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0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甲基转移酶1抑制剂联合外胚层信号调节激酶1、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细胞实验研究
1
作者 余静静 胡萌 +2 位作者 谢仁古丽·阿力木 张曼 曲建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5期26-30,35,共6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抑制剂联合外胚层信号调节激酶1(ERK1)、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协同诱导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凋亡和蛋白阻滞的机制。方法基于表达综合数据...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抑制剂联合外胚层信号调节激酶1(ERK1)、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协同诱导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凋亡和蛋白阻滞的机制。方法基于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以及Expression2Kinases等数据库筛选出ERK1、HIPK2和GSK3β等3个治疗靶点。DNMT1抑制剂单独或联合ERK1、HIPK2或GSK3β抑制剂处理人AML细胞系U937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采用碘化丙啶单染色法染色法(PI)测定细胞周期分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DNMT1、ERK1、HIPK2和GSK3β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DNMT1、ERK1、HIPK2和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NMT1抑制剂能显著抑制U937细胞的细胞活力(P<0.05),显著诱导U937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P<0.05);DNMT1抑制剂与ERK1、HIPK2或GSK3β抑制剂联合使用时,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DNMT1抑制剂及其与ERK1、HIPK2、GSK3β抑制剂联合诱导U937细胞停留在G_(0)/G_(1)期,其中两药联合组G_(0)/G_(1)期比例显著增高(P<0.05)。DNMT1抑制剂与ERK1、HIPK2、GSK3β抑制剂联合能显著降低U937细胞DNMT1、ERK1、HIPK2和GSK3β的mRNA表达水平(P<0.05);DNMT1抑制剂与ERK1、HIPK2、GSK3β抑制剂联合能显著降低U937细胞DNMT1、ERK1、HIPK2和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DNMT1抑制剂联合ERK1、HIPK2和GSK3β抑制剂可协同诱导复发难治性AML细胞凋亡和蛋白阻滞,为联合靶向治疗AML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剂 DNA甲基转移酶1 急性白血病 外胚层信号调节激酶1 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靶向治疗 细胞凋亡 蛋白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李秋洁 孙楠楠 +1 位作者 万鼎铭 王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38,共3页
急性白血病通常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有少数急性白血病可能在复发时发生系别转化,发生率为6%~9%,大多数为ALL转化为AML^([1-2]),且常见于儿童^([3... 急性白血病通常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有少数急性白血病可能在复发时发生系别转化,发生率为6%~9%,大多数为ALL转化为AML^([1-2]),且常见于儿童^([3]),由AML转化为ALL罕见。查阅至2024年3月已发表文献,AML转化为T淋巴细胞ALL(T-ALL)仅见两例报道,且发生于幼儿或儿童^([4-5]),未见成人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别转换 化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NHG12通过miR-409-3p/TWIST1轴调节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3
作者 赵海歌 王静 +1 位作者 肖梦瑶 崔雯萱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2,共8页
目的探讨lncRNA SNHG12是否可通过miR-409-3p/TWIST1轴调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方法用q RT-PCR检测4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和47例非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NHG12、miR-409-3p和TWIST1 mRNA的... 目的探讨lncRNA SNHG12是否可通过miR-409-3p/TWIST1轴调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方法用q RT-PCR检测4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和47例非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NHG12、miR-409-3p和TWIST1 mRNA的表达水平;然后将HL-60细胞分为对照组、sh-NC组、sh-SNHG12组、sh-SNHG12+inhibitor NC组、sh-SNHG12+miR-409-3p inhibitor组、sh-SNHG12+oe-NC组、sh-SNHG12+oe-TWIST1组;用q RT-PCR检测各组细胞SNHG12、miR-409-3p和TWIST1 mRNA表达水平;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WIST1、CyclinD1、Ki67、Cleaved-caspase-3、MMP-9蛋白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409-3p与SNHG12和TWIST1的靶向关系。结果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和建株AML细胞中SNHG12和TWIST1 mRNA表达显著升高,miR-409-3p表达显著降低(P<0.05);下调SNHG12表达显著降低HL-60细胞中SNHG12和TWIST1 mRNA表达、A_(450)(24、48 h)值、细胞迁移和侵袭个数、TWIST1、CyclinD1、Ki67、MMP-9蛋白表达,提高凋亡率、miR-409-3p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P<0.05);下调miR-409-3p表达或上调TWIST1表达均可减弱下调SNHG12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干扰SNHG12表达可提高miR-409-3p表达抑制TWIST1,进而抑制AML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SNHG12 miR-409-3p/TWIST1轴 急性白血病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流式细胞技术动态监测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王艺潼 姜佳彤 +3 位作者 武风云 刘天月 吴金娜 宋玉国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96-201,共6页
