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脉冲激光小梁成形术(ML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1
作者 刘卓 付鹏 +2 位作者 沈念 曹曦 孙廷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71-0075,共5页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POAG)及高眼压症(ocular hypertension,OHT)患者实施微脉冲激光小梁成形术(micropulse laser trabeculoplasty,MLT)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集2020年7月-2023年6月期间的病例...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POAG)及高眼压症(ocular hypertension,OHT)患者实施微脉冲激光小梁成形术(micropulse laser trabeculoplasty,MLT)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集2020年7月-2023年6月期间的病例资料,对象为就诊我院的POAG及OHT患者共计纳入200例,实施前瞻性、自身对照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MLT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视力、双侧眼压、眼部反应、眼部用药情况。结果 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眼压整体对比(P<0.05),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眼压均低于术前(P<0.05);手术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抗青光眼药物使用种类、对侧眼眼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OAG及OHT患者治疗中,MLT治疗可有效、安全降低患者眼压,减少眼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脉冲激光小梁成形术 开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症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360°和180°微脉冲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差异研究
2
作者 刘卓 沈念 +1 位作者 宁作莲 任敏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11-0114,共4页
对比选择性360°和180°微脉冲小梁成形术(MLT)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将2020年2月到2023年2月到我院治疗的8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单日组41例)和对照组(双日组39例)。分... 对比选择性360°和180°微脉冲小梁成形术(MLT)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将2020年2月到2023年2月到我院治疗的8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单日组41例)和对照组(双日组39例)。分别行360°微脉冲小梁成形术和180°微脉冲小梁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疗效差异。结果 ①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h、术后1d、6个月眼压无差异(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3个月有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h、术后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眼视力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选择性360°和选择性180°MLT都能提升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视力水平,降低眼压,可根据患者的需求辩证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小梁成形术(MLT) 360°激光 180°激光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眼压 视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2 nm微脉冲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吉昂 张琪 +3 位作者 袁嘉鸿 马瑞霞 王新潮 郭寅 《眼科》 CAS 2024年第3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532 nm微脉冲激光小梁成形术(micropulse laser trabeculoplasty,ML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降眼压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43例POAG患者。方法22例患者将MLT作为首次初始治疗(... 目的探讨532 nm微脉冲激光小梁成形术(micropulse laser trabeculoplasty,ML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降眼压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43例POAG患者。方法22例患者将MLT作为首次初始治疗(MLT组),21例患者将药物局部治疗作为起始治疗方案,但未达到目标眼压或随诊视野进行性缩窄或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性变薄,采用MLT作为追加治疗(药物+MLT组)。全部病例采用统一激光参数,由同一名眼科医师操作。主要指标眼压降幅,治疗成功率。结果术后1小时、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分别为(19.9±4.7)mmHg、(17.9±4.5)mmHg、(18.5±4.4)mmHg、(16.8±4.2)mmHg、(16.7±4.2)mmHg和(17.5±5.2)mmHg(F=3.088,P=0.006)。MLT组、药物+MLT组均在激光术后1个月时降眼压幅度达到最大。与正常眼压组相比,基线时高眼压患者激光术后降眼压幅度较大,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降眼压幅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个月眼压较基线下降约17.8%。术后6个月总体成功率为50.0%,药物+MLT组的完全成功率为54.2%,MLT组为42.9%(χ2=1.42,P=0.39)。所有治疗患者术后未见前房积血及角膜损伤。结论532 nm MLT可作为POAG的一线治疗手段,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MLT仍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且安全有效。(眼科,2024,33:182-1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眼压 微脉冲激光小梁成形术
原文传递
微脉冲激光小梁成形术对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眼压及视力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乌云娜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2期66-67,共2页
目的:探究脉冲激光小梁成形术对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眼压及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8月~2019年9月收治的90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45例患者。试验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究脉冲激光小梁成形术对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眼压及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8月~2019年9月收治的90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45例患者。试验组患者采用微脉冲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7%,组间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试验组患者的平均视力为(4.8±0.2),优于对照组的(4.0±0.4),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光眼及高眼压症患者的治疗中微脉冲激光小梁成形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对于患者视力的恢复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微脉冲激光小梁成形术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脉冲激光小梁成形术 青光眼 高压眼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联合微脉冲小梁激光成形术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
5
作者 陈钰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联合微脉冲小梁激光成形术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微脉冲小梁激光成形术治疗,采用奇偶数... 目的探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联合微脉冲小梁激光成形术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微脉冲小梁激光成形术治疗,采用奇偶数方式将患者抽签分为两组,其中偶数患者纳入对照组(n=37,采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奇数患者纳入观察组(n=37,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眼压水平改善情况、眼部血液动力学改善情况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眼压水平均得以下降,且不同时间段观察组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眼部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短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部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短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均得以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副作用总发生率为5.41%,与对照组(21.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联合微脉冲小梁激光成形术促使眼压得以下降,改善患者的眼部血液动力学,且副作用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 脉冲小梁激光成形术 开角型青光眼 眼压水平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脉冲810 nm半导体激光治疗眼病 被引量:8
6
作者 黄震晞 宋艳萍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18-223,228,共7页
激光光凝对眼底病的疗效早已为临床所证实,并成为治疗眼底病的重要方法;氩激光小梁成形术亦取得明显疗效。但传统的光凝都是超阈值光凝,光凝在视网膜上会产生即刻可见的光凝反应斑。随着大宗病例的积累和观察时间的延长,传统光凝的不足... 激光光凝对眼底病的疗效早已为临床所证实,并成为治疗眼底病的重要方法;氩激光小梁成形术亦取得明显疗效。但传统的光凝都是超阈值光凝,光凝在视网膜上会产生即刻可见的光凝反应斑。随着大宗病例的积累和观察时间的延长,传统光凝的不足己凸显出来:激光在治疗眼病的同时,对正常的组织产生的损害,不同程度影响靶组织的功能,从而产生一系列并发症。这一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治疗 眼病 脉冲 激光小成形术 激光光凝 眼底病 靶组织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脉冲激光治疗青光眼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白静 林红 李妮 《现代医学》 2022年第5期655-659,共5页
青光眼是全球导致不可逆盲的首位致病原因,中国是青光眼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降低眼压是青光眼治疗的关键,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激光及手术。激光小梁成形术和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分别通过增加房水流出和减少房水产生来降低眼内压。随... 青光眼是全球导致不可逆盲的首位致病原因,中国是青光眼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降低眼压是青光眼治疗的关键,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激光及手术。激光小梁成形术和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分别通过增加房水流出和减少房水产生来降低眼内压。随着激光在青光眼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引发的并发症也日益受到关注。微脉冲激光(MP)是通过重复的阈值下极短脉冲来降低组织损伤或实现选择性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与传统青光眼激光手术相比,MP治疗可在保持原有疗效的基础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作者就MP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青光眼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一综述,以期为MP在青光眼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 青光眼 激光小成形术 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