫中的优势类群.相关分析表明,锐利楯纤虫与水温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因此可作为低水温的指示生物;集盖虫与DO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可作为低DO的指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动物群落 活性污泥 溶氧 水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动物捕食污泥减量工艺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洪枚 《环境科技》 2010年第6期61-65,共5页
微型动物捕食污泥减量技术主要有淹没式生物膜法、两段生物反应器、微型动物直接接种法和蚯蚓生态滤池。其中,淹没式生物膜技术和蚯蚓生态滤池技术已在工程上得到应用,这2种技术污泥减量效果明显,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和成本低等优点... 微型动物捕食污泥减量技术主要有淹没式生物膜法、两段生物反应器、微型动物直接接种法和蚯蚓生态滤池。其中,淹没式生物膜技术和蚯蚓生态滤池技术已在工程上得到应用,这2种技术污泥减量效果明显,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和成本低等优点。提高N,P去除率是微型动物捕食污泥减量技术共同面临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工艺设计,消除两段生物反应器的污泥膨胀和泡沫;解决蚯蚓生态滤池在工程应用中出现的布水不均匀、局部积水和污泥堵塞等问题;深入研究微型动物捕食污泥减量系统中食物链动态平衡代谢机理,以及填料性质、水力负荷、污染物负荷和温度等工艺条件和环境因素对食物链的影响,对于进一步研究食物链生长动力学,强化微型动物捕食污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动物 污泥减量工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型动物进行污泥减量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梁少博 邵春利 +1 位作者 谢冰 徐亚同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57-60,共4页
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污泥的处理费用往往成为污水处理厂的沉重负担,且不恰当的处理又会造成二次污染。开发新的污泥减量技术有着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微型动物可以通过食物链的... 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污泥的处理费用往往成为污水处理厂的沉重负担,且不恰当的处理又会造成二次污染。开发新的污泥减量技术有着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微型动物可以通过食物链的捕食关系达到污泥减量的效果,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环境专家关注的热点。主要探讨了两段式生物反应器、直接投加微型动物和蚯蚓生态滤池三种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动物 污泥减量 食物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油污水处理过程中微型动物的特点及指示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郎咏梅 孟丽艳 《山东环境》 1998年第4期68-69,共2页
本文总结了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污水处理中微型动物的种类和正常运行条件下的指示特点,并就环境因素变化对微型动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微型动物 污水处理 指示作用 炼油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