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在安全顶板厚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廷春 李术才 +1 位作者 邱祥波 陈卫忠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35-939,共5页
为了合理选择厦门海底隧道的最小顶板厚度。在厦门海底隧道轴线的地质剖面图上,选取了6个典型剖面,在不同的剖面及同一剖面的隧道的不同深度,应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分两个步骤:第l步,在较大的深度范围内初选隧道的项板厚度:第2步,在第... 为了合理选择厦门海底隧道的最小顶板厚度。在厦门海底隧道轴线的地质剖面图上,选取了6个典型剖面,在不同的剖面及同一剖面的隧道的不同深度,应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分两个步骤:第l步,在较大的深度范围内初选隧道的项板厚度:第2步,在第1步初选结果的基础上,在较小的深度范围内,进一步选择。通过对开挖后的应力分布、洞周位移、塑性区等的分析,最后得出厦门隧道的最小顶板厚度。同时,得到一些对后续施工和其他工程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有益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海底隧道 快速拉格朗日法 最小顶板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进行小湾拱坝稳定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寇晓东 周维垣 杨若琼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14,共7页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是基于三维显式有限差分法的数值分析方法 ,它可以模拟岩土或其他材料的三维力学行为 ,可以准确地模拟材料的屈服、塑性流动、软化直至大变形 .由于采用显式差分法 ,它尤其适合于材料的弹塑性、大变形分析以及施工...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是基于三维显式有限差分法的数值分析方法 ,它可以模拟岩土或其他材料的三维力学行为 ,可以准确地模拟材料的屈服、塑性流动、软化直至大变形 .由于采用显式差分法 ,它尤其适合于材料的弹塑性、大变形分析以及施工过程的模拟 .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然后用美国ItascaConsultingGroupInc.开发的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程序FL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 拱坝稳定分析 小湾拱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及其在拱坝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寇晓东 周维垣 杨若琼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7,共4页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是基于三维显式有限差分法的数值分析方法 ,它可以模拟岩土或其他材料的三维力学行为 ,可以准确地模拟材料的屈服、塑性流动、软化直至大变形 .由于采用显式差分法 ,它尤其适合于材料的弹塑性、大变形分析以及施工...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是基于三维显式有限差分法的数值分析方法 ,它可以模拟岩土或其他材料的三维力学行为 ,可以准确地模拟材料的屈服、塑性流动、软化直至大变形 .由于采用显式差分法 ,它尤其适合于材料的弹塑性、大变形分析以及施工过程的模拟 .为此简要介绍了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然后应用美国 Itasca Consulting Group,Inc.开发的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程序 FLAC-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 大变形 拱坝 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立式格栅加筋土挡墙变形受力的快速拉格朗日法数值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韩非 陈征宙 +2 位作者 缪世贤 邢姝 邹春江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9年第1期235-237,共3页
通过对土体单元采用Duncan-Chang E-B非线性弹性模型,土工格栅单元和面板单元采用线弹性模型,接触面单元采用Goodman耦合弹簧模型,建立了直立式格栅加筋土挡墙的分离式本构模型。采用快速拉格朗日法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对挡墙面板侧向水... 通过对土体单元采用Duncan-Chang E-B非线性弹性模型,土工格栅单元和面板单元采用线弹性模型,接触面单元采用Goodman耦合弹簧模型,建立了直立式格栅加筋土挡墙的分离式本构模型。采用快速拉格朗日法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对挡墙面板侧向水平位移、挡墙顶部竖向位移、格栅筋材所受拉力及其潜在破裂面进行了数值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加筋土挡墙 Duncan-ChangE-B模型 快速拉格朗日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海底隧道的流固耦合分析 被引量:81
5
作者 李廷春 李术才 +1 位作者 陈卫忠 邱祥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7-401,共5页
为了验证厦门海底隧道最小顶板厚度比设计厚度减小时隧道的稳定性。在厦门海底隧道轴线的地质剖面图上 ,选取了 4个典型剖面 ,根据设计方案 ,将隧道轴线高程比原设计升高 4m ,依据流固耦合理论 ,应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进行数值分析。... 为了验证厦门海底隧道最小顶板厚度比设计厚度减小时隧道的稳定性。在厦门海底隧道轴线的地质剖面图上 ,选取了 4个典型剖面 ,根据设计方案 ,将隧道轴线高程比原设计升高 4m ,依据流固耦合理论 ,应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进行数值分析。从隧道轴线升高 4m时 ,开挖后的应力分布、洞周位移、塑性区、孔隙水压力分布等结果 ,可以得出将设计方案的轴线位置升高后 ,隧道是稳定的。同时 ,得到一些对后续施工和其他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有益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市 海底隧道 流固耦合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C程序及其在我国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1
