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彦明 曹越 +3 位作者 张健 吴良银 吴勤如 何凤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689-690,共2页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绞痛、再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5例AMI患者(AMI组)及16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组),另选取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心绞痛组及AM...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绞痛、再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5例AMI患者(AMI组)及16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组),另选取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心绞痛组及AMI组患者发病后0~<4、4~<8、8~<10h的血清HFABP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绘制并分析HFABP与cTn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FABP的诊断效能。结果心绞痛组及AMI组患者各检测时间段HFABP与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MI组各检测时间段HFABP及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在AMI发生后0~<4、4~<8、8~<10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cTnI。AMI发生后8~<10h若HFABP>68.6ng/mL,再梗死的发生与HFABP水平呈良好的相关性(r=0.86,P<0.05)。结论检测HFABP在早期诊断心肌梗死及预测再梗死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istic回归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于长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230-2232,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可行性,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和制订诊疗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然后通过ROC曲线确定截断值(cut...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可行性,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和制订诊疗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然后通过ROC曲线确定截断值(cutoff),最后对样本进行预测并与实际诊断结果进行对比,以评估模型的诊断价值和预测准确度。结果筛选出3项对脑梗死发生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年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年龄和CIM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6、0.849,cutoff分别为62.5岁、0.93 mm。两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85%、73.81%、77.53%;80.85%、76.19%、78.65%。综合预测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23%、85.71%、86.52%。结论联合运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是可行的,年龄和CIMT独立预测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相比之下,由年龄、CIMT和颈动脉粥样斑块三个指标组成的Logistic综合预测模型更具诊断价值,预测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LOGISTIC回归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心肌标志物联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冯丽娟 李守霞 +3 位作者 张运刚 张延涛 宋亚娟 王志刚 《医学综述》 2015年第6期1092-1094,共3页
目的评价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红蛋白(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不同组合形式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能。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来邯郸市中心医院就诊的AMI患者106例作为心肌梗死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60... 目的评价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红蛋白(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不同组合形式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能。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来邯郸市中心医院就诊的AMI患者106例作为心肌梗死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H-FABP、Mb及c Tn T的水平。比较三种指标不同组合形式诊断AMI的效率。结果H-FABP+c Tn T+Mb组合形式的诊断效能最高,H-FABP+c Tn T+Mb组合形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与H-FABP、c Tn T、Mb、H-FABP+c Tn T及H-FABP+M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 Tn T+Mb组合形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其曲线下面积仍高于c Tn T+Mb组合。结论 H-FABP+c Tn T+Mb组合形式诊断AMI的效能最高,这种组合形式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联合能为AMI的诊断提供更直观和方便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钙蛋白T 肌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1
4
作者 钱净 李雪 +1 位作者 杨丽琼 施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评价4种常见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该院以"急性胸痛"症状为主诉收... 目的评价4种常见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该院以"急性胸痛"症状为主诉收住入院的200例患者,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心肌损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在AMI中的临床诊断性能。结果 (1)AMI组cTnT、CK-MB、MYO、HFABP分别为0.162(0.027~0.457)μg/L、14.660(8.570~17.630)μg/L、149.000(68.000~234.000)μg/L、(6.330±1.990)ng/L,与非AMI组[0.007(0.005~0.010)μg/L、1.650(1.220~3.080)μg/L、34.000(25.000~75.000)μg/L、(4.000±1.560)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MI组各指标单独检测阳性率高于非AMI组(P<0.05),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P<0.05)。(3)cTnT、CK-MB、MYO、H-FABP的最佳诊断界值(Cut Off)分别为0.014 5μg/L、7.780 0μg/L、110.000 0μg/L、5.900 0ng/L。