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组学在心血管生物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裴卫东 惠汝太 刘力生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356-357,共2页
关键词 基因组学 高血压 心血管生物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振动的心血管生物学效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马雪 田振军 Hiroki Yokota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9-715,共7页
目前机械振动作为干预手段,在运动员肌肉力量训练、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综合症、促进骨折愈合、预防骨质疏松等诸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并且低频振动作为康复治疗手段用于如减肥(作用于脂肪及较厚部位的体表,促使脂肪分解)、消除疲劳... 目前机械振动作为干预手段,在运动员肌肉力量训练、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综合症、促进骨折愈合、预防骨质疏松等诸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并且低频振动作为康复治疗手段用于如减肥(作用于脂肪及较厚部位的体表,促使脂肪分解)、消除疲劳(作用于足底或足踝部放松全身)、消除肌痉挛(作用于痉挛肌局部,加速清除局部代谢产物)等方面。采用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机械振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进行文献梳理与总结,希望这些研究能为振动训练参数的制定提供参考,在提高训练效果的同时避免对运动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 心血管生物学 振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影响心血管生物学的分子机制
3
作者 钱荣立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心血管生物学 IR 血糖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O转录因子与心血管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路乔 黄波 程晓曙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13-417,共5页
FoxO转录因子参与心肌细胞凋亡、萎缩、自噬及糖代谢等生理过程以及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心血管病理过程的调控。本文就FoxO转录因子对心血管生物学效应的调控机制做一综述。
关键词 转录因子 FOXO 心血管生物学效应 调控机制
原文传递
心血管系统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娟 尚彤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116,共6页
在后基因组时代中,系统生物学是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系统医学生物学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和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的对象是人体、疾病和防治措施。由于心血管疾病突出的重要性,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心血管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本文综述... 在后基因组时代中,系统生物学是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系统医学生物学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和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的对象是人体、疾病和防治措施。由于心血管疾病突出的重要性,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心血管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心血管系统生物学主要的研究课题,总结了用以整合数据的方法和策略,心血管系统模型的类型和应用,建模的工具和标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心血管系统生物学可能将面临的一些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系统生物学 心血管系统建模 网络生物学 数据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国际心血管生物学与心力衰竭学术会议征文启事
6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8-478,共1页
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上海复旦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脏科联合主办的2009国际心血管生物学与心力衰竭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7月29-31日在南京举行。会议将邀请多名美国、加拿大和... 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上海复旦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脏科联合主办的2009国际心血管生物学与心力衰竭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7月29-31日在南京举行。会议将邀请多名美国、加拿大和我国在心力衰竭基础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知名专家讲座。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生物学 心力衰竭 学术会议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征文 国际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动物研究所
原文传递
2009国际心血管生物学与心力衰竭学术会议征文启事
7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8-338,共1页
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上海复旦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脏科联合主办的2009国际心血管生物学与心力衰竭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7月29—31日在南京举行。会议将邀请多名美国、加拿大... 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上海复旦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脏科联合主办的2009国际心血管生物学与心力衰竭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7月29—31日在南京举行。会议将邀请多名美国、加拿大和我国在心力衰竭基础及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讲座。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生物学 心力衰竭 学术会议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征文 国际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动物研究所
原文传递
2009国际心血管生物学与心力衰竭学术会议征文启事
8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3-553,共1页
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上海复旦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脏科联合主办的2009国际心血管生物学与心力衰竭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7月29至31日在南京举行。会议将邀请多名美国、加拿大... 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上海复旦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脏科联合主办的2009国际心血管生物学与心力衰竭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7月29至31日在南京举行。会议将邀请多名美国、加拿大和我国在心力衰竭基础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知名专家讲座。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生物学 心力衰竭 学术会议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征文 国际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动物研究所
原文传递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博士生李晨赴英国伦敦参加2012年心血管生物学前沿会议并获最佳壁报奖
9
《华西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587-587,共1页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博士研究生李晨在"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资助下,赴英国伦敦参加了2012年心血管生物学前沿会议(Frontier in CardioVascular Biology 2012,FCVB2012)。
关键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心血管生物学 心脏内科 会议 伦敦 英国 博士生 博士研究生