目的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技术,动态监测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研究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有完整临床资料的42例初诊为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为研究病例,动态监测治疗过程... 目的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技术,动态监测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研究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有完整临床资料的42例初诊为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为研究病例,动态监测治疗过程中MRD表达情况,对不同MRD表达水平与AML患者复发、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索MRD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42例初诊为非M3型AML患者经首次诱导缓解治疗后,22例获得FAB形态学完全缓解,CR率为52.38%,且MRD阳性患者CR率明显低于MRD阴性患者(P<0.01)。在1 a治疗周期,24例(57.14%)患者因治疗无效死亡,22例获得过完全缓解的患者中有4例(18.18%)病情复发。单一时间点下,首次诱导缓解治疗后9、12个月MRD表达情况均与AML患者生存、病情复发有关(P<0.05,P<0.01),且MRD阳性表达患者累计死亡率、复发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患者。在持续性监测MRD表达情况的5种分组中,MRD持续阳性组、MRD持续阴性组、MRD阳性转阴性组、MRD阴性转阳性组、MRD阴阳性波动组与AML患者复发率、死亡率、总体生存率(OS)有关(P<0.05),不同MRD表达情况累计死亡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持续阳性组(100%)、阴性转阳性组(100%)、阴阳性波动组(71.43%)、阳性转阴性组(0)、持续阴性组(0);不同MRD表达情况累计复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阴性转阳性组(100%)、持续阴性组(0)、阳性转阴性组(0)、阴阳性波动组(0)。结论动态监测MRD表达情况比单一时间点下MRD表达情况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帮助临床医生相对准确地判断预后,预测AML患者面临的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流式细胞技术 急性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对急性髓系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5
作者 胡华丽 邓发滑 +5 位作者 刘远程 王斯奇 张静馨 禄婷婷 黄海 韦四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983-3991,共9页
背景:U937细胞可以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模型,用于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生物学特性、信号通路和治疗靶点。目前虽然已有研究报道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呈高表达,但其在U937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在急性髓系... 背景:U937细胞可以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模型,用于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生物学特性、信号通路和治疗靶点。目前虽然已有研究报道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呈高表达,但其在U937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对U93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RNA-seq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核细胞样本,筛选得到差异表达基因——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利用qRT-PCR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进行验证,通过GEPIA数据库统计分析17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和70例健康人骨髓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 mRNA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随后使用重组慢病毒技术及CRISPR/Cas9-SAM技术分别构建敲低/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的U937细胞系,qRT-PCR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敲低/过表达效率。接下来,使用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检测敲低/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对U93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最后,使用Western blot检测敲低/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qRT-PCR结果显示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呈高表达,GEPIA数据库显示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呈高表达,高表达组具有更差的生存期;②敲低组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的敲低效率为70%,成功构建了稳定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表达的U937细胞,过表达组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的表达是Vector组的4倍,成功构建了稳定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的U937细胞;③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抑制U937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则促进U937细胞的增殖但对U937细胞的凋亡无显著影响;④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而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则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结果表明,长链非编码RNA KIAA012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外周血中呈高表达,其可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U937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可能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潜在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lncKIAA0125 WNT/Β-CATENIN U937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微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万星煜 李楠 +1 位作者 刘水清 张曦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299,共6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多基因突变驱动的血液肿瘤,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是骨髓微环境中的...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多基因突变驱动的血液肿瘤,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是骨髓微环境中的重要细胞成分。研究表明,MSCs通过转移线粒体、传递细胞外囊泡、促进自身成脂分化、分泌促癌蛋白等多种机制促进AML的发生发展。该文就MSCs在AML骨髓微环境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为靶向MSCs治疗AML的新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微环境 促癌作用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F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7
