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文关怀理念下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的诊疗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盈盈 员艳宁 +4 位作者 吴群 杨盼 贠子璇 路莉 邢娟丽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6-469,共4页
当前在急性前庭综合征诊疗工作中存在着较多困境,比如病因复杂难鉴别,临床医生诊治水平参差不齐、人文关怀意识不强、沟通缺乏技巧性和缺乏内在亲和力等。各种原因使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困难重重,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加... 当前在急性前庭综合征诊疗工作中存在着较多困境,比如病因复杂难鉴别,临床医生诊治水平参差不齐、人文关怀意识不强、沟通缺乏技巧性和缺乏内在亲和力等。各种原因使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困难重重,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加剧了医患矛盾。为此,运用人文关怀理念探索急性前庭综合征诊疗工作的新路径,医患之间相互尊重,打造具有“人文关怀”价值取向的医务工作者队伍,推动“人文关怀”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以期更好地促进急性前庭综合征诊疗工作的落实,帮助更多患者重建信心,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庭综合征 医患关系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春悦 方力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78-1684,共7页
背景急性脑梗死是急性前庭综合征中较为危重的疾病。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起病急,症状重,CT诊断急性脑梗死的灵敏度低,而核磁共振检查又不易立即实施,这使得表现为急性前庭综合征的急性脑梗死诊断具有一定挑战性,因此有必要探究适用于急... 背景急性脑梗死是急性前庭综合征中较为危重的疾病。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起病急,症状重,CT诊断急性脑梗死的灵敏度低,而核磁共振检查又不易立即实施,这使得表现为急性前庭综合征的急性脑梗死诊断具有一定挑战性,因此有必要探究适用于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的检查和评价方法。目的分析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中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急性前庭综合征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提供借鉴,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黄金治疗时间。方法收集2021年4月—2022年7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102例,录入相关临床体征,以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作为脑梗死诊断的金标准,分为脑梗死组(16例)与非脑梗死组(86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特点,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急性前庭综合征中脑梗死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影响因素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脑梗死组患者吸烟史、饮酒史、头脉冲试验-眼震-眼位偏斜试验(HINTS)阳性比例、ABCD2评分均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INTS阳性、ABCD2评分、吸烟史、饮酒史、听力下降是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INTS阳性(OR=99.043,95%CI=8.120~1208.090)和ABCD2评分(OR=2.820,95%CI=1.188~6.696)是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指标联合、HINTS阳性、ABCD2评分、吸烟史、饮酒史、听力下降预测脑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0.874、0.734、0.643、0.649和0.604。结论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中非脑梗死比例较大,其中以前庭神经炎最常见,HINTS阳性和ABCD2评分与急性前庭综合征中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持续性头晕 急性前庭综合征 脑梗死 头脉冲试验-眼震-眼位偏斜试验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针刺法治疗中枢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吕嘉荣 王晨 +2 位作者 仝光照 陈励竞 桑伟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5期877-880,共4页
目的观察运动针刺法治疗中枢性急性前庭综合征(AVS)的疗效。方法196例中枢性AV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予运动治疗,治疗组予运动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眩晕程度、前庭症状评分、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HI)、日... 目的观察运动针刺法治疗中枢性急性前庭综合征(AVS)的疗效。方法196例中枢性AV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予运动治疗,治疗组予运动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眩晕程度、前庭症状评分、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HI)、日常活动前庭功能障碍评定表(VADL)、Berg平衡评分(BBS)、前庭功能指标(冷热试验异常、自发性眼震角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5%,高于对照组的65.31%(P<0.05);两组患者眩晕程度分级均改善,治疗组眩晕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前庭症状评分降低,治疗组前庭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DHI、VADL评分降低,BBS评分增加,治疗组DHI、VADL评分低于对照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冷热试验异常率、自发性眼震角度减少,治疗组冷热试验异常率、自发性眼震角度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针刺法治疗中枢性AVS,可降低眩晕程度,改善前庭症状和前庭功能,提高平衡力,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急性前庭综合征 运动针刺法 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头脉冲-眼震-扭转偏斜检查法的急性前庭综合征病因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崔世磊 马中华 +3 位作者 刘欣欣 孙厚亮 王佳伟 张晓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5期239-243,共5页
