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共病在饮食行为与轻度认知障碍关联中的作用
1
作者 李春利 曾燕 +2 位作者 程桂荣 黄招兰 马容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4-279,共6页
目的探讨饮食行为与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关联性,并进一步分析心血管代谢性共病在该关联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至2023年湖北老年记忆队列研究中3个社区和大悟县48个村的老年认知筛查相关数据6599例,... 目的探讨饮食行为与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关联性,并进一步分析心血管代谢性共病在该关联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至2023年湖北老年记忆队列研究中3个社区和大悟县48个村的老年认知筛查相关数据6599例,采用食物频率问卷、饮食行为问卷评估并利用潜在类别分析将受试者归类到健康饮食行为(healthy eating behavior,HEB)、亚健康饮食行为(sub-healthy eating behavior,SHEB)和不健康饮食行为(unhealthy eating behavior,UEB),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为经医师诊断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病,MCI由医师、专家团队根据Peterson标准诊断,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共病在饮食行为与MCI关联性中的作用。结果MCI患病率为24.3%,HEB、SHEB和UEB患病率分别为16.6%、24.3%和31.3%。女性、≥75岁、无配偶、文化程度低、居住在农村、无稳定收入、缺乏体育锻炼、体质量指数异常、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种类、SHEB、UEB的老年人MCI患病率更高(P<0.05,P<0.01)。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EB(OR=1.220,95%CI:1.004~1.418,P=0.045)和SHEB(OR=1.592,95%CI:1.345~1.883,P=0.001)与老年人MCI风险呈正相关。进一步分析饮食行为和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与MCI关联中的分层发现,在HEB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MCI风险最高(OR=4.220,95%CI:1.913~9.309,P=0.001);在SHEB中高血压+糖尿病(OR=1.640,95%CI:1.157~2.322,P=0.005)、高血压+脑血管病(OR=1.454,95%CI:1.041~2.031,P=0.028)、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OR=2.064,95%CI:1.246~3.419,P=0.005)、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OR=1.974,95%CI:1.036~3.760,P=0.039)明显增加MCI风险。结论SHEB和UEB老年人MCI患病风险高,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共病进一步增加MCI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和代谢性疾病 认知功能障碍 现象 调查和问卷 饮食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地区血尿酸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关系
2
作者 兰秋秋 常晓玉 +3 位作者 张佳星 杨晓龙 赵燚 张毓洪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 分析宁夏农村地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M)的患病情况,探索该人群血尿酸(SUA)与CMM的关系。方法 利用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宁夏课题(CNC-NX)基线调查数据,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青铜峡市和平罗县4个乡镇的15 802人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 分析宁夏农村地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M)的患病情况,探索该人群血尿酸(SUA)与CMM的关系。方法 利用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宁夏课题(CNC-NX)基线调查数据,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青铜峡市和平罗县4个乡镇的15 802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体格检查数据和生物样品,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探讨SUA与CMM的关系。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7.14±10.08)岁,CMM患者3 563人,粗患病率为27.15%,年龄标化患病率为19.31%。CMM患者年龄、男性比例、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SUA)、肌酐(Cr)均高于非心血管代谢性共病(NCMM)患者(P均<0.05),而总能量摄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低于NCMM患者(P均<0.05)。将高尿酸血症(HUA)人群中的尿酸水平分为3等份,T_(1)组(SUA>360μmol·L^(-1)),T_(2)组(SUA>397μmol·L^(-1)),T_(3)组(SUA>447μmol·L^(-1));以T_(1)为参考,在未调整任何变量时,T_(2)组相比于T_(1)组CMM患病风险增加(OR=1.335,95%CI=1.043~1.710,P=0.022);在调整年龄、性别及与CMM相关因素后,T_(2)组相比于T_(1)组CMM的患病风险增加(OR=1.503,95%CI=1.081~2.089,P=0.015);65岁及以上人群中T_(2)组相比于T_(1)组CMM的患病风险增加(OR=1.823,95%CI=1.087~3.058,P=0.023)。结论 宁夏地区人群CMM患病率较高,HUA是CMM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尿酸 高尿酸血症 心血管代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方式干预对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病人影响的Meta分析
3
作者 曾婧晖 宋凯 +3 位作者 力娜 张静 杨龙辉 朱瑞芳 《循证护理》 2025年第8期1459-1467,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生活方式干预对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病人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的影响,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人群的疾病预防提供循证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 目的:系统评价生活方式干预对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病人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的影响,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人群的疾病预防提供循证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中关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与生活方式干预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2014年1月1日—2024年9月1日,由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价,使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涉及1596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改善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病人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WMD=0.10,95%CI(0.00,0.20),P=0.04]、空腹血糖[WMD=-1.23,95%CI(-1.97,-0.48),P=0.001]、三酰甘油[WMD=-0.48,95%CI(-0.73,-0.24),P=0.0001]、收缩压[WMD=-7.73,95%CI(-12.06,-3.39),P=0.0005]及腰围[WMD=-3.20,95%CI(-6.16,-0.24),P=0.0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当干预时间≥3个月时,生活方式干预能改善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病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收缩压、腰围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改善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病人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指标,具有副作用低、操作简便、非侵入性等优点;但干预时间<3个月的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心血管代谢性 代谢综合征 META分析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与心血管疾病共病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唐春容 乔卫龙 +2 位作者 夏茏 罗琳 罗义钢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5年第3期225-229,共5页
流行病学证据显示哮喘与多种心血管事件相关,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二者之间的共病机制可能涉及全身性炎症、氧化应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遗传因素。目前,治疗哮喘与心血管疾病共病尚无特效药物,但一些... 流行病学证据显示哮喘与多种心血管事件相关,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二者之间的共病机制可能涉及全身性炎症、氧化应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遗传因素。目前,治疗哮喘与心血管疾病共病尚无特效药物,但一些药物如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tezepelumab等可能不增加心血管风险,而罗氟司特、度普利尤单抗等药物可能同时对哮喘和心血管疾病有益。现阐述哮喘与心血管疾病的共病风险、机制以及可能的治疗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心血管疾病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痴呆与心血管疾病共病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效果研究
