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和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甲型肝炎病毒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麻丽丹 何平 +5 位作者 王青 李莉 郭雨时 高世光 卢福荣 于洋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64-70,共7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和实时荧光RT-PCR法对218份人血清中甲型肝炎病毒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6年11月辽宁省丹东市传染病医院住院患者的血清样本218份,采用CMIA法和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甲型肝炎病毒,...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和实时荧光RT-PCR法对218份人血清中甲型肝炎病毒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6年11月辽宁省丹东市传染病医院住院患者的血清样本218份,采用CMIA法和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甲型肝炎病毒,同时对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的ISO/TS15216-2、FDA-BAM、GB/T 22287-2008三个标准检测甲型肝炎病毒的引物和探针组合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的阳性检出例数为3例,其S/CO值分别为2.22、4.15、1.31.ISO/TS 15216-2、FDA-BAM、GB/T 22287-2008三种实时荧光RT-PCR法的阳性检出例数分别为7例、5例和4例.而CM IA法和实时荧光RT-PCR法有2个阳性样本的检测结果一致,测序的BLAST比对结果表明CM IA法1个阳性样本为假阳性结果,5个CMIA法阴性样本为假阴性结果.结论:ISO方法的实时荧光RT-PCR法用于人血清中甲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准确度及灵敏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病毒 人血清 实时荧光RT-PCR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祝贺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第6期785-787,共3页
目的观察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特性抗体(TP-Ab)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商丘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高度疑似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TPPA及CMIA检测,以TPP... 目的观察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特性抗体(TP-Ab)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商丘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高度疑似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TPPA及CMIA检测,以TPPA检测结果为参比,分析CMIA在梅毒TP-Ab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60例高度疑似梅毒患者,TPPA检测阳性46例(76.67%),阴性14例(23.33%);与TPPA作为参比,CMIA对梅毒TP-Ab抗体的检出的敏感度为95.65%,特异度为92.86%,准确度为95.00%,一致性较好;TP-IgM对梅毒TP-Ab抗体的检出的敏感度为76.09%,特异度为71.43%,准确度为75.00%,一致性一般;TP-ELISA对梅毒TP-Ab抗体的检出的敏感度为78.26%,特异度为85.71%,准确度为80.00%,一致性一般;CMIA诊断TP-Ab敏感度、准确度高于TP-IgM、TP-ELISA,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MIA在梅毒的诊断中相较于TP-IgM、TP-ELISA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临床可选择CMIA作为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梅毒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螺旋体特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价值
3
作者 白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3期4062-4064,共3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2年2-12月已按要求按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血液样本共180份,采用CMIA法和ELISA法检测HBsAb水平,分别从...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2年2-12月已按要求按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血液样本共180份,采用CMIA法和ELISA法检测HBsAb水平,分别从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对比上述两种方法检测HBsAb的价值。结果:180份血清样本中,CMIA法检测阳性170例,阴性10例,阳性率为94.44%,ELISA法检测阳性164例,阴性16例,阳性率为91.11%,两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致性检验显示Kappa值=0.752>0.75。Bland-Altman图显示:两种方法定量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差(平均差值为356.4mIU/ml>0)。随机选取CMIA法检测浓度>2000 mIU/ml的30例血清样本进行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ELISA法检测值较CMIA法低;选取CMIA法检测浓度10~50mIU/ml样本20例予以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ELISA法检测20例样本中有4份(20.00%)为阴性(<10mIU/ml)。结论:HBsAb定性检测中CMIA法和ELISA法对一致性较高,在控制检测成本的情况下可选择ELISA法;而CMIA法定量检测效能较ELISA法更高,且重复性更好,操作简便,因此有条件的实验室可选择CMIA法检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初筛HIV高值假阳性1例
4
作者 谢阿青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14期84-85,共2页
