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中维生素B12和叶酸微生物检测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娟 严家俊 +4 位作者 吴风霞 李江 苏妙仪 綦艳 佘之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346-349,共4页
微生物检测法作为传统的经典方法,是目前国标方法中最主要的检测方法。微生物法虽然具有耗时长、准确度较低、重复性差等特点,但对于含量低,且低于仪器检出限的维生素仍然需要微生物法进行测定。微生物法目前主要应用于婴幼儿食品和乳... 微生物检测法作为传统的经典方法,是目前国标方法中最主要的检测方法。微生物法虽然具有耗时长、准确度较低、重复性差等特点,但对于含量低,且低于仪器检出限的维生素仍然需要微生物法进行测定。微生物法目前主要应用于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的检测,在其他食品类别中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分别阐述了微生物法测定食品中维生素B_(12)和叶酸的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对国标方法关键点的控制,对国标方法进行优化升级,建立了高通量快速检测方法,为微生物法测定这两种维生素提供一定的参考。食品中VB_(12)和叶酸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正处于优化和开发创新的阶段,这对规范使用与提升利用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高通量、多组分同时检测将是维生素检测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2 叶酸 微生物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及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微生物检测法研究进展及其控制措施 被引量:12
2
作者 舒黛廉 王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1期74-77,共4页
作者介绍了乳及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如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牛乳发酵活性试验法、纸片法、管碟法、试剂盒法,并介绍了控制乳及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的一些措施,为乳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和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抗生素残留 微生物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叶酸的微生物检测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媛 综述 +1 位作者 刘建蒙 审校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2年第2期155-158,共4页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叶酸缺乏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红细胞叶酸能够反映人体内叶酸的长期变化状态,是评价叶酸营养状态、判定预防干预措施效果的常用指标之一。目前用于检测叶酸的方法众多,其中微生物法是检测生物体内叶酸...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叶酸缺乏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红细胞叶酸能够反映人体内叶酸的长期变化状态,是评价叶酸营养状态、判定预防干预措施效果的常用指标之一。目前用于检测叶酸的方法众多,其中微生物法是检测生物体内叶酸的经典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步骤简单,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不高;成本较低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对结果报告时间要求不高的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测法 红细胞叶酸 水溶性B族维生素 营养状态 生物体内 叶酸缺乏 长期变化 常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荧光微生物检测法在食品卫生监控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44
4
作者 王茁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4年第3期266-267,共2页
介绍三磷酸腺苷荧光微生物检测法在食品卫生中的应用。该法可以依据检查结果 ,直接改善卫生环节的状况 ,防患于未然 ;现场确认污染状况并使其数值化 ,使从业者当场知道自身的问题 ,知道改善的必要性 ;使细菌检查的工作量大幅度减轻 ,实... 介绍三磷酸腺苷荧光微生物检测法在食品卫生中的应用。该法可以依据检查结果 ,直接改善卫生环节的状况 ,防患于未然 ;现场确认污染状况并使其数值化 ,使从业者当场知道自身的问题 ,知道改善的必要性 ;使细菌检查的工作量大幅度减轻 ,实现简捷化、效率化 ;对于卫生监督员的现场应急处理提供快捷可靠的依据 ,提出具有说服力的行政指导 ;可应用于HACCP的关键环节监测[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荧光微生物检测法 食品卫生 三磷酸腺苷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酿造中微生物快速检测法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康虹 《啤酒科技》 2003年第10期48-49,共2页
<正> 国内啤酒厂对微生物的检测一般采用传统接种法或膜过滤法进行好氧菌和厌氧菌的检测,一般情况下好氧菌在37℃、恒温培养48±2小时,而厌氧菌在28℃、恒温培养7天。就成品啤酒而言,如果等检测结果出来后发酒。
关键词 啤酒 酿造 微生物检测法 ATP快速检测检测 显微镜镜检法 选择性培养基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天峻县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微生物地球化学检测法(MGCE)试验 被引量:12
6
作者 梅博文 吴萌 +5 位作者 孙忠军 杨志斌 祝有海 卢振权 林壬子 梅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91-1895,共5页
以木里煤田天然气水合物发现区为正演模型,探索和研究微生物地球化学检测法(MGCE)对于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的实用性与可靠性。冻土带地表土壤中专性微生物含量异常与地下天然气水合物丰度具有良好的关联性,因而能灵敏而有效地预测天然... 以木里煤田天然气水合物发现区为正演模型,探索和研究微生物地球化学检测法(MGCE)对于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的实用性与可靠性。冻土带地表土壤中专性微生物含量异常与地下天然气水合物丰度具有良好的关联性,因而能灵敏而有效地预测天然气水合物的富集带。探区内天然气水合物具有以热成因气为主、生物气为辅的混合气源特征。试验成果表明,在青藏高原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和油气资源勘查中,灵敏、快捷、经济而有效的微生物地球化学检测法(MGCE)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带 天然气水合物 微生物地球化学检测法(MGCE) 试验 木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食品中新霉素残留检测方法——微生物学检测法 被引量:3
7
《中国兽药杂志》 2002年第1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动物源食品 新霉素残留 检测方法 微生物检测法 药物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与快速血清学检验法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诊断效果分析
8
