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英语学习者及物类心理动词论元表征研究:“基于使用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康建东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本研究从“基于使用的理论”视角出发,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考察“母语迁移”“输入频率”“形式”“功能”等因素在二语“及物心理动词”论元表征过程中的效应。基于自定步阅读研究范式的“经验者论元”辨认任务表明,“输入频... 本研究从“基于使用的理论”视角出发,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考察“母语迁移”“输入频率”“形式”“功能”等因素在二语“及物心理动词”论元表征过程中的效应。基于自定步阅读研究范式的“经验者论元”辨认任务表明,“输入频率”的效应较为微弱,而“母语迁移”“形式”以及“功能”等因素效应显著。同时,还讨论不同类型的“及物心理动词”构式,我们认为它们之间的联系体现出说话人对宏观心理事件图式在不同辖域的主观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动词 基于使用的理论 论元 构式
原文传递
中古汉译佛经情绪心理动词的非范畴化
2
作者 姜黎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6-44,共9页
选定中古时期具有典型代表的10部汉译佛经进行全面调查,梳理出114个情绪心理动词。依据非范畴化理论,结合译经中的相关用例,对情绪心理动词的及物性及非范畴化的结果进行具体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古汉译佛经情绪心理动词及物性的弱化为... 选定中古时期具有典型代表的10部汉译佛经进行全面调查,梳理出114个情绪心理动词。依据非范畴化理论,结合译经中的相关用例,对情绪心理动词的及物性及非范畴化的结果进行具体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古汉译佛经情绪心理动词及物性的弱化为其非范畴化提供了依据;情绪心理动词根据带宾语的不同情况,非范畴化的程度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心理动词 汉译佛经 及物性 非范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谓宾心理动词与其后的非谓动词所表动作的语义所指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红斌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87-90,共4页
本文讨论谓宾心理动词和它后面的非谓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与主语所表示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 ,心理动词和心理动词后面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否指向主语所表示的主体 ,取决于包含心理动词的述宾语结构中多个动词的论元潜在语义格 ,取... 本文讨论谓宾心理动词和它后面的非谓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与主语所表示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 ,心理动词和心理动词后面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否指向主语所表示的主体 ,取决于包含心理动词的述宾语结构中多个动词的论元潜在语义格 ,取决于动词表示的动作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动词 述宾结构 汉语 动词 支配成分 谓宾心理动词 非谓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心理动词”的界定
4
作者 姚海云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4-57,共4页
心理动词由于内部复杂,统一界定难度很大。文章尝试分为正向和反向两类,并分别从形式上给出界定框架,然后对前者做了细分,将那些用法更接近于形容词的心理动词提取出来,且根据它们的特点设定一个框架。又在这3个框架的基础上,分别对《... 心理动词由于内部复杂,统一界定难度很大。文章尝试分为正向和反向两类,并分别从形式上给出界定框架,然后对前者做了细分,将那些用法更接近于形容词的心理动词提取出来,且根据它们的特点设定一个框架。又在这3个框架的基础上,分别对《动词用法词典》和《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中的心理动词作出判断和归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动词 心理状态形容词 正向心理动词 反向心理动词 鉴别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知心理动词及其语法特征
5
作者 孙利萍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文章对心理动词内部进行下位分类,重点研究其中一类——感知心理动词,对其语法特征从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尝试将感知心理动词与同它相近似的其他动词区分开,并指出心理动词内部存在... 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文章对心理动词内部进行下位分类,重点研究其中一类——感知心理动词,对其语法特征从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尝试将感知心理动词与同它相近似的其他动词区分开,并指出心理动词内部存在作为过渡和缓冲地带的“中间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动词 感知心理动词 语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心理动词的组织和分类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积家 陆爱桃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7-123,共7页
汉语学界对汉语心理动词的范围和分类存在争议。运用自由分类和多维标度方法,探讨了汉语心理动词的组织和分类。结果表明,汉语心理动词的语义空间有2个维度:(1)认知/情意;(2)积极/消极。汉语心理动词被分成5类:(1)认知心理动词;(2)积极... 汉语学界对汉语心理动词的范围和分类存在争议。运用自由分类和多维标度方法,探讨了汉语心理动词的组织和分类。结果表明,汉语心理动词的语义空间有2个维度:(1)认知/情意;(2)积极/消极。汉语心理动词被分成5类:(1)认知心理动词;(2)积极情绪心理动词;(3)消极情绪心理动词;(4)积极意愿心理动词;(5)消极意愿心理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动词 组织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动词习得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戴曼纯 刘晓英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4-122,共9页
本研究从心理动词论元结构及其子语类特征角度考察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心理动词的规律。心理动词按其体验者的投射位置大致可以分为主语体验者类(SE)和宾语体验者类(OE)。体验者论元投射的任意性引发可学性问题。本项调查试图揭示心理动词... 本研究从心理动词论元结构及其子语类特征角度考察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心理动词的规律。心理动词按其体验者的投射位置大致可以分为主语体验者类(SE)和宾语体验者类(OE)。体验者论元投射的任意性引发可学性问题。本项调查试图揭示心理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PH动词习得优于PSY动词;SE动词的习得优于OE动词;OE习得表现出S类>N类>A类>H类的规律;学习者L2水平影响习得效果。研究结果证明心理动词的论元结构、子语类特征复杂性与其习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动词 二语习得 论元结构 子语类特征
