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水平及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张世涛 吴仁丰 梁小青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4期387-391,共5页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水平及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1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水平及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1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儿术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单药滴鼻,观察组患儿术前给予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滴鼻。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儿麻醉前、切皮后、劈开胸骨后、术毕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术前以及术后6、24、48 h的心肌氧化应激损伤指标[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镇静起效时间、右美托咪定滴鼻用量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儿切皮后、劈开胸骨后、术毕的HR均降低;观察组患儿切皮后、劈开胸骨后的MAP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劈开胸骨后,观察组患儿的HR低于对照组;劈开胸骨后,观察组患儿的MA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儿术后6、24、48 h的CK-MB、cTnI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以及术后6、24、48 h,两组患儿的CK-MB、cTn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右美托咪定单药滴鼻比较,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可显著缩短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的镇静起效时间,减少右美托咪定滴鼻用量,更好地维持患儿的术中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且不会加重心肌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艾司氯胺酮 右美托咪定 滴鼻 血流动力学 心肌氧化应激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开放剂改善冠心病大鼠模型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朝阳 周坤 马翔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索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mito KATP)开放剂改善冠心病大鼠模型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不造模且不给予二氮嗪药物干预)、假手术组(仅切皮不进行造模手术)、模型组(制作冠心... 目的探索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mito KATP)开放剂改善冠心病大鼠模型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不造模且不给予二氮嗪药物干预)、假手术组(仅切皮不进行造模手术)、模型组(制作冠心病大鼠模型,但不给予二氮嗪药物干预)和药物组(制作冠心病大鼠模型,给予二氮嗪药物3 mg/kg干预),每组10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测定各组血管生成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 RNA及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同时比较各组大鼠细胞内的乳酸脱氢酶、线粒体膜电位(MMP)和细胞死亡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者t检验。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大鼠FGF-2[(100. 21±12. 33)×103vs (120. 43±10. 33)×103IU]与VEGF [(163. 31±9. 33)×10~3vs (181. 33±11. 13)×10~3IU]m RNA转录水平、FGF-2 [(0. 69±0. 33) vs (1. 32±0. 33)与VEGF [(0. 68±0. 33) vs (1. 20±0. 13)]表达水平、乳酸脱氢酶[(49. 32±3. 51) vs (156. 12±10. 18) U/L]表达均显著降低(P <0. 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细胞死亡率显著降低[(30. 32±3. 48)%vs (66. 12±3. 23)%],而荧光强度显著增加[(780. 12±9. 20) vs (220. 24±6. 15),P<0. 05]。结论 mito KATP通道开放剂可通过促进冠心病大鼠血管FGF-2和VEGF增加,增强乳酸脱氢酶活性,降低MMP、细胞死亡率和冠心病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氧化应激损伤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糖二磷酸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许柯 孟浩 +3 位作者 杨云成 边静 刑立群 孙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6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窒息后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治疗+大剂量的...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窒息后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治疗+大剂量的维生素C)和研究组(45例,常规治疗+大剂量的维生素C+果糖二磷酸)。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MB亚型(CK-MB)、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肌钙蛋白I(cTnI)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联合大剂量的维生素C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儿氧化应激反应,缓解心肌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二磷酸 大剂量维生素C 新生儿窒息 心肌氧化应激损伤 心肌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糖二磷酸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梁春华 林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973-975,979,共4页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者40例,根据双盲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接受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的对照组、接受果糖二磷酸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的观察组...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者40例,根据双盲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接受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的对照组、接受果糖二磷酸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的观察组各20例,持续治疗10d。入院即刻、治疗10d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含量,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功能参数,采用心肌酶谱检测仪测定心肌酶谱指标含量。