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德性伦理学的科学心理学基底——基于南希·斯诺的德性人格特质观 |
沈俊宇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论德性伦理学的实践原理的两个基本含义 |
廖申白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3
|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 |
张传有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4
|
国外德性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论争研究述评 |
方熹
江畅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5
|
新儒学的《宣言》与德性伦理学的复兴 |
余纪元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6
|
早期儒家与德性伦理学:儒学研究中的相对主义话题——兼与安乐哲、罗思文商榷 |
韩振华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7
|
积善成德:荀子道德哲学的理性主义进路及其当代启示——一种德性伦理学的视角 |
王楷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8
|
中西德性伦理学比较研究 |
张传有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9
|
“美德伦理学”“德性伦理学”和“德行伦理学”与儒家伦理学 |
黄勇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10
|
中国学界德性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论争研究述评 |
方熹
江畅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1
|
儒家德性伦理学、神经计算与认知隐喻 |
徐英瑾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2
|
现代德性伦理学何以可能——对安斯库姆《现代道德哲学》的解析与引申 |
王今一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3
|
孝何以是一种德性?——在德性伦理学的视域下重审亲亲之爱 |
王珏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4
|
也谈何为德性伦理学——兼与陈真教授商榷 |
龚群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5
|
斯洛特德性伦理学特点初探 |
杨豹
|
《桂海论丛》
|
2007 |
4
|
|
16
|
德性伦理学的特征 |
尚建飞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7
|
托马斯:德性伦理学向规范伦理学转化的中介 |
张传有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18
|
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学复兴的背景和路径 |
方熹
方如萍
|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9
|
从德性伦理学到德性认识论 |
迈克尔·斯洛特
李家莲(译)
|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
2014 |
1
|
|
20
|
休谟的伦理学也是一种德性伦理学 |
顾志龙
|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