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8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及4种指标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研究
1
作者 陈瑞晓 韩延辉 +2 位作者 赵劲东 李炳强 普兆坤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肾功能恶化(WRF)的影响因素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uL-FAB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碱性磷酸酶(ALP)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方法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肾功能恶化(WRF)的影响因素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uL-FAB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碱性磷酸酶(ALP)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方法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88例ADHF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住院期间发生WRF的81例患者作为WRF组(病例组),住院期间未发生WRF的207例患者作为非WRF组(对照组)。分析影响ADHF患者WRF的因素及mAlb、uL-FABP、NT-proBNP、ALP联合检测对ADHF患者WRF的预测价值。结果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低,尿mAlb、uL-FABP及血清肌酐(Cr)、NT-proBNP、ALP水平较高均为ADHF患者WR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Alb、uL-FABP、NT-proBNP、ALP联合检测预测ADHF患者WRF的曲线下面积为0.887,高于4种指标单独检测(分别为0.809、0.787、0.780、0.807,P<0.05)。结论ADHF患者WRF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其中mAlb、uL-FABP、NT-proBNP、ALP联合检测预测ADHF患者WRF的预测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肾功能恶化 影响因素 微量白蛋白 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N末端脑钠肽前体 磷酸酶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宁片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腹膜透析合并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及其对免疫功能、炎症状态的影响
2
作者 胡晓燕 黄益麒 沈伟钢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5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观察冠心宁片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腹膜透析(PD)合并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和炎症状态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8例PD合并ADHF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rhBNP微泵注射,治疗... 目的:观察冠心宁片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腹膜透析(PD)合并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和炎症状态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8例PD合并ADHF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rhBNP微泵注射,治疗72 h后停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冠心宁片,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心功能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CD_(4)^(+)T淋巴细胞亚群及不良反应和预后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9.4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胸闷胸痛、心悸不安、气短乏力、气喘不得卧等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脏指数(CI)、白细胞介素-10(IL-10)和2型辅助性T细胞(Th2)、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干扰素-γ(INF-γ)、IL-17、Th1、Th17、Th1/Th2和Th17/Treg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出院30 d内ADHF再入院率均降低。结论:冠心宁片联合能rhBNP明显改善PD合并ADHF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水平,有效调节免疫功能及缓解炎症状态,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宁片 重组人脑利钠肽 腹膜透析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CD_(4)^(+)T淋巴细胞亚群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Ⅰ期运动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
3
作者 叶晶 赵丽华 +1 位作者 郑一梅 杨蕾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5年第2期226-233,共8页
目的评价Ⅰ期运动康复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方法由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并筛选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 目的评价Ⅰ期运动康复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方法由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并筛选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0月3日关于Ⅰ期运动康复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提取与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总计68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Ⅰ期运动康复可改善ADHF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MD=56.80,95%CI(20.82,92.78),P<0.01]、机体功能[MD=1.25,95%CI(0.61,1.89),P<0.01],减少患者全因再住院率[OR=0.49,95%CI(0.26,0.91),P=0.03],提升生活质量[MD=-15.74,95%CI(-20.03,-11.44),P<0.01]。但两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MD=-74.36,95%CI(-248.60,99.87),P=0.40]、3个月再住院率[OR=0.48,95%CI(0.16,1.50),P=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Ⅰ期运动康复有助于改善ADHF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对改善6分钟步行距离、简易机体功能评分均有效,且具有安全性。但对于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和3个月再住院率仅有改善趋势,无统计学意义,仍需要大样本和高质量研究来评估其个体反应及长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Ⅰ期康复 运动康复 META分析 循证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ng1-7、ALBI评分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柏玉顺 高发林 祁兴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172-17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紧张素1-7(Ang1-7)、清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心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8例ADHF患者作为ADHF组,选择同期于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7...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紧张素1-7(Ang1-7)、清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心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8例ADHF患者作为ADHF组,选择同期于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7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Ang1-7水平,根据基线清蛋白和胆红素水平计算ALBI评分;ADHF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记录随访期间ADHF患者全因死亡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ADHF患者血清Ang1-7水平和ALBI评分与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DHF患者短期预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ng1-7联合ALBI评分预测ADHF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结果ADHF组血清Ang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L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1例失访,54例预后不良,73例预后良好。