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1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强化气相抽提联合微生物降解技术在加油站场地修复中的应用
1
作者 杨玉敏 何庆生 +2 位作者 张秀霞 麻微微 李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5,共8页
以某加油站石油烃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为案例,根据场地污染状况和修复要求,采用热强化气相抽提联合微生物降解技术进行原位修复。修复区域设置10口抽提井,5口注入井和8口监测井。首先应用气相抽提技术除去土壤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修复20 d后... 以某加油站石油烃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为案例,根据场地污染状况和修复要求,采用热强化气相抽提联合微生物降解技术进行原位修复。修复区域设置10口抽提井,5口注入井和8口监测井。首先应用气相抽提技术除去土壤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修复20 d后,场地石油烃浓度低于国家标准GB 36600第二类用地筛选值;然后进行热强化气相抽提操作,将土壤中部分半挥发性有机物抽提出来;最后向土壤中注入高效降解菌,进一步除去土壤中残留的污染物,生物降解进行45 d后,土壤石油烃浓度低于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实现修复目标。修复结果表明,该联合修复技术高效、绿色,修复过程可为同类场地修复提供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强化气相抽提 微生物降解 石油烃 原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微塑料的微生物降解机制与生物强化
2
作者 丁佳妍 刘翔宇 +2 位作者 陈旭文 汤磊 高彦征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8-262,共15页
作为一类新污染物,环境中微塑料威胁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微生物降解技术因其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特质而备受关注。近些年来,生物膜、酶工程、基因调控等技术在微塑料微生物降解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生物膜降解微塑料的过程通常包括改... 作为一类新污染物,环境中微塑料威胁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微生物降解技术因其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特质而备受关注。近些年来,生物膜、酶工程、基因调控等技术在微塑料微生物降解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生物膜降解微塑料的过程通常包括改变表面特性、浸出添加剂、酶或自由基攻击、渗透分解等阶段。细胞外酶可裂解微塑料的大分子结构,细胞内酶则可改变底物结构并处理代谢产物,两者协同作用构建高效酶系统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基于基因工程技术,以往已培育了多种工程菌株,通过生物信息学挖掘功能基因、解析代谢途径,并结合宏基因组修饰技术,显著提升了微塑料的降解效率。本文综述了微生物降解微塑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剖析了微塑料降解功能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降解代谢途径及其机制等。已有研究表明,细菌、真菌和微藻等多种微生物皆具备降解微塑料的能力,其中复合菌群的协同作用尤为显著。细菌主要通过分泌水解酶和氧化酶,切断大分子链或改变塑料化学结构来降解微塑料;真菌则依靠分泌细胞内、外酶及生物表面活性剂,将微塑料分解为单体,菌丝还能增强作用效果;微藻可借助光合作用,分泌毒素、酶以及胞外聚合物促进降解。微塑料的降解通常经历生物劣化、碎片化、同化及矿化四个阶段,不同微生物对聚乙烯、聚苯乙烯等各类微塑料降解效率及机制存在差异。本综述为深入探究微塑料微生物降解原理、进一步发展微生物降解微塑料的方法和技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微生物降解 代谢途径 降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的微生物降解及单宁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段文靖 闫更轩 +4 位作者 刘春燕 夏海华 张淑梅 田缘 于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3期115-122,共8页
单宁是一种存在于植物界多酚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和化妆品生产中。由于单宁的苦味或酸味特性,其含量的多少对提升食品品质极为关键。在单宁降解过程中,微生物依赖单宁酶的催化作用来降解单宁。单宁酶主要由微生物来源的... 单宁是一种存在于植物界多酚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和化妆品生产中。由于单宁的苦味或酸味特性,其含量的多少对提升食品品质极为关键。在单宁降解过程中,微生物依赖单宁酶的催化作用来降解单宁。单宁酶主要由微生物来源的细菌和真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其在单宁降解中的作用不仅在于解除单宁对微生物的抑制效果,而且还促进了单宁降解产物的进一步代谢循环。鉴于单宁酶的生物化学多样性和稳定性,它们在食品、饲料、制药和化学工业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简述了单宁的结构分类和降解途径,并对微生物途径获取单宁酶用于降解单宁的机制进行阐述。总结了单宁酶在坚果、茶、果汁和面类等食品领域的应用,并对当前筛选出高产、高活性和高降解率的单宁酶菌株的方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优质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拓宽酶催化功能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 微生物降解 单宁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文娜 吴刚 +1 位作者 何席伟 张徐祥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4期9-21,共13页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又名环境激素,具有类似激素的结构和效应,能够干扰生物体的内分泌系统,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聚焦典型酚类EDCs,包括烷基酚(APs)、双酚类(BPs)和氯酚(CPs)的微生物降解研究。受污染的土壤、河流、沉积物或活性污...