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GD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在检测神经母细胞瘤骨髓微小转移灶中的应用 |
张爱华
胡晓丽
赵林胜
赵丽
齐美娇
闫长玉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2
|
肺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
陈龙邦
臧静
张群
王靖华
褚晓源
耿怀成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
2002 |
3
|
|
3
|
乳腺癌骨髓和外周血微小转移灶的研究进展 |
时阳
宋三泰
刘晓晴
|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
2003 |
1
|
|
4
|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微小转移灶的检测及其意义 |
李金锋
林本耀
徐光炜
|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5
|
DukesB期大肠癌淋巴结微小转移灶检测的临床研究 |
张丽萍
鲍云华
吴进冬
李国民
|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6
|
乳腺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臧静
陈龙邦
王靖华
CHU Xiao-yuan
褚晓源
张群
龚涌灵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
2001 |
1
|
|
7
|
乳腺癌淋巴结微小转移灶中P^(53)蛋白和C-erbB-2的表达及意义 |
潘洪琳
潘萍
|
《浙江临床医学》
|
2006 |
2
|
|
8
|
乳腺癌骨髓微小转移灶的检测与意义 |
高彦
仲伟霞
左文述
|
《肿瘤防治杂志》
|
2004 |
3
|
|
9
|
乳腺癌骨髓微小转移灶检测的临床意义 |
罗京伟
|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10
|
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患者淋巴结内微小转移灶 |
石雪迎
|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
2002 |
0 |
|
11
|
Dukes'A、B期大肠癌微小转移灶的检测及研究进展 |
张丽萍
|
《实用癌症杂志》
|
1998 |
0 |
|
12
|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微小转移灶的检测及其意义 |
李凤欣
樊建立
王清朝
李金锋
曹书虹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
2002 |
0 |
|
13
|
恶性肿瘤骨髓微小转移灶检测的临床意义 |
葛明建
李良彬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
1998 |
2
|
|
14
|
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灶的初步报告 |
臧静
刘福坤
赵增顺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
1993 |
0 |
|
15
|
临床Ⅰ和Ⅱ期肺癌纵隔淋巴结微小转移灶的研究 |
毛友生
张德超
张宏图
孙耘田
赵晓航
刘秀英
魏国联
刘芳
|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16
|
小规模微小转移灶与乳腺癌的休眠 |
余文(摘译)
|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2010 |
0 |
|
17
|
腋窝淋巴结微小转移与肿瘤微血管计数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惠锐
赵凤云
|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18
|
Dukes′B期大肠癌微小转移及P53检测的临床意义 |
张丽萍
鲍云华
李国民
吴进冬
|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
2002 |
0 |
|
19
|
检测Dukes’B期结直肠癌微转移及P53的临床意义(英文) |
张丽萍
申戈
李国民
鲍云华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
2004 |
8
|
|
20
|
中药抗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陈玉娟
王珺
|
《陕西中医》
|
2010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