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7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郑莉 徐楠 +4 位作者 蔡永宁 冯萍 刘跃建 王伟 韩雪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2-187,共6页
目的评价国产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阳性对照药,甲磺酸帕珠沙星组500mg,左氧氟沙星组300mg,为Q12h静脉滴注一次,qid,疗程均为7~10d,病情... 目的评价国产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阳性对照药,甲磺酸帕珠沙星组500mg,左氧氟沙星组300mg,为Q12h静脉滴注一次,qid,疗程均为7~10d,病情偏重者疗程可延长至14d。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40例,其中甲磺酸帕珠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分别为127例和113例。结果显示,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68.60%与66.67%(PPS分析集);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69%与95.37%(PPS分析集)。对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均有良好的疗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两药疗效相当。两组的细菌阴转率分别为93.42%与89.66%,细菌清除率分别93.42%与89.8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两组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96%与14.16%,均以局部刺激及消化道反应为主,但大多轻微,勿需特殊处理。结论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道和泌尿道细菌性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是一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适于中、重度细菌感染及不能口服给药患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帕珠沙星 左氧氟沙星 急性呼吸道和泌尿道细菌感染 多中心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戎霞君 万欢英 +2 位作者 倪磊 陈巍 任红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4年第12期757-760,763,共5页
目的 以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评价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加替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B组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目的 以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评价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加替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B组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组剂量均为每次0.2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一日2次,疗程均为7-14天。结果A、B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和9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0%和10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和25%,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细菌引起的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呼吸道 尿道感染 加替沙星 注射液 急性 细菌 有效性 目的 显著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西沙星片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 被引量:4
3
作者 相仕涛 魏智民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片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莫西沙星片(治疗组)每次给药400 mg口服,每24小时给药1次,与左氧沙星片(对照组)每次给药200 mg口服,每1...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片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莫西沙星片(治疗组)每次给药400 mg口服,每24小时给药1次,与左氧沙星片(对照组)每次给药200 mg口服,每12小时给药1次,疗程均为7~10 d。结果本研究共入组53例,未培养出致病菌1例,CRF(病例报告表)填写不完整1例,实际入组为51例,揭盲后显示,莫西沙星片(治疗组)25例,左氧沙星片(对照组)26例。莫西沙星片和左氧沙星片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0%(25/25)和96.2%(25/26),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4%(17/18)和89.5%(17/1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4%与4.5%。结论莫西沙星片与左氧沙星片在治疗临床常见的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均是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 呼吸道感染 尿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孟琨 岳英明 王素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用加替沙星(治疗组)与左氧沙星(对照组)(均为每次200 mg口服,每12 h给药1次,疗程5~14 d)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 目的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用加替沙星(治疗组)与左氧沙星(对照组)(均为每次200 mg口服,每12 h给药1次,疗程5~14 d)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实际入组51例,揭盲后显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6例.结果加替沙星和左氧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25/25)和96.2%(25/26),2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4%(17/18)和89.5%(17/1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与3.8%,上述结果经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替沙星对临床常见的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是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感染 急性细菌 加替沙星 呼吸道 安全性评价 不良反应发生率 左氧沙星 双盲双模拟 细菌清除率 对照研究 临床常见 抗菌药物 对照组 治疗组 有效率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BP、CXCL-10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5