目的分析头脉冲-眼震-扭转偏斜(head impulse,nystagmus,test of skew,HINTS)检查法在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AVS)定位诊断中的价值,观察AVS的病因分布。方法选取急诊就诊的眩晕持续>6 h的AVS患者,收集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头脉冲-眼震-扭转偏斜(head impulse,nystagmus,test of skew,HINTS)检查法在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AVS)定位诊断中的价值,观察AVS的病因分布。方法选取急诊就诊的眩晕持续>6 h的AVS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完成HINTS床旁检查、颅脑MRI DWI像及前庭功能检查,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修正诊断。结果 12012~2013年以眩晕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患者,符合入组标准的AVS患者53例;2前庭中枢源性AVS共20例,前庭外周源性AVS24例,9例患者不能确定病变部位,HI NTS检查法对于鉴别前庭中枢源性AVS的敏感性100%(20/20),特异性69%(20/29);3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组7例,其余46例患者定义为非PCI(n PCI)组,比较发现PCI组年龄(68.3±9.2)岁,显著高于n PCI组(47.6±15.9)岁,P=0.002;PCI组患者均有1个以上脑卒中危险因素,n PCI组仅10.9%(5/46)有1个以上危险因素,P=0.0。结论急性前庭综合征可见于各个年龄阶段,其中前庭中枢源性并不少见,应该推广HINTS检查法在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对于眩晕症状持续超过6 h的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如果伴有多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要高度警惕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诊断 临床方案 急性前庭综合征 后循环缺血 头脉冲-眼震-扭转偏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源性中枢急性前庭综合征及其眼震形式 被引量:17
5
作者 鞠奕 杨旭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5期435-441,共7页
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AVS)是以急性持续性眩晕起病,伴有恶心、呕吐,自发眼震,步态不稳,头动不能耐受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持续时间超过24 h,大多为数天或数周。中枢性AVS以血管源性常见,其中大多数为后循环缺血性卒... 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AVS)是以急性持续性眩晕起病,伴有恶心、呕吐,自发眼震,步态不稳,头动不能耐受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持续时间超过24 h,大多为数天或数周。中枢性AVS以血管源性常见,其中大多数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尤其部分脑干、小脑梗死常表现为急性孤立性眩晕,这类患者的诊断极具挑战性。随着前庭及眼动生理机制研究的深入,基于前庭、眼动及姿势平衡系统等方面的床旁检查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眩晕患者的床旁检查,除了常规的神经科及耳科查体外,基于前庭-眼反射的各类眼震的评价极有助于快速诊断、识别中枢性AVS。本文对血管源性中枢性AVS的神经血管解剖基础、脑干和小脑卒中所致AVS的眼震特点等进行了综述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 眩晕 急性前庭综合征 后循环梗死 眼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眼震电图和视频头脉冲检查在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快速定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古丽波斯坦·买买提艾力 阿孜古丽·图尔逊江 王子源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422-1426,共5页
目的探讨视频眼震电图和视频头脉冲检查(vHIT)在急性前庭综合征(AVS)患者快速定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枢血管性AVS与前庭外周性AVS患者各149例,分别设为中枢组、外周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视频眼震电图检查、vHIT,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视频眼震电图和视频头脉冲检查(vHIT)在急性前庭综合征(AVS)患者快速定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枢血管性AVS与前庭外周性AVS患者各149例,分别设为中枢组、外周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视频眼震电图检查、vHIT,观察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差异。结果中枢组的病理性自发眼震、病理性凝视眼震的检出率均高于外周组,位置性眼震的检出率低于外周组(均P<0.05)。中枢组患者的平稳跟踪试验结果、扫视试验结果、静态平衡姿势试验结果的异常率均高于外周组,转椅旋转-急停试验结果异常率低于外周组(均P<0.05);中枢组患者的Ⅲ型曲线、Ⅳ型曲线、扫视欠冲、慢扫视、本体觉异常、反向或垂直眼震的检出率均高于外周组,眼震增益单侧减弱的检出率低于外周组(均P<0.05)。中枢组患者的vHIT异常率、代偿性扫视阳性率均低于外周组,低频前庭眼动反射增益值、视跟踪异常率均高于外周组(均P<0.05)。结论中枢血管性AVS患者具有明显的视眼动系统功能异常,可伴不同程度的前庭脊髓反射功能与前庭眼动系统异常,前庭周围性AVS患者主要为体位相关性自发前庭反应和单侧前庭眼动系统功能异常。视频眼震电图与vHIT可为AVS患者的病变定位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庭综合征 视频眼震电图 视频头脉冲检查 中枢血管性 前庭外周性 定位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急性前庭综合征的床边检查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隽静 黄银辉 蔡若蔚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5期478-481,共4页
