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大绝对误差结合微遗传算法优化径向基概率神经网络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温波 王立明 黄德双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9-187,共9页
使用最大绝对误差算法 (MAEA)优选径向基概率神经网络 (RBPNN )隐中心矢量 ,将MAEA与求解RBPNN最优核函数控制参数的微遗传算法 (μGA)相结合 (MAE μGA)来共同实现RBPNN的全结构优化 实验结果显示 ,对比其他几种算法 ,MAE μGA优化后的... 使用最大绝对误差算法 (MAEA)优选径向基概率神经网络 (RBPNN )隐中心矢量 ,将MAEA与求解RBPNN最优核函数控制参数的微遗传算法 (μGA)相结合 (MAE μGA)来共同实现RBPNN的全结构优化 实验结果显示 ,对比其他几种算法 ,MAE μGA优化后的RBPNN结构最简 ,而且在推广能力方面略好于其他几种优化方法 另外 ,M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概率神经网络 结构优化 微遗传算法 最大绝对误差-微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遗传算法的多目标Box-Behnken设计试验条件优化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晓文 韩荣荣 +2 位作者 徐彦杰 刘晓红 仇丽霞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7-340,344,共5页
目的比较微遗传算法与传统优化方法确定最优试验条件的效果。方法以琥珀酸维生素E、泊洛沙姆-188、0.1molNaOH作为影响因素;以粒径、ζ电位、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A)乳剂相分布率作为评价指标,在Box-Behnken试验设计给定的条件下... 目的比较微遗传算法与传统优化方法确定最优试验条件的效果。方法以琥珀酸维生素E、泊洛沙姆-188、0.1molNaOH作为影响因素;以粒径、ζ电位、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A)乳剂相分布率作为评价指标,在Box-Behnken试验设计给定的条件下,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二阶响应面方程试验模型,分别运用Matlab2009a软件的函数模块、图形模块编制的遗传算法程序和ExpertDesign软件(Version7.1.6.0)的Box-Behnken设计的传统优化方法,筛选出最优试验条件,比较两种优化方法的效果。结果当评价指标和因素之间呈非线性回归关系时,Box-Behnken设计充分考虑到各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同时在中心点进行重复试验,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经微遗传算法优化后试验因素琥珀酸维生素E、泊洛沙姆-188、0.1MNaOH最佳条件分别为:68.25%、0.52%、15.26%,评价指标粒径、ζ电位、CLA乳剂相分布率分别为:135.75nm、33.67mV、98.12%;经传统优化方法优化后试验因素琥珀酸维生素E、泊洛沙姆-188、0.1MNaOH最佳条件分别为:76.0%、0.5%、15.4%,评价指标粒径、ζ电位、CLA乳剂相分布率分别为:135.75nm、31.04mV、97.33%。结论对于三水平多因素的试验,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设计可以大大减少设计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提高试验效率。微遗传算法相对于传统优化方法,可以从全局的角度搜索试验条件的最优组合,进行多个评价指标优化效果理想、程序可行、计算时间短、可以应用于解决多维解空间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遗传算法 BOX-BEHNKEN设计 最优试验条件 优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遗传算法的低比转速泵叶轮的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宋文武 李登松 +3 位作者 符杰 张维 王睿 刘梅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46,共5页
提出一种解决加大流量设计对低比转速泵叶轮进行水力设计易出现驼峰,轴功率易产生过载现象的直接优化设计方法,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叶轮。其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加大流量设计理论设计初始叶轮,将得到的初始叶轮个体与随机个体作为微遗传算... 提出一种解决加大流量设计对低比转速泵叶轮进行水力设计易出现驼峰,轴功率易产生过载现象的直接优化设计方法,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叶轮。其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加大流量设计理论设计初始叶轮,将得到的初始叶轮个体与随机个体作为微遗传算法的初始群体中的染色体,并以效率、消除驼峰、气蚀余量最小为分目标函数建立多目标规划作为适应度,进行微遗传操作。最后,结合设计实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将微遗传算法和加大流量设计理论相结合,直接对叶轮进行优化的方法,提升了低比转速泵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比转速泵 叶轮 加大流量 微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综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蚁群算法结合微遗传算法优化设计多层雷达吸波涂层 被引量:9
