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7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范介入导管室配合及护理对心血管介入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张凤凤 宋俊芝 华丹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6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规范介入导管室配合及护理对心血管介入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围... 目的:探讨规范介入导管室配合及护理对心血管介入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规范介入导管室配合及护理+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汉密尔顿抑郁评分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评分表(HAMA)评分、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HAMD评分、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环境护理、特征护理、健康教育、生理需求护理以及心理需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介入导管室配合及护理应用于心血管介入患者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促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同时全面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导管室 护理 心血管介入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声渗透护理联合正性暗示技术在心血管介入室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玲 黄菁 余涛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4期663-666,共4页
目的:观察有声渗透护理联合正性暗示技术在心血管介入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3月于我院心血管介入室接受诊疗干预的患者8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遵照心血管介入室常规模式实施护理... 目的:观察有声渗透护理联合正性暗示技术在心血管介入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3月于我院心血管介入室接受诊疗干预的患者8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遵照心血管介入室常规模式实施护理,试验组于此基础之上加用有声渗透护理联合正性暗示技术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MUIS评分、CPS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依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应激反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有声渗透护理联合正性暗示技术应用于心血管介入室护理之中,可减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心理压力程度,提升患者的介入室护理依从性,降低其应激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声渗透护理 正性暗示技术 心血管介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护理与术肢康复运动护理联合干预对心血管介入术患者心理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3
作者 侯金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16-119,共4页
探讨全面护理与术肢康复运动护理联合干预对心血管介入术患者心理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取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 探讨全面护理与术肢康复运动护理联合干预对心血管介入术患者心理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取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康复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降低,观察组下降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个月护理,观察组QLI各项指标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全面护理与术肢康复运动护理联合干预对心血管介入术患者的心理康复及并发症防控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护理 术肢康复运动 心血管介入 心理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结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评价
4
作者 郏宣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47-150,共4页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实施替罗非班氯化钠+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本院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个人资料,方法 分组,即介入组、综合组,均有34例,介入组行心血管介入,综合组辅以替罗非班氯化钠治疗,均在2023年9月-2024年9月入选,观...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实施替罗非班氯化钠+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本院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个人资料,方法 分组,即介入组、综合组,均有34例,介入组行心血管介入,综合组辅以替罗非班氯化钠治疗,均在2023年9月-2024年9月入选,观察心功能并比较各组心肌损伤标志物,统计各组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前LVESV、LVEF等在综合组、介入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LVESV低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LVESV在综合组低于介入组,LVEF在综合组高于介入组,P<0.05。治疗前针对CK-MB、Myo进行分析,综合组、介入组差异小,P>0.05;治疗后CK-MB低于治疗前,Myo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CK-MB分析中,综合组低于介入组,Myo分析中,综合组高于介入组,P<0.05。不良事件在综合组有2.94%的发生率,在介入组有20.59%的发生率,即综合组低于介入组,P<0.05。结论 替罗非班氯化钠+心血管介入的方案可减少不良事件,增强心脏功能,调节心肌损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 不良事件 急性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氯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付健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4期097-100,共4页
观察精细化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在本院选取了120名经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时间跨度从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总计120位。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60名。其中一组... 观察精细化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在本院选取了120名经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时间跨度从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总计120位。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60名。其中一组应用了常规护理模式,即对照组;而另一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了“护理路径”,即观察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心理状态及生活品质,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采用护理路径的组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HAMA和HAMD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护理路径组的患者生活品质评分也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果 显示,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 针对心血管介入术后的患者实施细致的护理及采用护理路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增强患者满意度,是一种极具成效的护理策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心血管介入导管室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血管介入患者运动耐量的提升作用