预后不良组血清Ang1-7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ALBI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ADHF患者血清Ang1-7水平与LAD、LVDd呈负相关(P<0.05),与LVEF呈正相关(P<0.05);ALBI评分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与LAD、LVDd呈正相关(P<0.05)。高ALBI评分、NYHA分级Ⅳ级、BNP水平高均是ADH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Ang1-7水平高是ADH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ng1-7联合ALBI评分预测ADH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95%CI:0.848~0.954),高于血清Ang1-7、ALBI评分单独预测的AUC[0.814(95%CI:0.735~0.878)、0.819(95%CI:0.741~0.8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03、2.553,P=0.01、0.019)。结论ADHF短期预后不良患者ALBI评分较高,血清Ang1-7水平偏低,与患者心功能减退和短期预后不良有关,血清Ang1-7联合ALBI评分对ADHF短期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短期预后 清蛋白-胆红素评分 血管紧张素1-7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认知行为干预配合综合心脏康复路径的临床价值探究
5
作者 傅丹娴 罗丽琼 李培苗 《黑龙江医药》 2025年第1期216-219,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接受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综合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价值。方法:以时间节点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接受常规护理的40例ADHF患者列为对照组,另外以同期收治接受认知行为干预配合心脏康复护理的40例A... 目的:分析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接受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综合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价值。方法:以时间节点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接受常规护理的40例ADHF患者列为对照组,另外以同期收治接受认知行为干预配合心脏康复护理的40例ADHF患者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护理模式应用下,研究组经干预后自护能力评分有得到显著改善,且研究组经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幅度大,此外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对于ADHF患者重视患者认知行为干预的同时配合综合心脏康复路径进一步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认知行为干预 综合心脏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对心室结构影响
6
作者 张利花 吕建华 宋颖飞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887-1888,共2页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疗效及对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80例ADHF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待血压及心率恢复稳定后,予以A组依那普利片、B组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疗效及对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80例ADHF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待血压及心率恢复稳定后,予以A组依那普利片、B组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6个月后比较治疗效率、不良反应、心室结构及生物标志物水平。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LVEF均高于A组;LVEDD、LVESD、NT-proBNP及cTnI均低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在改善ADHF心功能及重塑心室结构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并有助于降低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具备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心室结构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
7
作者 岳晓燕 张艳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6期102-105,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78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78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炎性介质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指标及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入睡困难、喘息不止、颈静脉怒张评分较治疗前更低,且观察组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入睡困难、喘息不止、颈静脉怒张评分分别为(1.05±0.26)、(1.43±0.25)、(0.77±0.21)、(1.51±0.45)、(1.29±0.62)分,较对照组的(2.52±0.89)、(2.31±0.67)、(1.07±0.38)、(2.12±0.36)、(2.31±0.72)分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更低,且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0.43±0.15)pg/L、(8.86±1.51)pg/ml、(8.10±1.15)mg/L,较对照组的(0.61±0.11)pg/L、(10.51±1.62)pg/ml、(10.32±1.22)mg/L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一氧化氮、内皮素-1水平较治疗前更低,且观察组一氧化氮水平(53.81±7.92)μmol/L、内皮素-1水平(40.91±2.30)ng/L较对照组的(60.46±6.42)μmol/L、(52.16±3.63)ng/L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较治疗前更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较治疗前更小,且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较对照组更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较对照组更小(P<0.05)。两组治疗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评分较治疗前更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其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相关症状及血管内皮功能,有助于心功能早日恢复至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疗效 血管内皮功能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及血清学指标构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晶晶 赵妍妍 +3 位作者 王燕 陈蝶 胡杨 秦闻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基于心力衰竭超声指数(HFEI)及血清学指标构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DHF患者190例,随访期间依据患者是否发... 目的基于心力衰竭超声指数(HFEI)及血清学指标构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DHF患者190例,随访期间依据患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80例和非MACE组110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和A峰比值(E/A),并评估HFEI。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ADHF患者短期MACE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ADHF患者短期MACE风险列线图模型。