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声渗透护理联合正性暗示技术在心血管介入室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玲 黄菁 余涛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4期663-666,共4页
目的:观察有声渗透护理联合正性暗示技术在心血管介入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3月于我院心血管介入室接受诊疗干预的患者8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遵照心血管介入室常规模式实施护理... 目的:观察有声渗透护理联合正性暗示技术在心血管介入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3月于我院心血管介入室接受诊疗干预的患者8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遵照心血管介入室常规模式实施护理,试验组于此基础之上加用有声渗透护理联合正性暗示技术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MUIS评分、CPS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依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应激反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有声渗透护理联合正性暗示技术应用于心血管介入室护理之中,可减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心理压力程度,提升患者的介入室护理依从性,降低其应激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声渗透护理 正性暗示技术 心血管介入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介入室全方位有声渗透护理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小布 吴丽丽 唐茜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6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室全方位有声渗透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9月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择2016年10~12月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53例作为试验组,采用全方位有声渗透护理。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室全方位有声渗透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9月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择2016年10~12月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53例作为试验组,采用全方位有声渗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和护理缺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血管介入室护理过程中落实全方位有声渗透护理模式,能够显著缓解该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依从性、安全性与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室 全方位 有声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心血管介入室护士健康的因素与防护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雪梅 任凤英 张慧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3247-3247,共1页
随着导管技术的发展,如何做好介入室护士的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结合我院工作中的实际,心血管介入室影响护士健康的因素与防护对策总结如下。1影响因素1.1生物因素介入室护士在手术配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术后... 随着导管技术的发展,如何做好介入室护士的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结合我院工作中的实际,心血管介入室影响护士健康的因素与防护对策总结如下。1影响因素1.1生物因素介入室护士在手术配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术后整理器械台上的各种穿刺针、导丝、刀片等,工作人员极易发生职业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室 护士 健康 影响因素 防护对策
原文传递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消毒隔离的前馈控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艳红 杨新凤 +1 位作者 杨益 王晗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TRA)消毒隔离前馈控制的效果。方法对308例TRA患者(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消毒隔离措施,对312例患者(观察组)实施前馈控制管理,通过成立风险质控小组,运用"头脑风暴法"开展消毒隔离安全讨论,确立...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TRA)消毒隔离前馈控制的效果。方法对308例TRA患者(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消毒隔离措施,对312例患者(观察组)实施前馈控制管理,通过成立风险质控小组,运用"头脑风暴法"开展消毒隔离安全讨论,确立心血管介入室消毒隔离的高危因素,对高危因素实施前馈控制措施。比较两组术后穿剌处伤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穿剌处伤口感染20例(6.5%),观察发生8例(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RA的消毒隔离实施前馈控制,能有效降低穿剌处伤口感染率,是手术安全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室 经桡动脉途径穿刺 冠状动脉造影术 消毒隔离 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