6
作者 陈燕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050-053,共4页
探讨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血管介入患者运动耐量的提升效果。方法 筛选医院在2023.3-2024.6期间到院接受治疗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均分成普通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 探讨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血管介入患者运动耐量的提升效果。方法 筛选医院在2023.3-2024.6期间到院接受治疗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均分成普通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比对两种护理路径对心血管介入患者运动耐量的提升效果。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的运动耐量提升显著,较普通组差异显著(P<0.05),且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有更高满意度(P<0.05)。结论 通过引入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能够符合心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对临床护理干预的需求,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患者 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 运动耐量 提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护理模式对心血管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
7
作者 杨春晓 王洪坤 +1 位作者 孙洪敏 韩海林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6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模式对心血管介入术后患者情绪状态、满意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1日~2023年10月31日收治的120例行心血管介入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乱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模式对心血管介入术后患者情绪状态、满意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1日~2023年10月31日收治的120例行心血管介入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乱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以参照组为基础实施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情绪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两组满意度、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HAMA、HAMD、PSQ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实验组均低于参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实验组高于参照组(P<0.01);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接受心血管介入术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方案,不仅可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护理模式 心血管介入 情绪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术护理中的价值
8
作者 张立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69-0172,共4页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我院2022年1-2023年6月106名接受心血管干预手术的病人,并将他们分成2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护理组采取个体护理模式,采取有目标的护理模式,协助病人在入院后、术前、术中护理...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我院2022年1-2023年6月106名接受心血管干预手术的病人,并将他们分成2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护理组采取个体护理模式,采取有目标的护理模式,协助病人在入院后、术前、术中护理、术后和持续护理这4个阶段提升生命品质。结果 护理组患者在心理状态上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更稳定,量表评分数量更低;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更少且满意度更高,且P<0.05。结论 个性化的护理有助于帮助病人更好地从疾病中恢复过来,临床上是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心血管介入 心理状态 患者满意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9
作者 胡丽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21-0024,共4页
探析冠心病(CHD)患者治疗中,心血管介入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CHD患者66例,摸球法均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心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局。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为75.7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 探析冠心病(CHD)患者治疗中,心血管介入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CHD患者66例,摸球法均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心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局。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为75.7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ET、6min步行距离、LVEF、FS水平相比,治疗前组间数据差异甚微(P>0.05),治疗后观察组MET、6min步行距离、LVEF、FS水平分别为:(5.01±0.23)、(496.56±26.32)、(57.46±2.34)、(28.46±2.34),均高于对照组(4.20±0.15)、(458.25±24.26)、(51.46±3.16)、(23.65±1.23)(P<0.05)。结论 CHD患者应用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水平,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血管介入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立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87-0190,共4页
论述临床护理路径结合精细化护理对于心血管介入术导管室围术期护理的实际应用价值,以说明其在临床应用推广的必要性。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间于心血管介入导管室行介入术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 论述临床护理路径结合精细化护理对于心血管介入术导管室围术期护理的实际应用价值,以说明其在临床应用推广的必要性。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间于心血管介入导管室行介入术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精细化护理,通过临床数据与循证的方式制定护理方案,方案涵盖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后的五个阶段,结合患者个人需求对患者进行护理,并记录两组关于心理状态、满意度、并发症等三项数据并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心理状态并无明显差别,治疗后评分都有下降,但研究组患者的评分下降明显,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满意度更高,P<0.05。 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结合精细化护理对于心血管介入术导管室围术期护理可以切实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同时因其具有科学、严谨的特点,可以使护理方案更加合理,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术 精细化护理 心血管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介入术后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国运 陈黄卓楠 +4 位作者 武志慧 毕梦露 刘核秀 曲妮娜 曹小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6-650,共5页
