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9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与接种发酵泡菜的微生物菌群及品质差异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诗美 温岚 +8 位作者 林登蕃 周映君 朱作华 龚文兵 严理 胡镇修 彭源德 苏小军 谢纯良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5,共6页
泡菜作为我国传统的发酵食品,一直以来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最常用的两种发酵方式分为传统发酵和接种发酵,其中,传统发酵泡菜中菌群种类复杂多样,易被杂菌污染,致使泡菜质量不稳定难以实现工业化,采用接种发酵可以克服传统发酵方式发酵时... 泡菜作为我国传统的发酵食品,一直以来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最常用的两种发酵方式分为传统发酵和接种发酵,其中,传统发酵泡菜中菌群种类复杂多样,易被杂菌污染,致使泡菜质量不稳定难以实现工业化,采用接种发酵可以克服传统发酵方式发酵时间长、品质不稳定等方面的缺点。该文简单介绍了传统发酵中母水发酵、自然发酵与接种发酵方式的特点,比较了两种发酵方式泡菜的微生物菌群及品质指标(风味物质、感官品质及亚硝酸盐含量)差异,为后续泡菜发酵和生产加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传统发酵 接种发酵 微生物菌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鳜鱼低温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组成与特征风味物质的相关性
2
作者 周迎芹 黄晶晶 +3 位作者 罗格格 程爱武 鄢嫣 谢宁宁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9,共9页
为研究臭鳜鱼低温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组成与特征风味物质之间的相关性,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低温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群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结合气味活度值计算鉴定特... 为研究臭鳜鱼低温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组成与特征风味物质之间的相关性,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低温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群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结合气味活度值计算鉴定特征风味物质,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菌群与特征风味物质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在臭鳜鱼中,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蜂房哈夫尼亚菌(Hafnia alvei)、普城沙雷氏菌(Serratia plymuthica)等是低温发酵过程中的主要优势微生物;共检测到8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特征风味物质主要包括1-辛烯-3-醇、桉叶油醇、芳樟醇、正己醛、庚醛、壬醛、三甲胺、D-柠檬烯、邻伞花烃。清酒乳杆菌与芳樟醇、邻伞花烃呈显著正相关(P<0.05),蜂房哈夫尼亚菌、普城沙雷氏菌等细菌除与D-柠檬烯、芳樟醇等香气物质呈显著正相关外(P<0.05),还与臭味物质三甲胺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功能性微生物发酵菌剂与调控臭鳜鱼风味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鳜鱼 低温发酵 微生物菌群组成 特征风味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群调控人畜共患结核病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许霄峰 张广智 +8 位作者 鑫婷 叶建新 张建伟 贾丽 钱佳豪 温贺飞 吴慧光 蒋卉 丁家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6,共6页
目前,人畜共患结核病(zTB)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细菌传染性疫病之一,严重威胁人和动物健康以及公共卫生安全。机体数量庞大的微生物菌群积极参与着机体的发育、免疫调控、代谢等。研究发现微生物菌群和zTB的发生、发展、治疗、疫苗免疫具... 目前,人畜共患结核病(zTB)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细菌传染性疫病之一,严重威胁人和动物健康以及公共卫生安全。机体数量庞大的微生物菌群积极参与着机体的发育、免疫调控、代谢等。研究发现微生物菌群和zTB的发生、发展、治疗、疫苗免疫具有紧密的相关性,现已成为诸多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菌群对zTB进程的调控可通过诸多途径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如菌群稳态、代谢物及对免疫的调控等。基于此,论文综述了目前微生物菌群与zTB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讨论了肠道菌群和肺部菌群与zTB的关联及调节机制,分析了肠-肺轴相互作用、菌群代谢产物对zTB的影响,探讨了通过调节宿主的菌群组成和功能对预防和辅助治疗结核病的潜在价值,旨在为zTB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畜共患结核病 肠道微生物菌 肠-肺轴 益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菌对盐碱土理化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董嘉琪 景何仿 张新慧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8-144,共7页
