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3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震监测的工作面过背斜段底板破坏特征研究
1
作者 李小二 杨波 +5 位作者 张亮亮 海笑云 卢钢 苗葳 周金艳 韩磊 《煤矿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5,共9页
为探究回采工作面过背斜段的底板破坏特征,以赵固一矿16091工作面为例,依据工作面实际地质条件和现场微震监测数据划分了过背斜段与正常开采段,对比分析了工作面过背斜段与正常开采段底板微震事件分布特征,揭示了微震角度下工作面过背... 为探究回采工作面过背斜段的底板破坏特征,以赵固一矿16091工作面为例,依据工作面实际地质条件和现场微震监测数据划分了过背斜段与正常开采段,对比分析了工作面过背斜段与正常开采段底板微震事件分布特征,揭示了微震角度下工作面过背斜段底板破坏特征;通过相似模拟试验揭示了工作面在背斜构造下采煤底板破坏规律。研究表明:在工作面过背斜段回采时,B1背斜轴部为高能量核密度区;工作面过背斜前期段、后期段的底板破坏深度分别为正常开采段的1.12、1.08倍,底板破坏边界均触及L8灰岩内部;在深部承压水体上采煤过程中,过背斜段构造应力对底板失稳破坏具有显著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斜构造 微震监测 底板破坏 承压水 矿井水害 突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震监测技术在煤层底板注浆区域治理的应用
2
作者 韩云春 李连崇 +4 位作者 余国锋 党保全 贺世芳 牟文强 张永树 《煤炭技术》 2025年第4期143-148,共6页
煤层底板灰岩水害地面区域超前探查治理是煤层底板承压水害防治的重要技术。针对注浆施工过程中浆液扩散范围表征不足的现存问题,安装了加拿大ESG微震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谢桥煤层西翼1煤底板注浆区域。首先,介绍了传感器的布设及实... 煤层底板灰岩水害地面区域超前探查治理是煤层底板承压水害防治的重要技术。针对注浆施工过程中浆液扩散范围表征不足的现存问题,安装了加拿大ESG微震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谢桥煤层西翼1煤底板注浆区域。首先,介绍了传感器的布设及实施方案;其次,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和施工参数调整了微震相应参数设置;随后,在数据处理阶段,通过时频域特征分析识别了注浆诱发微震信号,并据此进行了震源参数计算,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注浆孔区域的分布形态;最后,研究了微震监测与注浆施工参数的“时-空-强”演化特征及其相关性。该研究对地下岩土工程的注浆规模的量化具有借鉴作用,可用于指导采区超前探查治理以及保证矿井安全,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 微震监测 底板治理 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组煤底板多断层构造条件下水害风险微震监测研究
3
作者 聂明勋 《煤炭与化工》 2025年第1期14-19,共6页
针对东庞矿北井9207工作面多断层地质构造和复杂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微震监测技术实时进行水害监测。通过对9207工作面整个监测周期的研究,确定未发现隐伏导含水构造水文地质异常,工作面范围内未发现底板垂向导水通道,实现安全回采。
关键词 微震监测 多断层 地质构造 导水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的定向钻孔水力裂缝三维扩展规律分析
4
作者 李明轩 李庆锋 +1 位作者 戴超 刘永强 《煤炭技术》 2025年第2期57-61,共5页
为探明坚硬顶板内定向水平长钻孔水力裂缝扩展规律,建立了三维裂缝扩展模型,分析了裂缝扩展半径,并通过在水平定向孔周围安装微震监测探头,收集压裂期间有效微震事件发生时间,确定微震震源三维坐标,以分析水力裂缝在坚硬砂岩顶板内的扩... 为探明坚硬顶板内定向水平长钻孔水力裂缝扩展规律,建立了三维裂缝扩展模型,分析了裂缝扩展半径,并通过在水平定向孔周围安装微震监测探头,收集压裂期间有效微震事件发生时间,确定微震震源三维坐标,以分析水力裂缝在坚硬砂岩顶板内的扩展范围、形态及扩展速度。根据某矿6207工作面坚硬顶板1#、2#定向水平长钻孔压裂期间微震监测分析可知,水力裂缝在空间呈发散状扩展延伸,裂缝在垂直方向上的扩展范围大于水平方向,裂缝扩展速度随压裂时长减小。研究结论可为煤矿坚硬顶板区域压裂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钻孔 水力压裂 水力裂缝 微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的高地应力地区地下厂房洞室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5
作者 黄梦婷 李彪 殷修宇 《四川水泥》 2025年第3期64-67,74,共5页