作者 余成曦 李佳霖 +1 位作者 王志宇 安竞男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分析Krüppel样因子5(Krüppel-like factor 5,KLF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探究KLF5在AML患者中的表达对预后和AML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检测初诊AML患者及供体骨髓中KLF... 目的:分析Krüppel样因子5(Krüppel-like factor 5,KLF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探究KLF5在AML患者中的表达对预后和AML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检测初诊AML患者及供体骨髓中KLF5的表达情况,分析KLF5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根据GenBank中KLF5的基因序列分别构建过表达KLF5质粒和对照质粒MV4-11/KLF5和MV4-11/Ctrl;借助Real-time PCR验证AML细胞系中过表达KLF5的效果;采用CCK8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研究KLF5对AML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1)Real-time PCR检测36例AML患者及18例正常供体骨髓样本,结果显示AML患者KLF5 mRNA水平较低;(2)依据KLF5 mRNA表达水平,以中位数为界,将患者分为KLF5低表达组和KLF5高表达组,KLF5高表达组患者3年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显著高于KLF5低表达组;(3)AML细胞系中KLF5 mRNA表达水平存在差异,KLF5在MV4-11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相对偏低;(4)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KLF5基因使MV4-11细胞的增殖速度变慢,克隆形成实验发现过表达KLF5基因使MV4-11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受到抑制。结论:KLF5在AML患者骨髓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骨髓细胞,且与AML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KLF5对AML细胞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Krüppel样因子5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伴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
8
作者 李沙 王菡 +3 位作者 程辉 赵气孟 邓黎黎 吴利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1期74-76,共3页
该文报道了1例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成人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该病例经淋巴结病理诊断为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骨髓细胞涂片、骨髓流式免疫分型和骨髓活检等均符合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核型为复杂核型47,XX,+4,add... 该文报道了1例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成人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该病例经淋巴结病理诊断为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骨髓细胞涂片、骨髓流式免疫分型和骨髓活检等均符合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核型为复杂核型47,XX,+4,add(18)(q21)[15]/49,idem,+14,+21[4]/46,XX[2],骨髓靶基因深度测序检出NPM1、JAK3、SH2B3、IL7R和KRAS基因突变。该患者治疗采用兼顾淋系和髓系的VP和DA化疗方案,第一和第二疗程治疗后均达完全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急性白血病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献春基于“脾肾二源”理论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经验
9
作者 王静 崔烨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185-187,共3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以骨髓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的外周血象异常的恶性肿瘤性疾病。目前,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主要采用联合化疗、诱导分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生物及免疫治疗、支持治疗等综合方法^([1])。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以骨髓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的外周血象异常的恶性肿瘤性疾病。目前,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主要采用联合化疗、诱导分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生物及免疫治疗、支持治疗等综合方法^([1])。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成年髓系白血病的50%以上。因为老年患者耐药现象普遍、器官功能减退、合并多系统疾病、免疫力低下、基因不稳定性增加等因素,老年患者的5年总生存期在10%以下,老年白血病的临床治疗十分困难^([2])。近年来中医辨证论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减少化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及支持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器官功能减退 中医辨证论治 免疫力低下 统疾病 异常增殖 联合化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O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10