为探究复合微生物菌对盐碱土的改良作用,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对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土取样后,利用课题组研发的由短小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构成的复合微生物菌,按照五种不同比例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的土壤进行土柱试验及盆栽油葵试验,对... 为探究复合微生物菌对盐碱土的改良作用,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对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土取样后,利用课题组研发的由短小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构成的复合微生物菌,按照五种不同比例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的土壤进行土柱试验及盆栽油葵试验,对比分析了处理前后土壤的水稳定性、含水率、养分及盐分的变化及对油葵生长的影响。复合微生物菌可显著提高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处理后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较对照组最高增加82%;复合微生物菌可改善土壤保水性能,处理后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对照组,最大增幅可达25.32%;复合微生物菌能有效提升土壤供水和持水能力,相较于对照组,各处理组的土壤在不同吸力的容水度均有所提高,复合微生物菌能有效降低土壤盐分,最多降低57%;还能增加土壤的养分,各处理组土壤中全氮、速效磷、硝态氮和氨态氮分别增加了72.32%、68.64%、79.27%和73.49%;复合微生物菌可有效促进作物的生长,处理后土壤种植油葵后与对照组相比较,无论油葵茎粗还是叶面面积均有一定提高。在宁夏引黄灌区盐渍化土壤中施用适量的复合微生物菌,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可为改善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 盐碱土:水盐运移 土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山岛“动物-环境-人”微生物菌群组成及其耐药基因分布
5
作者 王琳 赵格 +9 位作者 律娜 高玉斌 王娟 刘娜 黄秀梅 赵建梅 陆明哲 刘俊辉 曲志娜 王君玮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1期35-43,共9页
为了解自然状态下“动物-环境-人”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其耐药性,2022—2023年采集中央山岛动物、环境、人源样品共75份,应用宏基因组测序分析技术,分析3类样品的微生物菌群组成及其耐药基因分布情况。结果显示;环境和动物源样品中微生物... 为了解自然状态下“动物-环境-人”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其耐药性,2022—2023年采集中央山岛动物、环境、人源样品共75份,应用宏基因组测序分析技术,分析3类样品的微生物菌群组成及其耐药基因分布情况。结果显示;环境和动物源样品中微生物菌群物种数量较多,人源样品中菌群物种数量最少;环境源样品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均匀度均高于动物和人源样品。环境源样品(空气、水体、土壤和滩涂)中的菌群组成较相似,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优势菌;动物和人源样品中的菌群组成较相似,以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各类样品的优势菌在冬夏两季占比不同。聚类分析发现,土壤和滩涂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最为相近,与水体、空气样品微生物群落结构较为相近,而与动物和人源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较远。空气样品中微生物菌群耐药基因数量最多,多样性和均匀度最高;动物和人源样品的耐药基因多样性和均匀度高于水体、土壤和滩涂等环境样品。聚类分析发现,人源、动物源和空气样品间微生物菌群耐药基因距离较近,它们与水体和土壤样品距离较远。结果表明;中央山岛“动物-环境-人”微生物菌群物种丰富,不同界面组成不同,耐药基因种类和丰度各异。本研究从“动物-环境-人”的角度明晰了自然状态下中央山岛微生物菌群组成及其耐药现状,为后期深入探究细菌耐药发生,研究野鸟携带耐药菌溯源遗传演化和传播生态学机制提供了宝贵的背景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 微生物菌 宏基因组测序分析 中央山岛 One Heal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除菌方式对猪小肠肝素效价、废水蛋白含量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6
作者 全润 吴晓龙 +6 位作者 种正晨 刘容旭 张俊杰 王语聪 谢智鑫 韩建春 刘丹怡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8,共11页
为减少猪小肠肝素提取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采用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对猪小肠进行除菌处理,比较直接浸泡、超声浸泡及喷雾3种除菌方式对猪小肠减菌率、肝素效价及肝素废水蛋白含量的影响,以筛选最佳... 为减少猪小肠肝素提取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采用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对猪小肠进行除菌处理,比较直接浸泡、超声浸泡及喷雾3种除菌方式对猪小肠减菌率、肝素效价及肝素废水蛋白含量的影响,以筛选最佳除菌方式,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最佳除菌方式处理后猪小肠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和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除菌条件下,3种除菌方式的除菌效果差异不明显。其中,喷雾除菌对肝素效价和废水蛋白含量影响较小,故选作猪小肠肝素提取前的除菌方式。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有效氯质量浓度达到75 mg/L后,SAEW喷雾除菌能有效杀灭乳球菌属(Lactococcus)、漫游球菌属(Vagococcus)和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等猪小肠优势菌属,减少猪小肠肝素微生物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酸性电解水 肝素 喷雾除 微生物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辛烷磺酸对斑马鱼肠道形态结构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7
作者 祁校羽 徐宏洲 +3 位作者 龙静菲 闫晨阳 韩喜盼 刘海侠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8,共11页