利用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的微震监测数据来分析高应力地区的围岩稳定性,为围岩破坏类型识别与围岩稳定性评估提供了新的途径。依托西南地区双江口大型水电站地下厂房工程,阐明了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微震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围岩稳定的关... 利用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的微震监测数据来分析高应力地区的围岩稳定性,为围岩破坏类型识别与围岩稳定性评估提供了新的途径。依托西南地区双江口大型水电站地下厂房工程,阐明了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微震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围岩稳定的关系,基于地下洞室开挖微震事件能量演化特征以及横纵波比-能量演化规律开展了围岩稳定性的评估与围岩破坏类型的识别。结果表明,微震活动率较大,表明围岩的稳定性较差,尤其是微震活动率激增的情况,往往预示围岩的稳定性急剧下降;微震事件发生率较高,并且伴随高矩震级和强能量的地点,往往岩体的损伤较大,稳定性较差;微震活动与岩体塌方及能量释放密切相关;微震事件频发和剪切破坏的占比上升是岩体稳定性降低的重要信号。该研究可为高地应力地区含结构面地下洞室开挖的围岩稳定性评估以及施工安全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厂房 微震监测 高地应力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震监测技术在井矿盐地下矿山溶腔监测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凯 《中国井矿盐》 2025年第2期9-10,13,共3页
微震监测技术(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ique,简称MS)基于声发射学和地震学,通过在破裂区周围的空间内布置多组检波器并实时采集微震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后,采用震动定位原理来确定破裂发生的位置,并在三维空间上显示出来,这为井矿... 微震监测技术(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ique,简称MS)基于声发射学和地震学,通过在破裂区周围的空间内布置多组检波器并实时采集微震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后,采用震动定位原理来确定破裂发生的位置,并在三维空间上显示出来,这为井矿盐科学开采、了解采空区稳定情况、预测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等提供了参考,对提高我国岩盐矿山的地压监测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井矿盐矿山 地下溶腔 地质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防盗采多维微震监测预警技术在三道沟煤矿的应用
7
作者 王兵 张涛 +2 位作者 路国强 王云宏 蒙文军 《煤炭技术》 2025年第3期160-165,共6页
在研究分析三道沟煤矿周边小煤窑超层越界盗采现状和微震监测技术及其传播特征的基础上,以煤矿开采产生震动事件的定位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了微震事件活动范围、事件数量、能量、频次等多属性综合分析,采用4G无线通信技术、GPS授时等技术... 在研究分析三道沟煤矿周边小煤窑超层越界盗采现状和微震监测技术及其传播特征的基础上,以煤矿开采产生震动事件的定位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了微震事件活动范围、事件数量、能量、频次等多属性综合分析,采用4G无线通信技术、GPS授时等技术,基于IEEE1588时间同步协议和GPS联合时钟同步技术等,研发了“井地”联合微震定位方法,实现了微震事件的三维空间定位方法和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对井下采掘活动的实时监测和目标事件定位,为煤矿正常生产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和安全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煤窑超层越界盗采监测 井地联合微震监测系统 4G无线通信 IEEE158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的浅埋8 m超大采高综采面矿压规律现场监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任建喜 张犇 +1 位作者 胡俭 毛小娃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6-11,共6页