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又名环境激素,具有类似激素的结构和效应,能够干扰生物体的内分泌系统,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聚焦典型酚类EDCs,包括烷基酚(APs)、双酚类(BPs)和氯酚(CPs)的微生物降解研究。受污染的土壤、河流、沉积物或活性污泥中存在并可分离出能够有效降解酚类EDCs的细菌和真菌,这些降解菌在污染土壤或水体的生物原位修复,去除废水中酚类EDCs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系统综述了好氧和厌氧条件下酚类EDCs的降解功能菌及其降解途径,总结了酚类EDCs的降解功能酶和功能基因,包括参与羟化作用的单加氧酶和羟化酶、参与环裂解的双加氧酶和还原脱氯过程需要的还原脱卤酶等,旨在为推动高效削减酚类EDCs的微生物法技术创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内分泌干扰物 微生物降解 功能基因 烷基酚 双酚 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甘膦概况及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葛志坚 杨峰山 +2 位作者 李昆 付海燕 刘春光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3期68-74,共7页
草甘膦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因其高效和低成本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这种化学物质的使用也给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研究简述了草甘膦作用机理和毒性等概况,阐明草甘膦对水环境的危害主要在影响水质、水生... 草甘膦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因其高效和低成本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这种化学物质的使用也给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研究简述了草甘膦作用机理和毒性等概况,阐明草甘膦对水环境的危害主要在影响水质、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等方面,对土壤的危害主要体现在破坏土壤微生物生态、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土壤酶活性。介绍了生物降解的草甘膦污染土壤修复方式的研究进展,草甘膦污染土壤的修复主要运用微生物降解手段。相比于吸附、光解等非生物降解,微生物降解更环保更高效且更具有前景。最后对草甘膦污染土壤修复的微生物降解方式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草甘膦微生物降解技术在草甘膦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和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草甘膦 污染土壤 微生物降解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油站场地气相抽提(SVE)拖尾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玉敏 张博宇 +1 位作者 崔佳琦 闻建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134,共12页
针对加油站场地气相抽提(SVE)拖尾污染物组成及其含量,首先利用不同浓度石油烃对活性污泥中石油烃降解微生物进行驯化、富集以及筛选,共分离出7株优质石油烃降解菌;其次利用混合降解菌群进行降解试验,对人工配制模拟石油烃污染土壤(石... 针对加油站场地气相抽提(SVE)拖尾污染物组成及其含量,首先利用不同浓度石油烃对活性污泥中石油烃降解微生物进行驯化、富集以及筛选,共分离出7株优质石油烃降解菌;其次利用混合降解菌群进行降解试验,对人工配制模拟石油烃污染土壤(石油烃初始质量分数约1400μg/g)生物降解180 d后,石油烃降解率大于86%;最后,开展混合降解菌对目标加油站真实污染土壤(石油烃初始质量分数1532.3μg/g)降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混合菌群将真实污染土壤中石油烃质量分数降至342.6μg/g(230 d),满足美国堪萨斯州风险评估标准(非居民用地石油烃质量分数小于450μg/g),降解率可达7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污染场地 微生物降解 场地修复 气相抽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微塑料污染及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谢谚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微塑料已成为国家重点关注新污染物,但目前仍缺乏防范其环境风险的有效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微塑料的土壤污染危害、微塑料与其他污染物的主要耦合机制,以及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4类微塑料的土壤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提出... 微塑料已成为国家重点关注新污染物,但目前仍缺乏防范其环境风险的有效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微塑料的土壤污染危害、微塑料与其他污染物的主要耦合机制,以及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4类微塑料的土壤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提出石油石化企业防范微塑料环境风险应重点关注的3个方面,即行业微塑料污染特征、微塑料-有机物相互作用机制和微生物降解微塑料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土壤污染 微生物降解 石油石化企业 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环境微塑料的微生物降解途径及分子机制
8
作者 刘君 胥志祥 +2 位作者 朱春游 岳中秋 潘学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59-4071,共13页
