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流控芯片法在非洲猪瘟病毒核酸快速检测中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邵靓 陈弟诗 +6 位作者 陈斌 卢先东 邓飞 张毅 刘艳红 周莉媛 李丽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7-111,共5页
为评估微流控芯片法在非洲猪瘟病毒(ASFV)核酸快速检测中的各项性能,验证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临床效果,本研究将ASFV VP72质粒标准物质、猪瘟病毒(CSF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圆环病毒2... 为评估微流控芯片法在非洲猪瘟病毒(ASFV)核酸快速检测中的各项性能,验证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临床效果,本研究将ASFV VP72质粒标准物质、猪瘟病毒(CSF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伪狂犬病病毒(PRV)培养物各1份以及临床样本43份进行核酸提取,用ASFV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测试研究,并与市场上某品牌ASFV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微流控芯片法可以在15~30 min内,实现2.5 copies/μL的最低检出限,与荧光定量PCR具有相同的敏感性和重复性;同时该方法对CSFV、PEDV、TGEV、PCV2和PRV病毒培养物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通过对43份临床样本测试显示,微流控芯片法与荧光定量PCR的临床符合率为97.67%(42/43)。研究表明,微流控芯片法在ASFV核酸检测上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微流控芯片法 敏感性 重复性 特异性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江民川 赵阳 +2 位作者 马芳芳 张微 刘春叶 《化工科技》 CAS 2021年第3期75-79,共5页
人体内尿酸含量与高尿酸血症、心脑血管疾病、Lesch-Nyhan综合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寻找快捷、方便、廉价、准确的尿酸检测方法,对上述疾病的预防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尿酸检测方法有磷钨酸还原法、色谱法、分光光度... 人体内尿酸含量与高尿酸血症、心脑血管疾病、Lesch-Nyhan综合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寻找快捷、方便、廉价、准确的尿酸检测方法,对上述疾病的预防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尿酸检测方法有磷钨酸还原法、色谱法、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酶法等。这些方法各具优缺点,综述了尿酸检测方法,同时对检测新方法即微流控纸芯片法进行总结,以期能为尿酸检测方法的研究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检测 色谱 电化学 微流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奶牛乳房炎病原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薛永康 闫磊 +3 位作者 赵玉玺 葛影影 张爱凤 张震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14-117,共4页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乳房炎病原的流行情况,在全省范围内采集奶牛乳房炎样品185头份,采用微流控基因芯片法进行病原鉴定。结果表明:检出率最高的病原是乳房链球菌(66.49%),其次依次是牛棒状杆菌(43.78%)、无乳链球菌(19.46%)、大肠...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乳房炎病原的流行情况,在全省范围内采集奶牛乳房炎样品185头份,采用微流控基因芯片法进行病原鉴定。结果表明:检出率最高的病原是乳房链球菌(66.49%),其次依次是牛棒状杆菌(43.78%)、无乳链球菌(19.46%)、大肠杆菌(10.27%)、支原体(10.27%)等,其中乳房链球菌、牛棒状杆菌、大肠杆菌为环境性病原微生物;无乳链球菌、支原体为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单独感染有89头份,占总检测数的48.11%;混合感染有96头份,占总检测数的51.89%。说明河南省内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导致的奶牛乳房炎得到了控制,但仍需要警惕;环境性病原微生物的高检出率则需要牧场进一步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奶牛 乳房炎 病原 流行情况调查 微流基因芯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