以陕北矿区某矿2203浅埋超大采高综采面为工程背景,采用微震监测技术,对浅埋超大采高综采面矿压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日微震事件数达到峰值后,综采面继续回采8.25~11 m内,能量大于103J的事件增多,微震事件能量及支架压力达到峰值... 以陕北矿区某矿2203浅埋超大采高综采面为工程背景,采用微震监测技术,对浅埋超大采高综采面矿压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日微震事件数达到峰值后,综采面继续回采8.25~11 m内,能量大于103J的事件增多,微震事件能量及支架压力达到峰值,随后顶板出现垮落现象。综采面初次来压前,微震总能量为6.40×10^(3)J,矿压显现期间为1.07×10^(4)J,总能量增长67%;由于综采面矿压显现与微震最大能量峰值出现一致,通过2次最大能量峰值时综采面位置可以确定综采面周期来压步距。2203综采面初次来压步距为24.75 m,周期来压步距为27~35.25 m,由此确定,顺槽超前支护距离为36 m,实践表明,2203综采面采用ZCZY10300/31/55D型超前液压支架满足巷道超前支护的要求。微震监测是矿压显现规律分析的有效手段,采用液压支架压力变化与微震能量协同分析的方法研究超大采高综采面的矿压规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综采面 8 m超大采高 初次来压 周期来压 微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的深部下分层巷道掘进围岩破坏特征研究
9
作者 余国锋 韩云春 +3 位作者 朱文 贺世芳 任波 程庆和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48-51,共4页
针对分层采场内掘进巷道利用微震有效实施围岩破坏监测的难题,以淮南矿区潘二煤矿12221下分层掘进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开展了下分层开采巷道掘进微震监测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随掘微震监测方法,分析了分层开采条件下巷道掘进围岩破坏特征。... 针对分层采场内掘进巷道利用微震有效实施围岩破坏监测的难题,以淮南矿区潘二煤矿12221下分层掘进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开展了下分层开采巷道掘进微震监测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随掘微震监测方法,分析了分层开采条件下巷道掘进围岩破坏特征。结果表明,以所提出的等距交错往复式随掘方法搭建微震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现场破裂信号的有效拾取,巷道掘进过程中微震事件以地质结构为界线呈现阶段性分布特征,也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同时,受上分层采动影响下的巷道围岩破坏呈现蝴蝶形分布(10 m),在掘进巷道两帮围岩的肩颈位置呈现出较大范围的破坏(15~20 m)。研究结果可望为微震监测技术应用及巷道围岩支护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开采 掘进巷道 微震监测 断层 围岩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的底板陷落柱注浆围岩体采动破坏研究
10
作者 余国锋 韩云春 +4 位作者 任波 魏廷双 郑群 汪洋 牟文强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6-213,共8页
随着浅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制约淮南矿区最下组可采煤层A组煤安全开采的最大威胁由瓦斯转变为底板承压水。根据潘二煤矿12123工作面生产地质概况,建立了煤层底板完整的微震监测系统;通过挖掘与解译微震监测数据,提出了采动诱发岩体破坏... 随着浅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制约淮南矿区最下组可采煤层A组煤安全开采的最大威胁由瓦斯转变为底板承压水。根据潘二煤矿12123工作面生产地质概况,建立了煤层底板完整的微震监测系统;通过挖掘与解译微震监测数据,提出了采动诱发岩体破坏及其导通性的微震判识方法,定义了以微破裂导通率来分析采动裂隙演化的方法,揭示了底板陷落柱注浆围岩体采动破坏导通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受煤层底板超前注浆加固的影响,微震事件在底板陷落柱注浆区域表现出绕行分布的现象,底板导通率在陷落柱的交界面、浅层位呈现纵向贯通带,其他区域受浆脉阻隔作用而呈现零星的孤立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突水 下三带 微震监测 导通率 陷落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的工作面底板破坏曲面提取方法
11
作者 李萍 姜旭 +1 位作者 段建华 丛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0-148,共9页
我国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但水害事故是矿井主要灾害之一,准确预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底板破坏程度是承压水上采煤水害防治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葛泉矿东井地质特征和11916工作面具体情况,利用“井-地-孔”联合微震监测技术,对回采... 我国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但水害事故是矿井主要灾害之一,准确预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底板破坏程度是承压水上采煤水害防治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葛泉矿东井地质特征和11916工作面具体情况,利用“井-地-孔”联合微震监测技术,对回采中底板破坏过程进行监测,在微震定位的基础上,采用微震事件数量直方图和密度图的统计方法,初步获得底板破坏深度为15 m;根据地质数据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并划分均匀网格,结合微震发生位置、释放能量及数量等震源参数,计算每个网格的能量密度,采用MC算法最终获得底板破坏曲面。