为探究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对鱼类的肠道毒性,将雌雄斑马鱼分别暴露于0、1和10 mg/L的PFOS中21d,通过存活率、肠道组织切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检测斑马鱼肠道形态结构及微生物菌群... 为探究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对鱼类的肠道毒性,将雌雄斑马鱼分别暴露于0、1和10 mg/L的PFOS中21d,通过存活率、肠道组织切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检测斑马鱼肠道形态结构及微生物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暴露于10 mg/L PFOS的斑马鱼死亡率明显高于1 mg/L,且对雄鱼的影响大于雌鱼。1 mg/L浓度组雌雄鱼的存活率分别为93.3%和83.3%,而10 mg/L为33.3%和13.3%。1 mg/L PFOS暴露使斑马鱼的肠壁厚度轻微变薄、肠绒毛有破损的现象。10 mg/L浓度组肠壁厚度明显变薄,肠绒毛高度降低、肠黏膜上皮细胞肿胀并伴随严重的溶解现象。PFOS暴露21d后,肠道组织的炎症相关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10(IL-10),以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胱天蛋白酶3(Caspase 3)、p53、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Caspase3和p53基因在雄鱼的肠道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雌鱼(P<0.05)。PFOS暴露显著增加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改变了肠道菌群结构。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均显著增加,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显著下降。在属水平,PFOS处理增加了罗尔斯通菌属(Ralstonia)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相对丰度,而降低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两个处理组肠道菌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B)的比值高于对照组。PFOS处理增强了肠道菌群的氨基酸及脂代谢功能,但削弱了聚糖的合成与代谢能力。综上所述,PFOS长期暴露会引起水生动物的肠道结构损伤及微生物菌群失调,进而影响动物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PFOS) 肠道结构 微生物菌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轻松缓解炎症性肠病症状
8
作者 严育忠 《科学生活》 2025年第2期22-23,共2页
你知道吗?我们的肠道里住着一群微生物小伙伴,它们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这些小伙伴虽然微小,但却在维护我们的肠道健康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小伙伴会“闹别扭”,导致肠道发炎,甚至引发炎症性肠病(IBD)。IB... 你知道吗?我们的肠道里住着一群微生物小伙伴,它们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这些小伙伴虽然微小,但却在维护我们的肠道健康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小伙伴会“闹别扭”,导致肠道发炎,甚至引发炎症性肠病(IBD)。IBD是一类长期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如果你正被IBD困扰,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通过膳食调节,让微生物菌群和谐相处,从而有效改善IBD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反复发作 克罗恩病 肠道炎症性疾病 肠道微生物菌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膳食调节 小伙伴
原文传递
饲料桑和红薯渣混合微贮对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9
作者 谢华亮 吴丽娟 +6 位作者 连海 邱静芸 操贤洪 陈荣强 吕述炳 欧翔 雷小文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55,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桑和红薯渣混合微贮对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为饲料桑和红薯渣应用提供参考。试验将饲料桑与红薯渣分别按不同鲜重比9:1、7:3、5:5、3:7和1:9混匀,喷洒0.01%植物乳酸杆菌和0.01%发酵乳酸杆菌的混合菌...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桑和红薯渣混合微贮对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为饲料桑和红薯渣应用提供参考。试验将饲料桑与红薯渣分别按不同鲜重比9:1、7:3、5:5、3:7和1:9混匀,喷洒0.01%植物乳酸杆菌和0.01%发酵乳酸杆菌的混合菌液,微贮60 d后分析混合饲料的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并使用V-score评分体系、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发酵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红薯渣添加比例的增加,各试验组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P<0.01),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增加(P<0.001),pH和氨态氮/总氮值下降;各组均未检测到丙酸、丁酸;当红薯渣添加比例超过30%时,V-score评分均在80分以上;在门水平上,各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次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属水平上,促生乳杆菌属(Levilactobacillus)、植物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为优势菌属;随着红薯渣添加比例增加,肠杆菌属占比下降(P<0.05);当饲料桑与红薯渣按鲜重5:5混合时,乳酸显著升高,pH降至3.85,氨态氮较低,2种乳杆菌属为优势菌,V-score评分91.18,隶属函数评价综合价值最高。