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6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T、hs-CRP、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联合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安常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1-3,8,共4页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联合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联合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山东泗水县人民医院诊断为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1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本院查体中心的10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比两组PCT、hsCRP、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分析PCT、hs-CRP、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对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8.41±1.4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6.26±5.21)%、中性粒细胞计数(4.29±1.23)×10^(9)/L、hs-CRP(18.34±3.31)mg/L、ESR(18.62±3.95)mm/h、PCT(5.21±1.98)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89、19.369、12.370、44.844、29.563、24.047,P均<0.05)。4种指标的联合检测其灵敏度、特异度最高,达89.0%,88.0%。结论 PCT、hs-CRP、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联合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外周血细胞计数 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联合中性粒细胞比率在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蒙欣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8期103-106,共4页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联合中性粒细胞比率在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URT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宁津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的258例急性URTI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病...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联合中性粒细胞比率在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URT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宁津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的258例急性URTI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病原学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采集患儿静脉血,检测PCT、hs-CRP、ESR、中性粒细胞比率,分析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儿童急性细菌性URT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PCT检测灵敏度为72.92%,特异度为74.07%,准确度为73.64%;hs-CRP检测灵敏度为77.08%,特异度为80.24%,准确度为79.07%;ESR检测灵敏度为79.17%,特异度为76.54%,准确度为77.51%;中性粒细胞比率检测灵敏度为72.92%,特异度为74.07%,准确度为73.64%;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5.83%,特异度为96.29%,准确度为96.12%。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PCT、hs-CRP、ESR结合中性粒细胞比率检测儿童急性细菌性URTI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粒细胞比率 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咽痛症状对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小可 刘慧 +3 位作者 彭蕻琳 刘念 陈霞 喻海琼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7期1018-1018,共1页
目的探讨咽痛特点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56例,根据咽痛的特点分为3组:A组(单侧咽痛)、B组(非单侧、吞咽咽痛加重)、C组(非单侧、吞咽咽痛不加重),以血常规结果判断是否为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 目的探讨咽痛特点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56例,根据咽痛的特点分为3组:A组(单侧咽痛)、B组(非单侧、吞咽咽痛加重)、C组(非单侧、吞咽咽痛不加重),以血常规结果判断是否为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结果 A、B、C组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100%(22/22),92.4%(61/66),4.8%(8/168),A、B组与C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单侧咽痛、吞咽咽痛加重提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可能为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单侧咽痛 感染诊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 统计学差异 感染患者 吞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与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4
4
作者 蒋智锋 陈梅英 陈爱静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1368-137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与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将其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时期50名体检的小儿,将其...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与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将其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时期50名体检的小儿,将其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CT、hs-CRP、ESR、中性粒细胞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并观察血清PCT、hs-CRP、ESR、中性粒细胞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情况、灵敏度、特异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的血清PCT、hs-CRP、ESR、中性粒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血清PCT、hs-CRP、ESR、中性粒细胞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明显高于其他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hs-CRP、ESR与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提升阳性检出率,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粒细胞 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药物两种给药方案治疗门诊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郑芝欣 魏简汇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0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比较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两种给药方案对门诊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226例门诊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应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两种给药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统计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 目的:比较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两种给药方案对门诊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226例门诊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应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两种给药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统计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种给药方案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2%和92.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有7例患者出现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反应,3例注射部位出现疼痛及静脉炎等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8.47%;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静脉炎,不良反应发生率6.48%。结论:同时应用两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疗效并不比单用一种更好,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单一用药,以避免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门诊 儿童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芩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李庆霞 安欣芳 周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3773-3776,共4页
目的 探究蓝芩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于新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28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64例)与对照组(164... 目的 探究蓝芩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于新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28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64例)与对照组(164例)。对照组接受头孢呋辛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蓝芩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5 d,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发热、脓涕、咽喉肿痛、咳嗽)、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88.41%)(P<0.05)。观察组的发热、脓涕、咽喉肿痛、咳嗽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RP、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天CRP、WBC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蓝芩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芩口服液 头孢呋辛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叶冰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诊治的140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 目的探讨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诊治的140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常规指标、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85.71%)(P<0.05)。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CRP及PCT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加速临床症状的缓解,有效改善血常规指标、CRP及PCT,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清咽解热口服液 头孢克洛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克肟颗粒治疗老年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7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庄玉梅 张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头孢克肟颗粒 疗效观察 老年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hs-CRP、PCT的表达意义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陈红娟 吴亚莉 +2 位作者 高骊民 罗丽娜 杨国帆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3期3498-350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12例作为感染组,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12例小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 目的探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12例作为感染组,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12例小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hs-CRP、PCT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感染组的血清hs-CRP、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中hs-CRP、PCT的阳性率分别为69.6%和7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和3.6%(P<0.05)。Spearman分析显示,在感染组患儿中hs-CRP与PCT呈正相关性(r=0.56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hs-CRP和PCT。结论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hs-CRP、PCT呈高表达,二者可相互影响,是导致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花清瘟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高龄患者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樊拖迎 肖明生 周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6期856-857,共2页