结果MACE组LVEDd、HFEI、尿酸、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素氮(BUN)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19、9.754、11.250、34.063、26.464,P<0.05),MACE组E/A、钠离子水平、LVEF明显低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46、4.236、5.922,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FEI、尿酸、NT-proBNP是ADHF患者短期MACE的影响因素(HR=1.423、1.005、1.001,P<0.05)。预测ADHF患者短期MACE风险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曲线,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7.381,P>0.05),一致性较好。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95%CI=0.830~0.928),区分度较优。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测ADHF患者短期MACE风险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超声指数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用药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方接 王舟波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调查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在舟山医院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中的临床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收集舟山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诊断为ADHF并接受rhBNP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药品说明书及最新指南对rhBNP的使... 目的调查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在舟山医院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中的临床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收集舟山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诊断为ADHF并接受rhBNP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药品说明书及最新指南对rhBNP的使用合理性、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共纳入患者98例,年龄(61.61±6.75)岁,其中,男性60例,女性38例;使用rhBNP注射液单药治疗42例(42.86%),联合用药56例(57.14%)。rhBNP主要用于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级的ADHF患者,共80例(81.63%)符合药品说明书中的适应证;rhBNP注射液的用法与用量基本合理,有28例患者(28.57%)的用药疗程<1 d,55例(56.12%)的用药疗程为1~7 d,15例(15.31%)用药疗程>7 d;36例(36.73%)患者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治疗后整体有效率为90.82%,ADR发生率为12.24%;患者的性别、年龄分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增加,ADR发生率也增加(P<0.05);rhBNP与利尿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联合使用时,整体有效率和安全性与单药治疗相似,而当rhBNP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时,整体有效率较低,且ADR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舟山医院rhBNP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谨慎对待超适应证用药和过长的用药疗程,临床应用中应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综合心脏康复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晓洁 姚雪媚 +2 位作者 潘玉嫦 崔汝娴 叶笑锋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综合心脏康复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医院诊治的ADHF患者118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综合心脏康复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医院诊治的ADHF患者118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综合心脏康复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的自我效能、抑郁情绪、体能状况、运动耐力、认知功能、认知衰弱、生活质量,以及干预前、干预6个月纽约心脏协会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6个月后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T)、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均随时间逐渐升高(P时间<0.05),并且各时点各项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P组间<0.05);而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Fried评分、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KCCQ-12)、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问卷(MLHFQ)均随时间逐渐降低(P时间<0.05),并且各时点各项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组间<0.05)。干预6个月,两组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综合心脏康复模式应用于ADHF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缓解抑郁情绪,减轻认知衰弱,提高体能状况、运动耐力、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综合心脏康复模式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自我效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超滤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李昂 杨俊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97-101,共5页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作为HF的急性加重阶段,是心源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现有治疗方法的限制,需要探索新的治疗策略。血液超滤作为...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作为HF的急性加重阶段,是心源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现有治疗方法的限制,需要探索新的治疗策略。血液超滤作为一种可能的治疗方式,它的理论基础和机制在ADHF治疗中的应用具有特殊的潜力。尽管现有的研究提供了初步的证据支持血液超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在ADHF治疗中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技术限制和治疗效果的不一致,还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和深入的机制研究来验证这些结果。本文旨在综述血液超滤在ADHF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血液超滤 液体超负荷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ⅢNP、CHE水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刘巧艳 彭利静 +2 位作者 郭丽 王萍 包鑫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355-1358,136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ⅢNP)、胆碱酯酶(CHE)水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九八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32例AD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ⅢNP)、胆碱酯酶(CHE)水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九八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32例AD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6个月预后结局分为不良预后组(n=46)和良好预后组(n=8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ⅢNP、CHE水平。分析ADHF患者不良预后的因素及血清PⅢNP、CHE水平对ADHF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6个月,132例ADHF患者的不良预后发生率为34.85%(46/132)。与良好预后组比较,不良预后组的血清PⅢNP水平升高,CHE水平降低(P<0.05)。ADHF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增高、心房颤动、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Ⅲ级、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升高、PⅢNP升高,独立保护因素为左室射血分数和CHE升高(P均<0.05)。血清PⅢNP联合CHE水平预测ADHF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大于血清PⅢNP、CHE水平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血清PⅢNP水平升高、CHE水平降低是ADH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清PⅢNP联合CHE水平对AD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 胆碱酯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水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预后有评估价值