结果:入院即刻,两组全身氧化应激程度、左心功能损伤程度及心肌酶谱指标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0d后,观察组血清中MDA、AOPP、CK-MB、Nt-proBNP、H-FABP、cTnⅠ含量低于对照组,SOD含量高于对照组,左心功能参数ET水平高于对照组,ICT、IRT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果糖二磷酸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可减轻新生儿窒息全身氧化应激程度,减少由此产生的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心肌氧化应激损伤 果糖二磷酸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通道麻醉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儿童心肌氧化应激损伤及血清miR-1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典 黄海萍 +2 位作者 高晓枫 廖益永 任会杰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2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究快通道麻醉对行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氧化应激损伤及血清miR-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 目的探究快通道麻醉对行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氧化应激损伤及血清miR-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观察组实施快速通道麻醉,比较两组各时间点的心肌氧化应激损伤及血清miR-1水平。结果T0时间点时,两组cTnI、MDA、SOD和miR-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间点时,两组cTnI、MDA、SOD和miR-1均高于T0时间点,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通道麻醉可减轻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的心肌氧化应激损伤,降低血清miR-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快速通道麻醉 心肌氧化应激损伤 血清mi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炎患儿超声心动图指标与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爱勤 黄炎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8期1053-1054,共2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炎患儿超声心动图指标与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相关性。方法120例扩张型心肌炎患儿纳入观察组,12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Tei指数,分析Tei指数与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Tei指数...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炎患儿超声心动图指标与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相关性。方法120例扩张型心肌炎患儿纳入观察组,12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Tei指数,分析Tei指数与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Tei指数、CK-MB、cTnⅠ、LDH、MDA、AOP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OD、GSH-Px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K-MB、cTnⅠ、LDH、MDA、AOPP均与Tei指数呈正相关,SOD、GSH-Px与Tei指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炎患儿Tei指数呈升高趋势,心肌氧化应激损伤明显,超声心动图测定Tei指数可评估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 超声心动图 心肌氧化应激损伤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花散对糖尿病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柯向梅 王淼 张彦廷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51-2354,共4页
目的:考察蒙花散对糖尿病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糖尿病大鼠分为模型组及蒙花散低(1 g/kg)、中(2 g/kg)和高(4 g/kg)剂量组,将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1.5个月后,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心功... 目的:考察蒙花散对糖尿病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糖尿病大鼠分为模型组及蒙花散低(1 g/kg)、中(2 g/kg)和高(4 g/kg)剂量组,将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1.5个月后,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心功能、心肌线粒体氧自由基(ROS)、丙二醛(MDA)、3-硝基酪氨酸(3-NT)、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显著升高,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排出量(CO)、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及线粒体SOD、GSH、T-AOC显著降低(P<0.05),血糖及线粒体ROS、MDA、3-NT、8-OHd G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蒙花散各组体质量升高,HR、LVEDP降低,SBP、DBP、CO、LVSP、+dp/dtmax、-dp/dtmax、SOD、GSH和T-AOC不同程度升高,血糖、ROS、MDA、3-NT、8-OHd G不同程度降低,其作用呈量效关系。结论:蒙花散能改善糖尿病大鼠心功能,降低心肌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花散 糖尿病 心功能 心肌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预处理对氯化钴诱导心肌氧化应激损伤及miR-34a/SIRT通路的影响
8
作者 周会英 吕云波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10期1-5,11,共6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预处理对氯化钴诱导的心肌氧化应激损伤及微小RNA-34a(miR-34a)/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用含氯化钴终浓度分别为0、50、100、200、400和800μm的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H... 【目的】探讨丙泊酚预处理对氯化钴诱导的心肌氧化应激损伤及微小RNA-34a(miR-34a)/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用含氯化钴终浓度分别为0、50、100、200、400和800μm的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H9c2细胞;设置对照组、氯化钴组(氯化钴)、10μM丙泊酚+氯化钴组(10μM丙泊酚+氯化钴)、50μM丙泊酚+氯化钴组(50μM丙泊酚+氯化钴)、100μM丙泊酚+氯化钴组(100μM丙泊酚+氯化钴)。CCK-8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中miR-34a、SIRT1 mRNA表达情况;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各组H9c2细胞中SOD水平;蛋白印迹(WB)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中SIRT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着氯化钴浓度升高,H9c2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200μM为氯化钴诱导H9c2细胞损伤的最佳浓度,并用于后续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氯化钴组H9c2细胞存活率、细胞中SOD水平、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iR-34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氯化钴组相比,10、50、100μM丙泊酚+氯化钴组H9c2细胞存活率、细胞中SOD水平、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R-34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随着丙泊酚预处理浓度升高,H9c2细胞存活率、细胞中SOD水平、SIR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R-34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预处理对氯化钴诱导的H9c2细胞产生的氧化应激损伤起保护作用,并激活miR-34a/SIRT通路,下调miR-34a水平,上调SIRT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预处理 氯化钴 心肌氧化应激损伤 微小RNA-34a/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原文传递