5
作者 张青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43-148,共6页
探讨痴呆和心血管疾病共病护理干预方案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医院招募痴呆共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3次共病护理支持的线上视频会议教育、2次电话随访及8次微信知识推送,为期6周,... 探讨痴呆和心血管疾病共病护理干预方案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医院招募痴呆共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3次共病护理支持的线上视频会议教育、2次电话随访及8次微信知识推送,为期6周,对照组则接受常规的卫生保健服务。结果 干预后两组间药物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时间(T0、T1、T2)的药物依从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100);体育锻炼水平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时间(T0、T1、T2)的体育锻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5),交互效应无统计学差异(P=0.854);干预后其他日常管理得分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不同时间(T0、T1、T2)的其他日常管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5),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130);干预后患者疾病决策参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不同时间(T0、T1、T2)的决策参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3),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164)。结果 表明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卫生保健服务获取具有统计学意义(95%CI:0.09-1.40,P=0.026),不同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自我管理相关结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家庭照顾者相关结果仅照护者积极感受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痴呆与心血管疾病共病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于痴呆居家照护情境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心血管疾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血管病合并共病诊疗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6
作者 盛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7-259,共3页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在老年人群中,多种疾病共存的现象极为普遍,最近一项纳入世界范围内193个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74岁以上老年人群共病发生率可达67%[1]。心血管疾病作为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和首位致死疾病,...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在老年人群中,多种疾病共存的现象极为普遍,最近一项纳入世界范围内193个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74岁以上老年人群共病发生率可达67%[1]。心血管疾病作为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和首位致死疾病,常与其他慢性疾病同时存在,即老年心血管病合并共病。老年心血管病合并共病会导致患者病情更为复杂,医疗需求增加,住院次数增多,死亡风险上升。因此,深入了解老年心血管病合并共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现象 治疗 心脏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午休和夜间睡眠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关系
7
作者 吴艳艳 王如梦 +4 位作者 白艳君 汤紫薇 谷依檬 韩森福 薛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5期2689-2695,共7页
目的:探讨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睡眠情况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和2015年的数据,选取基线期无心血管代谢性共病且参与2015年随访的人群(年龄≥60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 目的:探讨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睡眠情况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和2015年的数据,选取基线期无心血管代谢性共病且参与2015年随访的人群(年龄≥60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睡眠情况(午休时间、午休长短、夜间睡眠时间、夜间睡眠长短、睡眠质量)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风险的关联。根据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抑郁、心脏病进行亚组分析,探讨午休长短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发病的关系。结果:共纳入6829例研究对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不午休(0 min)相比,长午休(≥30 min)的心血管代谢性共病风险升高[OR=1.40,95%CI(1.08,1.82),P<0.05],尤其在高血压[OR=1.43,95%CI(1.03,1.98),P<0.05]、血脂异常[OR=1.53,95%CI(1.08,2.16),P<0.05]、非糖尿病[OR=1.37,95%CI(1.02,1.83),P<0.05]人群中;与夜间正常睡眠(7~9 h)相比,夜间长睡眠(>9 h)的心血管代谢性共病风险降低[OR=0.36,95%CI(0.14,0.90),P<0.05]。睡眠质量情况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发病风险无关(P>0.05)。结论:在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长午休(≥30 min)会增加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发病风险,夜间长睡眠(>9 h)可能会降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代谢性 午休时间 夜间睡眠时间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与代谢性疾病共病的中医病机
8
作者 耿俏俏 顾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3期134-136,共3页
银屑病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迁延反复,且易与多种代谢性疾病共病,目前西医治疗仅能缓解症状并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而中医在银屑病与代谢性疾病的病因病机上有独特的见解,且在其治疗上也有独到的优势。近年来,随着临床研... 银屑病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迁延反复,且易与多种代谢性疾病共病,目前西医治疗仅能缓解症状并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而中医在银屑病与代谢性疾病的病因病机上有独特的见解,且在其治疗上也有独到的优势。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从中医角度探讨银屑病与代谢性疾病共病的中医病机及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但对于二者共病的中医病机及论治的相关研究尚不全面。文章通过对银屑病与代谢性疾病的中医病机进行分析,阐述二者之间共病状态的相互影响,并从共病论治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医临床的治疗经验探讨银屑病与代谢性疾病的共病状态及治疗方法,以期为中医防治银屑病与代谢性疾病共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 代谢性疾病 银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居民心血管相关疾病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韵鸥 侯悦 +5 位作者 张梅 张笑 李纯 赵振平 黄正京 王丽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45,共10页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居民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公共卫生政策和资源合理分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调查中66510例≥60岁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我国老年人心血...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居民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公共卫生政策和资源合理分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调查中66510例≥60岁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我国老年人心血管相关疾病患病率及共病现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共病影响因素。结果我国老年居民单病种患病率前三的分别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58.95%、42.16%、25.29%;56.03%的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心血管相关慢性病;冠心病、肥胖、卒中、高尿酸血症患者多合并3种以上其他慢性病(合并率分别为45.23%、43.59%、41.86%、41.06%);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合并多种慢性病比例高于男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增长、城市、身体活动不足的老年人共患心血管相关慢性病的可能性更大(P<0.05),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对男性共患影响较大,睡眠和红肉摄入对女性影响较大。结论我国老年人心血管相关疾病共患率较高,且具有多种危险因素,需要及时开展综合干预、多病共管,以促进老年居民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盛莉 帖茹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5-987,共3页
