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6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级微波消解ICP-OES法测定宠物饲料中硫含量及与总蛋白质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陈树娣 李锦才 +3 位作者 陈晓燕 李胜 张世伟 郑彦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0-425,共6页
建立了超级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宠物饲料中硫含量的新方法。系统探究了超级微波消解条件对消解液中残留碳含量(RCC)和残留酸量(RA)的影响,以这两项指标为依据,有效评估了消解效果,建立了优化微波消解条件... 建立了超级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宠物饲料中硫含量的新方法。系统探究了超级微波消解条件对消解液中残留碳含量(RCC)和残留酸量(RA)的影响,以这两项指标为依据,有效评估了消解效果,建立了优化微波消解条件的新策略。系统性研究了五种不同价态的硫形态对硫元素测定的影响,发现低价态硫标准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制备时,硫元素发射强度显著增强,而高价态硫标准物质在三种条件(酸性、中性和碱性)下制备时,硫元素发射强度均较稳定,为配制介质和硫标准物质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指导。研究发现,超级微波消解系统所创造的高温高压环境以及消解试剂的强氧化性条件,能有效消除低价态硫在酸性前处理条件下的发射强度增强效应。采用酸性条件配制高价态硫(SO_(4)^(2-))标准物质,并结合超级微波消解系统,能够实现宠物饲料中五种不同价态硫的准确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6.5%~108%,RSD值为1.69%~4.18%,检出限为6.2 mg·kg^(-1),与国家标准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绿色环保、工作效率高的优点。研究发现宠物饲料中硫含量与总蛋白质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0.819,p<0.01),可以为宠物饲料中总蛋白质含量的准确测定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微波消解 超级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宠物饲料 总蛋白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博弈理论的多源微波加热温度均匀性优化
2
作者 杨彪 韩泽民 +3 位作者 段绍米 黄宏彬 吴照刚 彭飞云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7,共8页
本工作研究了多源微波加热系统中材料内部整体温度均匀性的优化问题,也就是在谐振腔体存在驻波的情况下,实现温度场梯度最小的优化目标。首先,从微波频率的动态变化出发,采用热点交替的移频方法,逆转材料温域分布,实现材料间冷热点的中... 本工作研究了多源微波加热系统中材料内部整体温度均匀性的优化问题,也就是在谐振腔体存在驻波的情况下,实现温度场梯度最小的优化目标。首先,从微波频率的动态变化出发,采用热点交替的移频方法,逆转材料温域分布,实现材料间冷热点的中和,达到均匀加热的目的。然后,基于不同微波源之间的耦合程度差异,引入混沌博弈优化算法重构不同频率下各个微波源的馈入功率数值,在确保温度均匀性不变的情况下,提升材料的整体温度。最后,通过多源微波与SiC材料相互作用的仿真实例来分析加热过程,并开展对均匀性指标的有效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固定频率加热和扫频加热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均匀性分别提升了26.3%~70.2%和60.0%~62.7%,同时加热效率分别提高了2.5%~41.7%和14.2%~14.6%,能有效地改善微波加热的温度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微波 功频协同 热点交替 混沌博弈优化算法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盲盒式微波技术基础课程系列测量实验方案设计
3
作者 王亚飞 李学华 +1 位作者 张兰杰 赵彦晓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微波测量是微波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培养学生微波测量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在微波技术基础课程中设计了开盲盒式微波测量“探究性—验证性”系列实验。开盲盒式微波测量系列实验以测量驻波比、负载阻抗、二端口网络S参量等为内容... 微波测量是微波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培养学生微波测量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在微波技术基础课程中设计了开盲盒式微波测量“探究性—验证性”系列实验。开盲盒式微波测量系列实验以测量驻波比、负载阻抗、二端口网络S参量等为内容,在同一个测量实验中,设置多个测量对象但不给出测量对象的基本指标,以开盲盒的方式测量微波器件,增加了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同时在测量对象中设置“隐藏款”,以锻炼与检验学生的微波工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设计微波元件打下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技术 微波测量实验 盲盒 矢量网络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性质对微波加热后储层温度的影响