作者 高志武 李泽慧 +1 位作者 杨迎桂 柴莉萍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2期208-208,共1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与快速血清学检验法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客群,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 目的分析和探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与快速血清学检验法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客群,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法,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与快速血清学检验法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诊断均有效果,但是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相对准确性和检出率更高,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 快速血清学检验法 诊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原料乳及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现状及微生物检测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钟晓琴 陈佳 《中国食品》 2021年第16期129-129,共1页
原料乳及乳制品中的抗生素残留是影响乳制品安全的关键因素,而通过微生物检测法可以有效检测出原料乳及乳制品中的抗生素残留,本文重点论述了我国原料乳及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的现状以及微生物检测方法。
关键词 微生物检测方法 抗生素残留 乳及乳制品 微生物检测法 乳制品安全 关键因素 有效检测 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食品卫生质量控制系统和快速微生物检测方法
10
作者 金申美 《商业科技》 1991年第1期6-7,共2页
一、HACCP概念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即“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概念,是近年来在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现代食品卫生质量控制系统。这一系统的基本理论是:食品的微生物状态是食品整个生产过程的一系... 一、HACCP概念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即“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概念,是近年来在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现代食品卫生质量控制系统。这一系统的基本理论是:食品的微生物状态是食品整个生产过程的一系列环节中各种(包括从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到成品的经营、销售以及售后使用等)因素的综合结果。因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卫生质量 微生物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9
11
作者 夏晴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1999年第S1期186-188,共3页
日化工业的发展要求采用快速灵敏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目前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法大致可分为两类 ,即根据微生物生长代谢活动及其产物而建立的方法和基于微生物的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常用微生物自动快速检测系统有ATP -生物荧光自动检测微... 日化工业的发展要求采用快速灵敏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目前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法大致可分为两类 ,即根据微生物生长代谢活动及其产物而建立的方法和基于微生物的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常用微生物自动快速检测系统有ATP -生物荧光自动检测微生物系统和电阻值自动检测微生物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快速检测法 ATP-生物荧光法 电阻法 检测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检测技术在肉制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孙颖霞 《中国食品》 2025年第6期60-62,共3页
肉制品是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消费者的健康。然而,传统检测方法存在诸多弊端。例如,化学分析法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操作流程繁琐,且对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微生物检测法依赖微生物培养和鉴定,检... 肉制品是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消费者的健康。然而,传统检测方法存在诸多弊端。例如,化学分析法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操作流程繁琐,且对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微生物检测法依赖微生物培养和鉴定,检测时间长,需要数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得出结果。此外,传统检测方法灵敏度较低,可能无法准确检测微量有害物质,容易忽略质量安全隐患,难以满足现代肉制品质量安全检测需求。新型检测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独特优势,能更有效地应对现代肉制品质量安全检测面临的挑战,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和权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检测方法 消费者健康 化学分析法 微生物检测法 新型检测技术 肉制品 日常饮食 样品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3
作者 苏帅鹏 徐斐 +2 位作者 曹慧 翟明爽 余劲松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355-359,共5页
重金属污染对生物和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重金属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对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变得尤为重要。相较于传统的重金属检测方法,重金属快速检测法由于具有方便、快速、经济等优点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综合论述了酶抑制分析... 重金属污染对生物和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重金属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对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变得尤为重要。相较于传统的重金属检测方法,重金属快速检测法由于具有方便、快速、经济等优点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综合论述了酶抑制分析法、免疫分析法、微生物检测法、化学显色法等重金属快速检测方法的原理和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简要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酶抑制法 免疫分析法 微生物检测法 化学显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几种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曲家华 周庆民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10期155-155,共1页
隐性乳房炎是奶牛乳房炎的1种,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给奶牛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其无临床症状,所以在临床中难以发现,只能借助辅助检查才能诊断。目前,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方法主要有乳汁病原微生物检测法、乳汁体细胞检测法、化... 隐性乳房炎是奶牛乳房炎的1种,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给奶牛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其无临床症状,所以在临床中难以发现,只能借助辅助检查才能诊断。目前,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方法主要有乳汁病原微生物检测法、乳汁体细胞检测法、化学检测法和物理学检测法等,具体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隐性乳房炎 微生物检测法 乳汁体细胞 临床症状 奶牛乳房炎 化学检测法 经济损失 奶牛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高通量微生物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亮 林曦 +4 位作者 薛早早 胡文坚 胡瑜 杜季梅 刘佳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61-363,365,共4页