6
作者 梁海波 李仲奎 谷兆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25-230,共6页
介绍了FLAC程序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及其在我国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实例。根据作者使用该程序的具体实践,介绍了使用FLAC处理各种特殊问题时的经验、注意事项及2.25版本FLAC的缺陷,供用户参考。
关键词 FLAC 快速拉格朗日法 边坡 稳定分析 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超长大直径钢管桩竖向承载特性模拟 被引量:36
7
作者 张明远 黎生南 +1 位作者 彭文韬 宋华珠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856-2860,共5页
近年来,超长大直径钢管桩在工程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多,但对其承载特性的研究却很少,设计中仍然参考普通桩的计算理论。本文采用三维连续介质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3D)对实际工程中一超长大直径开口钢管桩试桩的竖向承载特性及沉降特性进行... 近年来,超长大直径钢管桩在工程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多,但对其承载特性的研究却很少,设计中仍然参考普通桩的计算理论。本文采用三维连续介质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3D)对实际工程中一超长大直径开口钢管桩试桩的竖向承载特性及沉降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静载荷竖向承载特性试验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相互补充和相互验证,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结果,表明了本文所编制的有限差分程序用以初步模拟分析超长大直径钢管桩承载特性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超长大直径钢管桩是典型的端承摩擦型桩;桩侧摩阻力随深度的变化很复杂,其变化与土性密切相关;桩身轴力向下传递的速度与桩侧摩阻力在不同土层中的发挥程度息息相关。这些结论对实际工程中超长大直径钢管桩基础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大直径钢管桩 三维连续介质快速拉格朗日法 竖向承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模拟分析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9
8
作者 胡焕校 刘静 +1 位作者 佘重九 龚纪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56-859,共4页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针对湖南长沙机场高速公路沿线路堑边坡,分析了边坡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雨水渗透下岩土渗透性、抗剪强度以及裂隙等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快速拉格朗日法对该段边坡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边坡在...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针对湖南长沙机场高速公路沿线路堑边坡,分析了边坡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雨水渗透下岩土渗透性、抗剪强度以及裂隙等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快速拉格朗日法对该段边坡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边坡在构造上具有走向与公路轴线基本一致,倾向与坡面一致的特点,同时,上部强风化的泥质粉砂岩裂隙十分发育,岩石具有遇水软化的特征,在雨水的作用下,岩土的抗剪强度急剧降低,导致顺层滑坡;该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较低。通过对边坡采用锚固的治理措施,既能保持高速公路沿线整体性,又能达到加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稳定性 数值模拟 快速拉格朗日法 锚杆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强度折减法确定边坡稳定系数适用性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海波 齐宏伟 +1 位作者 林大超 范丽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2-166,共5页
强度折减法确定边坡稳定性系数比传统极限平衡方法优势明显,但是两种常用的强度折减法哪种更适合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针对某工程算例分别采用两种强度折减法进行了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并把计算结果和传统极限平衡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 强度折减法确定边坡稳定性系数比传统极限平衡方法优势明显,但是两种常用的强度折减法哪种更适合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针对某工程算例分别采用两种强度折减法进行了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并把计算结果和传统极限平衡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法更适合应用在边坡稳定性系数确定方面。该法的计算结果和传统计算方法极其接近,并可以克服传统方法人为指定滑动面的重大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稳定系数 强度折减法 快速拉格朗日法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三峰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军辉 阎长虹 +2 位作者 许宝田 王宣青 张正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基于马三峰边坡南段土质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现场勘查,分别运用极限平衡法和快速拉格朗日法分析了马三峰土坡的稳定性,搜索出了潜在的滑动面并计算出相应的安全系数,结果认为土坡整体是不稳定的。通过2种计算结果的对比研究,对此土坡的... 基于马三峰边坡南段土质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现场勘查,分别运用极限平衡法和快速拉格朗日法分析了马三峰土坡的稳定性,搜索出了潜在的滑动面并计算出相应的安全系数,结果认为土坡整体是不稳定的。通过2种计算结果的对比研究,对此土坡的破坏模式及其发展趋势做出评价,认为此土质边坡破坏的力学特征为牵引式滑坡,失稳不是一次性地全部滑塌,而是分阶段滑动,破坏模式为一系列动态的平面—圆弧滑面破坏。如不及时治理,该滑坡体将会继续向后缘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边坡 稳定性分析 极限平衡法 快速拉格朗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坝陵河大桥西锚碇区围岩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波 王思敬 +3 位作者 曾钱帮 彭运动 刘波 刘环宇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4-389,共6页