4
作者 晁坤 刘运林 杨儒贵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2-1055,共4页
针对多层雷达吸波涂层的结构特点,提出蚁群算法结合微遗传算法的全新优化设计方案。在给定最大厚度的约束条件下,在2~18GHz频率范围内,采用对不同频段给定不同吸收率的方案,对多层雷达吸波涂层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数据表明,该融... 针对多层雷达吸波涂层的结构特点,提出蚁群算法结合微遗传算法的全新优化设计方案。在给定最大厚度的约束条件下,在2~18GHz频率范围内,采用对不同频段给定不同吸收率的方案,对多层雷达吸波涂层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数据表明,该融合算法获得的解比微遗传算法更为精确。这种融合算法为求解类似的组合约束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微遗传算法 融合算法 多层雷达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遗传算法的超宽带天线(阵)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覃延明 廖成 卫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0-43,共4页
为满足天线的不同设计要求,提高设计效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并与微遗传算法(MGA)结合,用于超宽带天线的优化设计.分析表明,用微遗传算法比遗传算法收敛快.以TEM喇叭天线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用FDTD分析了超宽带电磁脉冲经... 为满足天线的不同设计要求,提高设计效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并与微遗传算法(MGA)结合,用于超宽带天线的优化设计.分析表明,用微遗传算法比遗传算法收敛快.以TEM喇叭天线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用FDTD分析了超宽带电磁脉冲经同轴线馈电在平行板传输线和超宽带天线中的传输过程,得到了天线的时域信息.由天线的时域信息计算天线的性能参数,再用归一化的性能参数构造适应度函数,最后用微遗传算法优化天线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微遗传算法 超宽带 TEM喇叭天线 优化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遗传算法优化多层ZnOw雷达吸波涂层 被引量:5
6
作者 晁坤 刘运林 +1 位作者 杨儒贵 周祚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6,70,共5页
采用微遗传算法对以四针状ZnOw为主要成分的多层雷达吸波材料(RAM)进行优化设计。在给定最大厚度的情况下,在2~18GHz频率范围内,采用对不同频段给定不同吸收率的方案,对多层吸波涂层建立了快速优化设计方法。讨论了吸波涂层的厚... 采用微遗传算法对以四针状ZnOw为主要成分的多层雷达吸波材料(RAM)进行优化设计。在给定最大厚度的情况下,在2~18GHz频率范围内,采用对不同频段给定不同吸收率的方案,对多层吸波涂层建立了快速优化设计方法。讨论了吸波涂层的厚度、层数对吸收效果的影响。此外,对于不同频段改变给定的吸收率,分析对于优化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针状ZnOw 多层雷达吸波材料 微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遗传算法的微带可重构天线设计 被引量:10
7
作者 肖绍球 王秉中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提出了一种微带可重构天线方案,并将微遗传算法与时域有限差分法相结合,对天线的可重构能力进行了探索。在特定工作频率条件下,优化设计了一方向图可重构天线。优化结果表明,在工作频率为6.5 GHz时,该微带可重构天线能够通过三种工作状... 提出了一种微带可重构天线方案,并将微遗传算法与时域有限差分法相结合,对天线的可重构能力进行了探索。在特定工作频率条件下,优化设计了一方向图可重构天线。优化结果表明,在工作频率为6.5 GHz时,该微带可重构天线能够通过三种工作状态在特定平面内实现方向图扫描,同时也表明了遗传算法在可重构天线设计中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向图可重构天线 微遗传算法 时域有限差分法 带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TEM喇叭天线阵列的微遗传算法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覃延明 廖成 +1 位作者 卫涛 刘昆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2-355,共4页