中国社会老龄化兼具快速与深度特点,据《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数据分析,预计2050年我国年龄≥65岁老年人口将达3.8亿,约占总人口比例的30%。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且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 中国社会老龄化兼具快速与深度特点,据《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数据分析,预计2050年我国年龄≥65岁老年人口将达3.8亿,约占总人口比例的30%。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且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60%~70%合并其他多种慢性疾病,约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还患有非心血管疾病合并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老年综合评估 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共病”在心血管外科中的综合治疗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志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共3页
心血管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共病(即“心脑共病”)在心血管外科领域日益受到重视。“心脑同治”策略作为一种综合性治疗理念,强调心脏与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为“心脑共病”的同期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聚焦心血管外科领域常见病及其... 心血管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共病(即“心脑共病”)在心血管外科领域日益受到重视。“心脑同治”策略作为一种综合性治疗理念,强调心脏与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为“心脑共病”的同期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聚焦心血管外科领域常见病及其围手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阐述“心脑同治”策略,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现象 心血管外科手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常见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张辉 李泱 刘传斌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624-627,共4页
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常有多病共存现象,而合并心血管疾病(CVD)最为常见,是其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其心血管保护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在老年T2DM与CVD共病的治疗上展现出良好... 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常有多病共存现象,而合并心血管疾病(CVD)最为常见,是其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其心血管保护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在老年T2DM与CVD共病的治疗上展现出良好的前景。本文就SGLT2i在T2DM合并心力衰竭、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常见CVD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 2型 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 老年 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桂玲 王佳琳 +2 位作者 曾丽 邱意浓 王淑苹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01-1706,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老年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和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有随访记录的18009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基本信息,运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包含高... 目的:探讨中国老年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和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有随访记录的18009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基本信息,运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包含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数量、组合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老年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患病率为19.67%。在控制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与无心血管代谢性疾病老年人相比,有心血管代谢性共病老年人出现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更高[OR=1.18,95%CI(1.08,1.29)],且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得分更高[β=1.52,95%CI(1.21,1.90)]。与无心血管代谢性疾病老年人相比,同时患高血压和糖尿病[OR=1.28,95%CI(1.06,1.54)],同时患高血压、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OR=1.33,95%CI(1.04,1.70)]的老年人出现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增加。结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老年人,尤其是共病模式包含高血压的老年人,出现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代谢性 认知功能 老年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丛溪 陈亚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7,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和心血管疾病都具有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的特点,现在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两者存在相互影响。目前临床上对慢阻肺合并心血管疾病普遍认识不足,导致合并症的处理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易被忽略。肺功能检查在二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和心血管疾病都具有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的特点,现在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两者存在相互影响。目前临床上对慢阻肺合并心血管疾病普遍认识不足,导致合并症的处理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易被忽略。肺功能检查在二者合并或鉴别诊断中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病情进展和预后情况等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旨在帮助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慢阻肺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认识,同时利用肺功能检查识别和恰当处理慢阻肺,提高疾病的综合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检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血管疾病 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患病率与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瑾 孙妍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6期9-15,共7页