微塑料作为一类新污染物,其广泛存在于水体、土壤和大气等环境介质中,并对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本文归纳总结了环境介质中典型微塑料(PE、PP、PS、PVC、PET)的污染特征,系统阐述了微塑料的微生物降解途径,深入剖析了微生物... 微塑料作为一类新污染物,其广泛存在于水体、土壤和大气等环境介质中,并对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本文归纳总结了环境介质中典型微塑料(PE、PP、PS、PVC、PET)的污染特征,系统阐述了微塑料的微生物降解途径,深入剖析了微生物介导微塑料降解的分子机理和影响因素。环境介质中微塑料可通过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进行降解(包括微生物定殖、生物膜截留和生物酶降解等过程),其降解效率与微生物模型和微塑料特性密切相关,并受到典型环境因子(如光照、温度、pH等)的影响。本论文系统总结了微生物介导降解微塑料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基于微生物技术控制微塑料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微生物降解 降解途径 分子机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阿特拉津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9
作者 韩彩婷 李玉双 +4 位作者 刘宏斌 王靖雯 徐靖 刘普浩 高淼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37,共10页
阿特拉津为三嗪类除草剂,可以控制一年生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也可以抑制某些多年生杂草,是世界上玉米生产中最重要的除草剂之一,还可用于高粱、甘蔗、果树等。其在环境中具有中等持久性,可在大气、水体、土壤环境中残留,易对下茬作物,... 阿特拉津为三嗪类除草剂,可以控制一年生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也可以抑制某些多年生杂草,是世界上玉米生产中最重要的除草剂之一,还可用于高粱、甘蔗、果树等。其在环境中具有中等持久性,可在大气、水体、土壤环境中残留,易对下茬作物,如油菜、普通白菜、菜薹、黄瓜、辣椒、豇豆、秋葵等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文就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展开综述,从生物强化、生物刺激、固定化微生物技术3个方面介绍了除草剂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技术,整理归纳了以往研究中证实的可以降解阿特拉津的微生物类群,从降解过程、降解基因两个方面阐明了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机制,分析了影响阿特拉津微生物降解的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微生物降解技术 降解类群 降解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孔雀石绿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胜南 汤程贻 +1 位作者 刘鹏 张徐祥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4期22-39,共18页
环境微生物是自然界中主要的分解者,在孔雀石绿降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缺乏低成本的替代品,孔雀石绿持续不断地释放到环境中,其环境分布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已得到广泛的关注。综述了可降解孔雀石绿的细菌和真菌及其最适降解条... 环境微生物是自然界中主要的分解者,在孔雀石绿降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缺乏低成本的替代品,孔雀石绿持续不断地释放到环境中,其环境分布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已得到广泛的关注。综述了可降解孔雀石绿的细菌和真菌及其最适降解条件、降解途径、降解酶,总结了目前通过固定化和组学研究降解孔雀石绿的进展,进而对孔雀石绿的微生物降解领域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微生物降解孔雀石绿机理研究与技术应用提供有价值的科学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石绿 微生物降解 最适降解条件 降解 降解途径 固定化 组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有机磷阻燃剂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特性及途径
11
作者 罗雅嫣 汤蕙齐 +4 位作者 李翼远 欧阳浩民 黄鸿 陈烁娜 仇荣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34-3441,共8页
为了获得更多高效降解有机磷阻燃剂(OPFRs)的菌种资源,探明OPFRs微生物降解途径和作用机制,本研究以一株从广州某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筛选获得的对多种典型OPFRs具有降解能力的太平洋芽孢杆菌(Bacillus pacificus)为研究材料,选取环境... 为了获得更多高效降解有机磷阻燃剂(OPFRs)的菌种资源,探明OPFRs微生物降解途径和作用机制,本研究以一株从广州某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筛选获得的对多种典型OPFRs具有降解能力的太平洋芽孢杆菌(Bacillus pacificus)为研究材料,选取环境中检出率高的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磷酸三甲苯酯(TCP)、磷酸三苯酯(TPhP)作为OPFRs典型代表污染物,开展OPFRs混合污染物微生物降解研究.结果表明:Bacillus pacificus能以4种OPFRs(TCEP、TCPP、TCP、TPhP)作为磷源生长代谢.在投菌量为1.0g/L,污染物初始浓度为1.0mg/L时,Bacillus pacificus对TCP的降解效果显著,在第9d的降解率达96.1%,另外3种OPFRs的降解率为23%~34%.4种OPFRs的主要降解途径均是通过磷酯键断裂,最终生成氯乙醇、氯丙醇、磷酸和苯类等小分子化合物.其中,TCEP和TCPP还可以通过末端脱氯进行分解,生成磷酸三丙酯和磷酸三(2-乙基丙基)酯,而TCP则还可以通过甲氧基化而被分解为磷酸三甲酯.研究表明:Bacillus pacificus能耐受并有效降解4种常见的OPFRs混合污染物,可为环境OPFRs污染治理提供新思路和优质的微生物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阻燃剂 微生物降解 混合污染 降解途径 太平洋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邓爽 王超 +3 位作者 沈江川 毛立丰 李丽阳 余丽芸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0期87-90,93,共5页