(4)cTnT、CK-MB、MYO、H-FABP单项及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性能中,准确度最高的项目是cTnT(91.5%),灵敏度最高的项目是cTnT(89.3%),特异度最高的项目是cTnT(92.0%),阳性拟然比最高的项目是cTnT(11.2),阴性拟然比最低的项目是cTnT(0.12)。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优于3项指标联合检测(P<0.05),并均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P<0.05)。结论心肌损伤标志物在AMI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各临床实验室应根据各自的检测条件确立适当的临床诊断界值。cTnT、CK-MB、MYO、H-FABP联合检测诊断性能均高于各单项指标,但单项指标各具优势,应根据临床对AMI的诊疗需求选择合适的联合或单项指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标志物 急性心肌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临床应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家安 田玉峰 +2 位作者 律洁 秦燕 董彦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s-c Tn 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240例AMI患者血清hs-c Tn T及常规c Tn I水平进行检测,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根据曲线建立临床适用的hs-c Tn T诊断...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s-c Tn 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对240例AMI患者血清hs-c Tn T及常规c Tn I水平进行检测,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根据曲线建立临床适用的hs-c Tn T诊断界值,并比较hs-c Tn T及常规c Tn I对AMI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hs-c Tn T水平均高于0.014ng/m L(健康人群99百分位值),其中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组水平高于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组(χ2=68.573,P<0.05);hs-c Tn 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显著高于传统c Tn I的0.793(Z=2.896,P<0.05),hs-c Tn T联合CK-MB可使AUC从0.905增加至0.954(Z=2.098,P<0.05),以0.014ng/m L作为cutoff值时,其对AMI诊断敏感度可达100%,但特异度仅为45.5%,以Youden指数最高(0.654)对应的0.035ng/m L作为cut-off值时,对AMI的诊断综合能力最强,敏感度为91.8%,特异度为74.9%。结论 hs-c Tn T对AMI的诊断价值要优于传统c Tn I检测,但其在提高诊断灵敏度的同时,也会使很多非AMI疾病患者hs-c Tn T水平超过诊断界值,应注意鉴别诊断;以ROC曲线Youden指数最高对应的hs-c Tn T数值作为AMI的诊断界值,在临床实践中更为适用。hs-c Tn T检测与临床应用方面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还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 急性心肌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肌钙蛋白T检测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广权 黄华兰 +4 位作者 贺勇 聂鑫 宋昊岚 高宝秀 李贵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51-453,共3页
目的研究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用于老年急性胸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阈值及性能。方法共纳入835例急诊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成老年组(≥65岁)和对照组(〈65岁)。比较两组hs-cTnT水平;分析老年组与对照组中... 目的研究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用于老年急性胸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阈值及性能。方法共纳入835例急诊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成老年组(≥65岁)和对照组(〈65岁)。比较两组hs-cTnT水平;分析老年组与对照组中AMI与非AMI患者的hs-cTnT水平差异;根据ROC曲线确定老年组和对照组hs-cTnT诊断AMI最佳阈值。结果老年组中非AMI患者的hs-cTnT水平为18.4(14.5-32.5)ng/L,高于对照组非AMI患者的3.2(3.0-8.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AMI患者的hs-cTnT水平为136.1(51.6-384.1)ng/L,高于对照组AMI患者的68.5(25.6-217.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hs-cTnT诊断AMI的最佳阈值:老年组为32ng/L,高于对照组的14ng/L。老年组采用ROC确定的诊断阈值对应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第99百分位数(P99)作为诊断阈值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TnT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hs-cTnT诊断老年人群AMI的最佳阈值为32ng/L,高于普通人群正常参考值上限(14n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肌钙蛋白T 急性心肌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诊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组织蛋白酶S、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7
作者 郝增光 杨晓红 +1 位作者 韩兆帅 葛慧敏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组织蛋白酶S(CatS)、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2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9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组织蛋白酶S(CatS)、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2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9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受试者、不同临床病理参数(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心电图QRS积分、killip心功能分级)患者、有无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血清hs-CRP、CatS、sCD40L水平,分析血清hs-CRP、CatS、sCD40L水平之间及其与AMI、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探讨血清hs-CRP、CatS、sCD40L水平对AMI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受试者血清hs-CRP、CatS、sCD40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CatS、sCD40L水平升高是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MI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CatS、sCD40L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CatS水平与sCD40L水平呈正相关(P<0.05)。