综合考虑,饲料桑与红薯渣的适宜微贮比例为5:5(鲜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桑 红薯渣 混合微贮 微贮品质 微生物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菌群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苏晓月 沈亚安 王艳萍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7,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菌群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择64只体重(29.25±0.35) kg、健康的杜寒杂交育肥公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菌群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择64只体重(29.25±0.35) kg、健康的杜寒杂交育肥公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0%、15%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试验3组的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 (IgA)、白细胞介素-2 (IL-2)、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尿素氮(BUN)、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肉羊饲粮中添加10%和15%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能够改善肉羊的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菌群和血清指标,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发酵饲料 肉羊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粪便微生物菌 血清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酶发酵饲料对徐淮白山羊生产性能及胃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11
作者 张林吉 任春芝 +6 位作者 贾燕 孙朋 任士飞 邱良伟 邱士刚 谭学桃 张军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6-64,共9页
试验探究菌酶发酵饲料对徐淮白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体重(10.0±2.0)kg健康白山羊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羊,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 试验探究菌酶发酵饲料对徐淮白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体重(10.0±2.0)kg健康白山羊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羊,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20%的菌酶发酵饲料,饲喂180 d后屠宰,取样,对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形态和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等7项生产性能指标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的屠宰率、眼肌面积等9项屠宰指标和9项器官发育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的胴体重、屠宰率等6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的十二指肠绒毛和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Ⅱ、Ⅲ组的瘤胃Chao1指数、Simpson指数和Ace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试验组的拟杆菌门、纤维杆菌门和疣微菌门的丰度值显著提高(P<0.05),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的丰度值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Ⅲ组的普雷沃氏菌属、丁酸弧菌属、纤维杆菌属和疣微菌属的丰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试验组拟杆菌属和密螺旋体属的丰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Ⅱ、Ⅲ组肠道的Chao1指数、Ace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个试验组厚壁菌门的丰度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变形菌门的丰度值显著降低(P<0.05);3个试验组普雷沃氏菌属的丰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琥珀酸弧菌属、沙门氏菌属、弯曲菌属和埃希氏菌属丰度值均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徐淮白山羊日粮中添加10%~20%菌酶发酵饲料可以提高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改善胃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淮白山羊 酶发酵饲料 生长性能 微生物菌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对高脂饮食肥胖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12
作者 孙趁意 赵建波 +1 位作者 李贵 刘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961-966,共6页
目的探讨共轭亚油酸(CLA)对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4只LDLR^(-/-)雄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选择普通饲料喂养正常组小鼠,喂养生理盐水;选择高脂饲料喂养高脂组小鼠,应用生理盐水灌胃;选择高脂饲料喂养干预组小鼠,应用CLA灌胃。... 目的探讨共轭亚油酸(CLA)对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4只LDLR^(-/-)雄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选择普通饲料喂养正常组小鼠,喂养生理盐水;选择高脂饲料喂养高脂组小鼠,应用生理盐水灌胃;选择高脂饲料喂养干预组小鼠,应用CLA灌胃。所有小鼠均正常喂养16周,每2周记录小鼠体重,第15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取小鼠眼球血进行血清中脂质和胰岛素指标检测;采用RT-PCR分析回肠中炎症因子和肠道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ln)在m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相对于正常组,高脂组小鼠的体重明显增加、糖脂代谢紊乱、回肠炎症水平增加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紊乱。CLA干预后,干预组小鼠体重下降(P=0.025),糖脂代谢紊乱改善,回肠炎症因子Toll样受体4(TLR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01),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P=0.006)和Ocln(P=0.004)相对表达量增加,厚壁菌门和双歧杆菌丰度增加。结论CLA可能通过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提高肠道双歧杆菌和厚壁菌门的丰度,减轻高脂组小鼠的体重、平衡紊乱的糖脂代谢、降低肠内炎症因子的表达及恢复受损的肠黏膜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共轭亚油酸 肠道微生物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复合微生物菌液对水培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张东琴 侯栋 +2 位作者 岳宏忠 李军红 罗涛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1162-1166,共5页
