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盛伊兰 谢仁伟 +2 位作者 吴玲玲 李丽群 郑宝梅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853-185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与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应用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根据术中输血方式的不同将61例于2020年4月~2023年4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分为术中给予常规异体输血的对...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与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应用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根据术中输血方式的不同将61例于2020年4月~2023年4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分为术中给予常规异体输血的对照组(n=30)及给予ANH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的观察组(n=31)。对两组的凝血功能、携氧能力、炎性因子及输血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 d,两组血红蛋白(Hb)、动脉血氧分压(PO_(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aO_(2))、静脉血氧含量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输血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4,P=0.246)。结论:与常规异体输血比较,ANH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能显著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携氧能力,且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较小,还可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心脏瓣膜置换术 回收式自体输血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氧液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对手术患者颈内静脉血氧分压的影响及应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唐小林 李世胜 +4 位作者 冯涛 邓艳玲 吴少林 潘富林 莫文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96-497,共2页
目的 通过高氧液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患者的颈内静脉血氧分压的观察 ,探讨高氧液等容性血液稀释液用于失血量较大的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髋关节和肝右叶切除术患者 6 0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例。两组均... 目的 通过高氧液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患者的颈内静脉血氧分压的观察 ,探讨高氧液等容性血液稀释液用于失血量较大的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髋关节和肝右叶切除术患者 6 0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例。两组均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对照组输入复方乳酸钠和羟乙基淀粉 ;治疗组输入高氧液和羟乙基淀粉。两组同步记录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 vO2 )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S vO2 )、HR、MAP、CVP、肺毛细血管楔入压 (PCWP)。结果 治疗组P vO2 、S vO2 均较对照组高 (P <0 0 5 )。结论 高氧液用于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的患者 ,可提高P vO2 、S vO2 以保证组织氧供需平衡 ,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液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手术治疗 颈内静脉血氧分压 安全性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对血浆ET和CG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辉 杨庆 +3 位作者 许丽双 姚静 龚捷音 林财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591-593,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ANH)对血浆内皮素 (ET)和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非心脏手术ASAⅠ~Ⅱ级患者 2 0例 ,麻醉前快速输入复方乳酸钠1 0~ 1 5ml/kg。麻醉后从桡动脉放血 1 0ml/kg ,同时经静脉输入等量的... 目的 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ANH)对血浆内皮素 (ET)和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非心脏手术ASAⅠ~Ⅱ级患者 2 0例 ,麻醉前快速输入复方乳酸钠1 0~ 1 5ml/kg。麻醉后从桡动脉放血 1 0ml/kg ,同时经静脉输入等量的 4 %琥珀酰明胶。观察ANH麻醉前 (T0 )、血液稀释完成后 1 0min(T1 )、2 0min(T2 )、30min(T3 )的血液动力学、血浆ET和CGRP浓度的变化。结果 ANH前后MAP、HR、SpO2 和ECG均较稳定。ANH后 1 0min、2 0min血浆ET水平分别为 (1 4 4 4 7± 1 9 1 7) pg/ml和 (1 5 7 1 7± 1 2 4 5 ) pg/ml,但明显高于ANH前的 (1 2 7 6 8±2 0 92 ) pg/ml(P <0 0 5 )。ANH后 1 0min、2 0min血浆CGRP水平分别为 (5 4 72± 2 5 6 5 )pg/ml和(5 5 32± 1 7 94 )pg/ml,也明显高于ANH前的 (4 4 6 2± 1 6 90 ) pg/ml(P <0 0 5 )。而ET/CGRP比值无明显变化。结论 ANH近期血浆ET和CGRP水平均有一定的增加 ,但ET/CGRP比值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同时心血管反应不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血浆 ET CGRP 内皮素 降钙基因相关肽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与自体血回输对病人血电解质和血浆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牛新环 田玉科 +1 位作者 张咸伟 陈治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自体血回输 血电解质 血浆蛋白 神经外科 手术 AN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田文智 高崇荣 黄焕森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83-1185,共3页
