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和常规社区管理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优劣差异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惠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3期181-182,共2页
目的对比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和常规社区管理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优劣差异。方法 80例居家精神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常规社区管理模式,实验组患者给予... 目的对比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和常规社区管理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优劣差异。方法 80例居家精神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常规社区管理模式,实验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社会表现量表(PSP)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及干预期间入院治疗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PANSS各量表评分及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PANSS各量表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ANSS各量表评分及总分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ANSS各量表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PSP评分和SD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PSP评分和SD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SP评分和SDSS评分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SP评分(10.23±3.72)分和SDSS评分(11.23±2.0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1±4.79)、(15.93±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实验组住院治疗患者0例,对照组入院治疗患者4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在促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社区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症状,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减少复发及降低住院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 常规社区管理模式 精神障碍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耻感影响效果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乔云栓 张士巧 +5 位作者 崔卫东 苏秀茹 张瑞梅 高兴 陈英光 李丽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437-439,共3页
目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效果,从而分析其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中的衡水市11个县市区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抽取确定100... 目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效果,从而分析其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中的衡水市11个县市区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抽取确定100例居家治疗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和常规社区管理模式对其及家属进行干预,干预前和干预12个月后分别用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和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进行测评,评价患者病耻感和生活质量,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病耻感、PS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病耻感、PSP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病耻感不论是社交、能力、治疗3个因子分还是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家属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减轻患者病耻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提示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的作用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 严重精神障碍 病耻感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及家庭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乔云栓 张士巧 +4 位作者 崔卫东 赵幸福 马燕 苏秀茹 方建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中的衡水市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在管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中的衡水市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在管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PMFG),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干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精神症状、社会及家庭功能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干预后研究组PANSS得分低于对照组(t=-15.416,P<0.01);FAD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问题解决t=-8.068,P<0.01;沟通与交流t=-8.155,P<0.01;家庭角色t=-9.897,P<0.01;情感反应t=-8.611,P<0.01;情感介入t=-7.530,P<0.01;行为控制t=-10.572,P<0.01;一般功能t=-6.192,P<0.01);SSPI得分高于对照组(t=3.302,P <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能提高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疗效,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信心,改善社会及家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 社会功能 精神分裂症 阳性和阴性症状 家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对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乔云栓 张士巧 +4 位作者 崔卫东 赵幸福 马燕 苏秀茹 方建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共4页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干预模式对农村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纳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中的衡水市农村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中随机抽取在管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药...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干预模式对农村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纳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中的衡水市农村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中随机抽取在管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干预.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分析两种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减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天数、复发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再就业天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干预模式对提高农村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 农村 重性精神障碍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负担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乔云栓 张士巧 +1 位作者 崔卫东 李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PMFG)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负担情况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在河北省衡水市各乡镇卫生院管理的农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经复核诊断及排除后确定73例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PMFG)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负担情况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在河北省衡水市各乡镇卫生院管理的农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经复核诊断及排除后确定73例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6例,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PMFG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干预。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家庭负担访谈量表(FBI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两组患者家属负担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干预后FBIS家庭经济负担、家庭娱乐活动、家庭成员躯体健康阴性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研究组干预后SCL-90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国内常模,抑郁、敌对因子分数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 <0.05);强迫、人际关系、焦虑、精神病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 <0.01)。研究组干预后SCL-90的各项因子评分中,强迫、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研究组SSRS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MFG减轻了精神疾病患者的残留症状,同时改善了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家庭功能,减轻了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 精神分裂症 家属负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与常规社区管理模式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水平的改善对比分析