结果表明,底板破坏深度不仅与微震事件数量有关,还与微震释放能量、破坏半径以及巷道底板起伏有关,从底板破坏曲面分析得出回风巷道底板破坏深度约为10 m,运输巷附近底板破坏深度约为15 m。最后,将其与钻孔压水试验测试得到的数值对比,证明基于微震监测底板破坏曲面预测方法能更加准确、精细获得底板破坏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通道 微震监测 底板破坏曲面 微震能量密度 压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煤矿底板突水预警研究
12
作者 牛俊伟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6期134-136,共3页
煤矿底板突水是矿山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其破坏性极大,因此,研究有效的突水预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以董家河煤矿22517工作面为例,构建了微震监测系统,并对底板进行突水预警。监测数据显示,该煤矿的底板微震事件总共有191个,其中能量超... 煤矿底板突水是矿山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其破坏性极大,因此,研究有效的突水预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以董家河煤矿22517工作面为例,构建了微震监测系统,并对底板进行突水预警。监测数据显示,该煤矿的底板微震事件总共有191个,其中能量超过1000 J的微震事件仅为18个,占全部微震事件的9.63%,同时,该系统检测到的底板破坏深度约为11.01 m,与底板钻孔声波仪测试计算的数据仅相差0.22 m。这些数据可以说明研究所提出的微震监测技术能够有效预测煤矿底板的突水事故,起到了良好的预警作用,为煤矿开采作业的水害风险防范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技术 煤矿开采 底板突水 事故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和概率优化朴素贝叶斯的短期岩爆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嘉豪 王文杰 解联库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84-1894,共11页
岩爆是地下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地压灾害。为实时准确地预测岩爆,提出一种基于微震监测和概率优化朴素贝叶斯的短期岩爆预测模型。首先,以114组岩爆样本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特征选择算法选取累计微震事件数、累积微震能量、累积微震视体积... 岩爆是地下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地压灾害。为实时准确地预测岩爆,提出一种基于微震监测和概率优化朴素贝叶斯的短期岩爆预测模型。首先,以114组岩爆样本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特征选择算法选取累计微震事件数、累积微震能量、累积微震视体积和累积微震能量率4项微震参数作为预测指标。其次,为最大程度地削弱朴素贝叶斯算法的条件独立性假设,采用指标相关重要性赋权法和相似度函数从属性赋权和实例赋权两方面优化条件概率,并针对条件概率赋权后可能引起的决策失衡问题,引入马氏距离补偿先验概率损失,进而提出一种带有条件概率加权和先验概率补偿机制的概率优化朴素贝叶斯算法预测岩爆烈度等级。最后,从模型评估、模型比较和工程验证3个方面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6.96%,预测性能优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可为实际工程的岩爆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岩爆预测 朴素贝叶斯 属性权重 实例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的九龙矿底板突水预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林林 卢兰萍 +3 位作者 靳子栋 解振伟 卫皓皓 李大屯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219-224,共6页