通过探究复合微生物菌液和山崎营养液减量配施对水培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创新水培黄瓜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以黄瓜甘丰袖玉为试材,探究全量和减施20%山崎营养液分别与0.5%、1.0%、1.5%复合微生物菌液配施对黄瓜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 通过探究复合微生物菌液和山崎营养液减量配施对水培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创新水培黄瓜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以黄瓜甘丰袖玉为试材,探究全量和减施20%山崎营养液分别与0.5%、1.0%、1.5%复合微生物菌液配施对黄瓜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合微生物菌液可以提高产量,全量山崎营养液与1.0%复合微生物菌液配施处理的黄瓜产量最高,为68890.5kg/hm^(2),黄瓜果实品质最佳,维生素C含量为4339.1 mg/kg、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3.08mg/g。综合比较,添加复合微生物菌液可有效提高黄瓜产量和果实品质,以添加1.0%复合微生物菌液的全量山崎营养液的增产提质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 水培黄瓜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媛媛 闫俊书 +5 位作者 宦海琳 奚雨萌 陈浩 李旭勇 刘艳玲 王胜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1,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生物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产蛋率与平均蛋重相近的43周龄健康蛋鸡180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的生物发酵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 试验旨在研究生物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产蛋率与平均蛋重相近的43周龄健康蛋鸡180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的生物发酵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如下: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蛋率升高,料蛋比、破蛋率及死淘率均有所降低。②第60天,试验组平均蛋重、蛋白高度、蛋黄颜色、蛋壳重和蛋黄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蛋壳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④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肠道厚壁菌门丰度增加,拟杆菌门丰度减少,肠道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B)值升高,且群落多样性升高。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生物发酵饲料能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蛋品质,增强蛋鸡的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力,改善蛋鸡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因此,利用生物发酵饲料对改善蛋鸡生产性能及肠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可为生物发酵饲料在蛋鸡饲粮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发酵饲料 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肠道微生物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寡糖对哺乳羔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炯 唐亚楠 +6 位作者 魏赜 段春辉 刘月琴 张英杰 郭云霞 纪守坤 严慧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6-1106,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果寡糖对哺乳羔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15日龄、体重相近的湖羊羔羊4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开食料中不添加果寡糖,Ⅰ、Ⅱ和Ⅲ组开食料中分别添加0.5%、1.0%和1.5%果寡糖。所有羔羊60日龄断奶... 本试验旨在研究果寡糖对哺乳羔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15日龄、体重相近的湖羊羔羊4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开食料中不添加果寡糖,Ⅰ、Ⅱ和Ⅲ组开食料中分别添加0.5%、1.0%和1.5%果寡糖。所有羔羊60日龄断奶,记为第0天。羔羊第-7、7天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期间记录羔羊腹泻情况并采集直肠粪样。断奶后继续饲喂至74日龄,试验期共59 d。结果表明:1)处理显著影响哺乳羔羊腹泻率以及腹泻频率(P<0.05),对照组哺乳羔羊腹泻率和腹泻频率显著高于各试验组(P<0.05)。时间、处理×时间对羔羊腹泻率和腹泻频率无显著影响(P>0.05)。2)处理对羔羊干物质采食量(DMI)及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对干物质(DM)和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Ⅱ组D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Ⅰ、Ⅲ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羔羊CP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各试验组(P<0.05)。