我院于2019年6月3日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法)筛查出HIV抗原及抗体联合测定有反应性(S/CO值为高值)患者1例。该患者血样复检时应用CMIA法结果仍为有反应,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结果为无反应,根据要求送交市疾病... 我院于2019年6月3日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法)筛查出HIV抗原及抗体联合测定有反应性(S/CO值为高值)患者1例。该患者血样复检时应用CMIA法结果仍为有反应,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结果为无反应,根据要求送交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实验室验证,结果为无反应。根据临床经验,CMIA法HIV抗原及抗体联合检测的假阳性通常为非特异性干扰,数值较低,该样本高值假阳性与确证试验结果不符。为此笔者查阅文献及进行一系列检测,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原因,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假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定量检测开封市从业人员抗甲型肝炎病毒IgG抗体含量 被引量:2
5
作者 陆寒 黄昌红 +2 位作者 王锋 董聪聪 梁月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709-1711,共3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开封市区从业人员抗HAV-IgG含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ELISA法对664份血清进行抗HAV-IgG定性检测,对598份抗HAV-IgG阳性样本使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定量检...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开封市区从业人员抗HAV-IgG含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ELISA法对664份血清进行抗HAV-IgG定性检测,对598份抗HAV-IgG阳性样本使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定量检测。结果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阳性率为90.06%,ELISA法阳性率为83.73%,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阳性率高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业人员抗HAVIgG S/CO值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女性的S/CO值高于男性。结论相较于传统的ELISA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阳性率更高,结果更精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抗甲型肝炎病毒IgG抗体含量 甲型病毒型肝炎
原文传递
微粒子酶免疫检测法测定血中FK506的浓度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淼 王瑞 陈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7期4976-4978,共3页
为探讨微粒子酶免疫检测法(MEIA)测定全血中FK506浓度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检测法,对血样中的FK506浓度进行检测。用本法检测的血液FK506浓度的结果,其回收率、精密度等均符合要求。说明微粒子酶免疫检测法用于全血中FK50... 为探讨微粒子酶免疫检测法(MEIA)测定全血中FK506浓度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检测法,对血样中的FK506浓度进行检测。用本法检测的血液FK506浓度的结果,其回收率、精密度等均符合要求。说明微粒子酶免疫检测法用于全血中FK506的浓度测定,操作简便、快速、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临床大量样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免疫检测 FK506 血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保存条件对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监测环孢素血药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凌鹏 陈井霞 +4 位作者 杨云云 李丹 王学彬 高丽红 王卓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第8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讨全血标本不同保存条件对环孢素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患者常规测定环孢素血药浓度后的废弃标本共计80例,每个标本混匀后分装3份,分别于室温(20~25℃)、冷藏(2~8℃)和冷冻(-35~-30℃)条件下避光保存7 d。采用... 目的:探讨全血标本不同保存条件对环孢素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患者常规测定环孢素血药浓度后的废弃标本共计80例,每个标本混匀后分装3份,分别于室温(20~25℃)、冷藏(2~8℃)和冷冻(-35~-30℃)条件下避光保存7 d。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保存条件下的环孢素血药浓度。结果:室温、冷冻保存7 d的环孢素浓度分别为(213.0±128.3)、(207.4±121.7)ng/mL,与采样当日测定的血药浓度(212.0±123.5)ng/mL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92、P=0.188);冷藏保存7 d的环孢素浓度为(198.4±113.8)ng/mL,较采样当日测定浓度低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冷藏保存7 d的环孢素血药浓度普遍降低,室温或冷冻保存7 d对环孢素血药浓度无影响。若环孢素标本采样当日不能及时检测,可将标本于室温避光或冷冻保存,并于7 d内完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治疗药物监测 保存条件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比较分析
8