不同冠脉病变数量、Gensini评分、心电图QRS积分、killip心功能分级AMI患者血清hs-CRP、CatS、sCD40L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冠脉病变数量、Gensini评分、心电图QRS积分、killip心功能分级增加,血清hs-CRP、CatS、sCD40L水平明显升高(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CatS、sCD40L水平与AMI患者冠脉病变数量、Gensini评分、心电图QRS积分、killip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患者血清hs-CRP、CatS、sCD40L水平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CatS、sCD40L水平三者联合预测AMI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血清hs-CRP、CatS、sCD40L单一指标。结论血清hs-CRP、CatS、sCD40L高表达与AMI发生独立相关,上述三项指标可辅助临床评估AMI患者病情程度,且在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开展针对性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超敏C反应蛋白 组织蛋白酶S 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 心血管事件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血清hs-cTnT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8
作者 赵倩 范亚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 Tn T)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AMI患者240例(AMI组),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32例(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08例(NSTEMI组)。另选健康体检者200...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 Tn T)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AMI患者240例(AMI组),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32例(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08例(NSTEMI组)。另选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hs-c Tn T、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ROC曲线建立临床适用的hs-c Tn T诊断界值,并比较hs-c Tn T及c Tn I诊断AMI的准确性。结果 AMI组血清hs-c Tn 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hi-square=73.849,P<0.05),且STEMI组高于NSTEMI组(Chi-square=68.573,P<0.05)。hs-c Tn T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c Tn I(Z=2.896,P<0.05);以血清hs-c Tn T为0.014 ng/m L作为cut-off值时,其诊断AMI的敏感性可达100%,但特异性仅45.5%;以Youden指数最高(65.4%)对应的血清hs-c Tn T水平(0.035 ng/m L)作为cut-off值时,其诊断AMI的综合能力最强,敏感性为91.8%,特异性为74.9%。结论血清hs-c Tn T对AMI的早期诊断价值要优于c Tn I,可作为诊断AMI早期敏感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急性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心功能变化的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洪英 郭炯辉 王儒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1-412,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升高以... 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心电图进行性演变。静脉溶栓治疗能明显降低AMI患者的死亡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急性心肌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miR-155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净 徐晶 杨禹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8期944-947,共4页
目的探讨血微小核糖核酸-155(miR-155)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72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分为恶性组(n=40)和非恶性组(n=132),同期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 目的探讨血微小核糖核酸-155(miR-155)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72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分为恶性组(n=40)和非恶性组(n=132),同期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反应(qRT-PCR)检测各组血miR-155水平并进行对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所有患者均给予了心电图检测,收集各组T波峰-末间期(Tp-Te)、碎裂状QRS波(fQRS)、缺血性J波和新发房颤发生情况;用Spearman相关分析miR-155与Tp-Te、fQRS、J波和心房颤动的关联。结果恶性组、无恶性组和对照组血miR-155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5.36±1.57)、(2.75±0.64)和(1.28±0.32),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无恶性组高于对照组(P<0.001),恶性组高于无恶性组(P=0.015)。与无恶性组比较,恶性组Tp-Te延长,fQRS、缺血性J波及新发房颤发生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Tp-Te、fQRS、缺血性J波及心房颤动发生与血miR-155均呈正相关(r=0.612,r=0.674,r=0.625,r=0.644;P均<0.001)。绘制ROC曲线分析发现,血miR-155可辅助诊断AMI(P<0.05),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81,在最佳截断值为2.58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和71.6%;血miR-155可预测AMI后恶性心律失常(P<0.05),其AUC为0.824,在最佳截断值为4.76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和73.5%。结论MiR-155与Tp-Te延长、fQRS、缺血性J波或心房颤动发生相关,在AMI诊断及AMI后恶性心律失常预测上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恶性心律失常 微小核糖核酸-155 相关分析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8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孔德贵 杜润法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第04X期75-76,共2页
