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9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光丽 唐于荣 +1 位作者 沈烨宇 刘文斌 《实用防盲技术》 2011年第4期145-147,177,共4页
目的探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09月~2010年06月行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后眼压、视力变化和并发症... 目的探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09月~2010年06月行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后眼压、视力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30眼中0.02~0.1者3眼(10.00%);0.1~0.3者8眼(26.67%);0.3~0.5者12眼(40%);0.5~0.8者5眼(16.67%),其中>1.0者2眼(6.66%);术后平均眼压稳定在(13.57±3.31)mmHg;术后出现角膜水肿2眼,虹膜反应和晶状体前渗出膜6眼,后囊膜混浊3眼,经积极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较为确切,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及时处理并发症,仍可获得满意疗效,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视觉质量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毛祖红 张广斌 +2 位作者 陈伟 刘莲 何雪洪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373-1374,共2页
目的:行双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1.4mm微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与同轴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效果对比。方法:本文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60例(160眼),年龄48~82(平均69±7.8)岁。男84例,女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 目的:行双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1.4mm微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与同轴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效果对比。方法:本文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60例(160眼),年龄48~82(平均69±7.8)岁。男84例,女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眼。Ⅰ组:应用白星技术(WHITE STAR),采用双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1.4mm微小切口人工晶状体(Acri.Smart46s)植入术。Ⅱ组:应用同轴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3.0mm切口单片式折叠人工晶状体(AMOSenser)植入。观察术后1d、1wk的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屈光状态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前房稳定,均无切口热灼伤等并发症。术后1d及1wk视力情况:裸眼视力〉0.5的术眼比例Ⅰ组分别为55.0%,81.0%,Ⅱ组分别为34.0%,50.0%。术前及术后1wk散光情况:Ⅰ组分别为0.52±0.28D和0.56±0.32D,Ⅱ组分别为0.49±0.31D和0.72±0.43D,每组术前术后散光度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1wk散光度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3.0mm切口组相比,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反应轻,恢复快,散光少,视力提高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微小切口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高原地区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邹红 凌云霞 +2 位作者 谢伯林 胡国蓉 郑天娥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8期883-884,共2页
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海拔1895 m,由于低氧和紫外线辐射强等原因,使白内障发病率较高。传统的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切口相对较大,球结膜易出血。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是近年来一种新的白内障微创术式,较传统的超声乳化术具有... 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海拔1895 m,由于低氧和紫外线辐射强等原因,使白内障发病率较高。传统的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切口相对较大,球结膜易出血。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是近年来一种新的白内障微创术式,较传统的超声乳化术具有手术切口小、视力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手微小切口 超声乳化吸除术 白内障 护理 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婧 赵晓辉 邢怡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在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10/2008-11收治的病例完整的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的31例(31眼),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A组16例... 目的:探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在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10/2008-11收治的病例完整的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的31例(31眼),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A组16例(16眼)行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B组15例(15眼)行常规的超声乳化吸除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wk;1,3mo行视力、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所有术眼在手术过程中前房稳定,未见切口热灼伤,术后2眼角膜轻度水肿,均在术后1wk内缓解。两组术后均随访3mo以上,未发现有视网膜脱离复发。术后1wkA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B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角膜地形图曲率和散光simk值手术前后比较,B组术后1wk角膜地形图散光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在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时安全有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切口 超声乳化吸除术 硅油 并发性白内障 角膜地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段智博 彭抿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059-1060,共2页
目的:观察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推注式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41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推注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术中超声乳化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矫... 目的:观察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推注式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41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推注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术中超声乳化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矫正视力、术后散光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超声乳化时间为0.5~4.2min,其中Ⅳ级核超声乳化时间平均为2.20±0.85min。术后1wk最佳矫正视力0.3~0.8共16眼,0.8以上25眼。术中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5眼角膜轻度水肿,2眼术后3mo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结论:双手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好的白内障手术方式,特别是对硬核白内障,具有其他术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推注式人工晶状体 微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赵晓辉 邢怡桥 陈樱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5期318-320,共3页