急性前庭综合征是以急性持续性头晕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本文综合各项临床研究阐述通过有效的床边检查鉴别周围及中枢性病因。HINT三联动床边眼动检查法在鉴别后颅窝卒中有较高敏感性及特异性,并且排除卒中比早期MRI DWI更有效。
关键词 急性前庭综合征 鉴别诊断 眼动检查 HINTS三联动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孤立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后循环缺血分析
8
作者 刘巧丽 刘前 +1 位作者 范玉霞 耿永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67-70,共4页
本文针对表现为孤立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后循环缺血进行了深入研究。方法:根据课题内容纳入符合要求的32例孤立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后循环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其中脑梗死组患者实施了头颅弥散加权成像表示为急性后循环缺血脑梗... 本文针对表现为孤立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后循环缺血进行了深入研究。方法:根据课题内容纳入符合要求的32例孤立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后循环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其中脑梗死组患者实施了头颅弥散加权成像表示为急性后循环缺血脑梗死患者,共有患者8例,非脑梗死组实施了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属于单侧额小脑低灌注,共有患者24例,对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和相关指标内容进行了评估。结果: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了评估,其中有20例患者存在持续24小时头晕症状,有8例患者体位发生严重变化,23例患者存在恶心症状,16例患者存在呕吐不适症状,9例患者存在眼震情况,9例患者行走异常,8例患者听力异常,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当中有11例患者存在2个及一下的危险因素,21例患者存在3个以上危险因素。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的病灶区域进行了分析,其中脑梗死组有3例患者病区在小脑半球,3例患者病区在脑桥,2例患者病区在小脑半球及蚓部并存,有5例患者病区在小脑下后动脉,3例患者病区在小脑下前动脉,12例患者病区在椎动脉,伴有一定程度的狭窄情况,针对三种以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孤立性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病症进行了分析,判定患者可能为后循环缺血,应该给这类患者进行临床辅助检查,确诊患者病症,并给予有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急性前庭综合征 后循环缺血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前庭综合征病因分类及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欣敏 鞠奕 赵性泉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860-863,共4页
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AVS)是急诊就诊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其病因复杂。后循环卒中是AVS中常见的恶性、预后不佳疾病,表现为孤立性AVS,快速诊断十分困难。本文主要阐述AVS的病因分类,并就识别孤立性后循环卒中诊断... 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AVS)是急诊就诊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其病因复杂。后循环卒中是AVS中常见的恶性、预后不佳疾病,表现为孤立性AVS,快速诊断十分困难。本文主要阐述AVS的病因分类,并就识别孤立性后循环卒中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庭综合征 后循环卒中 病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脉冲试验在急性前庭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春悦 方力群 《北京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826-828,共3页
头脉冲-眼震-眼偏斜综合检查是一种可区分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 AVS)的病因为急性单侧外周前庭疾病(acute unilateral peripheral vestibulopathy, AUPV)还是后循环卒中(pos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 PCS)的床... 头脉冲-眼震-眼偏斜综合检查是一种可区分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 AVS)的病因为急性单侧外周前庭疾病(acute unilateral peripheral vestibulopathy, AUPV)还是后循环卒中(pos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 PCS)的床旁检查方法。水平头脉冲检查(head impulse test, HIT)是其中最为敏感的一项检查,眼偏斜被认为是检测后循环卒中最具有特异性不具敏感性的检查。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head impulse test, vHIT)在两者的鉴别上更具优势,v HIT表现双侧增益下降或增益不对称高度提示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AICA)卒中的风险。