采用阵列天线是提高超宽带天线增益和方向性,降低副瓣电平的有效途径。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超宽带TEM喇叭天线进行了时域模拟和分析,利用叠加原理,得到了九元TEM喇叭线阵的时域辐射场信息;结合微遗传算法,对线阵天线的能量方向图进行... 采用阵列天线是提高超宽带天线增益和方向性,降低副瓣电平的有效途径。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超宽带TEM喇叭天线进行了时域模拟和分析,利用叠加原理,得到了九元TEM喇叭线阵的时域辐射场信息;结合微遗传算法,对线阵天线的能量方向图进行了优化,获得了较窄的天线波束宽度,同时限制了天线阵列的最大旁瓣电平。与传统遗传算法相比,微遗传算法能更快获得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遗传算法 时域有限差分法 超宽带天线 TEM喇叭天线 天线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遗传算法及其在混流泵叶轮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毅 谭磊 曹树良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共3页
提出了一套针对多参数复杂工程问题的微遗传优化算法,该算法能够在使用较少遗传个体的前提下,高效搜索出解空间中的全局最优解。其中心思想是,在基本遗传算法理论的基础上,添加了多重优势个体选择策略、重启动策略等优化策略,并对基本... 提出了一套针对多参数复杂工程问题的微遗传优化算法,该算法能够在使用较少遗传个体的前提下,高效搜索出解空间中的全局最优解。其中心思想是,在基本遗传算法理论的基础上,添加了多重优势个体选择策略、重启动策略等优化策略,并对基本遗传算子进行改进,同时加入了小生境、保留最优值技术,提高算法性能。采用二元理论对混流泵叶轮进行设计,选取叶轮进出口边沿轮缘流线长度与速度矩分布函数首项系数为优化变量,以水泵效率作为目标函数,使用微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微遗传优化算法高效实用,水泵效率较优化前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种群 微遗传算法 重启动策略 叶轮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遗传算法与SVD的鲁棒性数字水印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宝明 李恒杰 +2 位作者 贺元香 邢玉娟 孙亮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6期45-49,共5页
不可见性与鲁棒性是数字水印技术的关键衡量标准,由于二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传统数字水印技术中很难将二者优化.在SVD的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小型遗传算法的数字水印优化方案.首先将水印进行Arnold置乱,然后通过利用SVD方... 不可见性与鲁棒性是数字水印技术的关键衡量标准,由于二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传统数字水印技术中很难将二者优化.在SVD的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小型遗传算法的数字水印优化方案.首先将水印进行Arnold置乱,然后通过利用SVD方法进行水印的嵌入和提取,并利用微遗传算法优化其置乱次数与水印嵌入强度,来实现对不可见性与鲁棒性的综合优化.通过实验分析验证,此方法不但保证了数字水印的鲁棒性,同时很好地减少了水印嵌入对载体图像的影响,达到了综合优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奇异值分解 ARNOLD置乱 微遗传算法 信息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遗传算法的压电智能板结构/控制一体化拓扑优化设计及拓扑图提取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建军 陈享姿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4-759,共6页
研究同时考虑结构拓扑构型、作动器位置与数目和控制器加权参数的压电智能板结构的结构/控制一体化拓扑优化设计问题。提出采用基于耦合模态空间的二次型最优控制系统设计,与基于微遗传算法和小波分析降噪相结合的策略进行一体化拓扑优... 研究同时考虑结构拓扑构型、作动器位置与数目和控制器加权参数的压电智能板结构的结构/控制一体化拓扑优化设计问题。提出采用基于耦合模态空间的二次型最优控制系统设计,与基于微遗传算法和小波分析降噪相结合的策略进行一体化拓扑优化设计的实现和拓扑图提取。数值算例的结果表明,所提新方法计算量小,效率高,能够得到清晰的结构拓扑和良好的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控制一体化拓扑优化设计 微遗传算法 小波分析降噪 拓扑图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遗传算法的仓储布局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宛剑业 刘卫博 张飞超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6年第1期39-40,共2页
首次提出微遗传算法运用于仓储布局中,并结合实际企业进行分析。首先采用传统的布局规划SLP方法,针对JH公司综合性仓储进行布局规划,得到一种仓储布局优化方案;采用微遗传算法,得到另外一种仓储布局方案,并利用Matlab软件对两种仓储布... 首次提出微遗传算法运用于仓储布局中,并结合实际企业进行分析。