作者 万雪莹 许晶 +1 位作者 刘晓丽 王宏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研讨SPO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AML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初发AML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骨髓样本中SPOP mRNA的表达。通过脂质体转染法进行慢病毒包装构建SPOP稳定过表达的AML... 目的:研讨SPO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AML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初发AML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骨髓样本中SPOP mRNA的表达。通过脂质体转染法进行慢病毒包装构建SPOP稳定过表达的AML细胞系THP-1和U937,应用CCK-8法检测SPO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凋亡和周期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抗凋亡蛋白Bcl-2和凋亡蛋白Bax、Caspase3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SPOP mRNA表达水平的中位数为0.9931(0.6303,1.433),AML组为0.5221(0.2422,0.7237),AML组SPO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将SPOP过表达后,U937过表达组凋亡细胞比例为10.9%±0.3%,明显高于空载组的8.9%±0.3%(P<0.05);THP-1过表达组凋亡细胞比例为4.6%±0.15%,明显高于空载组的3.0%±0.30%(P<0.05)。U937过表达组和THP-1过表达组Caspase3表达量分别为1.154±0.086、1.2±0.077,均高于空载组(空载组为1)(均P<0.05);U937过表达组和THP-1过表达组Bax/Bcl-2比值分别为1.328±0.057、1.669±0.15,亦高于空载组(空载组为1)(均P<0.05)。在细胞增殖实验中,U937过表达组和THP-1过表达组细胞数量均略微低于空载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周期实验中,U937过表达组和THP-1过表达组处于G1期细胞比例均略微高于空载组,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OP可以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cl-2下调,Bax、Caspase3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P 急性白血病 细胞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MT2A基因重排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11
作者 问蓉 郑鑫琪 +2 位作者 史文婷 丁邦和 陶善东 《现代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KMT2A基因重排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3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KMT2A基因重排AML患者7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特征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生存情况。结果7... 目的探讨KMT2A基因重排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3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KMT2A基因重排AML患者7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特征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生存情况。结果7例患者KMT2A基因重排均为阳性,伙伴基因包括AF10、AF1q、AF6、ELL,且伴有WT1、FLT3-ITD、NRAS、U2AF1、EVI1等基因突变。5例患者在完全缓解状态接受allo-HSCT,2例患者在未缓解状态接受强烈化疗序贯allo-HSCT。移植前5例获形态学完全缓解,3例获完全分子生物学缓解(CMR),2例未缓解。7例患者移植后1个月均获得完全缓解,供受者嵌合状态为完全供者型,染色体核型转为正常核型。7例患者allo-HSCT后2年总生存率为57.14%(4/7)。4例患者于移植后12~16个月复发,总生存时间为20个月。截至随访日期,3例患者处于生存状态,骨髓形态学处于缓解状态,微小残留病阴性。结论allo-HSCT是提高KMT2A基因重排AML患者CMR率、延长总生存期的有效方案,移植后的维持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基因重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达本胺联合阿扎胞苷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协同促凋亡机制研究
12
作者 任欣欣 韩晓辉 +1 位作者 李焱 赵洪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355-359,共5页
目的评估西达本胺联合阿扎胞苷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协同促凋亡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邯郸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AML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西达... 目的评估西达本胺联合阿扎胞苷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协同促凋亡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邯郸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AML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西达本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对照组仅接受阿扎胞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缓解率、治疗不良反应、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联合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在细胞水平实验中,采用AML细胞系KG1和U937,分为空白组(溶剂处理)、西达本胺组(西达本胺处理)、阿扎胞苷组(阿扎胞苷处理)及联合用药组(西达本胺联合阿扎胞苷处理)。各组细胞处理48 h后,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促凋亡蛋白质(Bax)和抗凋亡蛋白[B细胞白血病-2(Bcl-2)和髓系细胞白血病-1(Mcl-1)]的表达水平;结合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评估药物对AML细胞凋亡的作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缓解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感染、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损伤等总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粒细胞缺乏时间、血小板计数<20×10^(9)/L时间、细胞输注量、血小板输注量分别为(13.00±2.19)d、(10.33±1.28)d、4.58±0.51、37.11±5.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50±2.21)d、(12.81±2.51)d、6.22±0.77、46.88±6.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水平实验中,西达本胺与阿扎胞苷处理KG1和U937细胞48 h后,随着浓度的上升,对AML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不断增高(P<0.05)。与西达本胺组或阿扎胞苷组相比,联合用药组能够显著上调促凋亡蛋白质Bax的表达,并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和Mcl-1的表达,进一步促进AML细胞凋亡。