4
作者 樊燊 王旱祥 +7 位作者 张辛 刘延鑫 孙秉宇 葛家旺 葛城才 刘博 KHROUSTALEV Boris 管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9,共8页
为了弥补降压法开采后期储层结冰、水合物二次生成等方面的不足,运用微波加热技术向储层进行能量补充。选用漏泄同轴天线作为微波加热装置,根据装置结构设计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微波加热工艺方案,并且建立水合物储层微波加热仿真模型,通过... 为了弥补降压法开采后期储层结冰、水合物二次生成等方面的不足,运用微波加热技术向储层进行能量补充。选用漏泄同轴天线作为微波加热装置,根据装置结构设计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微波加热工艺方案,并且建立水合物储层微波加热仿真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分析储层性质对微波加热后储层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储层微波加热工艺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储层温度,储层初始温度为2℃,微波加热后储层最高温度为26.22℃,平均温度为5.19℃;储层温度随着损耗因子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介电常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储层密度和比定压热容的增大,储层升温效果变差;随着储层导热系数的增大,储层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储层性质 微波加热 储层温度 微波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微波通信中的无源互调问题及其关键技术
5
作者 陈翔 王小丽 +4 位作者 孙冬全 双龙龙 胡天存 崔万照 LEI Wang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4,共11页
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是大功率多通道微波通信系统中一种常见的干扰现象。PIM干扰对具备收发天线共用体制、高发射功率、高接收灵敏度等特点的航天微波通信有着严重威胁。PIM在航天通信系统中普遍且长期存在,有效解决... 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是大功率多通道微波通信系统中一种常见的干扰现象。PIM干扰对具备收发天线共用体制、高发射功率、高接收灵敏度等特点的航天微波通信有着严重威胁。PIM在航天通信系统中普遍且长期存在,有效解决PIM问题是相关通信载荷顺利研制和在轨安全运行的先决条件。中国下一代空间通信应用中,极高发/收比PIM问题更为复杂多样,PIM干扰控制成为航天工程研制和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关键技术。该文从机理、分析预测、检测定位及抑制技术等方面,全面总结了PIM问题的特点及研究现状,探讨了解决PIM问题的关键技术,结合航天应用背景,深入分析了PIM研究重点及关键技术发展趋势,为航天工程中的PIM相关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通信 无源互调(PIM) 非线性干扰 微波部件 低PIM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硅基陶瓷材料微波烧结参数实验优化
6
作者 徐伟伟 张作轩 +1 位作者 朱松青 殷增斌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443,共9页
微波烧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陶瓷材料的制备中,然而微波烧结的氮化硅基陶瓷材料存在性能一致性差、升温过程功率波动大等问题。为此,通过仿真比较了微波烧结腔有无负载、不同试样放置方式下电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特性,分析了微波功率对电... 微波烧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陶瓷材料的制备中,然而微波烧结的氮化硅基陶瓷材料存在性能一致性差、升温过程功率波动大等问题。为此,通过仿真比较了微波烧结腔有无负载、不同试样放置方式下电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特性,分析了微波功率对电场和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微波烧结功率选择原则,通过实验研究比较了各温度段升温速率及匹配功率对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场中添加负载、试样紧密排列有助于提高电场均匀性,在0~800℃、800~1400℃、1400~1650℃温度段分别选择升温速率80℃/min、50℃/min和25℃/min,各温度段匹配的功率分别选择1600 W、1800 W和2200 W,可获得力学性能最佳的氮化硅基陶瓷材料,其维氏硬度达(18.278±0.233)GPa,断裂韧度达(8.588±0.165)MPa·m^(1/2),与匀速升温工艺相比,材料硬度提高14.8%,韧度提高22.5%,且该调控策略能有效提高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基陶瓷 微波烧结 调控策略 微波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先进光源C波段光阴极电子枪微波设计