目的探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超声乳化吸除术,研究组使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观察术中平均超声乳化能量、时间、术后视力和手术并发症,并分析对比术后第1周、... 目的探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超声乳化吸除术,研究组使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观察术中平均超声乳化能量、时间、术后视力和手术并发症,并分析对比术后第1周、第1个月及第3个月的角膜内皮计数。结果两组病例术中超声乳化能量及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平均超声能量为11.5%,平均超声时间为(0.68±0.62)min,术后第1天、第1周及第1个月时,裸眼视力≥0.5的术眼分别占51.85%、81.48%及90.47%,术后第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和0.8者占88.98%及74.07%。所有术眼术中前房稳定,无切口热损伤,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后囊破裂2眼(占3.70%),轻度虹膜损伤4眼(占7.40%);术后第1周,研究组平均角膜内皮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第1个月及第3个月平均角膜内皮密度差异则无显著性。结论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法,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吸除术/方法 晶体 人工 白内障 微小切口/外科手术 细胞 角膜内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控制软件系统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海波 肖蕾 +1 位作者 王道升 赵晓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6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个体化控制软件系统(customized control system software,CCS)进行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优越性。方法随机选择104例患者,分为两组,A 组使用常规超声乳化吸除术,B 组应用个体控制软件系统(CCS)行双手微小切... 目的探讨应用个体化控制软件系统(customized control system software,CCS)进行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优越性。方法随机选择104例患者,分为两组,A 组使用常规超声乳化吸除术,B 组应用个体控制软件系统(CCS)行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观察术中平均超声能量、时间,术后视力。结果两组病例中乳化能量及时间差异显著(P<0.05),B 组平均超声能量11.5%,平均超声时间0.68±0.62min,术后1d,1 wk 及1个月时,裸眼视力≥0.5的术眼分别占51.85%、81.48%、90.47%,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和0.8者占88.98%和74.07%。结论应用个体化控制软什系统(CCS)进行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控制软件系统(CCS) 微小切口 超声乳化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初步临床观察
8
作者 赵晓辉 邢怡桥 +1 位作者 陈樱 徐乃华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优越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04例患者,分为两组,A 组使用常规超声乳化吸除术,B 组使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观察术中平均超声乳化能量、时间、术后视力和手术并发症。结... 目的探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优越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04例患者,分为两组,A 组使用常规超声乳化吸除术,B 组使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观察术中平均超声乳化能量、时间、术后视力和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例术中乳化能量及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B 组平均超声能量11.5%,平均超声时间0.68±0.62 min。术后1 d、1 wk 及1个月时,裸眼视力≥0.5的术眼分别占51.85%、81.48%、及90.47%。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和0.8者占88.98%及74.07%。所有术眼术中前房稳定,无切口热损伤,手术并发症主要为后囊破裂2眼(3.70%),轻度虹膜损伤4眼(7.40%)。结论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安全有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切口 白内障超声乳化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双手 临床观察 手术并发症 初步 临床疗效 使用常规 术后视力 时间差异 超声能量 裸眼视力 矫正视力 优越性 平均 术中 显著性 热损伤 切口 B组 术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老年患者68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玉梅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3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36例白内障老年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8例(68眼)。对照组患者予以白内障小切口... 目的:观察和探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36例白内障老年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8例(68眼)。对照组患者予以白内障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结果:2组患者经手术后视力均有所恢复,其中观察组中矫正视力〈0.3者4例,对照组中矫正视力〈0.3者10例,且观察组中矫正视力〉1.0的患者比例为54.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2.3%。经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44.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手术后1个月检查提示散光为1.00D,3个月散光复查提示为0.75D;对照组手术后1个月检查提示散光为1.00D,3个月散光复查提示为085D。2组患者术后散光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有效用于白内障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手术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广泛的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吸除术 晶体 白内障 微小切口 角膜内皮
原文传递
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
10
作者 康婧 马壮 马远程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5期808-812,共5页
目的:观察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10/2022-12本院收治的84例84眼白内障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2例42眼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研究组42例42眼行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 目的:观察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10/2022-12本院收治的84例84眼白内障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2例42眼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研究组42例42眼行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比较两组的裸眼视力、散光度、眼表功能、角膜知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裸眼视力组间、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前,术后4、12 wk的裸眼视力呈减小趋势(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散光度、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FLS)评分组间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12 wk的散光度、FLS评分呈先升再降趋势(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泪膜破裂时间(BUT)比较有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12 wk的BUT呈先降再升趋势(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上方角膜知觉、中央角膜知觉组间、时间比较有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12 wk的SⅠt、上方角膜知觉、中央角膜知觉呈先降再升趋势(均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2%(5/42)与研究组14%(6/42)比较无差异(χ^(2)=0.105,P=0.746)。结论: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相较于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更能降低对白内障患者裸眼视力、散光度、眼表功能、角膜知觉的不利影响,且并未增加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巩膜缘切口 超声乳化 白内障 眼表功能 角膜知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碎核摘除术的应用效果比较
11