随着视频技术的发展,操作者技术的提高,vHIT对AVS的诊断的敏感性越来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庭综合征 头脉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脉冲-眼震-眼偏斜试验在急性前庭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利爱 童林艳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眩晕为神经内科和急诊科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其中急性前庭综合征(AVS)的病因诊断对于众多医生一直是个难题。外周性和中枢性的AVS治疗预后相差大,漏诊和误诊甚至可导致严重后果。近几年文献表明头脉冲-眼震-眼偏斜试验(HINTS)在鉴别中枢性... 眩晕为神经内科和急诊科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其中急性前庭综合征(AVS)的病因诊断对于众多医生一直是个难题。外周性和中枢性的AVS治疗预后相差大,漏诊和误诊甚至可导致严重后果。近几年文献表明头脉冲-眼震-眼偏斜试验(HINTS)在鉴别中枢性AVS中,敏感性可高达100%,特异性可达69%~96%。HINTS是一项易获得、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的床旁检查技术,在神经科门诊和急诊科易于开展。本文将对HINTS试验的最新文献进行综述,为AVS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急性前庭综合征 头脉冲-眼震-眼偏斜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外周急性前庭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莎 谢慧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3年第4期207-209,共3页
外周急性前庭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疾病,属于中医学“耳眩晕”范畴。中医学治疗本病方法众多,尤其是中医外治法,疗效确切,具有较明显优势。现将中医外治法治疗外周急性前庭综合征的常用方法进行总结,以期在后期临床推广中提供借鉴,为本病的... 外周急性前庭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疾病,属于中医学“耳眩晕”范畴。中医学治疗本病方法众多,尤其是中医外治法,疗效确切,具有较明显优势。现将中医外治法治疗外周急性前庭综合征的常用方法进行总结,以期在后期临床推广中提供借鉴,为本病的综合治疗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中医外治法 急性前庭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前庭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友进 戚晓昆 +2 位作者 刘文涛 周宗华 何建文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5期112-115,共4页
急性前庭综合征(AVS)是一组以急性持续性眩晕为主要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眼震、步态不稳、头部运动不耐受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引起AVS的典型疾病是急性单侧前庭病(AUV),而大多数AUV是由前庭神经元炎引起的。除了前庭神经元炎外,脑... 急性前庭综合征(AVS)是一组以急性持续性眩晕为主要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眼震、步态不稳、头部运动不耐受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引起AVS的典型疾病是急性单侧前庭病(AUV),而大多数AUV是由前庭神经元炎引起的。除了前庭神经元炎外,脑卒中、创伤、感染等均可引起类似表现。HINTS检查、HINTS Plus检查以及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中枢性和外周性眩晕或头晕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目前,前庭物理疗法是一种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AVS治疗方法,而药物治疗尚缺少高质量的临床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庭综合征 前庭神经元炎 检查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百鸣 张春霞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76-80,102,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庭综合征(AVS)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义乌市中医医院以头晕为主诉的AVS患者148例,根据有无AIS分为AIS组43例和非AIS组105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 目的探讨急性前庭综合征(AVS)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义乌市中医医院以头晕为主诉的AVS患者148例,根据有无AIS分为AIS组43例和非AIS组105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头晕类型、发病类型、持续时间以及诱发因素等资料。记录两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卒中风险预测工具(ABCD^(2))评分以及TriAGe+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VS患者发生AIS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TriAGe+评分对AVS患者发生AIS的预测价值,并比较ABCD^(2)评分以及TriAGe+评分AUC的差异。结果AIS组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心房颤动病史、ABCD^(2)评分、TriAGe+评分、非眩晕性头晕、神经系统查体阳性者的比例均高于非AIS组,而既往迷路或前庭疾病史、HINTS三联征阳性、存在头晕诱发因素者的比例均低于非AIS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眩晕性头晕(OR=2.368,95%CI:1.118~3.618)、TriAGe+评分(OR=2.284,95%CI:1.030~3.564)和神经系统查体阳性(OR=1.926,95%CI:1.293~2.559)是AVS患者发生AI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TriAGe+评分最佳截断值为5.5分时,灵敏度为0.889,特异度为0.848。TriAGe+评分的AUC显著高于ABCD^(2)评分(P<0.05)。结论TriAGe+评分、非眩晕性头晕、神经系统查体阳性是AVS患者发生AI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庭综合征 缺血性脑卒中 TriAGe+评分 危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前庭康复训练在外周性急性前庭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阳阳 常浩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11期715-718,共4页