近年来,多环芳烃污染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其微生物降解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微生物降解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降解方法,对减少PAHs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微生物降解PAHs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其降解菌种类、影响因素及强化措施。深入研究微生物... 近年来,多环芳烃污染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其微生物降解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微生物降解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降解方法,对减少PAHs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微生物降解PAHs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其降解菌种类、影响因素及强化措施。深入研究微生物降解PAHs的机制和应用,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实现高效、安全的PAHs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微生物降解 降解菌种类 影响因素 强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
13
作者 夏绍辉 王静 +6 位作者 李平川 周韵扬 李元春 刘志搏 张洋 蒋鹏 徐安益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5-18,共4页
处理残留农药是目前环境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相比传统物理或化学降解法处理残留农药,微生物降解法具有高效和环保等特点,被作为农药降解的重要手段。综述了常见残留农药微生物降解机理,浅析了微生物降解不同种类农药(氨基甲酸酯、有... 处理残留农药是目前环境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相比传统物理或化学降解法处理残留农药,微生物降解法具有高效和环保等特点,被作为农药降解的重要手段。综述了常见残留农药微生物降解机理,浅析了微生物降解不同种类农药(氨基甲酸酯、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微生物降解农药所存在的不足,旨在为微生物技术修复不同类型残留农药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降解 残留农药 微生物降解 微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胜 曾晓希 +2 位作者 王格 王娟 刘洁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5期13-15,共3页
四环素类抗生素中,除了萨瑞环素外,其他大多都属于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然而,其使用也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生态风险,所以近年来诸多学者都投身于对四环素类抗生素降解的研究。文章主要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微生物降解的研究... 四环素类抗生素中,除了萨瑞环素外,其他大多都属于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然而,其使用也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生态风险,所以近年来诸多学者都投身于对四环素类抗生素降解的研究。文章主要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四环素类抗生素降解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类抗生素 微生物降解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聚己二酸丁二烯对苯二甲酸酯塑料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胡颖 杨钰婷 +1 位作者 陈姗姗 栾天罡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90-4699,共10页
随着全球塑料污染问题加剧,聚己二酸丁二烯对苯二甲酸酯(PBAT)作为可生物降解塑料的代表,其被微生物降解的速率与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比了PBAT在水体、土壤和堆肥环境中的降解规律,解析了不同因素对微生物降解PBAT的影响,总... 随着全球塑料污染问题加剧,聚己二酸丁二烯对苯二甲酸酯(PBAT)作为可生物降解塑料的代表,其被微生物降解的速率与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比了PBAT在水体、土壤和堆肥环境中的降解规律,解析了不同因素对微生物降解PBAT的影响,总结了目前已筛选到的PBAT降解菌并对比其降解速度,阐述了微生物在胞外和胞内两个层面的PBAT降解机制和降解产物.最后从影响因子研究、PBAT降解指标统一、微生物群落构建和PBAT降解机制探究技术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丁二烯对苯二甲酸酯 微生物降解 高效降解 水解 胞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法在氟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杨坤 《有机氟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10-13,共4页
氟化工废水中的有机氟化物浓度高且难分解,因此处理难度较高。现行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氟降解率较低,且处理后废水纯净度也较低,无法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研究了微生物降解法在氟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首先采用加压蒸气灭菌法对降解菌... 氟化工废水中的有机氟化物浓度高且难分解,因此处理难度较高。现行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氟降解率较低,且处理后废水纯净度也较低,无法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研究了微生物降解法在氟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首先采用加压蒸气灭菌法对降解菌配制环境进行消毒灭菌,然后配制琼脂基础培养基并利用培养基培育降解菌,最后利用降解菌液对氟化工废水进行降解处理,从而实现基于微生物降解法的氟化工废水处理。试验结果证明,氟降解率达到96%以上,废水纯净度在0.8以上,因此,微生物降解法在氟化工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降解 氟化工废水 处理 琼脂基础培养基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稠油及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56
17
作者 张廷山 兰光志 +2 位作者 邓莉 邓晓皋 张彩庆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4-57,共4页