冠心病心肌梗死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和死亡以老年人为多,因此,认识AMI患者老年人群的临床特征,对提高AMI的防治水平及制定相应有效的治疗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住院的89例老年AMI患... 冠心病心肌梗死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和死亡以老年人为多,因此,认识AMI患者老年人群的临床特征,对提高AMI的防治水平及制定相应有效的治疗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住院的89例老年AMI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现将其救治工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心肌 临床分析 AMI患者 冠心病心肌 老年人健康 临床特征 老年人群 救治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急性心衰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曾伟 高辰玮 李学永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4期92-96,共5页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技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发生急性心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诊治的155例AMI患者,均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供血等对症治疗,并对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除3例患者失联外,将剩余152例患者...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技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发生急性心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诊治的155例AMI患者,均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供血等对症治疗,并对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除3例患者失联外,将剩余152例患者纳入随访结果研究。将152例患者中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的43例患者纳入心衰组,未出现心力衰竭的109例患者纳入无心衰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并对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等临床常用指标及三维斑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心衰组患者的年龄、NT-proBNP、hs-CRP、c Tn I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均明显高于无心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9,t=3.385,t=2.212,t=2.943,t=2.289;P<0.05),射血分数(EF)、左室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纵向应变(GLS)及整体面积应变(GAS)明显低于无心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06,t=2.804,t=2.945,t=7.226,t=2.687;P<0.05);而两组患者的性别、合并高血压等一般资料及肾小球滤过率(e GFR)、LVEDVI等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NT-pro BNP、LVESVI是影响急性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2,OR=1.118;P<0.05),EF、GLS则是其独立保护因素(OR=0.795,OR=0.452;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提示GLS预测急性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1,显著高于NT-pro BNP、LVESVI及EF(Z=2.751,Z=3.107,Z=2.895;P<0.05),其诊断的最佳截点<13.42%,此时其灵敏度为95.3%,特异度为67.9%。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对急性AMI患者近期发生急性心衰进行有效地预测,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及诊断效能,可以应用于急性AMI患者心衰的早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急性心肌(AMI) 急性心衰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PCSK9水平与GRACE评分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丽萍 拓进宝 马利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2期2048-2053,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PCSK9)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STEMI病人为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PCSK9)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STEMI病人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浆PCSK9水平,计算GRACE评分。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记录MACCE发生情况。比较不同血浆PCSK9水平分层及不同GRACE风险评分分层的STEMI病人临床资料、住院治疗情况及MACCE。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浆PCSK9水平与GRACE评分预测STEMI病人MACCE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随访12个月,共纳入337例STEMI病人。根据PCSK9水平分为低水平组、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死亡率(3.98%、5.06%、19.3%)、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2.49%、3.8%、19.3%)、心力衰竭发生率(12.94%、18.99%、59.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CE风险评分分层结果显示:从低危组到高危组,3组STEMI病人死亡率(2.16%、4.31%、18.29%)、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2.88%、2.59%、14.63%)、心力衰竭发生率(11.51%、17.24%、47.56%)及脑卒中发生率(3.6%、0.86%、9.76%)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CSK9水平与GRACE评分预测STEMI病人MAC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GRACE评分对STEMI病人MACCE的预测价值优于血浆PCSK9,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因死亡:Z=2.212,P=0.027;再次心肌梗死:Z=2.947,P=0.003;心力衰竭:Z=6.950,P<0.001;脑卒中:Z=2.135,P=0.033)。GRACE评分对MACCE的预测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心力衰竭(AUC=0.928,灵敏度=0.800,特异度=0.899)、全因死亡(AUC=0.902,灵敏度=0.913,特异度=0.833)、脑卒中(AUC=0.895,灵敏度=0.828,特异度=0.733)、再次心肌梗死(AUC=0.885,灵敏度=0.842,特异度=0.773)。