目的 探讨外周性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AVS)前庭功能分析及前庭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外周性AV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按前庭康复开始时间分为1周组与2周组,对比... 目的 探讨外周性急性前庭综合征(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AVS)前庭功能分析及前庭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外周性AV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按前庭康复开始时间分为1周组与2周组,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前庭眼反射增益值、住院时间、焦虑程度、头晕程度、前庭功能损害程度进行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半规管增益值均改善(P<0.05),1周组前庭眼反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2周组(P<0.05);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前庭功能障碍等级量表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组较2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2周组。结论 前庭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外周性AVS患者的临床症状,越早康复效果越好,有利于患者前庭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前庭综合征 康复研究 急性前庭综合征 外周性 前庭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在老年中枢血管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楠 周立静 +4 位作者 张雨 范博 李丽 周伟 范秀玉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81-83,124,共4页
目的探究前庭自旋转试验在老年中枢血管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前庭自... 目的探究前庭自旋转试验在老年中枢血管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前庭自旋转试验,比较两组各项参数水平。将病例组患者按照临床表现类型的不同分成中枢血管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组(44例)和周围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组(36例)。比较两组各项前庭自旋转试验参数水平,并分析前庭自旋转试验诊断急性前庭综合征的检出率。结果病例组增益增高伴随减低及增益增高未伴随减低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01)。中枢血管性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前庭自旋转试验结果增益增高伴随减低人数占比低于周围性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而增益增高未伴随减低人数占比高于周围性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P<0.001)。前庭自旋转试验诊断中枢血管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检出率为97.73%,诊断周围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检出率为88.89%,总检出率为93.75%。结论前庭自旋转试验诊断老年中枢血管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庭综合征 中枢血管性 老年 前庭自旋转试验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在中枢血管性急性前庭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楠 周立静 +4 位作者 张雨 范博 李丽 周伟 范秀玉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0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对中枢血管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来诊的中枢血管性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116例,男47例,女69例,年龄32~79岁;病程1~10 d。全部患者均行MRI...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对中枢血管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来诊的中枢血管性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116例,男47例,女69例,年龄32~79岁;病程1~10 d。全部患者均行MRI或CT检查,其中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97例,小脑梗死1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VAT技术进行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VAT检查总异常率为86.2%(100/116例),其中后循环TIA组异常率为85.6%(83/97例),小脑梗死组异常率为89.5%(17/19例)。VAT主要表现水平增益增高或不同频段水平增益增高与减低并存,水平或垂直相移增高或减低。结论:VAT对诊断中枢血管性急性前庭综合征有重要价值,VAT结合MRI或CT可使前庭系统损害的诊断定位与前庭功能评估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 前庭功能试验 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前庭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头脉冲试验鉴别前庭神经炎和后循环卒中导致急性前庭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
18