13
作者 毛周琳 刘云 沈勰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1期31-34,6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水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90例ADHF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191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根据1年随访期是否死亡,将ADHF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水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90例ADHF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191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根据1年随访期是否死亡,将ADHF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58例)和预后良好组(1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MGB1、sRAGE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HMGB1、sRAGE水平与心功能指标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MGB1、sRAGE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ADH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DHF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血清HMGB1、sRAGE水平更高(P均<0.05);预后良好组与不良组血清HMGB1、sRAGE水平、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血清肌钙蛋白I(cTnI)、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Pearson法分析,ADHF患者血清HMGB1、sRAGE分别与LVEDD、LVESD、NT-proBNP、cTnl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均<0.05),血清HMGB1与sRAGE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MGB1、sRAGE、NT-proBNP对ADHF患者预后不良评估价值均较高,AUC分别为0.869、0.852、0.84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2.91 g/L、296.46 ng/L、3809.77 ng/L时,灵敏度分别为79.3%、82.8%、82.8%,特异性分别为83.3%、74.2%、7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NYHA分级、LVEF、NT-proBNP、HMGB1及sRAGE是ADH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血清HMGB1、sRAGE表达与ADHF的发生及预后有关,可作为ADHF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可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伐普坦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雁丽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6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左西孟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期末径(LVEDD)]水平、血清学指标[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NP、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伐普坦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血清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左西孟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伐普坦 左西孟旦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血清学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ITIH4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15
作者 薛亚威 张玉斌 +2 位作者 孙丹 刘芳卉 许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530-153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白脂素(ASP)、α胰蛋白酶抑制剂重链H4(ITIH4)的表达及其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5月于定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2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白脂素(ASP)、α胰蛋白酶抑制剂重链H4(ITIH4)的表达及其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5月于定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2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34例)和非MACE组(38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体温等临床资料;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测定血常规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ASP、ITIH4水平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MACE组和非MACE组临床资料及ITIH4、ASP、炎症因子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ITIH4、ASP水平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非MACE组LVEDD及ASP水平低于MACE组(P<0.05),ITIH4水平明显高于MACE组(P<0.05)。MACE组炎症因子IL-6、TNF-α、hs-CRP水平均高于非MACE组(均P<0.05)。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TIH4水平与炎症因子IL-6、TNF-α、hs-CRP均呈负相关(均P<0.05),ASP水平与炎症因子IL-6、TNF-α、CRP均呈正相关(均P<0.05)。ITIH4、ASP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并发MACE患者ASP水平升高,ITIH4水平降低,二者均与炎症因子相关且为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脂素 α胰蛋白酶抑制剂重链H4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昔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王丽辉 姜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1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将左昔孟旦、托伐普坦2种药物联合应用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6月-2023年8月接受治疗的56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并根据研究对象的治疗差异性进行分组对比干预。设接... 目的探讨将左昔孟旦、托伐普坦2种药物联合应用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6月-2023年8月接受治疗的56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并根据研究对象的治疗差异性进行分组对比干预。设接受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而接受左昔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为研究组,各28例。对比2组用药后的治疗疗效、血清相关指标、心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78.57%)(χ^(2)=4.082,P=0.043)。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降钙素原、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白细胞介素-6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值均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28.57%(χ^(2)=4.766,P=0.029)。结论左西孟旦、托伐普坦联合应用于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中能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心脏功能,从而促进临床症状缓解。而且,这2种药安全性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昔孟旦 托伐普坦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疗效 血清降钙素原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炎症反应及短期预后的关系