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医源性假性动脉瘤(PSA)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手术后发生PSA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纳入192例无PSA患者,以病例对照1∶4配对,配对条件为年龄... 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医源性假性动脉瘤(PSA)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手术后发生PSA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纳入192例无PSA患者,以病例对照1∶4配对,配对条件为年龄、穿刺部位。对患者基本资料、血液学检查、介入手术情况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BMI(OR=1.324,95%CI=1.097~1.598,P=0.003)、吸烟史(OR=4.477,95%CI=1.599~12.536,P=0.004)、使用抗血小板药(OR=4.861,95%CI=1.018~23.214,P=0.047)、抗血小板和抗凝药联合(OR=26.994,95%CI=2.353~309.686,P=0.008)、介入手术操作者为主治医师(OR=5.817,95%CI=1.139~29.717,P=0.034)、低血红蛋白(OR=0.946,95%CI=0.922~0.971,P<0.01)、D-二聚体增高(OR=2.407,95%CI=1.367~4.239,P=0.002)、介入手术时间长(OR=1.019,95%CI=1.005~1.033,P=0.009)、鞘管>6 F(OR=4.368,95%CI=1.196~15.947,P=0.026)为心血管介入术后PS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BMI、吸烟史、使用抗血小板药、抗血小板和抗凝药联合、介入手术操作者为主治医师、低血红蛋白、D-二聚体增高、介入手术时间长、鞘管>6 F为心血管介入术后PSA发生的高危因素,可为PSA早期预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医源性 心血管介入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奥马哈理论围手术期全程康复护理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12
作者 李琼 宋新 +1 位作者 刘振 吴慧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1期1913-1917,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奥马哈理论的围手术期全程康复护理对经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到2023年3月期间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经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基于奥马哈理论的围手术期全程康复护理对经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到2023年3月期间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经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62.92±2.58)岁,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63.18±2.18)岁,实施基于奥马哈理论的围手术期全程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穿刺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时间、桡动脉痉挛、局部血肿、桡动脉闭塞)、穿刺成功率(植入支架、药物球囊扩张、成功率)及负面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人数(34/35,97.1%)高于对照组(21/35,60.0%);观察组穿刺时间为(4.17±0.17)min、桡动脉痉挛5.7%(2/35)、局部血肿2.9%(1/35)、桡动脉闭塞2.9%(1/35),对照组分别为(5.86±0.63)min、34.3%(12/35)、25.7%(9/35)、31.4%(11/3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植入支架(1/35,2.9%)、药物球囊扩张人数(2/35,5.7%)均少于对照组[(9/35,25.7%)、(12/35,34.3%)],穿刺成功率(97.1%,34/35)高于对照组(62.9%,2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3 d,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0.48±4.84)分、SDS评分为(43.67±4.91)分,均低于对照组[(48.12±4.18)分、(49.34±5.2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基于奥马哈理论的围手术期全程康复护理可以提高经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降低负面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哈理论 围手术期 全程康复护理 远端桡动脉途径 心血管介入治疗 穿刺成功率 负面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lief-F算法的心血管介入患者术后死亡风险预测
13
作者 杨健斌 李咏 +3 位作者 夏淑东 齐鹏嘉 戴燕云 童基均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78-388,共11页
针对心血管介入患者全周期病理数据普遍存在缺失、不连续、非结构化等问题,建立了心血管介入专病数据库,并采用基于Relief-F算法的预测方法,对心血管介入患者术后死亡风险进行预测。首先参照HL7、CDISC等国际心血管疾病统一标准对各数... 针对心血管介入患者全周期病理数据普遍存在缺失、不连续、非结构化等问题,建立了心血管介入专病数据库,并采用基于Relief-F算法的预测方法,对心血管介入患者术后死亡风险进行预测。首先参照HL7、CDISC等国际心血管疾病统一标准对各数据源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研究数据集,并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其次采用Relief-F算法对特征进行选择,最终保留30个特征变量;再次选择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3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建模分析,并采用10折交叉验证方法对分类器进行训练;最后引入准确率等模型评价指标来评估各算法在数据集上的分类预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的分类效果在该研究数据集上的表现最佳,准确率达到81.97%,精确率为86.90%,召回率为82.14%,F1值为0.8441。该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客观反映患者术后死亡风险,为心血管介入患者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 术后死亡风险预测 Relief-F算法 特征提取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珊珊 黄碧菡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3年12月某院68例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差异,...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3年12月某院68例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差异,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面情绪变化。结果:观察组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心血管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介入护理干预对心血管介入检查效果的护理体会
15
作者 周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53-056,共4页
分析介入护理干预模式在心血管介入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20例接受心血管介入检查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后,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选择医院收治的20例接受心血管介入检查患者常规护理,总... 分析介入护理干预模式在心血管介入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20例接受心血管介入检查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后,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选择医院收治的20例接受心血管介入检查患者常规护理,总结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整体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心血管介入检查期间实施介入护理干预成为消除相关并发症、提升护理满意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该护理方法更有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检查 介入护理干预 并发症 不良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16