首先采用传统的布局规划SLP方法,针对JH公司综合性仓储进行布局规划,得到一种仓储布局优化方案;采用微遗传算法,得到另外一种仓储布局方案,并利用Matlab软件对两种仓储布局方案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微遗传算法相比传统SLP方法得出的规划布局方案,可以成倍缩短物料搬运距离,微遗传算法是仓储布局优化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储布局规划 SLP 微遗传算法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遗传算法的天线阵列布阵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艳温 鲁杰 《舰船电子对抗》 2010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天线阵列的优化设计是电子系统设计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天线阵列布阵是否合理对通信系统的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性能指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将微遗传算法应用到天线阵列的优化设计中,突破常规布阵技术对最小阵元间距、最大阵... 天线阵列的优化设计是电子系统设计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天线阵列布阵是否合理对通信系统的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性能指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将微遗传算法应用到天线阵列的优化设计中,突破常规布阵技术对最小阵元间距、最大阵列口径等的严格限制。通过将算法应用到实际工程上,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布阵 优化设计 微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交叉的微遗传算法改进研究及应用
14
作者 史彦军 蔺晓风 李波 《信息系统工程》 2010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本文给出一种基于混合交叉的改进微遗传算法(简称μGA-BLX),用于常规遗传算法存在的计算量大、收敛速度慢等缺点。本文μGA-BLX算法在交叉操作上采用了BLX-α算子,增强了算法的搜索能力;在变异操作上引入了Cauchy变异算子,增强了种群多... 本文给出一种基于混合交叉的改进微遗传算法(简称μGA-BLX),用于常规遗传算法存在的计算量大、收敛速度慢等缺点。本文μGA-BLX算法在交叉操作上采用了BLX-α算子,增强了算法的搜索能力;在变异操作上引入了Cauchy变异算子,增强了种群多样性和算法探索能力。此外,本文μGA-BLX还在算法重新初始化阶段引入了算法个体池,减少了重新生成个体的盲目性。通过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参数优化计算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遗传算法 混合交叉 柯西变异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遗传算法的稀疏天线阵列优化方法
15
作者 李淳 王艳温 《计算机与网络》 2010年第13期50-53,共4页
为生成无栅瓣、高空间分辨率的方向图,均匀平面阵列使用的天线单元数量很多,实现难度和成本高。稀疏布阵只需要相对较少的单元数目,会出现旁瓣电平升高、测向模糊等问题。通过对天线阵列特性进行分析,以全向一致、无栅瓣、低旁瓣的高分... 为生成无栅瓣、高空间分辨率的方向图,均匀平面阵列使用的天线单元数量很多,实现难度和成本高。稀疏布阵只需要相对较少的单元数目,会出现旁瓣电平升高、测向模糊等问题。通过对天线阵列特性进行分析,以全向一致、无栅瓣、低旁瓣的高分辨方向图为目标,利用微遗传算法对多重圆环阵列单元的位置参数进行优化,性能分析表明综合出的多重圆环阵列具有方位角对称、旁瓣电平低、起伏小的特点,且该算法优化效率高、收敛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遗传算法 优化 稀疏天线阵列 方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微遗传算法
16
作者 李娜 仁庆道尔吉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8-23,共6页
本文在回顾多目标进化算法发展的基础上,首次引进一种新的交叉算子(多个体交叉)对已有的微遗传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多亲微遗传算法(MPMGA).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中度量距阵值的比较两方面说明,多亲微遗传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MG... 本文在回顾多目标进化算法发展的基础上,首次引进一种新的交叉算子(多个体交叉)对已有的微遗传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多亲微遗传算法(MPMGA).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中度量距阵值的比较两方面说明,多亲微遗传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MGA的效率,增加了解群的多样性,使解在Pareto目标域上的分布更加均匀,解的精度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微遗传算法 多亲交叉 解群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微遗传算法在多用户检测技术中的研究
17
作者 张振翮 唐普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4-136,154,共4页