作者 胡成功 夏花如 种平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82-485,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碎核摘除术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抽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濮阳惠民医院收治的120例(120眼)硬核白内障患者的诊治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超声乳化组(64例,硬... 目的 对比分析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碎核摘除术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抽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濮阳惠民医院收治的120例(120眼)硬核白内障患者的诊治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超声乳化组(64例,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小切口组(56例,小切口碎核摘除术)。对比两组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CECs)指标[内皮细胞密度(ECD)、中央角膜厚度(CCT)、六角形细胞比例]、并发症。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8周超声乳化组和小切口组裸眼视力、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超声乳化组和小切口组术后裸眼视力、散光程度及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小切口组ECD、六角形细胞比例均降低,超声乳化组六角形细胞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小切口组ECD、六角形细胞比例低于超声乳化组,CCT高于超声乳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超声乳化组(P<0.05)。结论 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碎核摘除术能改善硬核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和视觉质量,对散光、眼压的影响程度类似,但后者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风险更低,对CECs数量、形态及CCT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核白内障 超声乳化 切口碎核摘除术 视力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微切口与标准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应用于白内障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照观察
12
作者 孙栋 陈旭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18-121,共4页
对比同轴微切口、标准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8月,择取白内障患者90例进行临床研究,基于患者所用手术方案分组,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45例是观察组、标准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45例... 对比同轴微切口、标准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8月,择取白内障患者90例进行临床研究,基于患者所用手术方案分组,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45例是观察组、标准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45例是对照组。结果 手术1周后,观察组视力指标、泪膜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眼压差异不大,P=0.194。手术1周后,观察组角膜中央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内皮细胞计数下降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1周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同轴微切口、标准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均可在白内障治疗中发挥显著作用,但前者的视力、泪膜功能、角膜指标、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内皮计数、预后情况均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微切口 标准切口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mm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应用及预后情况观察
13
作者 冯文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80-083,共4页
分析白内障治疗期间对2mm切口超声乳化技术进行充分利用的效果呈现。方法 患有白内障的患者是本次试验的分析对象,基于有研究时限(2023年4月~2024年4月)总计选取了100例,在分组方面是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的,其中有50例都是3.2mm切口... 分析白内障治疗期间对2mm切口超声乳化技术进行充分利用的效果呈现。方法 患有白内障的患者是本次试验的分析对象,基于有研究时限(2023年4月~2024年4月)总计选取了100例,在分组方面是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的,其中有50例都是3.2mm切口超声乳化手术,计到对照组;另外50例都是2mm切口超声乳化手术,计到观察组。结果 两组术前的相关指标对比结果无差异,P>0.05;术后同样的检测虽然呈现都有转好迹象,但相比较下中央角膜厚度、黄斑中心凹厚度两项数值更低的是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散光两项数值更低的则是对照组,P<0.05。对于并发症问题的探索中所呈现是总发生率最低为观察组,P<0.05。对于满意度整理之后的结果呈现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白内障这类群体的手术处理中,2mm切口的超声乳化技术进行充分利用的效果突出,可加快患者白内障症状的改善,且安全性更高,患者更满意,应积极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mm切口 超声乳化手术 白内障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比较
14
作者 权明 杨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4期77-80,共4页
目的分析采用1.8 mm与3 mm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优化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至12月吉林市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收治的74例白内障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7例,采用3 mm切口超声乳化... 目的分析采用1.8 mm与3 mm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优化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至12月吉林市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收治的74例白内障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7例,采用3 mm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和观察组(37例,采用1.8 mm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个月。对比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角膜散光度、视力水平及角膜内皮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术后1周、1个月对照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呈升高后降低趋势,观察组患者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均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呈降低趋势,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中央角膜厚度均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均呈升高趋势,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术前至术后1个月的眼压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采用3 mm切口超声乳化术,采用1.8 mm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散光症状,有利于提高视力水平,减轻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切口 视力 角膜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并发症控制中的效果对比
15
作者 龙景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005-008,共4页
本次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以及超声乳化技术在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治疗过程当中存在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名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 本次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以及超声乳化技术在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治疗过程当中存在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名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使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超声乳化术作为手术措施,所有患者都在手术后开启30天的随访调查,对比两组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术前视力状况、术后3至30日的视力恢复情况、散光度变化以及术后7至30天的基础泪液分泌功能(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并发症出现几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相对比手术前,两组视力水平都出现了显著提高的趋势,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三天的视力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手术后七天和30天,视力水平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在术前和术后3天、7天、30天时,两组患者的散光度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尤其是在术后3天时,实验组患者的散光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术后7天至30天时,两组患者的散光度之间并未观察到显著的差异,因为术后初期眼睛处于适应期,导致散光度的波动。开始手术后七天和三十天,两组患者的SIT水平都呈现出现先延长后缩短的趋势,两组患者SIT以及BUT手术前后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作为本次研究的重心,对照组角膜水肿12名,虹膜损伤1一名,瞳孔出现变化2名,总发生率为37.50%,实验组晶状体后囊膜破裂一名,角膜水肿4名,虹膜损伤1名,瞳孔出现变化1名,总发生率为17.5,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比于超声乳化技术,小切口囊外摘除书可以加快患者早期的视力水平康复速度,不会对患者的泪腺分泌以及泪膜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导致手术后并发症出现率降低,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高度近视 白内障患者 并发症控制 效果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引导下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16