运用岩体质量评价、现场模型试验、极限平衡法和FLAC3D数值仿真试验多种方法结合,对贵州坝陵河大桥西锚碇区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岩体质量评价表明,锚碇区岩体较破碎、质量差;现场模型试验发现,过大的位移将导致结构不能正常使用,锚... 运用岩体质量评价、现场模型试验、极限平衡法和FLAC3D数值仿真试验多种方法结合,对贵州坝陵河大桥西锚碇区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岩体质量评价表明,锚碇区岩体较破碎、质量差;现场模型试验发现,过大的位移将导致结构不能正常使用,锚体后锚面圆拱顶点、矩形底边中点及其6 m范围内的围岩变形较大。运用极限平衡法对边坡8种可能的破坏位置进行验算表明,边坡基本稳定,最危险滑动面发生在基坑上部的强风化、弱风化带岩体中。FLAC3D数值试验表明,围岩可能发生拉剪破坏,破损区集中在锚塞体后部右上角等5个部位,锚碇上部岩体水平位移大,位移等高线近半椭圆形扩散。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对塑性区及显著变形区内的岩体重点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锚 岩体质量分级 现场试验 极限平衡分析 快速拉格朗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场围岩稳定性的FLAC算法分析 被引量:33
12
作者 吴洪词 胡兴 包太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6-98,共3页
介绍了 FLAC算法的基本原理 ,并采用 FLAC程序分析了瑞典某地下铁矿采场围岩的稳定性 ,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FLAC 采场 围岩 稳定性 快速拉格朗日法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万家口子高拱坝整体稳定安全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浩 蔡德所 解凌飞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4-192,共9页
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软件FLAC3D对万家口子高碾压混凝土拱坝坝基加固处理方案进行坝体-坝基变形、应力分析。采用超载法研究大坝及坝基的渐进破坏过程和可能的失稳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坝体-坝基变形、应力满足规范要求,系统整体安全度... 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软件FLAC3D对万家口子高碾压混凝土拱坝坝基加固处理方案进行坝体-坝基变形、应力分析。采用超载法研究大坝及坝基的渐进破坏过程和可能的失稳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坝体-坝基变形、应力满足规范要求,系统整体安全度为4.0,基本满足设计要求。极限承载力由坝踵处的Ⅳ类岩体、左岸坝肩不整合面和节理群的强度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稳定安全度 超载法 FLAC3D 快速拉格朗日法 万家口子高拱坝 变形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场作用下大型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苏国韶 符兴义 燕柳斌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7-723,共7页
为分析水库蓄水后地下水渗流场对某水电站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的影响,根据流固耦合理论,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进行数值分析。在地下厂房施工期开挖支护全过程三维数值仿真的基础上,通过有无渗流场的影响、有无设置防渗与排水... 为分析水库蓄水后地下水渗流场对某水电站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的影响,根据流固耦合理论,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进行数值分析。在地下厂房施工期开挖支护全过程三维数值仿真的基础上,通过有无渗流场的影响、有无设置防渗与排水设施等不同工况进行对比计算分析,根据相应的岩体三维渗流场、塑性破坏区、位移场和应力场等计算结果,对电站运行期渗流场作用下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论证了地下厂房防渗及排水设施设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大型地下厂房的合理设计与安全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厂房 渗流 围岩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求解边坡安全系数 被引量:12
15
作者 夏世友 张电吉 +2 位作者 夏亮 曾梦秋 王立光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9-21,26,共4页
为了准确地分析边坡的稳定性,根据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原理,运用弹塑性理论及相关理论构建求解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迭代步骤模型.边坡失稳的判据主要是联合采用塑性区贯通性和速度矢量图来判断,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限... 为了准确地分析边坡的稳定性,根据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原理,运用弹塑性理论及相关理论构建求解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迭代步骤模型.边坡失稳的判据主要是联合采用塑性区贯通性和速度矢量图来判断,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不仅可以准确得到边坡安全系数而且可以描绘出边坡的变形过程及其滑动面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安全系数 稳定性 强度折减法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应力理论的层状岩体洞室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乐 吴德伦 许年春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3-77,共5页
