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妥泰快速加量治疗婴儿癫痫耐受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钟佑泉 谢晓丽 +3 位作者 吴惧 吴梅 胡文广 周文智 《四川医学》 CAS 2003年第3期231-232,共2页
目的 了解婴儿癫痫患者使用妥泰治疗快速加量的耐受性。方法  2 4例婴儿癫痫患者为快速加量组 ,在2~ 3周内达到妥泰目标剂量 ,16例年龄 >3岁的癫痫儿童作为对照 ,妥泰加量期为 4~ 6周 ,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副作用发生率。结果 快... 目的 了解婴儿癫痫患者使用妥泰治疗快速加量的耐受性。方法  2 4例婴儿癫痫患者为快速加量组 ,在2~ 3周内达到妥泰目标剂量 ,16例年龄 >3岁的癫痫儿童作为对照 ,妥泰加量期为 4~ 6周 ,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副作用发生率。结果 快速加量组妥泰剂量 3 8~ 13mg/kg .d( 6.2mg/kg .d +2 .7mg/kg .d) >对照组 2~ 6.7mg/kg .d( 3.5mg/kg .d +1.8mg/kg .d) ,t =17.32 5 1,P <0 .0 5 ,但两组疗效和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χ2 分别为 2 70 32和 1 32 47,P值均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癫痫 治疗 妥泰 耐受性 疗效 临床观察 快速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加量口服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状态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卓子禄 张波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66-366,共1页
齐拉西酮是继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等之后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精神疾病,因能迅速控制精神病激越症状,阻断边缘系统多巴胺D2受体,控制阳性症状,目前已用于精神分裂症的一线治疗。本... 齐拉西酮是继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等之后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精神疾病,因能迅速控制精神病激越症状,阻断边缘系统多巴胺D2受体,控制阳性症状,目前已用于精神分裂症的一线治疗。本研究对齐拉西酮口服快速加量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状态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 快速加量 治疗 激越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吡酯快速加量法治疗小儿癫痫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蔡虹 王立文 徐光芝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3年第1期19-20,23,共3页
目的 观察托吡酯快速加量法治疗小儿癫痫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 30例符合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的癫痫临床发作的分类与 1989年癫痫与癫痫综合征分类中的各型癫痫患儿在住院期间应用快速加量法给予托吡酯进行治疗。治疗剂量由小... 目的 观察托吡酯快速加量法治疗小儿癫痫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 30例符合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的癫痫临床发作的分类与 1989年癫痫与癫痫综合征分类中的各型癫痫患儿在住院期间应用快速加量法给予托吡酯进行治疗。治疗剂量由小剂量开始 ,平均 1.0mg (kg·天 ) ,每2~ 3天增加 1.0mg kg ,平均 13天达目标剂量 [平均 4 .5mg (kg·天 ) ]至发作控制 ,同时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1)托吡酯快速加量法治疗住院小儿癫痫 30例平均加药时间 13天达平均剂量 4 .5mg (kg·天 ) ,其总疗效为发作完全控制 14例 (4 6 .7% ) ,发作减少≥ 75 % 9例 (30 % ) ,发作减少≥ 5 0 % 5例 (6 .7% )。(2 )发生不良反应总例数 8例 (2 6 .7% )。表现为食欲降低 5例 (16 .7% ) ;低热为 3例 (10 % ) ;嗜睡、困倦 2例 (6 .7% ) ;多动、兴奋 2例 (6 .7% ) ;部分有交叉。结论 应用托吡酯治疗住院的癫痫儿童时可以快速加量 ,可以很快达到有效控制 ,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加量 托吡酯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妥泰快速加量婴儿的适应能力观测
4
作者 谢晓丽 钟佑泉 +2 位作者 吴惧 吴梅 胡文广 《小儿急救医学》 2003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  本文通过对妥泰快速加量适应能力观测 ,探讨最适的剂量及加量速度 ,以达到提高疗效、减小副作用的目的。 方法  收集我院 2 0 0 1年 2 4例≤ 1岁各型癫患儿 ,按“妥泰快速加量婴儿适应能力观测”方案 ,分为 2周岁及 3周岁完... 目的  本文通过对妥泰快速加量适应能力观测 ,探讨最适的剂量及加量速度 ,以达到提高疗效、减小副作用的目的。 方法  收集我院 2 0 0 1年 2 4例≤ 1岁各型癫患儿 ,按“妥泰快速加量婴儿适应能力观测”方案 ,分为 2周岁及 3周岁完成加量组 ,每 3天加量 1次 ,每次加量 0 5~ 1mg/(kg·d) ,平均剂量为 6 2mg/(kg·d)。疗效评定 :优 :发作减少 10 0 %,良≥ 75 %,中≥5 0 %,差 <5 0 %或无效。 结果  快速加量成功的 2 3例中疗效优 11例 ( 4 7 8%) ,良 7例 ( 3 0 4%) ,中 5例 ( 2 1 7%) ,无发作减少<5 0 %或恶化者。 结论  妥泰的疗效和副作用有较大个体差异 ,用药技巧至关重要 ;婴儿期快速加量副作用不如儿童期明显 ,可能与婴儿期药物清除率较高有关 ;在发作频繁的各型癫中 ,妥泰的快速加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泰 快速加量 婴儿 适应能力 观测 抗癫痫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硫平两种剂量快速加量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对照分析
5
作者 张红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22期123-124,共2页