6
作者 张伟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009-012,共4页
对比分析在严重精神障碍护理中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方案和常规社区管理方式的运用对其康复水平改善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居家100例罹患严重精神障碍的病患,时间分布段2021年2月-2022年12月,通过奇偶数分组处理,参照组50例纳入奇... 对比分析在严重精神障碍护理中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方案和常规社区管理方式的运用对其康复水平改善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居家100例罹患严重精神障碍的病患,时间分布段2021年2月-2022年12月,通过奇偶数分组处理,参照组50例纳入奇数病例,执行常规社区管理模式,实验组100例纳入偶数病例,执行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对两组综合征量评分干预前后变化差异、社会表现评分干预前后变化差异、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评分干预前后变化差异进行互相比较。结果 (1)在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评分方面,参照组与实验组相互对比,后者干预后的阳性症状量表评分结果、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结果、精神病理量表评分结果更低,差异对比P<0.05;(2)干预后,与参照组相互对比,实验组的各项社会表现量表评分结果相对较低,差异对比P<0.05。(3)干预后,实验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结果,与干预前相比有所下降,差异对比P<0.05,且实验组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结果,与参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对比P<0.05。结论 严重精神障碍病患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能够促进病患早日恢复,改善其症状表现,提高病患的社会功能,降低复发概率,与常规社区管理模式相比,运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 常规社区管理模式 严重精神障碍 康复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在重性精神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27
7
作者 马晓倩 刘浉妍 +4 位作者 罗兴伟 张蓓 赵伟 王湘 姚树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2-377,共6页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Psycho-educational Multifamily Group,PMFG)是一种有效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Family Psycho-Education,FPE)干预模式,广泛地应用于重性精神疾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社区康复领域中。在PMFG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Psycho-educational Multifamily Group,PMFG)是一种有效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Family Psycho-Education,FPE)干预模式,广泛地应用于重性精神疾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社区康复领域中。在PMFG模式中,治疗师将5-8个拥有共同问题的家庭聚集起来,提供精神疾病的相关信息,并训练其使用结构化的问题解决方式,以促进患者的症状康复,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同时减轻主要照料者的负担。大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证实了PMFG作为一种循证研究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目前,PMFG的研究与应用扩展到了精神障碍的各个领域中,并在使用中依据治疗目标进行了修订与改良。在国内,各种针对重性精神疾病的社区管理与康复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更多研究来建立起适应中国文化的PMFG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干预 重性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乔云栓 张士巧 +1 位作者 崔卫东 苏秀茹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6年第5期832-835,共4页
目的观察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居家治疗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分别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和常规社区... 目的观察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居家治疗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分别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和常规社区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2个月时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PANSS、PSP、SDSS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差异均明显降低(P<0.05);干预结束时,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PANSS、PSP、SDSS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差异均明显降低(P<0.05);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可改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对严重精神障碍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 精神障碍 康复 社会功能
原文传递
公共管理视角下多元主体参与基础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究
9
作者 张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1期014-017,共4页
伴随社会的持续变革与快速发展,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愈发复杂的问题,亟需来自各领域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本文立足于公共管理视角,深入探讨了如何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基础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文章先剖析了当前心... 伴随社会的持续变革与快速发展,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愈发复杂的问题,亟需来自各领域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本文立足于公共管理视角,深入探讨了如何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基础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文章先剖析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挑战;其次,强调了多元主体参与的关键作用与必要性;进而,具体提出了政策法规引领、资源优化共享、协调合作机制及专业人才培养等实施路径;文章最后总结了多元主体参与在提升基础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中的积极作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 多元主体参与 基础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对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家庭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全传升 潘继英 +1 位作者 吴亚娟 柳艳松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338-1341,1346,共5页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The psychoeducational multiple family group,PMFG)对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张家港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中选取60名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抗...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The psychoeducational multiple family group,PMFG)对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张家港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中选取60名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组使用PMFG模式治疗,对照组使用门诊随访及社区支持性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Function Rating Scale,FA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HAMD、HAMA、FAD评分比较。结果干预后研究组HAMD和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6.749,P<0.01;t=5.165,P<0.01);FA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能减轻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家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 家庭功能 抑郁障碍
原文传递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及家庭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杨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84-87,共4页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应用常规的社区管理模式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观察效果。结果:两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应用常规的社区管理模式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观察效果。结果:两组治疗一年后的SSPI评分均比治疗半年以及治疗前上升,且对比治疗半年以及一年后的SSPI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各个家庭功能项目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一年后两组的各个家庭功能项目评分均下降(P<0.05),同期比较,各个项目的评分都是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采用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的方式,有助于患者的社会功能明显提升,使患者对社会环境能够更加的适应,促进疾病的恢复,改善家庭功能,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家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与常规社区管理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差异
12
作者 王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169-169,171,共2页