目的甲胺磷的微生物高通量定量分析法,并在待检蔬菜样品进行初步的探索。方法以短双歧杆菌LJM-006作为测试菌,选择浓度为0、0.25、0.5、1.0、2.0和4.0 mg/L的甲胺磷标准品溶液20μL加入所述检测管内,37℃厌氧培养8~10 h,分别测定反应... 目的甲胺磷的微生物高通量定量分析法,并在待检蔬菜样品进行初步的探索。方法以短双歧杆菌LJM-006作为测试菌,选择浓度为0、0.25、0.5、1.0、2.0和4.0 mg/L的甲胺磷标准品溶液20μL加入所述检测管内,37℃厌氧培养8~10 h,分别测定反应管和阴性对照反应管的A500值,B值为样品反应管的A500值,B0值为阴性对照反应管的A500值;以B/B0为纵坐标Y,甲胺磷浓度的对数值为横坐标X,绘制标准曲线,建立甲胺磷含量与B/B0的线性回归方程;以此方法进行模拟食品样品中所含甲胺磷检测,进行准确度、精密度分析。结果双歧杆菌菌株LJM-006对甲胺磷敏感性高,与其他有机磷农药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2%;在0.01~100 mg/L浓度范围内B/B0与甲胺磷浓度对数值的线性关系良好,甲胺磷检测的标准曲线为Y=-24.68X+66.72,R2为0.9902,IC50=0.25 mg/L,检测下限达到0.1 mg/L,回收率为78.5%~105.7%,批内变异系数≤12%,批间变异系数≤8.2%。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具备一定灵敏度和特异性等优点,可作为一种食品中甲胺磷残留筛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胺磷 残留 检测 双歧杆菌 微生物检测法
原文传递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雒晓芳 仇柏林 +3 位作者 王婉莹 许瑾 王迎菲 张禹晗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30-36,共7页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较强抑菌杀菌效果的次级代谢产物,经人工合成后广泛应用于医疗等行业.为高效地检测出环境中残留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检测方法有仪器分析法、免疫层析检测法、微生物检测法、电化学检测法、毛...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较强抑菌杀菌效果的次级代谢产物,经人工合成后广泛应用于医疗等行业.为高效地检测出环境中残留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检测方法有仪器分析法、免疫层析检测法、微生物检测法、电化学检测法、毛细管电泳法等.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这些技术在实用阶段仍需解决的问题,以期为该类抗生素的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微生物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柏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3年第2期55-55,共1页
隐性乳房炎是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主要症状是产奶量下降,给奶牛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其无临床症状,临床难以发现,只能借助辅助检查才能诊断。目前,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方法主要有乳汁病原微生物检测法、乳汁体细胞检测法、... 隐性乳房炎是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主要症状是产奶量下降,给奶牛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其无临床症状,临床难以发现,只能借助辅助检查才能诊断。目前,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方法主要有乳汁病原微生物检测法、乳汁体细胞检测法、化学检测法和物理学检测法等几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隐性乳房炎 微生物检测法 乳汁体细胞 临床症状 化学检测法 经济损失 奶牛生产 辅助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与快速血清学检验法在支原体肺炎感染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吴诗怡 朱莹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44-46,共3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和快速血清学检验法在支原体肺炎感染的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方法 我们纳入了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24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和快速血... 本研究旨在评估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和快速血清学检验法在支原体肺炎感染的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方法 我们纳入了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24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和快速血清学检验法的检测,并记录和比较了两种方法的检出结果。结果 在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检测方面,我们发现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意义(P>0.05)。然而,对于病程在7天以内的患者,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的检出率相对更高(P<0.05),而对于病程在7天以上的患者,快速血清学检验法的检出率相对更高(P<0.05)。结论 无论是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还是快速血清学检验法,在支原体肺炎感染患者的检测中都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此外,根据患者的病程时间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会对检出率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 快速血清学检验 支原体肺炎 感染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琼 刘学明 《现代食品》 2022年第2期75-77,共3页
畜牧业养殖中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导致动物源性食品内的抗生素残留严重超标,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分析抗生素残留种类,科学采用前处理技术,开发出关于动物源性食品抗生素残留检测的有效方法,有助于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本文对抗生素残... 畜牧业养殖中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导致动物源性食品内的抗生素残留严重超标,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分析抗生素残留种类,科学采用前处理技术,开发出关于动物源性食品抗生素残留检测的有效方法,有助于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本文对抗生素残留的危害进行详细分析,介绍了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种类及检测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食品 抗生素 残留检测 微生物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诺沙星和丁胺卡那联合用药后在牛奶中的残留检测方法探讨
20
作者 沈永聪 金云行 +1 位作者 沈祥广 李守军 《现代畜牧兽医》 2012年第6期47-49,共3页
根据药敏试验和临床治疗效果,复合恩诺沙星+丁胺卡那制剂可作为奶牛治疗的首选药物。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微生物检测法检测恩诺沙星和丁胺卡那联合用药后牛奶中的残留,建立可广泛应用于奶牛场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残留检测方法 丁胺卡那 恩诺沙星 联合用药 牛奶 高效液相色谱法 微生物检测法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