目的 探讨奎硫平两种剂量快速加量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 2010年 1月 ~2012年 6月收治的 86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43例 )和治疗组 (43例).治疗组患者起初服用奎硫平剂量是100 mg/d,... 目的 探讨奎硫平两种剂量快速加量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 2010年 1月 ~2012年 6月收治的 86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43例 )和治疗组 (43例).治疗组患者起初服用奎硫平剂量是100 mg/d,随后每天增加100 mg,在 1周内达到600 mg/d.对照组患者初期剂量在 200 mg/d,随后每天增加 200 mg,在 4 d内达到 600 mg/d.疗程 1个月.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 7 d后,对照组有效率 15.6%,治疗组有效率 16.8%,1个月后,对照组有效率 64.7%,治疗组有效率69.8%.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 7 d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 51.2%和 3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1个月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32.6%和 30.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奎硫平两种剂量快速加量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疗效相似,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有效.但奎硫平 100 mg/d快速加量治疗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少于 200 mg/d的快速加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硫平 快速加量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霉素B快速加量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杨露 刘佳 +5 位作者 江滢 王翼洁 徐晓峰 甘周庆 陈灼林 彭福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48-354,共7页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普通针剂快速加量方法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至2019年间41例确诊为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例,按照两性霉素B加量速度的不同将病例分为快速加量组与常规加量组:...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普通针剂快速加量方法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至2019年间41例确诊为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例,按照两性霉素B加量速度的不同将病例分为快速加量组与常规加量组:若两性霉素B增量>5 mg/d或加量至0.5 mg/kg剂量所需时间<7 d,则纳入快速加量组;若增量<5 mg/d或加量至0.5 mg/kg剂量所需时间≥7 d,则纳入常规加量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隐球菌涂片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出院时及10周后返院复查时的治疗有效率评估其疗效差异,通过对比两组之间血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来评估两组之间的安全性差异。结果快速加量组与常规加量组患者隐球菌涂片转阴时间分别为12.00(5.00,22.00)d vs.41.00(24.75,91.50)d,住院时间分别为25.00(20.20,44.25)d vs.40.00(34.00,53.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治疗有效率、电解质紊乱、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86.36%vs.63.16%、45.45%vs.31.58%、36.36%vs.15.79%、40.90%vs.42.11%,10周后返院复查时分别为81.82%vs.78.95%、16.67%vs.25.00%、11.11%vs.6.25%、11.11%vs.37.50%,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性霉素B普通针剂快速加量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可使患者脑脊液隐球菌清除速度加快、住院时间缩短,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传统加量法相似,临床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性脑膜炎 两性霉素B 快速加量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硫平快速加量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灵丽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4期110-110,112,共2页
目的:探究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应用奎硫平快速加量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方法:选自本院2011/2013年收治的精神分裂者急性期患者50例,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A组患者开始服用奎... 目的:探究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应用奎硫平快速加量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方法:选自本院2011/2013年收治的精神分裂者急性期患者50例,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A组患者开始服用奎硫平剂量为100 mg/d,之后每天递增剂量100 mg,直到剂量达到600 mg/d时保持该剂量;B组患者开始服用奎硫平剂量为200 mg/d,之后每天增加剂量200 mg,直到剂量达到600 mg/d 时保持该剂量,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分别在治疗后7d和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7 d,A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B组患者相比并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1个月A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B组患者相比并无显著差异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B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显著高于A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应用奎硫平快速加量治疗能够收到突出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剂量每天100 mg的快速加量治疗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概率相对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硫平 快速加量 精神分裂症急性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霉素B快速加量疗法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秦大为 杨明杰 +1 位作者 陆平艳 潘宗琴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0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评估两性霉素B(AmB)快速加量疗法治疗HIV/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CM)患者的疗效及患者对其的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传染病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例经AmB快速加量疗法治疗的HIV/AIDS合并CM患者(11例次使用AmB)的临... 