微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小种群进化的遗传算法,它的应用较大地降低了运算复杂度。从对微遗传算法种群中个体数目的讨论入手,改进了微遗传算法,并将其与多用户检测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微遗传算法的改进型多用户检测器,进行了理论... 微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小种群进化的遗传算法,它的应用较大地降低了运算复杂度。从对微遗传算法种群中个体数目的讨论入手,改进了微遗传算法,并将其与多用户检测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微遗传算法的改进型多用户检测器,进行了理论依据和仿真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检测器在性能上接近最佳多用户检测器,计算复杂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分多址 多用户检测 多址干扰 微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效应面法结合微遗传算法优化夏枯草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4
18
作者 曲永胜 解盈盈 +2 位作者 郭威 周倩 王亮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4-17,共4页
目的:优化夏枯草中迷迭香酸的超声提取工艺,确定工艺参数的最优范围。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迷迭香酸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并建立数学模型,采用微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优化... 目的:优化夏枯草中迷迭香酸的超声提取工艺,确定工艺参数的最优范围。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迷迭香酸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并建立数学模型,采用微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优化,得到提取工艺参数最优范围。结果:夏枯草中迷迭香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200 W,超声频率53k Hz,乙醇体积分数(50.03±1.21)%,液固比(48.28±2.27)m L·g^(-1),提取时间(47.34±1.43)min。迷迭香酸提取率0.301%。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和微遗传算法联用时优化的迷迭香酸工艺提取率高,能得到具有浮动范围且不影响提取率、容易在生产中实现的工艺参数,可为中药提取工艺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工艺参数 最优范围 微遗传算法 迷迭香酸 超声提取法
原文传递
一种改进的微种群遗传算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燕乐纬 陈洋洋 周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4,共5页
采用种群隔离机制、算术交叉、杰出者保留策略等对微种群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减少了重启动次数,增强了两次重启动之间遗传优化过程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使算法在尽可能保有模式识别信息的前提下进行智能搜索;采用了实数编码,减少了编... 采用种群隔离机制、算术交叉、杰出者保留策略等对微种群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减少了重启动次数,增强了两次重启动之间遗传优化过程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使算法在尽可能保有模式识别信息的前提下进行智能搜索;采用了实数编码,减少了编码和解码过程中的计算开销;引入了自适应随机变异算子,使之在不增加循环次数的前提下,增加了利用现有种群已经获得的遗传信息进行有效搜索的次数;引入了异种机制,有效提高了微种群遗传算法收敛于全局最优解的概率,加快了收敛速度。最后,标准测试函数的测试结果证明了这一改进的微种群遗传算法能够用远低于标准遗传算法的计算代价获得更佳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遗传算法 异种机制 自适应非均匀变异 算数交叉 实数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种群遗传算法和自适应BP算法的遥感图像分类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仪 陈云浩 李京 《光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0,23,共5页
介绍了采用微种群遗传算法和自适应BP算法相结合的混合遗传算法来训练前向人工神经网络(BPNN)的方法。即先用微种群遗传学习算法进行全局训练,再用自适应BP算法进行精确训练,以达到加快网络收敛速度和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目的。将此算... 介绍了采用微种群遗传算法和自适应BP算法相结合的混合遗传算法来训练前向人工神经网络(BPNN)的方法。即先用微种群遗传学习算法进行全局训练,再用自适应BP算法进行精确训练,以达到加快网络收敛速度和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目的。将此算法用于遥感图像分类,网络的训练速度及分类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较快,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遗传算法 自适应BP算法 混合遗传算法 遥感图像分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