煤层底板突水是危害矿井安全的一个重要灾害问题之一,为了煤矿的安全生产,现利用微震监测技术进行煤矿底板突水预测,为其提供较精准的预测信息,以九龙矿15449S工作面开采过程为背景,运用微震监测技术对九龙矿15449S工作面底板进行了监... 煤层底板突水是危害矿井安全的一个重要灾害问题之一,为了煤矿的安全生产,现利用微震监测技术进行煤矿底板突水预测,为其提供较精准的预测信息,以九龙矿15449S工作面开采过程为背景,运用微震监测技术对九龙矿15449S工作面底板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九龙矿15449S工作面底板的整体趋于稳定,微震事件主要分布在了工作面隐性裂隙带区域、水仓施工扰动区域、深部奥灰事件区域、突水预警区域、奥灰径流带区域5个区域。其中隐性裂隙带的存在,导致工作面涌水量不断升高,对回采工作造成了困难;深部奥灰事件反映了地下水流场的变化,为突水预警提供了依据,且在其他工作面突水前的14 d内,在微震监测区域已经监测到异常;发现异常区域与奥灰径流带导通,并在工作面逐渐逼近的过程中趋于活跃,极有可能使隐伏构造活化为导水通道,应作为重点防治水地段。该成果可为九龙矿安全开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突水预测 底板突水 微震事件 突水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纤微震监测技术在底板突水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黄刚 韩云春 +6 位作者 余国锋 罗勇 任波 叶赞 王立超 赵靖 徐一帆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5,共10页
目前国内的光纤微震监测系统多是基于光学光栅传感技术,而光纤光栅波长解调限制了系统检测频率与灵敏度,且长时间、连续不间断的微震监测成功案例较少。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全光纤微震监测系统。以潘二煤矿11023工作面回采过程... 目前国内的光纤微震监测系统多是基于光学光栅传感技术,而光纤光栅波长解调限制了系统检测频率与灵敏度,且长时间、连续不间断的微震监测成功案例较少。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全光纤微震监测系统。以潘二煤矿11023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底板突水监测为工程背景,使用全光纤微震监测系统与ESG微震监测系统进行对比,得出全光纤微震监测系统具有以下优势:记录的波形频谱特征更清晰,表现出高信噪比优势;对扰动深度的监测范围更大,远距离监测效果更好;震源定位结果分布更加合理,更符合工作面实际开采情况。在监测工作面回采全周期内,分析了11023工作面断层异常区底板破坏与微震活动性关系:在断层和煤层变薄异常区附近,微震事件的数量增多、强度增大;工作面初采期间应力集中释放,受采动影响,底板破坏较深;相对大能量事件主要分布在断层异常区的底板,底板破坏深度约为27 m,微震事件在3煤底板60 m以下没有成线或成面聚集的情况,说明裂隙并未扩展,未形成导水通道,工作面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纤微震监测 底板突水 扰动深度 震源定位 断层异常区 微震活动性 相对大能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微震监测系统在回采工作面顶板水害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樊鑫 程建远 +4 位作者 栗升 段建华 范涛 李博凡 王艳波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127,共13页
【目的】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增加,工作面顶板水害风险日益突出,制约了我国煤矿绿色安全高效开采,亟需新型顶板水害监测预警技术。探索井-地联合微震监测系统在回采工作面顶板水害防治中的应用,实现顶板水害风险的透明化智能监测预警。【... 【目的】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增加,工作面顶板水害风险日益突出,制约了我国煤矿绿色安全高效开采,亟需新型顶板水害监测预警技术。探索井-地联合微震监测系统在回采工作面顶板水害防治中的应用,实现顶板水害风险的透明化智能监测预警。【方法】在工作面上方地表和井下两侧巷道同步布置微震传感器阵列,增加垂向采集空间,提高震源定位精度;提取监测数据时频域特征构建样本数据集,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实现微震事件智能识别。【结果和结论】以陕西彬长矿区某煤矿工作面为例,成功识别出3个煤层顶板应力集中区域,与电阻率监测成果吻合,显示导水裂隙带高达160 m,波及含水层,显示出回采期间顶板导水通道动态发育全过程。该井-地联合微震监测系统能够高精度识别微震事件,为回采工作面顶板水害风险监测预警提供新技术手段。研究有助于推进微震监测技术在煤矿顶板水害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促进煤矿开采的安全绿色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回采工作面 顶板水害 机器学习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微震监测的底板破坏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17
作者 韩云春 党保全 +6 位作者 尹少波 黄刚 朱文 贺世芳 程庆和 余国锋 任波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174-177,共4页