时间显著影响了DMI、CP、EE、NDF、ADF表观消化率(P<0.05),断奶后各组DMI高于断奶前,断奶后各组CP、EE、NDF、ADF表观消化率较断奶前降低。处理×时间对哺乳羔羊DMI、DM、CP、EE、NDF、ADF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3)处理、时间均显著影响了羔羊粪便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P<0.05)。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各试验组羔羊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时间显著影响了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P<0.05)。综上所述,在开食料中添加果寡糖可提高哺乳羔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并可通过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抑制有害菌生长,减少羔羊腹泻。本试验条件下,在哺乳羔羊饲粮中果寡糖的适宜添加量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果寡糖 断奶 表观消化率 微生物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蚕豆皮对湖羊空肠屏障相关基因表达、消化酶活性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静 王钊 +5 位作者 于昊 夏雨婷 李鹏 牛伟强 万永杰 茆达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50,共9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蚕豆皮对湖羊空肠屏障相关基因表达、消化酶活性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30只4月龄体重相近[(27±2.0)kg]的雄性湖羊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CON)和添加30%蚕豆皮日粮(蚕豆皮组,BBS)。预饲...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蚕豆皮对湖羊空肠屏障相关基因表达、消化酶活性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30只4月龄体重相近[(27±2.0)kg]的雄性湖羊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CON)和添加30%蚕豆皮日粮(蚕豆皮组,BBS)。预饲期10 d,正式期50 d。试验结束后采集空肠组织及食糜(n=5),通过RT-qPCR检测黏膜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生化试剂盒检测消化酶活性,高通量测序分析食糜微生物菌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BS组空肠黏膜细胞连接基因Claudin-1、Occludin、MUC-2和ZO-1,促炎因子IL-6、IL-10和TNF-α mRNA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而IL-1β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2组空肠黏膜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BBS组食糜微生物Shannon、Chao1和Observed_otus指数显著降低(P<0.05);门水平上,BBS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髌骨细菌门(Patescibacteria)相对丰度和F/B值显著降低(P<0.05);属水平上,BBS组克里斯滕森氏菌R7菌群(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未分类厚壁菌属(Firmicutes_unclassified)、糖单胞菌属(Candidatus_Saccharimonas)、糖酵解菌属(Saccharofermentans)、毛螺科NK3A20菌群(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和聚乙酸菌属(Acetitomaculum)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16S rDNA基因组的PICRUSt 2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空肠微生物差异菌群主要富集在三羧酸循环、脂肪酸β氧化、原儿茶酸降解和L-亮氨酸降解通路。[结论]日粮添加30%蚕豆皮可降低空肠黏膜炎症因子IL-1β mRNA表达量,改变空肠食糜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相对丰度,调节肠道发酵环境。研究结果为蚕豆皮在养羊业发展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皮 湖羊 空肠 屏障功能 消化酶活性 微生物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温度下冰藏黄颡鱼品质及微生物菌群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士琦 郭慧 +4 位作者 张倩 王果 杜春莹 薛洋 李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为研究宰杀后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冰藏过程的品质变化和保鲜时间,测定了不同环境温度冰藏黄颡鱼肌肉的质构指标、pH、硫代巴比妥酸(TBA)、高铁肌红蛋白(MetMb)、挥发性盐基氮(TVB-N)、营养成分(水分、粗... 为研究宰杀后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冰藏过程的品质变化和保鲜时间,测定了不同环境温度冰藏黄颡鱼肌肉的质构指标、pH、硫代巴比妥酸(TBA)、高铁肌红蛋白(MetMb)、挥发性盐基氮(TVB-N)、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的含量,并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了黄颡鱼肌肉微生物菌群的变化。结果显示:15、27、33℃温度下冰藏黄颡鱼肌肉各质构指标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各温度组TBA、TVB-N和MetMb含量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三组的TVB-N和MetMb含量在12 h冰藏期间均没有超过国家标准限值,15℃组TVB-N含量始终处于一级鲜度标准。各温度组肌肉营养成分中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含量随冰藏时间延长而有所下降。微生物组分析表明在冰藏期间,三个温度组的黄颡鱼肌肉均未产生有害病原菌微生物。研究表明,宰杀后的黄颡鱼33℃时冰藏保鲜时长为4 h,27℃时冰藏保鲜时长为6 h,15℃时冰藏保鲜时长可达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冰藏 温度 肌肉品质 营养成分 微生物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丹阳黄酒酒曲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磊 戴亦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145,共5页