作者 时正媛 谢洁 +5 位作者 李姿颖 江游 续茜桥 杨春静 付延伟 鄢丹 《中国药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 比较国产QLIT-6610MD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法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相关性,建立测定结果换算关系。方法 收集接受万古霉素治疗患者的血清样本95例,分别用UHPLC-MS/MS和CMIA法进... 目的 比较国产QLIT-6610MD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法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相关性,建立测定结果换算关系。方法 收集接受万古霉素治疗患者的血清样本95例,分别用UHPLC-MS/MS和CMIA法进行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比较,Bland-Altman法评价一致性。结果 以UHPLC-MS/MS测定结果(x)和CMIA测定结果(y)所作的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1.088x+0.174,两组结果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Spearmen相关系数为0.969 1)。CMIA方法的测定结果高于UHPLC-MS/MS法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方法测定的万古霉素血清浓度可通过方程式进行结果互算,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血清 治疗药物监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原文传递
免疫人群乙肝抗体阳性率调查及乙肝核心抗体检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晓琍 王金龙 +2 位作者 林光华 曹颖平 周建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调查我院检测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及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并探讨检测方法选择及检测操作模式对免疫人群乙肝核心抗体结果的影响。方法统计2012—2013年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和酶联免... 目的调查我院检测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及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并探讨检测方法选择及检测操作模式对免疫人群乙肝核心抗体结果的影响。方法统计2012—2013年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和酶联免疫竞争抑制一步法(ELISA)检测乙肝人群的HBsAb及HBcAb阳性率,并按≤2岁、2~20岁、〉20岁3个年龄分段比较;收集92例免疫人群样本用CMIA和3种ELISA法检测HBcAb;用同种ELISA法试剂,改变操作模式进行HBcAb检测。结果 3组年龄段检测人群HBsAb两种检测方法统计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2岁组阳性率最高;HBcAb用CMIA法统计的阳性率在≤2岁组和2~20岁组的免疫人群组低于ELISA法。92例样本用CMIA法检测HBcAb阳性率为2.2%;用3种ELISA法试剂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9.3%、82.6%及94.6%;3种ELISA法试剂检测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92例样本改变操作模式,用同种ELISA法检测试剂检测结果有19例为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人群HBsAb检出率在2岁及以下人群最高,随年龄增长抗体下降。HBcAb用CMIA法检测在免疫人群中检出阳性率明显低于EIISA法。ELISA竞争抑制一步法检测HBcAb易造成假阳性,如改用HBcAb单项加样操作或选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检测,可明显减少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抗体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凤华 赵子瑜 李燕妮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三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敏感度和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8月用安图化学发光法确诊的乙肝患者465例,乙肝阴... 目的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三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敏感度和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8月用安图化学发光法确诊的乙肝患者465例,乙肝阴性健康体检者150例,采用GICA、ELISA和CMIA进行检测并比较其敏感度。结果在CMIA检测结果 HBsAg<0.05IU/ml阴性者中,三种检测方法全部为阴性;在CMIA检出HBsAg浓度值3.001~250.00IU/ml时,三种方法全部检出阳性结果,检出率一致;在HBsAg处于低水平表达时即CMIA检出HBsAg0.050~3.000IU/ml时,CMIA、ELISA、GICA三种方法检出阳性标本分别为310例(100.00%)、245例(79.03%)、31例(10.00%),CMIA检出率均高于ELISA(χ~2=72.613,P<0.001)和GICA(χ~2=507.273,P<0.001);ELISA检出率高于GICA(χ2=299.05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检测低浓度HBsAg时,三种方法中以CMIA的敏感度最高,其次为ELISA,GICA敏感度最低。当GICA检测出阴性结果与临床不符以及ELISA遇到灰区时可选择CMIA进行复查,以免漏检。CMIA可在早期感染及血清转换期患者中检测出低浓度HBsAg,为临床及时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胶体金免疫层析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的方法学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忠城 林美玲 张穗莎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5期706-708,共3页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PCR-荧光探针法三种方法对同一种样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120例疑似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同时用ELISA与CMIA检测HCV-Ab,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CV-RNA。结果在不...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PCR-荧光探针法三种方法对同一种样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120例疑似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同时用ELISA与CMIA检测HCV-Ab,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CV-RNA。结果在不考虑CMIA检测HCV-Ab结果为可疑的情况下,ELISA与CMIA检测HCV-Ab结果具有一致性。当CMIA检测HCV-Ab结果为可疑时,ELISA检测HCV-Ab的OD值与CMIA检测HCV-Ab的S/CO值没有相关性。当CMIA检测HCV-Ab结果为阳性时,ELISA检测HCV-Ab的OD值与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CV-RNA的含量没有相关性,CMIA检测HCV-Ab的S/CO值与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CV-RNA的含量也没有相关性。