作者 周海霞 刘艳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63-0066,共4页
评价临床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积极应用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选取100例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CHD患者,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规范施以心... 评价临床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积极应用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选取100例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CHD患者,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规范施以心血管介入治疗。结果 经所设计的各项治疗方案完成后,观察组所呈现出的总有效率观察参数值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观察参数值水平、生活质量观察参数值水平均更理想,观察组经计算有更少的并发症发生率数据(P<0.05)。结论 经展开系统观察,将规范的心血管介入治疗方案运用于CHD患者中的疗效确切,在症状缓解及心功能改善方面的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且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血管介入 心功能 术后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高水平人工智能研究,优化心血管介入精准施治
17
作者 陈韵岱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患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报道[2],我国心血管疾病的现有患病人数约为3.3亿,约占我国现有人口总数的1/4。严峻的疾病现状提示着采取行之有效的精准防控手段...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患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报道[2],我国心血管疾病的现有患病人数约为3.3亿,约占我国现有人口总数的1/4。严峻的疾病现状提示着采取行之有效的精准防控手段刻不容缓。因此,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共同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旨在协调各方、统筹兼顾、创新驱动、精准防治,切实寻求改善心血管疾病发展现状的“救治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介入 人工智能研究 健康与疾病 人口总数 实施方案 全球范围 致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效果
18
作者 杨尚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6期11-14,共4页
目的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5例。其中参照组采取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 目的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5例。其中参照组采取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TIMI血流分级状况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76.00%,其中实验组更高,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实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分别为(50.93±5.31)%、(64.21±4.33)mm,参照组分别为(50.89±5.27)%、(64.17±4.64)mm;治疗后,实验组LVEF和LVEDD分别为(58.04±4.56)%、(51.83±3.52)mm,参照组分别为(52.94±4.73)%、(57.11±3.73)mm。相比于治疗前,实验组治疗后LVEF明显升高,且高于参照组,LVEDD明显降低,且低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相比于治疗前,参照组LVEDD治疗后明显降低,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状况优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2.00%,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及冠状动脉血流状况,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 心血管介入手术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按摩结合音乐放松疗法对老年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知觉压力、应激反应和舒适度的影响
19
作者 马小灵 王丽娥 陈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0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结合音乐放松疗法对老年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知觉压力、应激反应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结合音乐放松疗法对老年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知觉压力、应激反应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前1 d和术后1 d分别进行一次手法按摩和音乐放松疗法,每次30 min。比较两组患者的知觉压力、应激反应(血清皮质醇、血清肾上腺素、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和舒适度(舒适度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知觉压力、血清皮质醇、血清肾上腺素、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在术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量表评分在术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按摩结合音乐放松疗法可以有效降低老年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知觉压力和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按摩 音乐放松疗法 老年冠心病 心血管介入治疗 知觉压力 应激反应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介入术血管并发症的临床防治效果
20
作者 杨杰 付琰 葛仕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21-024,共4页
探究分析在心血管介入术中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行心血管介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样本,共计选入100例,所有患者的就诊时间均为2023年10月-2024年3月。由于此项研究的目的,因此需要把全部病人... 探究分析在心血管介入术中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行心血管介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样本,共计选入100例,所有患者的就诊时间均为2023年10月-2024年3月。由于此项研究的目的,因此需要把全部病人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各50人,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预防干预后者常规干预。对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和干预疗效进行比较和严密的监控,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结果制定完整的术前、中、术后计划,严密监测病人的各项生理指标,可极大地增加术前、中、后的成功率。结果 经过分析所有患者的并发症的种类共计分为4种,局部皮下出血及血肿、假性动脉瘤、桡动脉痉挛闭塞,迷走反射;观察组出现1例局部皮下血肿,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中出现局部皮下血肿3例、1例假性动脉瘤、桡动脉痉挛闭塞1例、迷走反射1例,发生率为12.00%。以上例血管并发症患者均对症治疗,病情好转且得到控制,半年后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 想要切实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就要从患者入院开始症进行预防等相关综合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 并发症 临床防治 措施 控制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