7
作者 刘盛进 姜世民 +4 位作者 刘星光 肖永川 曹秀霞 吕永佳 李晓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68,共7页
作为南方先进光源直线段注入器重要设备,开展了C波段光阴极电子枪研究,包括驻波腔微波设计和耦合器设计。其中驻波腔采用3.6腔结构,π模加速模式,工作频率为5.712 GHz;耦合器采用同轴耦合方式。利用Superfish及CST完成了腔体微波结构设... 作为南方先进光源直线段注入器重要设备,开展了C波段光阴极电子枪研究,包括驻波腔微波设计和耦合器设计。其中驻波腔采用3.6腔结构,π模加速模式,工作频率为5.712 GHz;耦合器采用同轴耦合方式。利用Superfish及CST完成了腔体微波结构设计,优化盘片的形状,降低腔体表面最大电场,从而有利于提高腔体加速场强;利用COMSOL开展了腔体水冷系统的分析,优化设计水路,减少腔体由于功率负载所造成的频率偏移,控制腔体温度的上升,保持腔体最大温升小于20℃。在18.15 MW的入腔功率下,阴极面最高场强为180 MV/m,腔体表面最大场强与阴极面场强比值约为0.934 6,腔体Q值大于10 000。通过对耦合器的设计,抑制二极模和四极模的传输,S_(11)参数小于-4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先进光源 光阴极电子枪 微波结构 耦合器 C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客家“红菌豆渣”微波真空干燥技术研究
8
作者 黎英 蔡源昊 +3 位作者 赵金花 杨彩凤 林标声 陈小红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6,共7页
为解决发酵后“红菌豆渣”存在的菌丝塌陷、老化和水分含量高等问题,同时获得品质较好的干制品,以“红菌豆渣”为对象开展了微波真空干燥研究,通过测试不同微波功率密度、真空度、切片厚度条件下“红菌豆渣”的平均干燥速率、色差值和... 为解决发酵后“红菌豆渣”存在的菌丝塌陷、老化和水分含量高等问题,同时获得品质较好的干制品,以“红菌豆渣”为对象开展了微波真空干燥研究,通过测试不同微波功率密度、真空度、切片厚度条件下“红菌豆渣”的平均干燥速率、色差值和复水率,并借助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50℃条件下,其最优干燥条件为微波功率密度53 W/g、真空度-0.05 MPa、切片厚度9 mm,此时平均干燥速率为(3.27±0.29)%/min,“红菌豆渣”的色泽与鲜样的差异ΔE为2.61±0.31,复水比为5.19±0.23;扫描电镜下其质构较好且内部空隙较均匀。该工艺既提高了“红菌豆渣”的干燥效率和品质,又为“红菌豆渣”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真空干燥 红菌豆渣 工艺优化 干燥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对微波场下低盐鲟鱼肌原纤维蛋白预凝胶化的影响
9
作者 石彤 解钰 +3 位作者 张昊 王鑫 李梦哲 高瑞昌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60,共10页
为探究精氨酸(Arg)对微波场下低盐肌原纤维蛋白预凝胶化的影响,利用200 W微波分别在不同Arg浓度条件下加热肌原纤维蛋白1、3 min和5 min(<40℃),对该加热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的理化特性、结构特性、分子间作用力和形态学特性进行研究... 为探究精氨酸(Arg)对微波场下低盐肌原纤维蛋白预凝胶化的影响,利用200 W微波分别在不同Arg浓度条件下加热肌原纤维蛋白1、3 min和5 min(<40℃),对该加热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的理化特性、结构特性、分子间作用力和形态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肌原纤维蛋白溶液的溶解度随微波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在相同的微波时间下,适宜浓度的Arg能够显著提高其溶解度(P<0.05)。在微波处理5 min时,随Arg浓度的增加肌原纤维蛋白浊度显著降低(P<0.05)。肌原纤维蛋白粒径随Arg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且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Arg抑制了微波加热过程中较大蛋白聚集簇的形成。未添加Arg溶液的肌原纤维蛋白经微波加热3 min,其离子键和氢键含量显著降低,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含量显著增加(P<0.05);40 mmol/L Arg抑制了蛋白分子间的离子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增强了氢键和二硫键的贡献。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300 K模拟系统中Arg与肌球蛋白结合后,均方根偏差约从0.52 nm增大至5.85 nm;Arg-肌球蛋白复合物与肌球蛋白自身相比具有较高的回旋半径。以上结果表明,Arg促进了低盐条件下肌原纤维蛋白聚集体的解聚,使其在微波场下的聚集特征由原来以较大蛋白簇为主转变为以较小颗粒为主;此外,肌球蛋白的结构紧密性因Arg的结合而下降,蛋白构象更加松散,为其在后续凝胶增强阶段的进一步交联提供充足的储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低盐 肌原纤维蛋白 精氨酸 解聚 原子力显微镜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GC-MS/MS测定复杂基质底泥中德克隆类化合物及处理效果初探