结论在临床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建议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检测HCV-Ab的同时也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CV-RNA含量,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漏诊,同时也为临床抗病毒提供有效的医学数据。由于ELISA检测HCV-Ab仍然具有可靠性,对于基层医院,ELISA检测HCV-Ab仍是首选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AB HCV-RN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PCR-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梅毒抗体不确定样本的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欣俞 赵晋文 +5 位作者 张延海 高雅婷 孙斌 高德禄 魏殿军 郭奕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09-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于梅毒抗体不确定样本的四种梅毒检测方法的分析及评价。方法纳入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河北燕达医院应用美国雅培Architect 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对梅毒筛查结果为1≤S/CO<10的... 目的探讨应用于梅毒抗体不确定样本的四种梅毒检测方法的分析及评价。方法纳入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河北燕达医院应用美国雅培Architect 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对梅毒筛查结果为1≤S/CO<10的弱反应性的190例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数据,应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CMIA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分别对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误诊率以及漏诊率进行分析比对。结果 Architect i2000 CMIA初筛S/CO值1~10反应性结果190例,选用TPPA,RPR及TP-WB三种梅毒检测试验方法复核,对四种梅毒试验检测方法进行比较,以梅毒抗体免疫印迹法(TP-WB)检测结果为确认实验标准,检出56例阳性,134例阴性。确证试验显示为56例阳性(占29.5%)。CMIA与TPPA阳性符合率为75.3%(143/190);TPPA结果与TP-WB阳性符合率为28.4%(54/190),误诊率为66.42%(89/134),漏诊率为3.57%(2/56),阴性预测值为95.74%(45/47),RPR现正感染阳性预测值100%(2/2),阴性预测值为100%(188/188)。结论在梅毒血清临床样本筛查中出现弱反应性结果时,对于检测弱反应性结果不一致的标本应首选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确证,避免临床诊断中漏诊或者误诊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梅毒螺旋体凝胶颗粒凝集试验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梅毒抗体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2年厦门市某三甲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确认试验结果调研
13
作者 赖小华 兰小英 王燕凤 《医疗装备》 2024年第6期23-27,32,共6页
目的了解2018-2022年厦门市某三甲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筛查试验阳性患者的确认试验结果和相关资料,为临床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医院就诊人群的HIV抗体筛查试验结果及经过厦门市疾病控制中... 目的了解2018-2022年厦门市某三甲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筛查试验阳性患者的确认试验结果和相关资料,为临床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医院就诊人群的HIV抗体筛查试验结果及经过厦门市疾病控制中心(CDC)免疫印迹法(WB)确认HIV抗体阳性患者的检验结果和临床资料。统计HIV筛查试验和确认试验结果,统计HIV抗体阳性样本的人群分布和科室分布、WB条带分布及HIV-1抗体条带模式。结果1323例需送确认试验患者中882例送检,确认HIV抗体阴性339例,阳性466例(465例经WB检测阳性,1例经核酸RNA检测阳性),不确定结果77例中随访确认5例阳性;未送检的441例患者中,既往已确认HIV抗体阳性82例。最终可追踪到的HIV抗体阳性患者共553例,阳性率41.80%。首次确认试验阳性的466例患者中,男女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94例患者的首诊科室为内科相关科室,72例为外科相关科室。465例经WB检测阳性样本共检出9条HIV-1抗体条带,1条HIV-2抗体条带;检出率最高的是包膜蛋白抗体gp160(100.00%)、gp120(100.00%)和gp41(99.78%),HIV-2包膜蛋白抗体条带gp36检出12例(2.58%)。465例经WB检测阳性样本共检出21种HIV-1抗体条带模式,其中3种模式含有HIV-2包膜蛋白抗体条带gp36;最常见的3种HIV-1抗体条带模式分别为HIV-1抗体全条带(148例)、缺失HIV-1抗体条带p55(134例)及缺失HIV-1抗体条带p55和p17(102例),3种模式合计占比82.58%,其他条带模式较少见。结论HIV抗体确认试验阳性率较高,阳性患者首诊科室以内科为主。医疗机构应重视HIV筛查,尽量避免漏诊、误诊,并加强临床诊疗过程中有创医疗处置措施时的职业防护,减少职业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体 艾滋病 免疫印迹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gp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抗SARS-CoV-2中和抗体检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嫄 王丽荣 +5 位作者 丁谨 兰静 彭鹏 刘娜 张骏喆 徐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了解新冠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中抗SARS-CoV-2中和抗体水平,评价其是否具有特异的抗SARS-CoV-2 S抗原作用,为临床使用提供实验室支持数据。方法以9名已从COVID-19中恢复的新冠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捐献者为研究对象,以4名完成疫苗接种的志... 目的了解新冠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中抗SARS-CoV-2中和抗体水平,评价其是否具有特异的抗SARS-CoV-2 S抗原作用,为临床使用提供实验室支持数据。