作者 吴芳芳 路露 +2 位作者 吴文文 刘雅雯 杨立东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3期485-489,共5页
目的:探讨在角膜地形图下经透明角膜切口进行超声乳化手术对白内障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本院2021-02/2023-02收治的白内障患者92例92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眼采用常规11∶00位透明角膜切口,研究组46眼采用最陡峭子... 目的:探讨在角膜地形图下经透明角膜切口进行超声乳化手术对白内障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本院2021-02/2023-02收治的白内障患者92例92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眼采用常规11∶00位透明角膜切口,研究组46眼采用最陡峭子午线透明角膜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角膜表面形态指标[包括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AI)、角膜表面散光值(CYL)]、主观干眼症状问卷量表(SDES)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研究组术后1 wk,1、3 mo裸眼视力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 mo两组患者SAI、CYL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研究组SDES评分、BUT波动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角膜地图引导下行最陡峭子午线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术,可改善白内障患者裸眼视力、尽快恢复角膜表面形态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角膜地形图 超声乳化 透明角膜切口 角膜表面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风险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李宜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5期038-042,共5页
探讨超声乳化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风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7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观察组行超声乳化治疗。结果 观察组... 探讨超声乳化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风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7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观察组行超声乳化治疗。结果 观察组术后视力恢复优于对照组,矫正视力达标率、视力提升及稳定率更高;超声乳化术组角膜水肿、前房炎症、后囊膜混浊、眼压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切口愈合、自理能力恢复、完全康复及辅助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超声乳化术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社交活动参与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乳化术在促进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风险及提升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切口囊外摘除术 术后恢复 并发症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角膜最陡峭子午线位置作透明角膜手术切口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裸眼视力的影响
18
作者 李慧 杨旭 吴郡柯 《包头医学》 2025年第1期72-73,128,共3页
目的 :探究以角膜最陡峭子午线位置作透明角膜手术切口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裸眼视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21年1月~2024年1月9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45例)、研究组(n=45例),... 目的 :探究以角膜最陡峭子午线位置作透明角膜手术切口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裸眼视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21年1月~2024年1月9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45例)、研究组(n=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以颞上侧或鼻上侧做角膜切口为手术切口,研究组患者以角膜最陡峭子午线位置作透明角膜切口为手术切口。评估两组散光度数(平均角膜散光度、手术源性散光度)、裸眼视力、并发症发生情况、低视力相关生活质量。结果:术前两组最佳矫正视力(uncorrection visual acuity,U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研究组UCVA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平均角膜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平均角膜散光度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研究组平均角膜及手术源性散光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自理、活动、社交、心理方面低视力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各方面低视力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以角膜最陡峭子午线位置作透明角膜切口效果较好,可更好改善患者角膜散光度、裸眼视力,提高患者术后低视力相关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最陡峭子午线位置作透明角膜切口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裸眼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文彬 李国栋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80眼)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80眼)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双眼病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40眼)与对照组(20例,40眼)。对照组采用常规玻璃体切割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观察组采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3个月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及内皮细胞数目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 d,术后1、3个月视力水平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目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目均高于术后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视力水平,不增加患者术后眼压,且可减少术后内皮细胞的丢失,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 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 白内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水平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伊恩晖 王懿 +4 位作者 杜兆江 杨格强 肖潇 贺金刚 王晟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6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80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40眼)及观察组(40例,40眼)。对...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80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40眼)及观察组(40例,40眼)。对照组行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观察组行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即刻于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 d、1周,观察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的眼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1个月,观察组的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SFRT)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黄斑区血管密度(VD)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球结膜下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的短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 康柏西普 糖尿病性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