传统的等效连续介质理论忽略了梯度应力的影响,未能很好地解释岩体工程中出现的弯曲变形及破坏现象。而引进偶应力及弯曲曲率的Cosserat介质理论考虑了弯曲效应对介质变形特性的影响。首先对基于平面应变问题的Cosserat介质理论以及扩... 传统的等效连续介质理论忽略了梯度应力的影响,未能很好地解释岩体工程中出现的弯曲变形及破坏现象。而引进偶应力及弯曲曲率的Cosserat介质理论考虑了弯曲效应对介质变形特性的影响。首先对基于平面应变问题的Cosserat介质理论以及扩展模型的弹性本构方程进行介绍,再利用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软件对地下洞室工程数值模拟,并将Cosserat法与增设节理单元法进行结果对比。模拟结果不仅能较好地显示层状岩体的弯曲变形,也证明了Cosserat介质扩展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体 偶应力 扩展模型 地下洞室 快速拉格朗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南公路边坡开挖模拟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谷天峰 王家鼎 路勋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70-1074,共5页
以川藏公路某边坡为例,对路堑开挖进行模拟并分析了开挖前后边坡的稳定性。参照现场工程地质勘察及区域相关资料,恢复了公路修建前的原始地貌,据此建立计算模型。公路修筑的快速拉格朗日法模拟揭示了公路开挖后边坡内部应力分布规律、... 以川藏公路某边坡为例,对路堑开挖进行模拟并分析了开挖前后边坡的稳定性。参照现场工程地质勘察及区域相关资料,恢复了公路修建前的原始地貌,据此建立计算模型。公路修筑的快速拉格朗日法模拟揭示了公路开挖后边坡内部应力分布规律、位移变化及边坡失稳过程。而强度折减法对开挖前后边坡的稳定性评价结果也表明路堑开挖是该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开挖 快速拉格朗日法 强度折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递系数法与FLAC强度折减法比较分析——以猴子石滑坡分析为例 被引量:15
18
作者 江德飞 何光春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94-99,共6页
采用传递系数法和FLAC的强度折减法,对猴子石滑坡在天然状态、三峡蓄水及地震等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结论基本一致,但FLAC法能反映出滑坡体内的应力和应变变化规律,能跟踪关键点的位移、速度以及应... 采用传递系数法和FLAC的强度折减法,对猴子石滑坡在天然状态、三峡蓄水及地震等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结论基本一致,但FLAC法能反映出滑坡体内的应力和应变变化规律,能跟踪关键点的位移、速度以及应力随时间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快速拉格朗日法 传递系数法 强度折减法 滑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隧道施工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
19
作者 赵瑜 李晓红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0-114,共5页
为了地下空间的有效合理开发、施工优化、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必需对深埋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基于快速拉格朗日法和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对隧道围岩的能量耗散特性进行分析,论证了围岩体的能量分布是其应力分布的决定因素以及由于岩体... 为了地下空间的有效合理开发、施工优化、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必需对深埋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基于快速拉格朗日法和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对隧道围岩的能量耗散特性进行分析,论证了围岩体的能量分布是其应力分布的决定因素以及由于岩体单元应力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屈服准则的改变是其破坏的根本原因。阐叙了围岩系统状态和最大Lyapunov指数的关系,通过计算发现能量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为负数时,系统处于有序的定常态,围岩发生了急剧的屈服破坏现象,而最大Lyapunov指数为正数时,系统处于孕育变化的混沌状态,围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拉格朗日法 非线性动力学 相空间重构 LYAPUNOV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势面理论的有限差分法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
20
作者 毛宏宇 李跃 《现代矿业》 CAS 2014年第11期150-152,190,共4页
露天矿采场岩质边坡稳定性直接关乎矿山安全生产。在传统的优势结构面控坡理论对其稳定性定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把优势面的统计信息附入数值计算模型的构建中,再利用快速拉格朗日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将优势面理论的定性分... 露天矿采场岩质边坡稳定性直接关乎矿山安全生产。在传统的优势结构面控坡理论对其稳定性定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把优势面的统计信息附入数值计算模型的构建中,再利用快速拉格朗日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将优势面理论的定性分析与有限差分定量计算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评判边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面理论 有限差分 快速拉格朗日法 赤平投影 岩质边坡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