结果不同PCSK9水平及GRACE评分病人MACCE发生率不同,GRACE评分预测STEMI病人MACCE发生的临床价值优于血浆PCSK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 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风险评分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心脑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p-Te/QT比值、血清SCUBE1水平与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珏珉 邓学军 +1 位作者 谭震 罗贵全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0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Tp-Te/QT比值、血清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SCUBE1)水平与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35例AMI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2例作为对...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Tp-Te/QT比值、血清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SCUBE1)水平与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135例AMI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心电散点图技术分析记录心电图资料,将病例组根据是否发生MVA又分为MVA组和非MVA组。分析各组Tp-Te/QT比值、血清SCUBE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p-Te/QT比值、血清SCUBE1对AMI患者并发MVA的预测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MI患者并发MVA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Tp-Te/QT比值与血清SCUBE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MVA组Tp-Te/QT比值与血清SCUBE1水平均高于非MVA组(P<0.01)。Tp-Te/QT比值联合血清SCUBE1预测AMI患者合并MVA的曲线下面积(0.918)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p-Te/QT比值≥0.22、SCUBE1≥50.20μg/L是AMI患者并发MVA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Tp-Te/QT比值、血清SCUBE1是影响AMI患者合并MVA的危险因素,Tp-Te/QT比值联合血清SCUBE1对预测AMI患者合并MVA的发生风险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Tp-Te/QT比值 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曲线下面积 诊断效能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标志物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及诊断临界值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曾令恒 姜朝新 +2 位作者 赵艳华 王陈龙 潘开拓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8期2365-2367,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标志物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超敏肌钙蛋白I(TnI-Ultr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诊断价值,并确立其临床诊断临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77例患者心肌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并将划分为6组,比较AMI组与其... 目的探讨心肌标志物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超敏肌钙蛋白I(TnI-Ultr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诊断价值,并确立其临床诊断临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77例患者心肌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并将划分为6组,比较AMI组与其他各组的差异,同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临床诊断临界值。结果 AMI组除MYO与肺部疾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MYO、CK-MB、TnI-Ultra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显示MYO、CK-MB、TnI-Ultra的临床诊断临界值分别为102.4、5.99、0.273ng/mL,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0.900、0.992。结论心肌标志物在AMI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各临床实验室应该根据各自的检测条件确立适当的临床诊断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标志物 肌红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超敏肌钙蛋白I 急性心肌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生存状况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军 杨志坚 +1 位作者 石大环 袁军丽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生存状况,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98例AMI患者进行5年随访研究。采集患者性别、年龄等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心源性死亡为终点事件,用寿命表法(1ifetable)进行生存状况描述,Cox比...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生存状况,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98例AMI患者进行5年随访研究。采集患者性别、年龄等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心源性死亡为终点事件,用寿命表法(1ifetable)进行生存状况描述,Cox比例风险回归筛选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以风险指数第25、75百分位分为预后良、中、差3组,组间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方程的诊断性能。结果①5年累计生存率74.00%,死亡风险函数值表现为第1年及第5年高、中间相对平缓的“双峰现象”。②风险回归方程:h(t,X)/h0(t)=EXP(0.578年龄一0.7180左室射血分数(LVEF)+0.546吸烟+0.698糖尿病史+O.598心绞痛病史加.595心功能Killip分级一0.476ACEI治疗)。③预后良、中、差组的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是82.2%、72.5%和59.7%,LogRank(Mantel—Cox),=8.380,P=0.015。④风险回归方程诊断性能的ROC曲线下面积0.887(S.E=0.023,95%CI=O.842~0.93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6.5%和80.7%。结论AMI患者具有高死亡率。年龄、吸烟、糖尿病史、心绞痛病史、心功能Killip分级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LVEF和ACEI治疗为保护因素。Cox风险回归方程为AMI患者预后的评估提供了较可靠的诊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心源性 COX比例风险 生存分析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脂蛋白a及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雪涨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脂蛋白a[Lp(a)]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南院住院的12... 