该研究以江苏丹阳某黄酒酒曲为原料,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微生物菌群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酒曲中真菌菌群的多样性高于细菌,而丰富度低于细菌。从样品中共注释到7个细菌门,10个细菌属;6个真菌门,14个真菌属。优... 该研究以江苏丹阳某黄酒酒曲为原料,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微生物菌群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酒曲中真菌菌群的多样性高于细菌,而丰富度低于细菌。从样品中共注释到7个细菌门,10个细菌属;6个真菌门,14个真菌属。优势细菌属(相对丰度≥1%)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泛菌属(Pantoea);优势真菌属(相对丰度≥1%)为曲霉属(Aspergillus)、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芽枝霉属(Cladosporium)、威克汉姆酵母属(Wickerhamomyces)、青霉属(Penicillium)、木拉克酵母属(Mrakia)、根霉属(Rhizopus)、镰刀菌属(Fusarium)、帚枝霉属(Sarocladium)、篮状菌属(Talaromyces)。其中,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篮状菌属(Talaromyces)均为酒曲微生物中报道较少的属,其特性和功能尚不清晰,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该研究结果为丹阳黄酒的发酵工艺改进和品质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酒曲 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发酵酸面团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及细菌功能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文馨 安飞宇 +1 位作者 曹恺欣 乌日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7,共5页
该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发酵时期自然发酵酸面团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并利用PICRUSt对细菌群落进行基因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细菌,共检测到5个细菌门,不同发酵时期绝对优势菌门不同,发酵前期(D1)为蓝藻细菌门(Cyanobact... 该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发酵时期自然发酵酸面团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并利用PICRUSt对细菌群落进行基因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细菌,共检测到5个细菌门,不同发酵时期绝对优势菌门不同,发酵前期(D1)为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中期(D2~D3)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后期(D4)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共检测到34个细菌属,发酵前期绝对优势菌属为未分类的蓝藻门(norank_c__Cyanobacteria),中期为乳球菌属(Lactococcus),后期为未分类的γ-变形菌纲(unclassified_c_Gammaproteobacteria)。对于真菌,共检测到13个真菌门,发酵过程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绝对优势菌门;共检测到12个真菌属,未分类的酵母目(Saccharomycetales_unclassified)为绝对优势菌属,后期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也被大量检出。通过PICRUSt进行分析预测,细菌群落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的基因功能主要有能量产生和转化、转录、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等,该研究结果可为筛选酸面团内优良发酵功能菌种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酵酸面团 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株对鲈鱼养殖尾水的净化处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长峰 王海丽 +1 位作者 唐伟斌 苏甜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8期136-138,共3页
从养殖鲈鱼尾水中分离纯化得到5株菌株,16S rRNA测序鉴定分离的菌株为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利用5种菌以及5种菌的混合物对鲈鱼尾水进行处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硫化物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显示,5株... 从养殖鲈鱼尾水中分离纯化得到5株菌株,16S rRNA测序鉴定分离的菌株为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利用5种菌以及5种菌的混合物对鲈鱼尾水进行处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硫化物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显示,5株菌株(同上述顺序)以及5株菌混合液(EM菌)的氨氮去除率达到97.1%、20.0%、16.9%、79.0%、45.1%、66.1%;硫化物的去除率达到14.3%、0.00%、40.0%、0.00%、33.3%、50.0%;亚硝酸盐的去除率达到96.0%、67.5%、17.5%、96.7%、93.1%、98.4%。因此,筛选出的5株菌及5株菌的混合菌液能够降低鲈鱼养殖尾水中的氨氮、硫化物和亚硝酸盐含量,对鲈鱼尾水的净化具有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 养殖尾水 污染降解 水体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