作者 袁翊 张春红 +1 位作者 曹建 黄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59-662,66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研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 目的探讨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研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4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根据痰液细菌培养结果将研究组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51例)和非细菌感染组(3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BP、CXCL-10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LBP、CXCL-10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LBP、CXCL-10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LBP、CXCL-10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血清LBP、CXCL-10单独及联合用于诊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9(95%CI:0.724~0.822)、0.843(95%CI:0.796~0.898)、0.906(95%CI:0.852~0.959)。细菌感染组家庭成员吸烟、铁元素缺乏、钙元素缺乏者所占比例、年均抗菌药使用次数、血清LBP、CXCL-10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患者(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均抗菌药使用次数≥2次(OR=2.305,95%CI:1.483~3.582)、LBP≥104.26 ng/mL(OR=2.573,95%CI:1.446~4.578)、CXCL-10≥112.98 pg/mL(OR=1.208,95%CI:0.110~1.314)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LBP、CXCL-10水平升高与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密切相关,可作为鉴别诊断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指标且二者联合诊断的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结合蛋白 CXC趋化因子配体-10 急性呼吸道感染 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清地区2021-2022年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非细菌性病原学分析
6
作者 郭廷耀 关国平 +4 位作者 吴伟清 俞大杰 高晓曼 祝福存 蔡霖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6-49,共4页
目的初步了解福清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住院儿童非细菌性病原学流行特征。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因ARTI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采集鼻咽拭子,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毛细电泳技术平台多重PCR技术... 目的初步了解福清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住院儿童非细菌性病原学流行特征。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因ARTI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采集鼻咽拭子,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毛细电泳技术平台多重PCR技术对常见的11种非细菌性呼吸道病原体[甲型流感病毒(FluA)包括H3N2、09H1N1、未分型3组,乙型流感病毒(FluB),合胞病毒(HRSV),腺病毒(HADV),博卡病毒(HBoV),鼻病毒(HRV),副流感病毒(HPIV),冠状病毒(HCoV),偏肺病毒(HMPV),肺炎支原体(Mp),衣原体(Ch)]进行多重核酸检测并分析。结果986例标本中,病原体核酸阳性检出率为71.70%(707/986),其中病毒核酸检出率为69.57%(686/986),非典型病原体(Mp+Ch)为2.74%(27/986);各病原体检出率依次为HRV、HRSV、FluB、HADV、HPIV、FluA、HCoV、HMPV、Mp、HBoV、Ch,其中Ch、HBoV、HCoV、FluA表现出高的混合感染率,而HMPV、FluB显示以单一病原体感染为主。年龄因素是病原体检出差异的重要因素,并且不同病原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福清地区2021-2022年ARTI住院患儿非细菌性病原体以病毒检出为主,前3位为HRV、HRSV、FluB,并且病原体具有明显的年龄和季节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细菌呼吸道病原 儿童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T、hs-CRP、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联合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中的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安常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1-3,8,共4页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联合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联合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山东泗水县人民医院诊断为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1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本院查体中心的10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比两组PCT、hsCRP、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分析PCT、hs-CRP、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对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8.41±1.4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6.26±5.21)%、中性粒细胞计数(4.29±1.23)×10^(9)/L、hs-CRP(18.34±3.31)mg/L、ESR(18.62±3.95)mm/h、PCT(5.21±1.98)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89、19.369、12.370、44.844、29.563、24.047,P均<0.05)。4种指标的联合检测其灵敏度、特异度最高,达89.0%,88.0%。结论 PCT、hs-CRP、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联合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外周血细胞计数 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芩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李庆霞 安欣芳 周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3773-3776,共4页
目的 探究蓝芩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于新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28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64例)与对照组(164... 目的 探究蓝芩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于新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28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64例)与对照组(164例)。对照组接受头孢呋辛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蓝芩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5 d,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发热、脓涕、咽喉肿痛、咳嗽)、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88.41%)(P<0.05)。观察组的发热、脓涕、咽喉肿痛、咳嗽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RP、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天CRP、WBC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蓝芩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芩口服液 头孢呋辛酯 急性呼吸道感染 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替唑钠治疗急性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的最小成本分析