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脂蛋白a[Lp(a)]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南院住院的12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MI组(60例)与无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的对照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的Hcy、Cys C、Lp(a)及hs-CRP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Hcy、Cys C、Lp(a)、hs-CRP四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约登指数。结果AMI组患者的Hcy、Cys C、Lp(a)及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Cys C、Lp(a)、hs-CRP单独及联合诊断AMI早期的AUC分别为0.94、0.86、0.87、0.81、0.99,其中hs-CRP的最佳截断值为1.83 mg/L,约登指数为0.76。四项联合检测的约登指数为0.92。结论Hcy、Cys C、Lp(a)及hs-CRP对AMI早期诊断均有较好价值,其中hs-CRP的诊断价值最高。将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用于AMI早期诊断较各项目单独检测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脂蛋白A 高敏C反应蛋白 急性心肌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联合高敏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快速分诊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建成 柳元化 闵雪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5期74-78,共5页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快速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月3月收治的105例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疑似AMI患者和200名正常参考人群...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快速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月3月收治的105例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疑似AMI患者和200名正常参考人群。测定患者入院即刻(0 h)及入院1 h的血清H-FABP、hs-cTnI水平,确定H-FABP、hs-cTnI的截断值,制订H-FABP联合hs-cTnI快速分诊策略,分析H-FABP联合hs-cTnI快速分诊法对AMI的诊断效能。结果 血清H-FABP、hs-cTnI的截断值分别为6.30 ng/ml、10.65 pg/ml。疑似AMI患者入院0、1 h的血清H-FABP及hs-cTnI水平均高于正常参考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AMI患者入院1 h的血清H-FABP、hs-cTnI水平均高于入院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H-FABP联合hs-cTnI快速分诊流程,45例(42.86%)纳入AMI排除组,50例(47.62%)纳入AMI入选组,10例(9.52%)纳入留观组。快速分诊对AMI的诊断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88.71%、阳性预测值为86.00%、阴性预测值为100.00%。入院1 h H-FABP+hs-cTnI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入院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院0、1 h的血清H-FABP及hs-cTnI水平变化可快速诊断或排除大部分AMI,这对于实现AMI的快速分诊,降低患者死亡率及误诊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高敏肌钙蛋白I 分诊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心肌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樊鹏威 王文武 《实用医技杂志》 2012年第3期282-283,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近年来发病率逐步上升,早期诊断对治疗十分重要。国内外对心肌损伤标志物应用提出了新的指南、准则,美国临床生化学会(NACB)、美国心脏病协会(ACC)和欧洲心脏病学会都推荐采用肌钙蛋白健康人群99百分位值作为... 急性心肌梗死(AMI)近年来发病率逐步上升,早期诊断对治疗十分重要。国内外对心肌损伤标志物应用提出了新的指南、准则,美国临床生化学会(NACB)、美国心脏病协会(ACC)和欧洲心脏病学会都推荐采用肌钙蛋白健康人群99百分位值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参考标准。近年出现的超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检测技术对于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hs-CTnI指的是该检测方法在总不精密度(CV)〈10%的前提下,可以测量到99%分位或更低的数值^[1]。本研究hs-cTnI进行检测,对hs-cTnI和肌红蛋白(Myo)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评价hs-cTnI在A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Ⅰ 急性心肌 早期诊断 临床应用 心肌损伤标志物 欧洲心脏病学会 美国心脏病协会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增强 石亮 +1 位作者 钱菁菁 叶佳佳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共4页
目的 探讨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GPB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就诊的胸痛患者65例,其中AMI组23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0例,非冠状动脉疾病(NoCAD)组12例.胸痛发作... 目的 探讨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GPB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就诊的胸痛患者65例,其中AMI组23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0例,非冠状动脉疾病(NoCAD)组12例.胸痛发作后4~6h采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GPBB,微粒子发光法检测肌钙蛋白I(cTnI),干化学法检测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应用cTnI、CK-MB和GPBB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比较各指标对AMI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胸痛发作后4~6 h,AMI组GPBB、cTnT、CK-MB水平均较UAP及NoCAD组显著升高(均P<0.01). GPBB、cTnI、CK-MB的AUC值分别为0.91±0.07、0.85±0.10、0.80±0.12,统计分析结果显示GPBB、cTnI、CK-MB对AMI的早期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价值(均P<0.01). GPBB、cTnI、CK-MB对AMI的早期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2.6%、69.6%、69.6%,特异性分别为81.0%、88.1%、69.0%.结论 GPBB较cTnI、CK-MB能更早期的提示心肌损害,在胸痛早期,同时加行GPBB检测对于及时发现高风险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 急性心肌 早期诊断价值 CK-MB cTnI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AMI 胸痛患者 检测血清 微粒子发光法 冠状动脉疾病 不稳定心绞痛 诊断敏感性 双抗体夹心 应用价值 心肌损害 联合应用 分析结果 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