关键词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器官保护作用 异体血输注 ANH 异体输血 手术前 失血量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联合自体血回输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气指标凝血功能及输血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帮健 刘义鑫 +1 位作者 韩清涛 杨昶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292-297,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联合自体血回输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气指标、凝血功能及输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联合自体血回输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气指标、凝血功能及输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回输未经处理剩余库血或机血,观察组患者行ANH联合自体血回输。分别于血液稀释前,手术结束后15min、24h,48h记录各时段血气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引管引流量、补液量、异体血输注量、住院时间及术后1d内的输血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补液量、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胸引管引流量、异体血输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vO 2、PvCO 2、Fib水平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PT、APTT、TT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组内各时点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血液稀释前外,各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H水平组内各时点、各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联合自体血回输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气指标、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可明显减少输注异体血量和输血不良反应,两者联合使用能更加有效的保护血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自体血回输 心脏瓣膜置换术 血气分析 凝血功能 输血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大鼠神经元形态学及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葛亚丽 冯善武 +5 位作者 宋娟 邵芹 杨建军 金毅 周志强 段满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53-256,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四种不同程度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联合控制性降压对大鼠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及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4种不同程度血液急性稀释联合控制性降... 目的:观察四种不同程度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联合控制性降压对大鼠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及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4种不同程度血液急性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的四个实验组,即血细胞比容(Hct)30%、25%、20%和15%组,应用硝普钠控制平均动脉压在50-60mmHg,持续1 h。术中通过股动、静脉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并于血液稀释前即刻(T0)、降压前即刻(T1)、降压后30min(T2)和停降压后30min(T3)分析和记录HR、CVP,及动脉血气分析。血液稀释后3 h处死大鼠,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CA1区nNOS的表达。结果:①实验组动物HR在T1、T3与T0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T2与T0相比有所上升(P〈0.05)。实验全程CVP无明显改变。②光镜下示Hct 20%和15%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结构改变明显;电镜下示海马CA1区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评分明显高于其余三组。③Hct 25%、20%和15%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nNOS表达较假手术组及Hct 30%组逐渐显著上调。结论:维持控制性降压,使平均动脉压维持在50-60mmHg 1 h,脑组织通过适度上调nNOS,能较好地耐受Hct≥25%的ANH;而联合Hct≤20%的ANH时,nNOS过度激活,神经元发生明显的缺血、缺氧性形态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元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分离与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血液保护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中 薛玉良 +8 位作者 王洪武 贾克刚 王试福 王大勇 郭珊 曾圳宏 石丽 李楠 王志强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3年第4期213-216,共4页
目的比较富血小板血浆(PRP)分离与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对体外循环(ECC)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选取CABG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NH组(A组)和PRP分离(P组)。A组在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放血,放出的血液待ECC... 目的比较富血小板血浆(PRP)分离与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对体外循环(ECC)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选取CABG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NH组(A组)和PRP分离(P组)。A组在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放血,放出的血液待ECC结束后回输入患者体内。P组在麻醉诱导后使用血细胞回收机经颈内静脉采集自体全血行PRPS,分离出的贫血小板血浆(PPP)和红细胞即刻回输入患者体内,PRP待ECC结束后回输入患者体内。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0)、ECC开始前即刻(T1)、ECC开始后5 min(T2)、患者出手术室时(T3)和术后24h(T4)五个时间点抽取血标本,测定红细胞比容(Hct)和血小板计数(Plt),使用全血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测定T1和T4两个时间点的凝血速率(CR)和血小板功能(PF)。纪录两组的ECC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围术期4%琥珀酰明胶用量、术后24 h内胸腔引量和血制品使用量。结果 Hct值:两组各时相与T0时相比,T1、T2和T3均降低(P<0.05或P<0.01),但P组T1下降不明显(P>0.05),T4时相均升高至T0水平(P>0.05)。两组间比较,P组T1和T2时均高于A组(P<0.05或P<0.01)。Plt值:两组各时相与T0比较均降低(P<0.05或P<0.01)。两组间比较,T0和T4时无差异(P>0.05),T1和T2时P组低于A组(P<0.05),T3时P组显著高于A组(P<0.01)。CR和PF:A组T3时较T0时显著降低(P<0.01);P组T3时则恢复至T0水平(P>0.05)。P组术后24 h胸引量和红细胞输入量显著少于A组。结论 PRPS术后回输和ANH对ECC下CABG术患者具有相似的血液保护效果,但是前者可以在不减少围术期血红蛋白水平的基础上极大程度地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进行维持,因而具有更为有效的血液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的代偿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朱科明 邓小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9-251,共3页