微生物采油技术以其成本低、无污染、经济效益好的优势 ,日渐成为一项重要的三次采油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机理就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原油的重质组分 ,降低原油粘度和凝固点 ,以达到改善原油物化性质的目的。笔者从原油、油田污水和海水中共... 微生物采油技术以其成本低、无污染、经济效益好的优势 ,日渐成为一项重要的三次采油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机理就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原油的重质组分 ,降低原油粘度和凝固点 ,以达到改善原油物化性质的目的。笔者从原油、油田污水和海水中共分离、选育出能降解沥青质 ,能耐温达 80℃、矿化度 30 0 0 0 0 mg/ L的微生物菌种及组合。并以其对青海、胜利、辽河等油田原油进行了实验研究 ,讨论了能有效降解原油中沥青质的兼性菌的选育、降解效果以及采油过程中的现场应用。根据实验 ,所选育的兼性菌组合对青海原油处理 2 4h后 ,其沥青质可降低 2 0 %。现场试验显示 ,生产井注入菌液 2 0 d后 ,3个月内的日均产量提高了 9% ,油井的热洗周期延长了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 稠油 微生物降解 提高采收率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储层中原油微生物降解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陈传平 梅博文 +3 位作者 易绍金 王大华 金迪威 张春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5-140,共6页
模拟辽河冷东—雷家地区的砂砾岩储层条件,采用该地区的正常原油,在30℃恒温和充氧下以及有营养元素的水溶液中,进行了原油喜氧微生物降解实验。实验表明,经微生物降解后,原油的化学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饱和烃含量下降,沥青质... 模拟辽河冷东—雷家地区的砂砾岩储层条件,采用该地区的正常原油,在30℃恒温和充氧下以及有营养元素的水溶液中,进行了原油喜氧微生物降解实验。实验表明,经微生物降解后,原油的化学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饱和烃含量下降,沥青质、非烃含量上升;水溶液的pH值下降,并在其中检测出了有机酸,可见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中,原油中的烃类分子被部分转化为水溶性含氧酸性产物。降解实验的油样与取自同一地区的两个重质原油饱和烃气相色谱图比较,两者在组成上极其相近,其结果说明辽河油田的重油成因,是原油遭受了喜氧微生物的降解。实验对微生物降解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微生物对饱和烃馏分中不同化合物的降解序列为:短链正构烷烃、长链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状烷烃。但当各组分间的浓度发生较大变化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储集层 原油 微生物降解 模拟实验 油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堆制微生物降解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丁克强 尹睿 +2 位作者 刘世亮 张海荣 孙铁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9期1137-1140,共4页
采用异位生物修复技术堆式堆制处理方法 ,对辽河油田原油污染土壤进行了生物修复处理研究 .处理工程设 4个处理料堆单元 ,每个处理单元长 118.5cm ,宽 6 5 .5cm ,高 12 .5cm .研究结果表明 ,当进行处理的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总量为 5 .... 采用异位生物修复技术堆式堆制处理方法 ,对辽河油田原油污染土壤进行了生物修复处理研究 .处理工程设 4个处理料堆单元 ,每个处理单元长 118.5cm ,宽 6 5 .5cm ,高 12 .5cm .研究结果表明 ,当进行处理的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总量为 5 .2 2 g·10 0 g-1土时 ,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 (Phanerochaetechrysospori um) ,经过 5 5d的运行 ,石油烃总量去除率达 5 4.2 % .堆制处理中影响污染土壤石油烃总量生物降解的主要变化因子为污染土壤的O2 和CO2 含量、降解石油烃微生物的数量、污染土壤pH的变化 .通过监测这些数据的变化 ,可直接反映该工程的处理石油污染土壤的效果 .本处理工程采用定期通风措施 ,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廉 ,为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实用化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污染土壤清洁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堆制 微生物降解 土壤污染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和焦油的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杨秀山 赵军 +2 位作者 骆海鹏 钱城 董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为解决在生物质气化中的焦油污染问题,用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实验室保存的微生物菌种对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和焦油进行处理.当洗焦废水浓度分别为6, 10和15mL/L时,经微生物降解后,COD去除率分别达到75.2%,83.9%和63.1%.以焦油为底物... 为解决在生物质气化中的焦油污染问题,用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微生物实验室保存的微生物菌种对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和焦油进行处理.当洗焦废水浓度分别为6, 10和15mL/L时,经微生物降解后,COD去除率分别达到75.2%,83.9%和63.1%.以焦油为底物,在焦油浓度为0.56和 1.0g/L时,COD去除率分别达到82.7%和72.3%.苯酚的最高降解率为98.8%.此菌种具有降解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和焦油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焦废水处理 焦油 微生物降解 生物 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