10
作者 朱帅 沈亚婷 +4 位作者 潘萌 贾静 杨志鹏 曹建华 王玉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0-304,共15页
德克隆类物质在污泥样品中以痕量水平(ng/g级)存在,加之污泥基质复杂,对污泥中德克隆类化合物的分析带来极大挑战。鉴于此,本文建立了微波辅助提取与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相结合,测定污水处理厂底泥中德克隆类化合物... 德克隆类物质在污泥样品中以痕量水平(ng/g级)存在,加之污泥基质复杂,对污泥中德克隆类化合物的分析带来极大挑战。鉴于此,本文建立了微波辅助提取与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相结合,测定污水处理厂底泥中德克隆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底泥样品采用微波辅助提取在线净化的方法,以丙酮-正己烷(1∶1,V/V)作为提取溶剂,在120℃温度和1500W功率条件下,该方法能够高效地从基质复杂的底泥样品中提取出德克隆类化合物,提取回收率超过80%。样品提取后,利用石墨化碳黑(GCB)和乙二胺基-N-丙基(PSA)固相萃取柱进一步净化,可有效地去除色素、脂类和非极性干扰物,减少基质干扰。借助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针对目标化合物的特定离子对进行选择性监测,排除其他干扰离子的影响,从而实现了对德克隆类化合物的准确定量。该方法在5~40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8,检出限为0.017~0.040ng/g。在低、中、高三个浓度水平底泥基质中,德克隆类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9.8%~99.5%、86.2%~104.8%、91.2%~106.1%,相对标准偏差(RSD)<7%。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底泥样品的检测,在11个污水处理厂底泥中均检出德克隆类化合物,且含量较高(31.4~195.6ng/g)。底泥中顺式德克隆(syn-DP)异构体比例的平均值f_(syn)=0.27,低于德克隆(DP)产品的f_(syn)值,这是由于底泥对反式德克隆(anti-DP)的吸附性更强,或底泥中的顺式德克隆(syn-DP)优先发生了生物降解。初步比较了11个污水处理厂采用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底泥中德克隆化合物的效果,与活性污泥法水处理相比,采用A2/O工艺处理的德克隆类化合物的浓度显著降低,f_(syn)值显著增高,但其影响机制仍待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克隆化合物 污泥 微波辅助提取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污水处理厂 顺式德克隆(syn-DP)异构体比例(f_(sy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改良膨胀土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性能研究
11
作者 汪鹏程 刘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6,共8页
文章针对冻融循环作用下微波加热处理膨胀土的有效性问题进行相关试验测试,利用工业微波炉对膨胀土分别进行不同时间微波高温加热改良,对经过0、1、3、6、10次冻融循环作用后的试样进行体积变形、抗压强度、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文章针对冻融循环作用下微波加热处理膨胀土的有效性问题进行相关试验测试,利用工业微波炉对膨胀土分别进行不同时间微波高温加热改良,对经过0、1、3、6、10次冻融循环作用后的试样进行体积变形、抗压强度、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微观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含水率下,不同微波加热时间下的试样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均表现为“冻缩融胀”;冻融循环作用下微波加热后的膨胀土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降低,尤其在开始阶段影响最大;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下,微波加热改良后的膨胀土土体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随微波加热时间增加而增加,微波加热作用有效地降低了冻融破坏作用;冻融循环作用对微波加热膨胀土试样微观孔隙面积的影响呈现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大孔隙面积占比增多,而小孔隙减少,表明冻融循环作用对土体结构性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微波加热 膨胀土 MATLAB软件 微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隧道式微波的鱿鱼片干燥动力学及理化感官品质