方法以9名已从COVID-19中恢复的新冠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捐献者为研究对象,以4名完成疫苗接种的志愿者和3名新冠抗体筛查阳性的无偿献血者做对比,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3组研究对象抗SARS-CoV-2总抗体、IgM和IgG,并对所有标本进行抗携带SARS-CoV-2 S抗原的假型化疱疹性口炎病毒检测。结果新冠康复者及完成疫苗接种者血清总抗体及IgG抗体检测均有反应性。与新冠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及完成疫苗接种的标本相比,回顾性筛查抗体检出阳性的献血者标本的抗SARS-CoV-2抗体均呈弱反应。8名恢复期血浆捐献者和所有完成疫苗接种者SARS-CoV-2假病毒中和实验阳性;所有抗体筛查阳性献血者中和实验阴性。结论新冠康复者、疫苗接种者和抗体筛查阳性者3组研究对象的中和抗体水平和特征不同。在无法进行假病毒中和抗体检测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检测总抗体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康复者恢复期血浆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IA法与FPIA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及卡马西平药物浓度的一致性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新建 海鑫 +2 位作者 马妍妍 李业雨 郭美华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第4期226-228,232,共4页
目的以丙戊酸为例,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与荧光偏振免疫检测法(FPIA)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抗癫痫药物浓度的一致性。方法将同一样本在同一天内分别采用CMIA法和FPIA法测定,测定值用Passing-Bablok回归法、Bland-Altman法及... 目的以丙戊酸为例,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与荧光偏振免疫检测法(FPIA)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抗癫痫药物浓度的一致性。方法将同一样本在同一天内分别采用CMIA法和FPIA法测定,测定值用Passing-Bablok回归法、Bland-Altman法及配对t检验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CMIA法(y)和FPIA法(x)丙戊酸的回归方程为y=1.0049x-0.9851(R2=0.978,n=318),显示2种方法相关性良好;Bland-Altman法结果表明CMIA法和FPIA法对丙戊酸的检测偏倚在在临床允许范围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配对t检验显示2种方法有差异。结论 CMIA法和FPIA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与一致性,2种测定方法可以相互替代。但存在系统误差,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校正、调整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荧光偏振免疫检测 抗癫痫药物 血药浓度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四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丹霞 李泽泳 +1 位作者 刁志宏 陈令民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2期369-37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术前四项传染性疾病感染检测的临床应用,以便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及在术中做好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对3728例患者样本进行检测,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28例标本中... 目的探讨分析术前四项传染性疾病感染检测的临床应用,以便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及在术中做好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对3728例患者样本进行检测,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28例标本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7.11%;丙肝病毒(HCV)抗体阳性率0.80%;梅毒螺旋体(TP)抗体阳性率1.9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率0.21%。男性组感染梅毒螺旋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阳性率相对女性纽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和老年组的乙肝、丙肝、梅毒螺旋体感染率相对于少年组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对患者感染指标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一方面为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赢得了时间,另一方面是保护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医疗纠纷和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 化学发光 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感染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保存条件对全血标本雷帕霉素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权丹妮 陈井霞 +3 位作者 杨云云 王卓 张凌鹏 高丽红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5年第2期134-136,142,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保存条件对于测量全血标本雷帕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2月至2023年4月该院患者已完成雷帕霉素血药浓度检测的废弃标本共49例,将每个标本混匀后分为三组,每组各1份,分别在室温(20~25℃)、冷藏(2~8℃)和冷冻(-... 目的:研究不同保存条件对于测量全血标本雷帕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2月至2023年4月该院患者已完成雷帕霉素血药浓度检测的废弃标本共49例,将每个标本混匀后分为三组,每组各1份,分别在室温(20~25℃)、冷藏(2~8℃)和冷冻(-30~-20℃)条件下避光保存7 d。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各储存条件下的雷帕霉素血药浓度。结果:室温、冷藏和冷冻保存7 d的雷帕霉素平均血药浓度与采样当日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采样当日测定的雷帕霉素血药浓度相比,室温保存7 d的样本中有21例雷帕霉素血药浓度出现降低,其中3例的降低幅度>15%,具体变化范围为15.70%~24.10%;冷藏保存7 d的样本中有29例雷帕霉素血药浓度有所降低,其中9例的降低幅度>15%,具体变化范围为15.17%~39.52%;冷冻保存7 d的样本中有27例雷帕霉素血药浓度出现降低,其中4例的降低幅度>15%,具体变化范围为15.98%~21.59%。结论:如果雷帕霉素样本采样当日无法立即检测,可选择在室温或冷冻下避光保存,并确保在7 d内完成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治疗药物监测 保存条件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S/CO值在梅毒抗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杨春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259-263,共5页