目的:评估两性霉素B(AmB)快速加量疗法治疗HIV/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CM)患者的疗效及患者对其的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传染病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例经AmB快速加量疗法治疗的HIV/AIDS合并CM患者(11例次使用AmB)的临床资料,分析AmB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治疗后2周及10周的生存率。结果:AmB使用的中位剂量为25(20~40)mg/d,中位疗程为47(10~76)d;患者未出现明显急性不良反应,低钾血症发生率达100.0%(11/11),18.2%(2/11)的患者出现肾功能检测结果异常,1例患者在停用AmB第4天时仍发生急性肾损伤2期,经补液、保肾等对症处理后肾功能损害逐渐恢复,并未遗留持久性肾功能损害;患者2周存活率为100%(9/9),10周存活率为88.9%(8/9)。结论:AmB快速加量疗法治疗HIV/AIDS合并CM患者的疗效明显,患者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隐球菌性脑膜炎 快速加量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硫平两种剂量快速加量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对照分析
9
作者 刘文艳 申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4期135-136,共2页
目的对比奎硫平两种剂量快速加量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奎硫平进行治疗,对照组38例初始剂量为200 mg/d,之后以200 mg/d的剂量增加,于4 d内给药剂量升至600 mg/d... 目的对比奎硫平两种剂量快速加量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奎硫平进行治疗,对照组38例初始剂量为200 mg/d,之后以200 mg/d的剂量增加,于4 d内给药剂量升至600 mg/d;观察组42例初始剂量为100 mg/d,之后以100 mg/d的剂量增加,于1周内给药剂量升至600 mg/d,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奎硫平两种剂量快速加量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均可取得显著疗效且疗效相似,安全性均较高,其中初始剂量为100 mg/d且以100 mg/d速度快速加量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初始剂量为200 mg/d、以200 mg/d速度快速加量时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急性期 奎硫平 快速加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硫平两种剂量快速加量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对照分析
10
作者 杨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31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采用奎硫平两种剂量快速加量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方法本次共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奎硫平以100 mg/d为初始剂量,每日呈100 mg/d增加,7 d加至600 mg(对照组)与奎硫平以200 mg/...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采用奎硫平两种剂量快速加量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方法本次共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奎硫平以100 mg/d为初始剂量,每日呈100 mg/d增加,7 d加至600 mg(对照组)与奎硫平以200 mg/d为初始剂量,每日呈200 mg/d增加,4 d加至600 mg(观察组)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在治疗1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6%(8/50)和18%(9/50),在治疗4中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36/50)和80%(40/50),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与治疗4周的临床疗效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1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0%(15/50)和52%(26/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4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分别为52%(26/50)和54%(27/5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100 mg/d为初始剂量然后逐渐加量与以200 mg/d为初始剂量然后逐渐加量的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疗效差异并不显著,但是以100 mg/d为初始剂量然后逐渐加量治疗的方法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硫平 不同剂 快速加量 精神分裂症急性期 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两性霉素B快速加量疗法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志亮 魏洪霞 +3 位作者 成骢 姚文虎 钟艳丹 杨永峰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44-747,共4页
据报道,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若未给予抗真菌治疗,往往在住院2周内死亡。两性霉素B(AmB)联合氟胞嘧啶(5-FC)仍是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主要和关键的治疗措施[1-3]。既往研究发现,AraB存在即刻反应、血细胞异常减少、肝肾... 据报道,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若未给予抗真菌治疗,往往在住院2周内死亡。两性霉素B(AmB)联合氟胞嘧啶(5-FC)仍是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主要和关键的治疗措施[1-3]。既往研究发现,AraB存在即刻反应、血细胞异常减少、肝肾功能损害、心脏毒性以及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国内学者使用AmB较谨慎,建议缓慢逐渐加量以及小剂量使用,如初始剂量1~5mg,然后以每天5mg递增[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脑膜炎 两性霉素B 快速加量 患者 艾滋病 抗真菌治疗 疗法 肝肾功能损害
原文传递
托吡酯快速加量治疗癫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国行 王晋阳 洪震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3年第4期394-396,共3页