原文传递
心理动词也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徐睿 王文斌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5-69,75,共6页
回顾了汉语心理动词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认为有必要对心理动词进行重新分类。根据心理动词的语义特性,心理动词被分为情感、情绪、感知、认知、意动、使役等6小类。在对各小类动词进行语义分类和句法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各小类之间共有连续... 回顾了汉语心理动词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认为有必要对心理动词进行重新分类。根据心理动词的语义特性,心理动词被分为情感、情绪、感知、认知、意动、使役等6小类。在对各小类动词进行语义分类和句法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各小类之间共有连续统(continuum)关系,它们的句法表现并不是泾渭分明,如某些拥有多种语义的心理动词,其句法表现可以兼跨两个小类。最后,文章就中英文中使役心理动词的不同表达法进行了简要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动词 语义 句法: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ke类与please类心理动词的视角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唐青叶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43,共5页
英语心理动词有反向性 ,主要表现为 like类与 please类 ,其参与者即经验者和刺激物都可以做主语 ,但做主语的概率不一样 ,经验者做主语的频数要高得多。本文引入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理论分析了经验者做主语和刺激物做主语的差异 ,并解... 英语心理动词有反向性 ,主要表现为 like类与 please类 ,其参与者即经验者和刺激物都可以做主语 ,但做主语的概率不一样 ,经验者做主语的频数要高得多。本文引入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理论分析了经验者做主语和刺激物做主语的差异 ,并解释了这一现象。经验者做主语或刺激物做主语体现了说话人对要交流的经验的不同编码和视角突显 ,说明了人类利用词汇语法识解内在经验时“人类中心”的认知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ke类/please 心理动词 概率 视角 语篇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及物心理动词的二语语义-句法界面实现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康建东 马志刚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22,共7页
本研究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二语(英语)及物心理动词相关构式的语义-句法界面实现机制问题,即联接规则的实现机制问题。心理动词相关构式联接规则的实现机制呈现系统性和动态性。系统性体现在心理状态动词构式和... 本研究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二语(英语)及物心理动词相关构式的语义-句法界面实现机制问题,即联接规则的实现机制问题。心理动词相关构式联接规则的实现机制呈现系统性和动态性。系统性体现在心理状态动词构式和心理使役动词构式各自呈现出系统的加工特性;动态性体现在生命性、动词语义句法信息,以及语言水平效应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生命性和论元层级凸显性属同一语言加工层面;跨语言的语义句法相似性没有带来二语句子的正迁移;二语句子加工的基本单位是构式;心理状态动词构式和心理使役动词构式之间不存在转换关系;后天因素制约语义句法界面的实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句法界面 联接规则 心理动词 构式 语言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迁移性与有灵性的融合:中国学习者对心理动词的产出现状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文飞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63,97,共7页
心理动词是语言中最复杂的词类,然而当前对心理动词的研究多以理论思辨为主,集中于单一、离散的个案分析,缺乏全面、系统的实证研究。立足于描述分析、错误分析以及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并通过等距抽样,本文对CLEC和ICLE中的心理动词产... 心理动词是语言中最复杂的词类,然而当前对心理动词的研究多以理论思辨为主,集中于单一、离散的个案分析,缺乏全面、系统的实证研究。立足于描述分析、错误分析以及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并通过等距抽样,本文对CLEC和ICLE中的心理动词产出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学习者对心理动词的产出表现为渐近性、迁移性与有灵性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动词 产出 渐进性 迁移性 有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名宾心理动词的事件句和非事件句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红斌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44,共6页
事件句和非事件句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上界定出的一对语法语义范畴。在句法层面上,事件句、非事件句和构句成分有相互的选择关系。在不同的句法结构中,心理动词的语义表现为属性义和非属性义。当心理动词表现为属性义时,由心理动词作... 事件句和非事件句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上界定出的一对语法语义范畴。在句法层面上,事件句、非事件句和构句成分有相互的选择关系。在不同的句法结构中,心理动词的语义表现为属性义和非属性义。当心理动词表现为属性义时,由心理动词作谓语述语构成的句子是非事件句;当心理动词表现为非属性义时,由心理动词作谓语述语的句子是事件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句 非事件句 认知语言学 语义功能语法 心理动词 属性义 非属性义 指数 句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来国内英语心理动词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晓凤 李丹丹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第7期92-95,共4页