9
作者 陈富超 方宝霞 +1 位作者 时晓亚 于琳 《西部医学》 2011年第11期2193-2194,共2页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头孢替唑钠治疗急性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的经济学效果。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对国产与进口头孢替唑钠治疗136例急性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患者的方案进行最小成本分析。结果国产与进口头孢替唑钠组成本分别为1542.24元和2612...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头孢替唑钠治疗急性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的经济学效果。方法根据文献资料,对国产与进口头孢替唑钠治疗136例急性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患者的方案进行最小成本分析。结果国产与进口头孢替唑钠组成本分别为1542.24元和2612.96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92.42%;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6.36和28.27。结论国产头孢替唑钠治疗急性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具有明显的药物经济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替唑 感染 呼吸道 尿道 最小成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热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病毒和细菌的关系
10
作者 苏玉恒 邓秀丽 李猛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1期97-100,104,共5页
目的 了解发热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病毒和细菌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2022年9—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诊治的1338例发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就诊时诊断及全血WBC和CRP的结果,将两项均正常... 目的 了解发热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病毒和细菌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2022年9—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诊治的1338例发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就诊时诊断及全血WBC和CRP的结果,将两项均正常纳入病毒感染组,两项均升高纳入细菌感染组,只有一项升高的不纳入分组,比较两组间的WBC、中性粒细胞比例、CRP及SAA水平。结果 病毒感染组945例,细菌感染组165例,不纳入分组228例。细菌感染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CRP均高于病毒感染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不同热程上细菌和病毒感染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SAA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热程上,细菌感染组SAA均较病毒感染组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发热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应注意病毒感染的可能性,CRP常在细菌感染者中增高,而SAA可在细菌和病毒感染者中增高,但增高明显多见于细菌感染,CRP及SAA结合可有助于病原菌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发热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毒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蕊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效果
11
作者 李纳 郭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91-094,共4页
研究百蕊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效果。 方法 将医院2023年5月到2024年6月收治的30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红黄球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150例,常规治疗),研究组(150例,百蕊颗粒辅助治疗),比... 研究百蕊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效果。 方法 将医院2023年5月到2024年6月收治的30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红黄球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150例,常规治疗),研究组(150例,百蕊颗粒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咳嗽消失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数据。 结果 研究组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蕊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能显著提升患儿的临床效果,使其机体中的不良症状有所改善,另外,此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小,还能保障患儿的用药安全性,同时,还有利于其身体健康状况的恢复,为其生活品质的提升创造积极有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蕊颗粒 辅助治疗 小儿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原体学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非细菌性病原学混合感染特点研究
12
作者 殷燕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44-0047,共4页
分析基于病原体学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非细菌性病原学混合感染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1~11院内12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主要观察呼吸道病原期特异性抗体IgM测定结果,进行病原感染特点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经病原检测,... 分析基于病原体学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非细菌性病原学混合感染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1~11院内12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主要观察呼吸道病原期特异性抗体IgM测定结果,进行病原感染特点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经病原检测,单一感染率16.67%,混合感染率35.83%,其中Mp检出率最高,其次为InfA、InfB等。单一感染与混合感染患儿感染类型、症状表现、白细胞计数变化均未见差异性,但混合感染患儿住院时间较长(P<0.05)。≤3岁患儿中,Mp感染率较低,InfB与混合感染率较高(P<0.05)。不同性别患儿的病原分布情况未见差异性(P>0.05)。混合感染患儿存在季节与年龄分布的显著差异,提示季节、年龄与患病率相关(P<0.05)。结论 通过病原体学检测及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以混合感染常见,其中肺炎支原体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率较高,在流行病学上具有年龄及季节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学 急性呼吸道感染 细菌性病原学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联合中性粒细胞比率在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蒙欣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8期103-106,共4页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联合中性粒细胞比率在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URT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宁津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的258例急性URTI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病...