热休克蛋白B1对大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莉 姜苏蓉 +4 位作者 张小进 陈晨 丁国宪 黄峻 程蕴琳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在热休克蛋白 B1(HSPB1)抗氧化应激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株 H9c2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培养的稳定高表达 HSPB1 H9c2(HSPB1细胞)和空载体转染的 H9c2(对照细胞)为模型,0~1000/μmol/L H_2O_2刺激2h,观察细胞形态学、线粒体... 目的探讨线粒体在热休克蛋白 B1(HSPB1)抗氧化应激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株 H9c2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培养的稳定高表达 HSPB1 H9c2(HSPB1细胞)和空载体转染的 H9c2(对照细胞)为模型,0~1000/μmol/L H_2O_2刺激2h,观察细胞形态学、线粒体内膜跨膜电位、内源性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结果 (1)HSPB1高表达显著减轻 H_2O_2诱导的细胞形态学的损伤变化;(2)HSPB1高表达显著减轻 H_2O_2诱导的线粒体跨膜电位丧失:0、75、150、300、500、1000μmol/LH_2O_2刺激后,HSPB1和对照细胞的跨膜电位分别为10.0±0.11和7.01±0.26,9.11±0.17和6.05±0.19,7.69±0.28和5.14±0.28,6.95±0.13和4.66±0.11,6.61±0.20和1.85±0.35,6.60±0.05和1.19±0.01,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HSPB1和对照细胞在0、75、150、300、500、1000μmol/L H_2O_2诱导后,内源性 ROS 水平分别为5527±248和5964±387、6719±336和8528±411、6469+160和7795±136、7042±12和7591±203、6148±208和6911±136、5468±546和6822±371,除0 μmol/L 外,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B1高表达显著保护了大鼠心肌细胞因氧化应激诱导的形态学变化,这可能与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和抑制线粒体产生的 ROS 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质类 线粒体 氧化性应激 心肌 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原文传递
胡黄连苷Ⅱ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楠 李雯娜 +2 位作者 吕岩 舒雯琪 贾大林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12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胡黄连苷Ⅱ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1μmol/L胡黄连苷Ⅱ预处理组(1-P)、10μmol/L胡黄连苷Ⅱ预处理组和大剂量胡黄连苷Ⅱ预处理组(HP)。采用Langendorff离... 目的探讨胡黄连苷Ⅱ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1μmol/L胡黄连苷Ⅱ预处理组(1-P)、10μmol/L胡黄连苷Ⅱ预处理组和大剂量胡黄连苷Ⅱ预处理组(HP)。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流灌装置,行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胡黄连苷Ⅱ预处理于缺血前15min分别以含有1μmol/L和10μmol/L的胡黄连苷ⅡKH液灌注。记录各组心功能指标,测定心肌梗死面积,测定冠脉灌流出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LP组和HP组明显加快心率(HR)、提高左心室发展压(LVDP)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 max),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提高SOD的活性,降低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P组较LP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胡黄连苷Ⅱ预处理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胡黄连苷Ⅱ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损伤的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黄连苷Ⅱ 缺血预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s of Zingiberis and Acniti Praeparatae Decoction on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11
作者 史琴 彭芳 +1 位作者 李娟 赵云华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8期1370-1373,共4页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zin-giberis and acniti praeparatae decoction on oxidative stress injury induced by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 rats. [Method]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zin-giberis and acniti praeparatae decoction on oxidative stress injury induced by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 rats. [Method]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was performed by ligation of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for 30 min, fol-lowed by reperfusion for 60 min. The effects of zingiberis and acniti praeparatae decoction on ECG ST segm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 percentage,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in the serum,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ctivity and other indica-tors were observed. [Result] Zingiberis and acniti praeparatae decoction could effec-tively inhibit ECG ST segment elevation caused by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ies, reduce the percentag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decline the content of MDA in the serum, and increase the activity of SOD. [Conclusion] Zingiberis and acniti praeparatae decoction exhibits protective effects on oxidative injuries caused by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ies in rats, which may be involved in reducing the formation of myocardial free radicals and enhancing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my-ocard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ngiberis and acniti praeparatae decoction Myocardial ischemia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 Oxidative str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