结论西达本胺联合阿扎胞苷在AML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优势,不仅提高患者的缓解率,还减少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细胞水平实验结果进一步支持其通过多途径协同抑制AML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阿扎胞苷 细胞凋亡 西达本胺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美国移植与细胞治疗协会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指南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绍燕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8-136,共9页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疗高危和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有效手段,随着支持治疗的加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可控,HSCT的成功率已经达到80%左右。但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存在很多并发症,特别是远期并发症,影响儿童生存质量。而HSCT...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疗高危和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有效手段,随着支持治疗的加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可控,HSCT的成功率已经达到80%左右。但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存在很多并发症,特别是远期并发症,影响儿童生存质量。而HSCT后的复发仍然是儿童AML治疗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严格儿童AML的HSCT适应证,选择合适的供体及预处理方案,及时开始移植后复发的预防治疗和复发后的挽救性治疗,对于提高儿童AML的治疗成功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对美国移植与细胞治疗协会(ASTCT)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AML的指南进行深度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儿童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方案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调控TLK2表达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14
作者 梁波 尹俊杰 +3 位作者 张胜楠 张超 胡子龙 王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8-662,共5页
目的:探讨mi R-21调控TLK2表达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AML患者,同时选取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两组患者的骨髓单... 目的:探讨mi R-21调控TLK2表达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AML患者,同时选取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两组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RT-q PCR测定各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mi R-21、TLK2 m RNA的表达水平。使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mics-mi R-21、mimics-NC、inhibitor-mi R-21、inhibitor-NC及NC转染至HL-60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各组HL-60转染细胞经阿糖胞苷处理后的活性。TUNEL法测定HL-60转染细胞凋亡率。RT-q PCR测定转染inhibitor-mi R-21后HL-60细胞TLK2 m RNA的表达。结果: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mi R-21、TLK2 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HL-60细胞经阿糖胞苷处理后,inhibitor-mi R-21组和mimics-mi R-21组的细胞活性均随阿糖胞苷浓度升高显著下降(P<0.05),但在每个阿糖胞苷浓度点,inhibitor-mi R-21组的细胞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mimics-mi R-21组的细胞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inhibitor-mi R-21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而mimics-mi R-21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HL-60细胞经inhibitor-mi R-21处理后,TLK2 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mi R-21在AML患者中呈高表达,可能通过抑制TLK2的表达来促使AML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 急性白血病 TLK2 细胞活性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及生存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董颖 张雄 +3 位作者 杨威 李赞 乐颖 古茂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2期41-45,共5页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并分析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接受allo-HSCT治疗的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造血重建情况、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情况、生存情况、复发情...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并分析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接受allo-HSCT治疗的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造血重建情况、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情况、生存情况、复发情况和移植相关死亡(TRM)情况,并分析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32例接受allo-HSCT治疗的AML患者均实现粒系重建,重建时间为10~26 d,中位时间为11.0 d;30例患者实现巨核系重建,重建时间范围为10~54 d,中位时间为13.5 d。可评估的30例患者中,10例患者发生急性GVHD(发生率为33.33%),10例患者发生慢性GVHD(发生率为33.33%)。截至2023年5月31日,随访时间范围为2~2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4.5个月;30例患者中,28例患者存活(25例处于无病生存状态),2例患者死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P=0.035,HR=2.021)、移植后复发(P=0.021,HR=2.546)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0例患者中,5例患者复发,复发时间范围为6~24个月,中位时间为9.0个月。5例复发患者中,2例患者死亡(非TRM)。结论allo-HSCT是治疗AML的有效方法,年龄>35岁、移植后复发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白血病 生存预后 复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表型在鉴别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与HLA-DR阴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