心理动词作为动词的重要类别,用来表征人的心理状态或变化。因地位举足轻重,其一直以来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近20来年国内对英语心理动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心理动词的理论研究,英汉心理动词对比研究,以及中国学习者对英语心理动词的... 心理动词作为动词的重要类别,用来表征人的心理状态或变化。因地位举足轻重,其一直以来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近20来年国内对英语心理动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心理动词的理论研究,英汉心理动词对比研究,以及中国学习者对英语心理动词的习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心理动词 语言学 语言类型学 应用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语“程度副词+情绪类心理动词”汉译语义学阐释--以очень+рассердить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倪璐璐 朱英丽 董燕 《中国俄语教学》 2016年第4期82-86,共5页
俄语中情绪类心理动词与程度副词搭配使用时,需要注意副词语义指向。采用对比归纳法,以莫斯科语义学派义素分析法分析俄语情绪类心理动词义素,可以说明俄语"程度副词+情绪类心理动词"汉译副词语义指向,并阐释俄语"程度副... 俄语中情绪类心理动词与程度副词搭配使用时,需要注意副词语义指向。采用对比归纳法,以莫斯科语义学派义素分析法分析俄语情绪类心理动词义素,可以说明俄语"程度副词+情绪类心理动词"汉译副词语义指向,并阐释俄语"程度副词+情绪类心理动词"汉译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度副词 情绪类心理动词 义素分析 语义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X”式心理动词的认知语义考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兰佳睿 《语言科学》 2007年第5期56-61,共6页
以动宾式"发+X"组合的认知语义考察为基础,分析了"发+X"式心理动词的认知语义基础。从内部与外部两个维度考察了"发+X"式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指出此类心理动词在构词上体现了一个量的变化过程,并从时间... 以动宾式"发+X"组合的认知语义考察为基础,分析了"发+X"式心理动词的认知语义基础。从内部与外部两个维度考察了"发+X"式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指出此类心理动词在构词上体现了一个量的变化过程,并从时间量与程度量两个方面考察了"发+X"式心理动词在量性特征上的无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X 心理动词 量性特征 无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家合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3-185,共3页
在评述汉语心理动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心理动词的判定标准,并对心理动词进行分类。古汉语心理动词的研究可以从及物性、语义场理论、程度量级、过程结构表达和认知等几个方面进行拓展。
关键词 心理动词 判定 分类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介语中的题元层级——母语为日语的学习者对汉语心理动词习得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9年第6期1-8,共8页
题元是动词论元所扮演的语义角色,题元层级指的是这些论元在句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文章采用可接受性判断和组句两种测试工具,通过研究母语为日语的学习者对汉语心理动词的习得情况,考察题元层级在中介语中的作用。测试结果表明,学习者在... 题元是动词论元所扮演的语义角色,题元层级指的是这些论元在句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文章采用可接受性判断和组句两种测试工具,通过研究母语为日语的学习者对汉语心理动词的习得情况,考察题元层级在中介语中的作用。测试结果表明,学习者在习得心理动词过程中容易接受和生成不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的"经验者——动词——客体"句式,说明题元层级对中介语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学习者能够习得汉语心理动词的论元结构,并达到汉语本族语者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元层级 中介语 心理动词 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骨文感知心理动词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练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5-330,共6页
甲骨文感知心理动词指甲骨文中与人的感觉、知觉、言语、心理等相关联的词语,分为认知和情感两类,共有25个。在句法功能方面,它们主要作谓语,作其他成分的极少;所带宾语绝大多数是对象宾语,受事宾语很少;大多可以带副词作状语;补语一般... 甲骨文感知心理动词指甲骨文中与人的感觉、知觉、言语、心理等相关联的词语,分为认知和情感两类,共有25个。在句法功能方面,它们主要作谓语,作其他成分的极少;所带宾语绝大多数是对象宾语,受事宾语很少;大多可以带副词作状语;补语一般是"于"字结构,其位置比较自由,可以在动词前,也可以位于动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感知心理动词 句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汉语心理动词组织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爱桃 张积家 吴悦 《心理研究》 2011年第3期34-42,共9页
通过考察心理动词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研究小学生心理动词组织的发展。结果表明,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与成人在心理动词使用和组织上既相似,又存在明显差异。三组被试动词使用的模式相似,语义空间的维度也基本相同,但成人比儿童更精细,动... 通过考察心理动词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研究小学生心理动词组织的发展。结果表明,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与成人在心理动词使用和组织上既相似,又存在明显差异。三组被试动词使用的模式相似,语义空间的维度也基本相同,但成人比儿童更精细,动词之间区分性更强。五年级学生在输入动词、建构加工型动词和非建构加工型动词上存在过度概括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动词 组织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内部时间结构 被引量:2
20
作者 祁庆倩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5-90,共6页
心理动词是动词的一个小类。通过对《动词用法词典》中的1328个动词从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角度进行逐个考察,界定出107个心理动词。考察这些心理动词内部时间结构特征,发现心理动词有四种不同的内部时间结构:A类心理动词有起点,有终点,... 心理动词是动词的一个小类。通过对《动词用法词典》中的1328个动词从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角度进行逐个考察,界定出107个心理动词。考察这些心理动词内部时间结构特征,发现心理动词有四种不同的内部时间结构:A类心理动词有起点,有终点,有过程;B类心理动词有过程,有终点,但没有起点;C类心理动词有起点,无终点,无过程;D类心理动词无起点,有过程,无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心理动词 内部时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