关键词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代偿机制 机体生理功能 保护方法 手术出血 手术中 ANH 输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对组织氧供和脏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科明 邓小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4-20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脏器功能 ANH 心肌缺血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对脑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艇 张小霓 林财珠 《医学综述》 2006年第21期1321-1323,共3页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作为一种血液保护措施已经地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可避免地降低动脉血氧含量,但血液稀释本身可以通过增加脑血流及提高组织氧摄取率等代偿机制以维持组织氧代谢平衡。由于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脑组织最合适的血液稀...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作为一种血液保护措施已经地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可避免地降低动脉血氧含量,但血液稀释本身可以通过增加脑血流及提高组织氧摄取率等代偿机制以维持组织氧代谢平衡。由于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脑组织最合适的血液稀释程度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代谢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下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科明 邓小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下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4 4例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 ,随机平均分为全身麻醉组 (G组 )和硬膜外麻醉组 (E组 ) ,根据放血量公式V =EBV× (H0 -Hf) /Hav,麻醉后两组分别用 5 0mL...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下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4 4例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 ,随机平均分为全身麻醉组 (G组 )和硬膜外麻醉组 (E组 ) ,根据放血量公式V =EBV× (H0 -Hf) /Hav,麻醉后两组分别用 5 0mL注射器从桡动脉放血 ,放血速度平均 4 0mL/min ,同时等速输入等量血定安 ;测定并记录稀释前后的血红蛋白 (Hb)和红细胞压积 (Hct) ;两组于麻醉前 (HD)、麻醉后 30min (HD0 )、血液稀释后 5min (HD1)和 30min (HD2 )时分别测定并计算HR、SAP、DAP、MAP、CVP、MPAP、PAWP、CI和SI。结果 两组血液稀释后Hb和Hct明显下降 ( P <0 .0 1) ,组间差异不显著 ( P >0 0 5 ) ;G组麻醉后 (HD0 )HR、SAP、SDP和MAP值比麻醉前 (HD)明显下降 (P <0 .0 5 ) ,低于E组同时间点各值 (P <0 .0 5 ) ;两组稀释后CI和SI明显增加 (P <0 .0 5 ) ,其中血液稀释后 5min(HD1)和 30min(HD2 )时 ,G组CI比稀释前 (HD0 )分别增加34 97%和 31.79% ,SI比稀释前分别增加 19.89%和 2 6 .6 4 % ,E组与G组CI和SI的增幅相似。结论 血流动力学受全身麻醉的影响比硬膜外麻醉大 ,但仍具有代偿血液稀释的能力 ,可能与本组全身麻醉深度合适以及全身麻醉机体氧供需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对糖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占勇 白树荣 +4 位作者 王树人 刘合年 周乐顺 侯景利 欧珊 《四川医学》 CAS 2005年第7期730-732,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n=15)和稀释组(B组,n=15)。B组于全麻诱导完成后采血,同时等量输注6%羟乙基淀粉(HAES)。连续监测HR、MAP、CVP;抽血查诱导...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n=15)和稀释组(B组,n=15)。B组于全麻诱导完成后采血,同时等量输注6%羟乙基淀粉(HAES)。连续监测HR、MAP、CVP;抽血查诱导后即刻(T1)、60min(T2)及120min(T3)的Hb、Hct、血糖(Glu)、血浆皮质醇(Cort)、胰高血糖素(Gln)、胰岛素(Ins)。计算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两组病人诱导后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B组Hb、Hct和ISI于T2、T3显著下降(P<0.01),Glu、Cort、Gln、Ins和HOMAIRI于T2、T3显著增高(P<0.01)。结论ANH时机体处于较强烈的应激状态,Glu升高,其中胰岛素抵抗是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血糖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宣燕 郑宏 王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机制。方法:将36例ASAⅠ~Ⅱ级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择期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稀释组(ANHD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稀释组患者施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时按公式V=EBV×(Ho-Hf)/Hav...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机制。方法:将36例ASAⅠ~Ⅱ级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择期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稀释组(ANHD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稀释组患者施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时按公式V=EBV×(Ho-Hf)/Hav估算放血量,放血的同时输入1∶1等量的胶体溶液及0.5∶1的晶体溶液,在手术结束前或术中明显出血时回输放出的自体血。对照组行常规手术。结果:稀释组患者术中输入的异体血量明显减少。结论: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外科手术中能节约库血,减少血源性传染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其疗效确切,效果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外科手术 异体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联合自体血回输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美珍 叶晓玲 林仙菊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年第4期328-330,共3页