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联合中性粒细胞比率在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URT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宁津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的258例急性URTI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病原学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采集患儿静脉血,检测PCT、hs-CRP、ESR、中性粒细胞比率,分析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儿童急性细菌性URT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PCT检测灵敏度为72.92%,特异度为74.07%,准确度为73.64%;hs-CRP检测灵敏度为77.08%,特异度为80.24%,准确度为79.07%;ESR检测灵敏度为79.17%,特异度为76.54%,准确度为77.51%;中性粒细胞比率检测灵敏度为72.92%,特异度为74.07%,准确度为73.64%;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5.83%,特异度为96.29%,准确度为96.12%。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PCT、hs-CRP、ESR结合中性粒细胞比率检测儿童急性细菌性URTI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中性粒细胞比率 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头孢替唑钠用于临床急性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世锋 张丽轩 +1 位作者 王蓓 李冬梅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0年第9期543-547,共5页
目的评价国产头孢替唑钠用于急性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进口注射用头孢替唑钠(特子社复)为对照,136例急性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66),分别接受国产和进口注射用头孢替唑钠治疗... 目的评价国产头孢替唑钠用于急性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进口注射用头孢替唑钠(特子社复)为对照,136例急性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66),分别接受国产和进口注射用头孢替唑钠治疗,疗程均为7~14d。以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评价药物疗效,以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3%对92.5%,89.7%对87.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对6.1%,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头孢替唑钠用于急性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疗效及安全性与进口头孢替唑钠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替唑 国产 进口 感染 呼吸道 尿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感染病原学及其变迁 被引量:30
15
作者 吴安华 文细毛 +1 位作者 任南 徐秀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52-255,共4页
目的 了解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报告的医院内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感染的病原学及其变迁。方法 收集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 1 999年 7月~ 2 0 0 1年 1 2月报告的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感染的病原学资料。结果 在不同部位感染... 目的 了解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报告的医院内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感染的病原学及其变迁。方法 收集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 1 999年 7月~ 2 0 0 1年 1 2月报告的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感染的病原学资料。结果 在不同部位感染中 ,排前 5位的病原体分别是 :下呼吸道为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 ;泌尿道为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肠球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 ;胃肠道以真菌为主。结论 医院内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胃肠道感染以真菌为主。 1 999~ 2 0 0 1年 ,呼吸道、泌尿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医院感染 监控网 呼吸道感染 尿道感染 胃肠道感染 病原学 病菌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及细菌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20
16
作者 董琳 周晓聪 +7 位作者 陈小芳 杨锦红 林剑 张海邻 蔡晓红 罗运春 张正霞 李昌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LRTI)的病原学特点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454例急性LRTI患儿(年龄1个月~10岁,中位年龄6.0个月)入院24h内抽取下呼吸道分泌物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采用K—B法,同时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LRTI)的病原学特点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454例急性LRTI患儿(年龄1个月~10岁,中位年龄6.0个月)入院24h内抽取下呼吸道分泌物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采用K—B法,同时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毒。结果297例(65.4%)病原检测阳性,其中病毒阳性229例(50.4%),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多见(39.6%),其次为副流感病毒3型(PIV3)(6.6%)、腺病毒(2.2%)、流感病毒A型(0.9%)及流感病毒B型(0.7%)。共分离出19种135株(29.7%)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K.pn)最多见(9.9%),其次为大肠杆菌(Ecoli)(4.4%),尼pn和E.coli产ESBLs株分别占42.2%和65.0%;肺炎链球菌(SP)占4.2%。混合感染率为14.8%。6个月以下患儿前5位病原为RSV,尼pn,PIV3,E.coli及SA;而RSV,PIV3,SP,尼pn及E.coli则是6个月至3岁患儿常见的病原。尼pn和Ecol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达97.8%和75.0%,产ESBLs株的足pn和E.coli对头孢菌素普遍耐药;SP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100%,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亦达68.4%,而SA对红霉素和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4.7%和89.5%。结论RSV是温州地区儿童急性LRTI最常见的病原,其次为K.pn和PIV3。