作者 芮汉臣 张丽华 +3 位作者 李广从 王立敏 李倩 杨潮萍 《江苏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 探讨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在鉴别前庭神经炎(VN)和后循环卒中(PCS)导致急性前庭综合征(AVS)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VN导致AVS患者(VN组)和41例PCS导致AVS患者(PCS组)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于发病7 d内完成vHIT检查... 目的 探讨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在鉴别前庭神经炎(VN)和后循环卒中(PCS)导致急性前庭综合征(AVS)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VN导致AVS患者(VN组)和41例PCS导致AVS患者(PCS组)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于发病7 d内完成vHIT检查,并绘制ROC曲线分析vHIT各参数对VN和PCS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VN组患者年龄、患侧VOR增益值、潜伏期以及男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既往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比例低于PCS组,而增益不对称比、患侧扫视频率、峰速度、幅度和累积幅度高于PCS组(P<0.05)。患侧VOR增益值、增益不对称比、患侧扫视频率和峰速度诊断VN的AUC分别为0.905、0.902、0.790和0.849(P<0.05);当患侧VOR增益值取最佳诊断界值为0.71时,其对应的灵敏度为83.78%,特异度为90.24%。当患侧VOR增益值≤0.71分别联合增益不对称比≥10.24%、患侧补偿性扫视频率≥137%、患侧峰速度≥122.5度/秒诊断VN时,其灵敏度为94.59%、91.89%、91.89%,特异度为80.49%、90.24%、90.24%。结论 vHIT检查可用于鉴别诊断VN与PCS,VOR增益值、增益不对称比和补偿性扫视频率或峰速度等参数能提高鉴别VN与PCS导致AVS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庭综合征 视频头脉冲试验 后循环卒中 前庭神经炎
原文传递
表现为孤立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脑梗死的临床分析(附15例报道)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岩 吕新云 +4 位作者 陈硕 蔡兴秋 李歌 冯艳蓉 钱波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表现为孤立性急性前庭综合征(Avs)的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影像学表现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5例表现为孤立性AVS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表现为孤立性急性前庭综合征(Avs)的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影像学表现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5例表现为孤立性AVS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影像学表现及预后。结果(1)临床特征:患者平均年龄为(62.1±13.51岁,中位发病时间为24h(4~168h);临床症状均表现为眩晕,伴有恶心(11例)、呕吐(10例)、眼震(10例)、步态不稳(14例)等。(2)危险因素:14例患者同时存在多种(≥4个)脑卒中危险因素,具体包括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颈动脉狭窄、脑卒中史、脑白质变性、冠心病、房颤等。(3)影像学表现:14例患者为后循环脑梗死,梗死灶分别位于小脑半球(11例)、小脑蚓部(4例)、脑桥(3例)、小脑中脚(1例)、小脑下脚(1例)、下丘(1例),其中6例存在多个梗死灶。1例为前循环脑梗死,梗死灶位于岛叶。多数病变为较小的腔隙性梗死灶,但小脑半球下部多为较大面积梗死灶。(4)预后:经正规治疗后患者预后较好,9例症状完全缓解,6例症状好转。结论临床上遇到同时存在多种脑卒中危险因素且表现为孤立性AVS的患者,应考虑到脑梗死的可能,及时行相关检查早期明确诊断,尽早行正规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庭综合征 脑梗死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急性前庭综合征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姚青秀 王会 +3 位作者 罗琼 于栋祯 时海波 殷善开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27-830,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前庭综合征(AVS)中各种疾病的临床特征和构成,为制定合理的诊断标准及进一步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AVS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眩晕病史及家族史等),神经系统检查和前庭... 目的:分析急性前庭综合征(AVS)中各种疾病的临床特征和构成,为制定合理的诊断标准及进一步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AVS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眩晕病史及家族史等),神经系统检查和前庭功能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根据诊断标准进行分类诊断,并分析患者病史信息等数据。结果:77例患者中前庭神经炎34例,突发性聋伴眩晕18例,听神经瘤1例,伴偏头痛的AVS 6例,亨特综合征伴眩晕3例,外伤后眩晕1例,急性双侧前庭病1例,急性迷路炎3例,后循环梗死1例,其他急性眩晕综合征9例。不同病因间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庭神经炎和突发性聋伴眩晕2组之间甩头试验、自发性眼震、耳鸣及听力下降等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发性聋伴眩晕与其他急性眩晕综合征间听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诊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的AVS患者中,多数为周围性AVS,以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聋伴眩晕为主,伴偏头痛的AVS不在少数,中枢性眩晕也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庭综合征 眩晕 诊断 眼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