目的观察莲花清瘟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高龄患者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 8例高龄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阿奇霉菌治疗,观察组予莲花清温胶囊联合阿奇霉菌治疗,观察对... 目的观察莲花清瘟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高龄患者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 8例高龄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阿奇霉菌治疗,观察组予莲花清温胶囊联合阿奇霉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体温、血白细胞计数(W B C)、超敏C反应蛋白(C R P)和降钙素原(P C T)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体温、 W B C、 C R P、 P C T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 5);治疗3d后,观察组患者体温、W B C、 C R P、 P C 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 5)。结论莲花清瘟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高龄患者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细菌上呼吸道感染 莲花清瘟胶囊 阿奇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同给药方案对治疗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被引量:4
11
作者 岑小玲 李晓 刘全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411-412,共2页
目的:观察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同给药方案对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使用两种不同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给药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观察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同给药方案对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使用两种不同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给药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1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效果并没有显著优于单一药物,因此在临床治疗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尽可能使用一种药物,以免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T、hs-CRP、ESR与中性粒细胞联合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中的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晓婷 孙曹玮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中性粒细胞比率联合对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9月期间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组),另选同期病毒性上呼吸...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中性粒细胞比率联合对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9月期间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组),另选同期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62例患儿(病毒组)及62例健康体检小儿(对照组),采集三组患儿静脉血后测定PCT、hs-CRP、ESR与中性粒细胞水平,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细菌组血清PCT、hs-CRP、ESR联合中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病毒组、对照组(P<0.05)。联合指标对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检出率96.77%明显高于单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指标检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91.94%、特异度87.10%均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PCT、hs-CRP、ESR联合中性粒细胞诊断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PCT HS-CRP ESR 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62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志敏 张笑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878-87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头孢克洛 治疗 小儿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和头孢氨苄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明佳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9期114-116,共3页
目的 比较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和头孢氨苄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中心2015年2月~2016年2月诊治的110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头孢氨苄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 比较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和头孢氨苄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中心2015年2月~2016年2月诊治的110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头孢氨苄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克洛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患者的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咳嗽、喉痛、发热以及啰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病原菌清除率为92.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克洛缓释胶囊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洛缓释胶囊 头孢氨苄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与头孢呋辛应用于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明伟 夏少松 李秀花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7期44-45,81,共3页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头孢呋辛应用于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本院儿科门诊选择96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一般资料符合研究的要求,时间选择2018年9月到2021年7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儿分为阿奇霉素组4...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头孢呋辛应用于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本院儿科门诊选择96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一般资料符合研究的要求,时间选择2018年9月到2021年7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儿分为阿奇霉素组48例与头孢呋辛组48例。阿奇霉素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头孢呋辛组给予头孢呋辛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14d。结果:治疗后阿奇霉素组的总有效率为97.92%,显著高于头孢呋辛组的85.42%(P<0.05)。阿奇霉素组的鼻塞消失时间、流涕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都显著少于头孢呋辛组(P<0.05)。阿奇霉素组治疗期间的嗜睡、肝损伤、皮疹、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头孢呋辛组的20.83%(P<0.05)。结论:相对于头孢呋辛,阿奇霉素应用于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能促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也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头孢呋辛 小儿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草颗粒联合阿奇霉素胶囊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荣慧 吴志荣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10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鱼腥草颗粒联合阿奇霉素胶囊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阿奇霉素胶囊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鱼腥草颗粒联合阿奇霉素胶囊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阿奇霉素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鱼腥草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变化水平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CRP及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鱼腥草颗粒联合阿奇霉素胶囊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炎性指标。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颗粒 阿奇霉素胶囊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43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丁小星 王缇 +2 位作者 吴国霞 缪志龙 王心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17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予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疗,疗程均为5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予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疗,疗程均为5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与对照组(81.4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细菌清除率为93.33%,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78.57%,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优于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与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5
18
作者 钱群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期146-147,共2页
目的:比较用阿奇霉素与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常熟市海虞卫生院收治的150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阿奇霉素组(n=75)与头孢呋辛组(n=75)。对... 目的:比较用阿奇霉素与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常熟市海虞卫生院收治的150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阿奇霉素组(n=75)与头孢呋辛组(n=75)。对两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用阿奇霉素与头孢呋辛对阿奇霉素组患儿与头孢呋辛组患儿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阿奇霉素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头孢呋辛组患儿,用药期间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头孢呋辛组患儿,P<0.05。结论: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优于用头孢呋辛治疗此病的效果,能更有效地提高患儿的疗效,且用药的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头孢呋辛 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48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宁俊杰 刘晓亚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第07Z期112-112,共1页
头孢克肟为口服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对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抗菌活性,特别是对革兰氏阳性菌中的链球菌(肠球菌除外)、肺炎球菌、革兰氏阴性菌中的淋球菌、布兰汉氏球菌、大肠菌、克霉伯氏菌、沙雷氏属、变形杆菌属、... 头孢克肟为口服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对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抗菌活性,特别是对革兰氏阳性菌中的链球菌(肠球菌除外)、肺炎球菌、革兰氏阴性菌中的淋球菌、布兰汉氏球菌、大肠菌、克霉伯氏菌、沙雷氏属、变形杆菌属、流感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我科于2005年9月-2006年2月采用口服头孢克肟胶囊的方法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头孢克肟胶囊 疗效观察 小儿 治疗 革兰氏阳 革兰氏阴 第三代头孢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霉素片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剑宁 龚和禾 叶朝清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4年第5期26-27,共2页
目的 :分析克拉霉素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 70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分为两组 ,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其中 36例用克拉霉素 ,34例用乙琥红霉素 ,连用 5~ 7d.克拉霉素的用法 ,2 5 0 m... 目的 :分析克拉霉素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 70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分为两组 ,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其中 36例用克拉霉素 ,34例用乙琥红霉素 ,连用 5~ 7d.克拉霉素的用法 ,2 5 0 mg,po,tid.琥乙红霉素的用法 ,5 0 0 mg,po,tid。结果 :两组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6 6 .7%、94 .4 %和 4 4 .1%、76 .5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96 .2 %和 90 .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5 .6 %和 3.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急性 上呼吸道感染 克拉霉素片 细菌 不良反应 临床观察 痊愈率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