16
作者 郜伟峰 单志娟 +4 位作者 周一平 裴新蕊 杨玉 侯艳军 周合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表型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和HLA-DR阴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之间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至2024年间收治的42例APL患者和28例初治及复发的HLA-DR阴性AML患者。通过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比较两... 目的探讨免疫表型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和HLA-DR阴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之间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至2024年间收治的42例APL患者和28例初治及复发的HLA-DR阴性AML患者。通过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CD64、MPO、CD7、CD11c、CD9、CD123等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利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应用ROC曲线评估CD9和CD123的表达模式,以及CD64^(+)MPO^(+)CD7^(-)CD11c^(-)对APL的诊断价值。结果AML组患者的CD64、CD9、MPO阳性率显著低于APL组,而CD11c、CD7阳性率显著高于AP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4^(+)MPO^(+)CD7^(-)CD11c^(-)的综合抗原积分表达模式在鉴别诊断APL方面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59,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75.0%,CD9/CD123的鉴别诊断APL的AUC^(ROC)为0.919,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4.0%;而联合应用CD9/CD123和综合抗原积分的诊断模式,AUC^(ROC)为0.955,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100%。结论CD9/CD123表达模式及CD64^(+)MPO^(+)CD7^(-)CD11c^(-)联合应用可作为鉴别诊断APL与HLA-DR阴性的AML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HLA-DR阴性急性白血病 流式细胞 CD123 CD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CASP1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THP-1的G_(0)/G_(1)细胞周期阻滞和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焦亡
17
作者 艾克拜尔·阿布都热衣木 徐丽 +2 位作者 阿孜古丽·麦麦提 阿依姆妮萨·阿卜杜热合曼 帕提古力·苏力坦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04-210,共7页
目的:探讨半胱天冬酶1(Caspase1,CASP1)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THP-1的细胞周期和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培养THP-1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的THP-1细胞),pcDNA3.1-null组(过表达CASP1的阴性对照,用... 目的:探讨半胱天冬酶1(Caspase1,CASP1)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THP-1的细胞周期和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培养THP-1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的THP-1细胞),pcDNA3.1-null组(过表达CASP1的阴性对照,用5.0μg/mL的pcDNA3.1-null质粒转染THP-1细胞24h)、pcDNA3.1-CASP1组(过表达CASP1,用5.0μg/mL的pcDNA3.1-CASP1质粒转染THP-1细胞24h)。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变化。用qRT-PCR法检测细胞中CASP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8的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增殖相关蛋白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heat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ASC)、CASP1、切割半胱天冬酶1(cleaved-caspase 1,cleaved-CASP1)、IL-1β,IL-18、cleaved-Gasdermin D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pcDNA3.1-null组的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pcDNA3.1-CASP1组的细胞凋亡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的增殖活力减少,G_(0)/G_(1)细胞周期被阻滞,Ki67、PCNA、cyclin D1的相对表达水平均减少(P<0.05),NLRP3、ASC、CASP1、cleaved-CASP1、IL-1β,IL-18、cleaved-Gasdermin D的相对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与pcDNA3.1-null组比,pcDNA3.1-CASP1组的细胞凋亡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的增殖活力减少,G_(0)/G_(1)细胞周期被阻滞,Ki67、PCNA、cyclin D1的相对表达水平均减少(P<0.05),NLRP3、ASC、CASP1、cleaved-CASP1、IL-1β,IL-18、cleaved-Gasdermin D(30 kDA)的相对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结论:过表达CASP1诱导AML细胞THP-1的G_(0)/G_(1)细胞周期阻滞和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细胞 半胱天冬酶1 细胞周期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p53信号通路探讨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萃取物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
18
作者 陈智 林圣云 +4 位作者 熊昊 王卓 付强 杨李 裘玫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29-334,共6页