目的:评价托吡酯快速加量法治疗癫癎发作对病人的安全性影响。方法:将130例癫癎病人分成两组。一组为常规加量组,另一组为快速加量组。常规加量组为每周加25 mg,4~8周达到治疗量,快速加量组为每3天加25 mg,在10~20 d达到治疗量。分别... 目的:评价托吡酯快速加量法治疗癫癎发作对病人的安全性影响。方法:将130例癫癎病人分成两组。一组为常规加量组,另一组为快速加量组。常规加量组为每周加25 mg,4~8周达到治疗量,快速加量组为每3天加25 mg,在10~20 d达到治疗量。分别观察其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频度、分级和严重程度。结果:快速加量组和常规加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54%和38.46%,而且其持续时间均相近。结论:托吡酯的快速加量法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酯 快速加量 药物治疗 癫痫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两性霉素B3日加量疗法在急性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莹婷 曹励之 +1 位作者 王丹 杨明华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3期170-175,共6页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 3日加量疗法治疗化疗后白血病患儿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及患儿对其的耐受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的发生侵袭性真菌病的急性白血病患儿108例,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 3日加量疗法治疗化疗后白血病患儿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及患儿对其的耐受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的发生侵袭性真菌病的急性白血病患儿108例,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B两组(A组50例,B组58例);A组5日加至足量;B组3日加至足量;分析两性霉素B相关不良反应及剂量累计相关累积毒性,用药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A组中确诊及临床诊断患儿治疗有效率为54.5%、B组为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性霉素B 3日加量疗法治疗侵入性真菌病更具优势,有效率明显提高,且两种给药方式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对于儿童白血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工作中可以采用两性霉素B 3日加量疗法,以期迅速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尽快控制症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快速加量 侵袭性真菌病 急性白血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霉素B三天加量疗法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胡志亮 魏洪霞 +5 位作者 池云 成骢 程健 陈晨 刘媛 杨永峰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评估两性霉素B(AmB)三天加量疗法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疗效及患者对其的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使用AmB三天加量疗法治疗的22例艾滋病合并CM患者(25次使用AmB)的资... 目的评估两性霉素B(AmB)三天加量疗法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疗效及患者对其的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使用AmB三天加量疗法治疗的22例艾滋病合并CM患者(25次使用AmB)的资料。分析AmB相关不良反应,如急性输液相关不良反应(发热、畏寒、寒战、恶心、呕吐等),以及剂量累积相关毒性(如肾毒性、电解质紊乱等),并统计患者2周及10周的生存率。结果AmB使用的中位剂量为35(25~50)mg/d,中位疗程为41(10~78)d。患者未出现明显输液相关不良反应。低钾血症是最为突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75.0%(18/24)。29.2%(7/24)的患者出现。肾功能检测结果异常,但多较轻微。无一例患者因不良反应需要提前终止AmB诱导治疗。患者2周存活率为100%(21/21),10周存活率为95.2%(20/21)。结论AmB三天加量疗法治疗艾滋病合并CM的疗效明显,患者对其的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隐球菌性脑膜炎 治疗 快速加量
原文传递
托吡酯不同加量速度治疗小儿癫癎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绍平 和光祖 +1 位作者 陈征起 何娟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0-232,共3页
关键词 常规 快速加量 托吡酯 速度 治疗 小儿 癫痫 临床 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两性霉素B二天加量疗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苗苗 陈亚玲 +9 位作者 程健 刘媛 孙丙虎 叶子 陈晨 徐春华 成骢 池云 魏洪霞 胡志亮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810-812,共3页
目的初步评估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二天加量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单臂、单中心、开放标签的临床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抗隐球菌... 目的初步评估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二天加量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单臂、单中心、开放标签的临床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抗隐球菌诱导治疗方案选择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用法为第1天首次剂量为1 mg,静脉滴注,观察2 h,若能耐受则给予0.3 mg/kg两性霉素B;第2天起两性霉素B的剂量为0.7 mg/(kg·d)。评估患者两性霉素B输液相关不良反应,两性霉素B剂量累积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脑脊液2周和4周的培养阳性率,以及患者2周和10周的生存情况。结果11例患者年龄为(39.2±8.6)岁,其中男10例,女1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17(11,94)/μL。完成2周和4周两性霉素B疗程的患者分别有10例和9例。无一例患者出现两性霉素B输液相关不良反应。两性霉素B治疗期间(最长统计至使用两性霉素B后4周),1例患者出现3级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1例为4级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2例患者出现3级血红蛋白下降,最低值均为82 g/L,这2例患者均同时使用更昔洛韦抗巨细胞病毒治疗。1例患者出现4级肝功能损伤,丙氨酸转氨酶最高为403 U/L,总胆红素最高为130.5μmol/L;2例患者出现3级肾功能损伤;1例患者出现3级低钾血症,血钾最低为2.49 mmol/L。启动两性霉素B治疗2周后脑脊液隐球菌培养均为阴性。1例患者放弃治疗,后失访(按死亡病例处理),其余10例患者在启动两性霉素B二天加量疗法后第2和10周均存活。结论两性霉素B二天加量疗法应用于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时,两性霉素B输液相关不良反应罕见,但仍需要密切监测剂量累积相关不良反应。该疗法抗真菌疗效较好,绝大多数患者可完成4周两性霉素B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脑膜炎 隐球菌性 两性霉素B 快速加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