12
作者 王林 陈文岩 +2 位作者 王康 王智超 高瑞昌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该文采用隧道式微波技术,探究鱿鱼片的干燥动力学和干燥品质。研究表明,鱿鱼片的含水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干燥速率呈现先快速上升而后缓慢下降趋势,干燥过程符合Page模型。相较于热风干燥(18 h),鱿鱼片(直径3.0 cm)的微波干燥时间... 该文采用隧道式微波技术,探究鱿鱼片的干燥动力学和干燥品质。研究表明,鱿鱼片的含水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干燥速率呈现先快速上升而后缓慢下降趋势,干燥过程符合Page模型。相较于热风干燥(18 h),鱿鱼片(直径3.0 cm)的微波干燥时间缩短至210 min,色泽、复水比、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和感官品质均明显提高,水分含量、挥发性盐基氮值和过氧化值均显著降低,并呈现疏松多孔的微观结构,表明隧道式微波技术能提高鱿鱼片的干燥效率和干燥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 干燥 微波 理化特性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功率分布的微波整流天线阵列功率合成优化方法
13
作者 肖冬萍 陈建楠 +1 位作者 陈宇立 舒梽卿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8-366,共9页
对于大型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接收天线阵列上微波功率非均匀分布,由于整流电路的特性,采用现有的天线阵列布局和功率合成方式所得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混合功率合成方法:提出天线单元连接编码规... 对于大型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接收天线阵列上微波功率非均匀分布,由于整流电路的特性,采用现有的天线阵列布局和功率合成方式所得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混合功率合成方法:提出天线单元连接编码规则,采用遗传算法将接收天线单元按目标功率进行分组和射频合成,使得各组射频合成后的微波功率均匀化,再输入整流电路;提出整流电路连接编码规则,基于遗传算法,以负载匹配为目标对整流电路进行动态串并联优化,使直流合成后获得最优转换效率。在进行功率合成前,需基于实验系统分析获得整流电路输入功率与转换效率关系、输出伏安特性曲线,从而确定射频功率合成的优化目标。该文以10×10接收阵列天线为例进行分析,将100个单元分为4组进行均匀化射频合成,均匀度评价指标低至1.804;再对整流输出进行串并联优化,在接近负载匹配的情况下使得整流转换效率达到91.37%。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提出的方法可快速有效地对接收天线阵列进行混合功率合成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无线能量传输 混合功率合成 编码规则 动态串并联优化 整流电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径对超声引导下肝脏血管旁微波消融灶热沉降效应的影响
14
作者 杨鑫 罗霞 +7 位作者 何萍 张菊英 蒋琼 冯琳莉 李韩梅 唐小清 杨友 余进洪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内径对超声引导下肝脏血管旁微波消融灶热沉降效应的影响。方法分别建立PP塑料管模拟血管猪肝模型(实验组)及无模拟血管猪肝模型(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根据模拟血管内径分为5个亚组,即A组(内径4 mm)、B组(内径5 mm)、C组(内径... 目的分析血管内径对超声引导下肝脏血管旁微波消融灶热沉降效应的影响。方法分别建立PP塑料管模拟血管猪肝模型(实验组)及无模拟血管猪肝模型(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根据模拟血管内径分为5个亚组,即A组(内径4 mm)、B组(内径5 mm)、C组(内径6 mm)、D组(内径7 mm)、E组(内径8 mm),均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比较各组消融灶最大半径(Rmax)、消融灶面积(Sz)、面积变化率(Sdiff)。结果相同消融功率和时间下,实验组各亚组Rmax、Sz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实验组中除C组与D组、D组与E组Rmax、Sz及Sdif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亚组Rmax、Sz及Sdiff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时,消融灶旁血管的血流可产生热沉降效应,且血管内径越大,对消融灶范围产生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微波消融 血管内径 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表微波散射模型和SAR遥感数据的农田洪涝淹没区动态监测
15