目的评估中老年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copus数据库,检索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患病率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起至今,由2名研究... 目的评估中老年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copus数据库,检索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患病率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起至今,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纳入、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再通过Stata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共计332932例参与者。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中老年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患病率为14.6%(95%CI 10.0~19.2),女性、老年人、城市、经济状况较好、超重或肥胖、抑郁人群发生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风险更高。结论中老年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患病率较高,应在高风险人群中做好预防和管理的工作,应为弱势群体倾斜社会资源,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心血管代谢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对失眠与心血管疾病共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璐璐 刘梅颜 +2 位作者 张丽军 刘梦超 陈琦玲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96-100,共5页
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近年来,失眠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多项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与失眠的共病率高,失眠对心血管疾... 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近年来,失眠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多项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与失眠的共病率高,失眠对心血管疾病有重要影响,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素轴及释放炎性因子等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作用,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或使原发病病情加重。文章探讨失眠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具体机制,失眠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以及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的诊断与治疗,以期引起更多临床工作者对失眠的重视,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心血管疾病 中西医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共病状态严重程度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杜文洁 高春红 +1 位作者 胡晓琳 汤一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51-54,58,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共病状态严重程度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67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改良老年疾病累计评分表(MCIRS-G)结果进行分组,其中<20分组65例,20~50分组58例,>50分组44例。收集并整...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共病状态严重程度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67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改良老年疾病累计评分表(MCIRS-G)结果进行分组,其中<20分组65例,20~50分组58例,>50分组44例。收集并整理所有患者的相关资料,选择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中文版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将有差异的资料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分析影响不同MCIRS-G得分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不同MCIRS-G得分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吸烟、饮酒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心肌梗死、心绞痛、EQ-5D得分、SF-36得分、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不同SF-36得分患者、不同EQ-5D得分患者在心肌梗死、心绞痛、MCIRS-G得分、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将上述有显著差异的资料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心肌梗死、心绞痛、MCIRS-G得分、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是影响SF-36得分、EQ-5D得分的因素。结论影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共病状态严重程度与生活质量的因素较多,临床应重点关注并提供完善的治疗与护理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心血管疾病 状态 老年患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心血管共病患者护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铭 彭菊意 +4 位作者 刘星宇 耿文静 刘彦秋 刘宇丹 赵华 《天津护理》 2024年第1期59-65,共7页
目的:分析心血管共病患者护理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前沿趋势。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来源,收集建库至2023年1月1日的心血管共病患者护理研究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国家、机构、作者合作网络和关键词共现图,分析心血管... 目的:分析心血管共病患者护理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前沿趋势。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来源,收集建库至2023年1月1日的心血管共病患者护理研究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国家、机构、作者合作网络和关键词共现图,分析心血管共病患者护理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结果:共纳入文献1 044篇,发文量呈持续增长趋势。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发文机构以卡罗林斯卡学院和多伦多大学为主。从事心血管共病患者护理研究的作者较多,但分布较分散,合作较为薄弱。心血管共病患者护理研究的热点是共病管理、心血管代谢性共病、双心医学等。未来的研究趋势是心血管共病患者的循证护理研究。结论:目前该领域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研究团队及机构应继续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心血管共病患者护理研究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护理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团结奋进勇攀高峰--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团队
19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I0001-I0002,共2页
随着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常年居高不下甚至正不断增加。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也是心血管疾病临床管理所面临的重要... 随着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常年居高不下甚至正不断增加。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也是心血管疾病临床管理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和难题!近年来,王聪霞教授所带领的课题团队,在前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研究基础上,针对临床中日益普遍的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防治展开进一步研究,发掘出系列新的治疗药物和作用靶点,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心血管疾病 作用靶点 研究团队 代谢性疾病 2型糖尿 血脂异常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君火不煦脾土”理论探究心血管疾病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共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宁张弛 刘振丽 +3 位作者 王淳 彭诗涛 陈曦 宋志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7-249,284,共4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共病的占比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中医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共病的占比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中医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点,使其在探究共病共性方面展现出了独特优势。本文以“君火不煦脾土”立论,探究CVD与NAFLD共病的形成机制,认为心火温煦之力不足,脾土失温,难化水饮,痰瘀中困是其主要病机。通过整合“君火不煦”“脾土失温”的现代科学研究进展,挖掘“君火不煦脾土”理论指导下CVD与NAFLD的共病发病机制,并总结了补火助阳法治疗NAFLD的相关报道。从“君火不煦脾土”病机以及温通心阳治法的角度,为CVD与NAFLD共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火不煦脾土 心血管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