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采煤工作面将面临严重的高承压水威胁,以淮南矿区受底板承压水威胁的潘二煤矿11023采煤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高灵敏光纤微震监测系统对工作面底板破坏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底板微震事件... 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采煤工作面将面临严重的高承压水威胁,以淮南矿区受底板承压水威胁的潘二煤矿11023采煤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高灵敏光纤微震监测系统对工作面底板破坏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底板微震事件数量主要集中在煤层底板0~20 m内;微震事件数量与开采活动速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工作面退尺进度越大,微震事件数量越多;在断层和煤层变薄异常区附近,微震事件的数量增多和强度增大;工作面初采期间应力集中释放,底板受采动影响破坏较深。研究结果可为工作面底板水害防治和工作面推进速度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微震监测 底板破坏 时空演化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的突出煤层煤岩交界面损伤及破坏机理研究
18
作者 尚林伟 孙宝强 +2 位作者 李盟 孙辉 李增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58,共9页
为探究突出煤层煤岩交界面损伤及破坏机理,明晰喷孔、煤炮等动力学灾害的前兆信息,采用微震监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钻孔从岩层钻进至煤层过程中微震事件的时空演化特征,以及喷孔现象前微震事件频次、视应力、破裂形式的... 为探究突出煤层煤岩交界面损伤及破坏机理,明晰喷孔、煤炮等动力学灾害的前兆信息,采用微震监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钻孔从岩层钻进至煤层过程中微震事件的时空演化特征,以及喷孔现象前微震事件频次、视应力、破裂形式的前兆信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微震事件频次与能量可从时间维度上将煤岩交界面岩体损伤分为弱扰动平稳期、强扰动活跃期、无扰动衰退期3个阶段;根据空间分布规律可分为影响区、受损区、破碎区;微震事件频次短时间内达2~3个,视应力大于30 kPa,且拉伸破坏比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煤岩交界面 喷孔 微震事件 煤与瓦斯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的地下采场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原新宇 李敏 +2 位作者 苏凤波 许宏图 王奕仁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2期88-92,101,共6页
微震监测技术已经成为深部地压研究和管理的一个基本手段。基于IMS微震监测系统,对中色白音诺尔铅锌矿地下采区采掘过程引起的岩体微破裂进行监测,可有效反映目标区域内采空区及生产作业采场的稳定性。数据分析表明:1)通过微震事件时空... 微震监测技术已经成为深部地压研究和管理的一个基本手段。基于IMS微震监测系统,对中色白音诺尔铅锌矿地下采区采掘过程引起的岩体微破裂进行监测,可有效反映目标区域内采空区及生产作业采场的稳定性。数据分析表明:1)通过微震事件时空分布分析、b值法和能量指数EI、施密特数Scs与累计视体积CAV关系法,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可更加准确地分析微震数据,有效评价地下采场的整体稳定性,得出合理结论;2)在EI降低的前提下,CAV曲线在拐点处斜率降低对应微震事件发生的概率或事件数较近前值降低,反之亦然;在Scs降低的前提下,无论CAV曲线在拐点处斜率增减,微震事件发生的概率或事件数较近前值均减小;3)该有色金属矿山地下采区大爆破余震事件发生频率显著降低,该生产采场稳定性较好。该系统的应用对中色白矿地下矿床开采中的防震减灾和安全生产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时空分布 b值法 能量指数 施密特数 累计视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S微震监测系统在深部岩体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玉龙 王栋毅 李海龙 《黄金》 CAS 2024年第4期5-8,17,共5页
随着矿山开采逐渐往深部延伸,出现了轻微岩爆现象,生产区域内存在由岩爆诱发的矿柱失稳和顶板冒落的危险。根据三山岛金矿深部矿体地质条件和围岩实际地质情况,研制了新一代的BMS微震监测系统,构建了矿山预警系统。该系统能有效监测到... 随着矿山开采逐渐往深部延伸,出现了轻微岩爆现象,生产区域内存在由岩爆诱发的矿柱失稳和顶板冒落的危险。根据三山岛金矿深部矿体地质条件和围岩实际地质情况,研制了新一代的BMS微震监测系统,构建了矿山预警系统。该系统能有效监测到采场矿柱失稳和顶板冒落的微弱振动信号,分析微震波形,监测岩爆的发生,为深部矿体安全开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岩体稳定性 岩爆 微震监测 波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