17
作者 程清 徐艳 +1 位作者 陈国飞 邓心悦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3期4326-432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病人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炎症反应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或Ⅳ级的155例ADHF病人作为ADHF组,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或Ⅱ级的125例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作为...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病人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炎症反应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或Ⅳ级的155例ADHF病人作为ADHF组,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或Ⅱ级的125例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作为CHF组,同期11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A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分析APN与TNF-α、IL-6、IL-1β、NT-proBNP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DHF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PN对ADHF病人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ADHF组血清APN、TNF-α、IL-6、IL-1β、NT-proBNP水平高于CHF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ADHF组血清APN水平与TNF-α、IL-6、IL-1β、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P<0.05);ADHF组短期预后不良病人血清APN水平低于短期预后良好病人,血清TNF-α、IL-6、IL-1β、NT-proBNP、血肌酐、血尿酸(UA)水平高于短期预后良好病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PN水平升高是ADHF病人短期预后的保护因素,IL-6、UA、NT-proBNP水平升高是ADHF病人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血清APN水平对ADHF病人短期预后具有预测效能。结论:ADHF病人血清APN水平升高与炎症反应程度降低相关,是短期预后的保护因素,对短期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脂联素 炎症反应 短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常规抗心衰治疗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及心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黄祥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4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常规抗心衰治疗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于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ADHF患者80例,其中采用常规抗心衰治...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常规抗心衰治疗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于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ADHF患者80例,其中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常规抗心衰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及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实施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常规抗心衰治疗可降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血压及NTproBNP水平,同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N-端脑利钠肽前体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脉隆联合呋塞米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的影响
19
作者 沈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70-073,共4页
比较心脉隆联合呋塞米与单用呋塞米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的 ADHF病人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31人。两组均采用传统疗法。对照组加用静脉滴注呋塞... 比较心脉隆联合呋塞米与单用呋塞米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的 ADHF病人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31人。两组均采用传统疗法。对照组加用静脉滴注呋塞米20 mg,1天1次;对照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静注呋塞米20 mg/d,每日1次,配合心脉隆2 0 mg/次,3次/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以及副作用的出现。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7.42%(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均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NT-proBN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低钾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脉隆联合呋塞美治疗ADHF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液动力学,降低NT-proBNP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心脉隆 呋塞美 心功能 血液动力学 NT-PROB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低灌注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莫江英 蒋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5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冠脉综合征(CCS)合并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低灌注发生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20例CCS合并AD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是否发生低灌注分为发生组60例和未发生组60例;比较... 目的探讨慢性冠脉综合征(CCS)合并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低灌注发生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20例CCS合并AD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是否发生低灌注分为发生组60例和未发生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乳酸脱氢酶(LHD)、血红蛋白(Hb)、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CS合并ADHF患者发生低灌注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生组LHD、Hb、cTnI、NT-proBNP、Hcy及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HD、Hb、cTnI、NT-proBNP、Hcy、CysC水平升高为CCS合并ADHF患者发生低灌注的危险因素(OR=1.061、1.568、2.089、1.924、2.876、4.059)。结论CCS合并ADHF患者LHD、Hb、cTnI、NTproBNP、Hcy及CysC水平升高为患者发生低灌注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综合征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低灌注 危险因素分析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