目的通过评估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萃取物(EAEHDW)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p53信号通路传导调节作用,探讨其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AML-M2)细胞株Kasumi-1增殖及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利用乙酸乙酯从白花蛇舌草中萃取制... 目的通过评估白花蛇舌草乙酸乙酯萃取物(EAEHDW)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p53信号通路传导调节作用,探讨其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AML-M2)细胞株Kasumi-1增殖及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利用乙酸乙酯从白花蛇舌草中萃取制备得到EAEHDW,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装置检测样品纯度。设置空白组,将浓度分别为0.02 mg/mL、0.04 mg/mL、0.06 mg/mL、0.08 mg/mL、0.10 mg/mL的EAEHDW加入对数生长期的Kasumi-1细胞株,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EAEHDW作用不同时间后Kasumi-1细胞存活率,采用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EAEHDW作用24 h后Kasumi-1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EAEHDW(0.02 mg/mL、0.04 mg/mL、0.06 mg/mL)作用24 h后Kasumi-1细胞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家族蛋白及PI3K/Akt/p53信号传导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EAEHDW干预后,细胞存活率较空白组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且细胞存活率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越明显,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越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浓度的EAEHDW作用于Kasumi-1细胞后,细胞中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细胞色素C(Cyto-C)、p5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Akt、磷酸化Akt(p-Akt)、鼠双微染色体2(MDM2)、磷酸化MDM2(p-MDM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EAEHDW可明显抑制髓系白血病Kasumi-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影响Caspase家族蛋白表达和抑制PI3K/Akt/p53信号通路导致p53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急性白血病 Kasumi-1细胞 凋亡 PI3K/Akt/p5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M1基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凋亡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19
作者 高鑫 储李婧 颜宗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3-669,共7页
目的:探讨PIM1基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U93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对JAK2/STAT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初诊成人AML患者和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PIM1 mRNA表达。将AML细胞系U937细胞分为:U937组(... 目的:探讨PIM1基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U93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对JAK2/STAT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初诊成人AML患者和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PIM1 mRNA表达。将AML细胞系U937细胞分为:U937组(U937细胞正常培养)、Si-PIM1组(U937细胞转染含PIM1 mRNA的低表达腺病毒载体)、Si-NC组(U937细胞转染不含PIM1 mRNA的低表达腺病毒载体)、CoA1组(U937细胞中加入浓度为20μmol/L的JAK2激活剂CoA1)、Si-PIM1+CoA1组(U937细胞转染含PIM1 mRNA低表达的腺病毒载体并加入浓度为20μmol/L的CoA1)。培养24 h。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U937细胞PIM1 mRNA和蛋白、JAK2/STAT3通路、细胞周期、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率。结果: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IM1 mRNA表达水平高于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P<0.05)。与U937组相比,Si-PIM1组细胞PIM1 mRNA和蛋白、p-JAK2/JAK2、p-STAT3/STAT3、Cyclin D1、CDK2蛋白、细胞增殖活性、S期比例、G2/M期比例降低(均P<0.05),p27、Caspase-3蛋白、G0/G1期、凋亡率升高(均P<0.05),而CoA1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与Si-PIM1组正好相反,CoA1可逆转Si-PIM1对U937细胞的作用效果。U937组、Si-PIM1+CoA1组、Si-NC组U937细胞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敲低PIM1基因表达可抑制U937细胞增殖、促进凋亡,缓解ALM进程,且上述作用可能与抑制JAK2/STAT3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苏氨酸激酶家族成员1 急性白血病U937细胞 增殖 凋亡 Janus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地西他滨维持治疗成功救治范可尼贫血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戴银亮 何海龙 +7 位作者 范丽艳 李捷 卢俊 肖佩芳 凌婧 郑佳佳 杜智卓 胡绍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序贯地西他滨用于治疗范可尼贫血(FA)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1例FA进展为AML患儿接受同胞弟弟作为供体的单倍体移植,移植后予地西他滨维持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序贯地西他滨用于治疗范可尼贫血(FA)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1例FA进展为AML患儿接受同胞弟弟作为供体的单倍体移植,移植后予地西他滨维持治疗。结果患儿生后6岁出现贫血,8岁确诊范可尼贫血,按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环孢素、安雄)6年无效,且进行性三系下降,血小板无效输注,骨髓检查诊断为AML。骨髓二代基因测序检测,仍然表现为FANCA基因c.3348+1G>A纯合变异。遂予FLAG方案(氟达拉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化疗后桥接以TBI为基础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15天粒细胞及血小板植入,移植后给予患者减量环孢素,保持Ⅱ度皮排排异直至移植后1年,移植后6个月开始予每2个月予地西他滨,共计6次,同时监测WT1的表达水平。现已经移植后近6年,患儿无事件生存中。结论allo-HSCT后联合地西他滨序贯治疗能够有效治疗FA进展为A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可尼贫血 急性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地西他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