原文传递
内皮祖细胞与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2
10
作者 Eduard Shantsila 王翔凌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生物学 动脉粥样硬化 致病危险因素 内皮损伤 心血管事件 CEL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tensin-(1-7): new perspectives in atherosclerosis treatment 被引量:3
11
作者 Feng ZHANG Jun LIU +3 位作者 Su-Fang LI Jun-Xian SONG Jing-Yi REN Hong CHEN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676-682,共7页
Angiotensin (Ang)-(1-7) is recognized as a new bioactive peptide in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 Ang-(1-7) is a counter-regulatory mediator of Ang-II which appears to be protective against cardiovascular di... Angiotensin (Ang)-(1-7) is recognized as a new bioactive peptide in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 Ang-(1-7) is a counter-regulatory mediator of Ang-II which appears to be protective agains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cent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Ang-(1-7)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improving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regulating lipid metabolism, leading to inhibition of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and increase of plaque stability. Although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g-(1-7) is restricted due to its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identification of stabilized compounds, including more stable analogues and specific delivery compounds, has enable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g-(1-7).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ed recent findings concerning the biological role of Ang-(1-7) and related mechanism during atherosclerosis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we highlighted the perspective to develop therapeutic strategies using Ang-(1-7) to treat atheroscle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tensin-(1-7) ATHEROSCLEROSIS Endothelial function Smooth muscle cell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道外疾患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江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0期7394-7395,共2页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分离和提纯 心血管疾病/微生物学 糖尿病 2型/微生物学 呼吸道疾病/微生物学 消化系统疾病/微生 物学 人类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bioinformatics method for predicting long noncoding RNAs associated with vascular disease 被引量:2
13
作者 LI JianWei GAO Cheng +6 位作者 WANG YuChen MA Wei TU Jian WANG JunPei CHEN ZhenZhen KONG Wei CUI QingHu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4年第8期852-857,共6页
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play important roles in human diseases including vascular disease.Given the large number of lncRNAs,however,whether the majority of them are associated with vascular disease remains unknown... 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play important roles in human diseases including vascular disease.Given the large number of lncRNAs,however,whether the majority of them are associated with vascular disease remains unknown.For this purpose,here we present a genomic location based bioinformatics method to predict the lncRNAs associated with vascular disease.We applied the presented method to globally screen the human lncRNAs potentially involved in vascular disease.As a result,we predicted 3043 putative vascular disease associated lncRNAs.To test the accuracy of the method,we selected 10 lncRNAs predicted to be implicated in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for further experimental validation.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eight of the 10 lncRNAs(80%)are validated.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presented method has a reliable prediction performance.Finally,the presented bioinformatics method and the predicted vascular disease associated lncRNAs together may provide helps for not only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s of lncRNAs in vascular disease but also the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molecul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vascular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scular disease lncRNAs BIOINFORMATICS
原文传递
深静脉导管封管液细菌培养在胸心外科的应用
14
作者 廖佳 彭薇 梁楠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1期7644-7644,共1页
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封管液细菌培养与常规血细菌培养在胸心外科患者的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早期诊断意义,减少CRI的发病率提供新的诊断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在胸心外科治疗的200例患者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封管液细菌培养和血细菌培养... 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封管液细菌培养与常规血细菌培养在胸心外科患者的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早期诊断意义,减少CRI的发病率提供新的诊断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在胸心外科治疗的200例患者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封管液细菌培养和血细菌培养,对比阳性率,并做药敏试验。结果 200例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液中共培养出26例病原菌,CRI发生率13.0%;血细菌培养出19例病原菌,导管相关性菌血症(CRB)发生率9.5%。结论封管液细菌培养是一种确实有效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为早期及时合理应用敏感抗生素和降低患者病死率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 心脏外科手术 心血管感染/微生物学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