常见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及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的比率均相当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学 细菌耐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秦铭 季纯珍 +2 位作者 田曼 王惠云 贡桂清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s)的细菌病原学分布。方法529例确诊ALRTIs的患儿,负压吸取呼吸道分泌物,送检细菌培养,用KB法行药敏试验。结果529例分离出细菌316株(59.7%)。其中,肺炎链球菌68株(21.5%),流感嗜血杆菌64株(20.3%),...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s)的细菌病原学分布。方法529例确诊ALRTIs的患儿,负压吸取呼吸道分泌物,送检细菌培养,用KB法行药敏试验。结果529例分离出细菌316株(59.7%)。其中,肺炎链球菌68株(21.5%),流感嗜血杆菌64株(20.3%),金黄色葡萄球菌38株(12.0%),表皮葡萄球菌34株(10.8%),大肠杆菌25株(7.9%),肠球菌19株(6.0%),卡他莫拉菌18株(5.7%),不动杆菌17株(5.4%),肺炎克雷伯菌15株(4.7%),铜绿假单胞菌8株(2.5%),阴沟杆菌3株(0.9%),其它细菌7株(2.2%)。低龄组分离的阳性率较年长组高。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前者随年龄增加,分离阳性率有增高趋势。流感嗜血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卡他莫拉菌、铜绿假单胞菌以3岁以下患儿为多。结论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是患儿ALRTIs最主要的病菌,其次是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细菌病原学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状况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郭军 崔振泽 +1 位作者 黄燕 于爱民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79-582,共4页
目的研究大连市儿童医院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医院门诊及病房新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93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364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566例。AURI组患儿未用抗菌药物或... 目的研究大连市儿童医院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医院门诊及病房新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93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364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566例。AURI组患儿未用抗菌药物或只口服过1~2次抗菌药物,均采集咽拭子;ALRI患儿均静脉用抗菌药物>3d,采集痰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采用ATB系统(Bio-Merieux,法国)进行菌种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930份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株404株(43.4%),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分别占分离菌株的22.5%,12.1%,7.4%。AURI分离菌株中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分别占43.9%,22.0%,9.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非发酵菌属各占4.5%,8.3%,3.0%。ALRI分离菌株中,上述菌株分别占12.1%,7.4%,6.6%及16.9%,13.2%,21.8%。流感及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分别为29.3%,32.9%,对羟氨苄/克拉维酸及头孢噻吩、头孢克洛、头孢呋辛等耐药率为10.0%~12.1%,对头孢噻肟耐药率为5.7%。AURI组与ALRI组流感及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青霉素(P<0.01)、羟氨苄/克拉维酸(P<0.05)、头孢克洛(P<0.05)、四环素(P<0.05)、复方新诺明(P<0.01)等耐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ALRI组耐药率高于AURI组。结论监测期间大连市小儿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主要流行菌株是流感及副流感嗜血杆菌,其对氨苄青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ALRI与AURI细菌的分布不同,AL-RI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较高,其中流感及副流感嗜血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氨苄青霉素、羟氨苄/克拉维酸、头孢克洛的耐药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细菌 抗菌药物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7
19
作者 温庆辉 高元妹 +2 位作者 黎凤英 万德胜 郭志勤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状况,为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16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 316例COPD急...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状况,为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16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 31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有212例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67.1%)。致病菌中排名前6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从相关药敏试验显示:此6种细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结论对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明确出现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的前提下,临床上应注意进行病原学监测,根据药敏采用联合抗生素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呼吸道感染 细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水头孢唑林钠(新泰林)治疗下呼吸道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5
20
作者 杨俊铃 马忠森 +5 位作者 邱晨 杨健 李胜歧 苏立平 钱昱昕 吕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6-328,共3页
目的 评价五水头孢唑林钠(抗生素)治疗轻、中度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组:五水头孢唑林钠组34例,头孢唑林钠组33例,头孢曲松钠组36例,3组的用量、用法、疗程相同,每日2次... 目的 评价五水头孢唑林钠(抗生素)治疗轻、中度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组:五水头孢唑林钠组34例,头孢唑林钠组33例,头孢曲松钠组36例,3组的用量、用法、疗程相同,每日2次,每次静滴2 g,疗程7~14天.结果 疗程结束时,五水头孢唑林钠与头孢唑林钠、头孢曲松钠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6.47%,66.66%,30.56%与97.06%,87.88%,52.78%;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6%,2.94%,5.56%.结论 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轻、中度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水头孢唑林钠 头孢唑林钠 头孢曲松钠 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