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居家精神障碍患者展开研究,随机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与常规社区管理模... 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居家精神障碍患者展开研究,随机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与常规社区管理模式。比较观察两组PANSS评分、PSP评分以及SDS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PANSS评分、PSP评分、SD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对比分析可知,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明显高于常规社区管理模式,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社会功能的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 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家庭治疗模式 常规社区管理模式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和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谭小翠 高丽琴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6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4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正念减...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4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心理健康、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理健康症状自评表(SCL-90)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偏执、恐怖、敌对、躯体化、精神病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数字评估量表(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实施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干预,可减轻心理应激反应,促进心理健康,且还可缓解疼痛感,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手术 正念减压疗法 多元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治疗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中的运用
14
作者 张翠芳 《上海建桥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7-10,共4页
家庭对于人的成长和人的心理影响非常大.家庭治疗是产生于西方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效果,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其在高校很少得到应用.因而如何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中,运用家庭治疗的理念和技术是一... 家庭对于人的成长和人的心理影响非常大.家庭治疗是产生于西方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效果,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其在高校很少得到应用.因而如何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中,运用家庭治疗的理念和技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一体视阈下的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宝平 左彩霞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8期63-66,共4页
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精神和“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相关要求的基础上,从多元一体的视阈着眼,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 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精神和“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相关要求的基础上,从多元一体的视阈着眼,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审时度势地科学分析和精准研判,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和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部门协同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与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主体 心理健康教育 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6
作者 姚莹 《江苏教育》 2020年第88期45-46,共2页
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以系统、动态的视角看待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通过改变家庭成员围绕症状所展现出来的交往方式,达到治疗症状的目的。将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帮助教师看到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原因,真正解决问题,... 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以系统、动态的视角看待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通过改变家庭成员围绕症状所展现出来的交往方式,达到治疗症状的目的。将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帮助教师看到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原因,真正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式家庭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元立体模式的构建路径
17
作者 吴莎莎 罗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大学生的健全发展、高校育人目标的顺利实现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以及时代背景之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学形式却相对严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着诸多的难点。因此新时期要在重视高校学...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大学生的健全发展、高校育人目标的顺利实现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以及时代背景之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学形式却相对严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着诸多的难点。因此新时期要在重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基础之上探索符合学生心理状况的教育模式。本文主要探究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元立体模式的构建,从三全育人理念出发,认识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以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基础,提出塑造以心理咨询为基础,以健康教育课程为主体,以教育实践活动为辅助的立体教育模式,进而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高校学生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多元立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化途径探索
18
作者 何雪 《小学教学研究》 2024年第33期24-26,共3页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行的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中,往往较少关注这一领域。文章旨在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化途径及实践方法,以期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行的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中,往往较少关注这一领域。文章旨在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化途径及实践方法,以期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多元化途径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L教学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元教学策略研究
19
作者 成杨 《教师》 2024年第35期12-14,共3页
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将PBL教学法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结合多元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文章首先对PBL教学法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包括学生认知偏差与接受度低的挑战... 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将PBL教学法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结合多元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文章首先对PBL教学法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包括学生认知偏差与接受度低的挑战、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不足的挑战以及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性的挑战。为应对以上挑战,文章作者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元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多元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下构建民办高校多元化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张家界学院为例
20
作者 蒋韵 周稳 秦函 《品位·经典》 2024年第12期99-102,共4页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不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不利于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民办高校构建多元化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势在必行。这一模式的核心是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以帮助其更好地应对...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不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不利于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民办高校构建多元化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势在必行。这一模式的核心是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以帮助其更好地应对挑战、提升自我,实现全面发展。本文以张家界学院为例,旨在探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下,构建民办高校多元化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为民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为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民办高校 多元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