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在梅毒抗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不同群体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化学发光法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阳性病例,采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复检451例,同时采用TPPA、梅毒甲苯... 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在梅毒抗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不同群体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化学发光法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阳性病例,采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复检451例,同时采用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复核126例。分析CMIA与TPPA、TRUST两种方法结果符合率,以及CMIA筛查结果与TPPA结果不一致人群的分布特征。结果 CMIA与TPPA总体符合率为35.03% (158/451),S/CO值>1,≤ 5,符合率5.58%,S/CO >20,符合率达100%。S/CO值>1,≤ 5 CMIA与TPPA结果不一致比率为94.42% (186/197)。S/CO >1,≤ 15和S/CO > 15比较,CMIA与TPPA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CMIA、TPPA阳性126例,采用TRUST复核,S/CO值 ≤ 15区间,TRUST复查阳性率11.94% (8/67),S/CO >15时,复查阳性率达71.19% (42/59)。S/CO >1,≤ 15和S/CO > 15比较,CMIA与TRUST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CMIA与TPPA结果不一致的人群分布特征,≤ 15岁儿童占84.30% (247/293),>15青少年、成人占比15.70%(46/293),其中妊娠女性占比47.82% (22/46)。结论 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灵敏度高,阳性筛查结果S/CO 15时需充分考虑人群特征及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等综合分析,必要时需采用TPPA法复检,提高梅毒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 S/CO值 TPPA试验 TRUST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培i4000快速测定血浆丙戊酸浓度及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夏宁 刘海菊 +3 位作者 范久波 沈伟 李智山 程瑾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通过评估丙戊酸钠(VPA)血浆浓度与疗效的关系,探讨用雅培i4000为儿科患儿提供VPA快速检测服务的可能性。方法收集122例患儿血浆,在i4000和AX—SYM上分别检测VPA浓度,比较VPA浓度与疗效的关系,然后按年龄和VPA浓度分组比较药... 目的通过评估丙戊酸钠(VPA)血浆浓度与疗效的关系,探讨用雅培i4000为儿科患儿提供VPA快速检测服务的可能性。方法收集122例患儿血浆,在i4000和AX—SYM上分别检测VPA浓度,比较VPA浓度与疗效的关系,然后按年龄和VPA浓度分组比较药物浓度分布规律,最后对两台仪器检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VPA浓度50~100mg/L组和〈50mg/L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6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段患儿血浆VPA浓度分布不一致,5~10岁、〉10~15岁患儿在有效VPA浓度组内的例数显著高于0~5岁组;i4000和AXSYM结果回归方程为:y=2.3701+0.949x,相关系数r=0.961。结论在雅培i4000上检测VPA血浆浓度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非常适合儿科患儿血药浓度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癫痫 药物浓度监测 雅培i4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无偿献血人群SARS-CoV-2抗体的血清学回顾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嫄 徐华 +6 位作者 丁谨 兰静 彭鹏 刘娜 王锦 王丽荣 李恒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367-1369,共3页
目的了解新冠疫情暴发期间西安市无偿献血人群SARS-CoV-2抗体流行情况,为制订新冠病毒传播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西安市2020年1月1日~6月14日的健康献血者标本共3 623份,采用化学发光法对标本进行血清抗SARS-CoV-2抗体检测。并对... 目的了解新冠疫情暴发期间西安市无偿献血人群SARS-CoV-2抗体流行情况,为制订新冠病毒传播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西安市2020年1月1日~6月14日的健康献血者标本共3 623份,采用化学发光法对标本进行血清抗SARS-CoV-2抗体检测。并对比西安本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数与西安无偿献血人群SARS-CoV-2抗体月流行率趋势的相关性。结果共检测3 623名西安市无偿献血人员,发现3例SARS-CoV-2抗体阳性者,流行率为0.083%(95%CI:0.00,0.18),最早出现新冠病毒血清阳性的献血者是在2020年2月4日。结论西安地区无偿献血者的抗SARS-CoV-2阳性率很低,符合西安当地疾病的流行情况。提示对献血者进行血清学检测,可以作为疫情监测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血清学检测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