作者 王芳 丁建闯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5-94,共10页
农田洪涝淹没区的微波散射依赖于所使用雷达遥感图像的波长、入射角和极化等信息,洪区复杂地表散射特征可以通过地表微波散射模型来进行定量描述。本文利用多时相Sentinel-1遥感影像,解译2021年豫北地区洪灾过程中淹没农田、半淹没农田... 农田洪涝淹没区的微波散射依赖于所使用雷达遥感图像的波长、入射角和极化等信息,洪区复杂地表散射特征可以通过地表微波散射模型来进行定量描述。本文利用多时相Sentinel-1遥感影像,解译2021年豫北地区洪灾过程中淹没农田、半淹没农田、居民点建筑和开放水域的地表后向散射特征的动态变化。随后,章综述了农田洪涝淹没区和非淹没区微波散射模型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基于改进的农作物一阶相干散射模型,模拟分析了水稻后向散射系数与植被高度、植被生物量的相关性,为农田洪涝淹没区微波散射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害 农田淹没区 植被微波散射模型 Sentinel-1 二面角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微波消融术中疼痛的风险评估
16
作者 王丽娜 刘建 +3 位作者 史宏璐 韩旭健 窦卫涛 王学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55-59,共5页
目的评估经皮肺微波消融术的疼痛效应并探讨导致消融相关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性选取接受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的肺肿瘤或肺结节患者,分为中重度疼痛组(93例)和轻度或无疼痛组(8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病灶特征和消融... 目的评估经皮肺微波消融术的疼痛效应并探讨导致消融相关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性选取接受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的肺肿瘤或肺结节患者,分为中重度疼痛组(93例)和轻度或无疼痛组(8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病灶特征和消融参数的差别,评估上述因素与消融所致中重度疼痛相关性。结果与轻度或无疼痛组相比,中重度疼痛组的病灶深度[(10.1±5.2)mm vs(19.4±6.2)mm;P=0.009]和穿刺深度[(29.5±6.7)mm vs(40.3±7.3)mm;P=0.012]更浅,总消融时间[(7.3±2.7)min vs(5.1±2.6)min;P=0.031]更长,胸膜受累发生率(35.5%vs 20.0%;P=0.015)和多针消融使用率(20.4%vs 8.2%;P=0.00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显示病灶深度[OR 0.69(95%CI:0.53~1.57);P=0.011]、穿刺深度[OR 0.63(95%CI:0.34~2.21);P=0.016]和使用多针消融[OR 4.14(95%CI:1.12~10.33);P=0.023]与消融所致中重度疼痛显著相关。结论病灶靠近胸膜、穿刺深度过浅和使用多针消融会增加消融相关疼痛的风险,影响肺微波消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微波消融 疼痛 穿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栎木材微波干燥中热/质变化行为及能耗特性
17
作者 周泽峰 李晓航 潘龙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25年第2期39-47,共9页
以麻栎木材为原料在自建的微波干燥实验台上考查了其微波干燥过程的热质传递行为以及微波功率和装填量对干燥过程的影响,结合动力学理论分析了麻栎木材微波干燥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并探讨了微波干燥过程的能耗变化特性。结果表明:麻栎木... 以麻栎木材为原料在自建的微波干燥实验台上考查了其微波干燥过程的热质传递行为以及微波功率和装填量对干燥过程的影响,结合动力学理论分析了麻栎木材微波干燥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并探讨了微波干燥过程的能耗变化特性。结果表明:麻栎木材微波干燥过程可分为初期升温干燥段、中期恒温干燥段和后期升温干燥段;中期恒温干燥段为水分脱除的主要阶段。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样品中单位质量水分所吸收的能量随之增加,样品内部水分移动速度和表面水分蒸发速度也随之提高,导致干燥速度加快,干燥所需时间缩短。随着样品装填量的增加,单位质量样品分配的微波密度逐渐降低,导致干燥所需的时间随之延长,干燥速率降低。相比于其他动力学方程,Page动力学模型能更为准确地描述麻栎木材微波干燥过程。装填量25 g时,700 W工况时麻栎木材微波干燥所需的能耗最低;功率500 W时,麻栎木材微波干燥能耗随装填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微波 干燥 传递过程 动力学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法的两相流持水率测量技术研究
18
作者 刘均 艾敏敏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5年第1期30-32,共3页