心脏手术通常需输注大量的异体血,个别存有导致艾滋病、乙型肝炎等病原体的感染和偶可出现的溶血反应、免疫抑制等输血不良反应。同时考虑到临床血液资源长期处于短缺的状态,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血液保护是为等风险外科和麻醉科及输血科... 心脏手术通常需输注大量的异体血,个别存有导致艾滋病、乙型肝炎等病原体的感染和偶可出现的溶血反应、免疫抑制等输血不良反应。同时考虑到临床血液资源长期处于短缺的状态,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血液保护是为等风险外科和麻醉科及输血科等相关科室所关注的问题。血液保护是指在围手术期采用或者联合应用技术保护和保存血液,以达到减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的目的。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业已在择期非心脏外科手术中证实能节约血源,有效地减少术中异体血液的用量,降低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率,减轻患者健康威胁及其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自身输血 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对神经外科患者围术期血清IL-6与皮质醇和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咸伟 牛新环 +1 位作者 田玉科 陈治军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191-192,共2页
目的 观察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ANH)对神经外科患者围术期应激性内分泌反应和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 30例 ,随机分为ANH组 (n =1 5 )和对照组 (n =1 5 ) ,分别于诱导前、切皮时、手术 1h和术毕取血测... 目的 观察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ANH)对神经外科患者围术期应激性内分泌反应和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 30例 ,随机分为ANH组 (n =1 5 )和对照组 (n =1 5 ) ,分别于诱导前、切皮时、手术 1h和术毕取血测定血清IL 6、皮质醇浓度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 (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ICR)。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 1h和术毕的血清IL 6、皮质醇浓度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对照组相比 ,ANH组的C3bRR于手术 1h和术毕均明显增高 (P <0 .0 5 ) ,ICR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ANH对神经外科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没有显著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ANH 围手术期 血清IL-6 皮质醇 红细胞 免疫 内分泌反应 病例分析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及自身血回输在择期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勤 张铭 胡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年第5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ANH 输血方法 自身输血 择期手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科明 邓小明 《人民军医》 2004年第10期607-609,共3页
关键词 凝血功能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ANH 影响 节约用血 术中 综述 观点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及自身血回输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0年第3期47-48,共2页
对25例采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及自身血回输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认为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情况,作好采血量的估计及物品准备;术中及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在采血及回输血时的病情变化,及时作出相应处理,并严格各环节无菌操作,... 对25例采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及自身血回输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认为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情况,作好采血量的估计及物品准备;术中及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在采血及回输血时的病情变化,及时作出相应处理,并严格各环节无菌操作,减少血液的细菌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输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围手术期护理 患者 自身血 病情变化 物品准备 严格 环节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雅莉 张析哲 +2 位作者 周琪 孙义 卜洪庆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D)在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性及其意义。方法:将40例ASAⅠ~Ⅱ级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择期骨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稀释组(ANHD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ANHD组患者施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估算放血量...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D)在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性及其意义。方法:将40例ASAⅠ~Ⅱ级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择期骨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稀释组(ANHD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ANHD组患者施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估算放血量。放血的同时输入1∶1等量的胶体溶液及0.5:1的晶体溶液,在手术结束前或按照2001年公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回输放出的自体血和输异体血。对照组行常规手术。结果:ANHD组患者术中输入的异体血量明显减少,并且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结论: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骨肿瘤手术中能节约库血,减少血源性传染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效果好,并且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骨肿瘤 异体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