气液两相流是天然气开采及运输过程中常见的工况。针对1%~10%的低含水率工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谐振腔的螺旋电极结构的测量方法。通过HFSS仿真软件对传感器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结构尺寸。利用仿真软件对不同持水率工况进行仿真... 气液两相流是天然气开采及运输过程中常见的工况。针对1%~10%的低含水率工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谐振腔的螺旋电极结构的测量方法。通过HFSS仿真软件对传感器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结构尺寸。利用仿真软件对不同持水率工况进行仿真,确定传感器的可行性后,制作传感器实验样机。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传感器对低持水率工况的测量特性,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度较高,在1%~10%持水率范围内相对误差小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传感器 HFSS 优化设计 持水率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效果的预测分析
19
作者 冯华梅 王春鹏 白立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2-35,52,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und elastography,UE)联合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TI-RADS 4a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行微波消融治疗,治疗前行UE联合CEUS检查,根据...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und elastography,UE)联合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TI-RADS 4a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行微波消融治疗,治疗前行UE联合CEUS检查,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显著有效组(58例)和非显著有效组(20例)。比较两组结果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UE联合CEUS对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非显著有效组弹性应变率比值(SR)、造影剂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高于显著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造影剂通过时间(MMT)、上升时间(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后UE显示显著有效58例,非显著有效20例;CEUS显示显著有效58例,CEUS未见明显增强,非显著有效20例,结节可见少许增强。绘制ROC曲线,分析SR、TTP、PI预测微波消融治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9、0.785、0.798,联合预测的AUC较单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80、1.959、1.919,P>0.05)。绘制决策曲线分析,SR、TTP、PI联合预测TI-RADS 4a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效果能提高净收益率。结论UE和CEUS定量指标对TI-RADS 4a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效果均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检查能提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微波消融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微波改性对麻纤维表面性质与应用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霍琛 陈欢 杜伦 《印染助剂》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将微波改性氧化石墨烯(GO)用于麻纤维的表面修饰并考察纺织应用性能。以改进Hummers法制备GO,通过浸泡法使其吸附在麻纤维表面,随后微波脱水并还原GO,考察改性麻纤维的表面性质以及GO用量、微波功率对织物应用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 将微波改性氧化石墨烯(GO)用于麻纤维的表面修饰并考察纺织应用性能。以改进Hummers法制备GO,通过浸泡法使其吸附在麻纤维表面,随后微波脱水并还原GO,考察改性麻纤维的表面性质以及GO用量、微波功率对织物应用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微波改性使GO在麻纤维表面形成更致密牢固的还原GO层,并提升了拉伸、导电、耐水洗、耐磨等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纤维 石墨烯 微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