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苁蓉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
1
作者 王明秋 赵云财 +3 位作者 孟琳 柴玮杰 张安娜 张雷 《酿酒》 CAS 2024年第5期131-134,140,共5页
目的:通过草苁蓉(酒用原料)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为草苁蓉配制酒开发提供食用安全性依据。方法:选用Wistar大鼠、ICR小鼠以10.0g/kg·BW剂量进行草苁蓉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设5000、1... 目的:通过草苁蓉(酒用原料)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为草苁蓉配制酒开发提供食用安全性依据。方法:选用Wistar大鼠、ICR小鼠以10.0g/kg·BW剂量进行草苁蓉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设5000、1000、200、40和8μg/皿5个剂量组,另设未处理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试验在±S9条件下进行,每组作3个平行皿,重复1次;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设5.34g/kg·BW、2.67g/kg·BW和1.34g/kg·BW 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设5.34g/kg·BW、2.67g/kg·BW和1.34g/kg·BW 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结果:草苁蓉大鼠、小鼠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10.0g/kg·BW;在±S9条件下,TA97a、TA98、TA100、TA102、TA15355个株菌株5个剂量组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未处理对照组的2倍;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草苁蓉属实际无毒级,未见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苁蓉 急性经口毒性 遗传毒性 配制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醇对昆明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研究
2
作者 豆捷雄 夏祺悦 蒋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2期2107-2111,共5页
目的探究异丙醇的急性经口毒性(LD 50),为其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用昆明小鼠分别使用霍恩法(剂量为2150 mg/kg BW、4640 mg/kg BW、10000 mg/kg BW、15700 mg/kg BW)和寇氏法(剂量为1000 mg/kg BW、1445 mg/kg BW、2138... 目的探究异丙醇的急性经口毒性(LD 50),为其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用昆明小鼠分别使用霍恩法(剂量为2150 mg/kg BW、4640 mg/kg BW、10000 mg/kg BW、15700 mg/kg BW)和寇氏法(剂量为1000 mg/kg BW、1445 mg/kg BW、2138 mg/kg BW、3162 mg/kg BW、4751 mg/kg BW、6761 mg/kg BW、10000 mg/kg BW)进行异丙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异丙醇对雄性和雌性昆明小鼠的急性经口LD50值均为6810 mg/kg BW(霍恩法);对雌性昆明小鼠急性经口LD 50值为5668 mg/kg BW,对雄性昆明小鼠急性经口LD 50值为6408 mg/kg BW(95%可信限5591~7344 mg/kg BW)(寇氏法)。结论异丙醇按照化学品毒性分级为低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醇 急性经口毒性 霍恩法 寇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6
3
作者 肖经纬 崔涛 +3 位作者 孟会林 李忠生 李斌 王海华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经口毒性 霍恩氏法 固定剂量法 毒性等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水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怡秀 刘秀英 +3 位作者 易传祝 马征 胡春生 尹进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了解苦瓜水提取物的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为苦瓜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GB15193-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急性经口毒性实验、Ames实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及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结果苦... 目的了解苦瓜水提取物的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为苦瓜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GB15193-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急性经口毒性实验、Ames实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及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结果苦瓜水提取物的急性经口LD50>21500 mg/kg bw;三项遗传毒性实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苦瓜水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属无毒,未见遗传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水提取物 小鼠 急性经口毒性 遗传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红色素灵菌红素的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新颜 杨培周 +6 位作者 姜绍通 郑志 操丽丽 操新民 朱星星 张丹峰 刘广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24-228,共5页
灵菌红素属于天然色素,具有离体抑制肿瘤和癌症细胞增殖、抑制微生物生长以及抗疟疾和免疫抑制等功效,具有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缺少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实验的研究限制了灵菌红素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本研究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灵菌红素属于天然色素,具有离体抑制肿瘤和癌症细胞增殖、抑制微生物生长以及抗疟疾和免疫抑制等功效,具有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缺少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实验的研究限制了灵菌红素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本研究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了灵菌红素的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和细菌回复突变实验。结果表明,灵菌红素急性经口半数致死剂量LD_(50)>10 g/kg(以体质量计),3项遗传毒性实验结果为阴性,灵菌红素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属无毒级,对正常细胞无毒,对动物生殖系统没有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菌红素 急性经口毒性 遗传毒性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丙氨酸的急性经口毒性和28天经口毒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同俊 滕晶晶 +3 位作者 王岩 杨同金 叶林 鲍军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1682-1688,共7页
目的通过DL-丙氨酸的急性经口毒性和28 d经口毒性试验研究,初步判断DL-丙氨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方法分别按照国标的GB 15193.3-2014和GB 15193.22-2014方法来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28 d经口毒性试验,然后将大鼠的各项数据进行... 目的通过DL-丙氨酸的急性经口毒性和28 d经口毒性试验研究,初步判断DL-丙氨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方法分别按照国标的GB 15193.3-2014和GB 15193.22-2014方法来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28 d经口毒性试验,然后将大鼠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无毒作用表现,雌雄大鼠的经口LD50>10000 mg/(kg BW)。28 d经口试验中大鼠一般状况正常,期末体重增长、进食量、食物利用率等指标未发现明显的改变;血常规、凝血、血生化及尿常规等指标均未发现有意义的异常改变;雄性高剂量组肾脏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间具有剂量-反应关系,其他未见异常情况;病理学检查未见与受试物有关的病理性改变。结论 DL-丙氨酸在本研究中未见毒性作用,但长期食用的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丙氨酸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28 d经口毒性试验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醇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秀英 胡怡秀 +3 位作者 易传祝 马征 胡春生 尹进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81-383,共3页
背景与目的:了解苦瓜醇提取物的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为苦瓜提取物的食用、药用安全性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按照《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急性经口LD50测定;通过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 背景与目的:了解苦瓜醇提取物的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为苦瓜提取物的食用、药用安全性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按照《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急性经口LD50测定;通过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对其遗传毒性进行评价。结果:苦瓜醇提取物的急性经口LD50>21.5g/kg;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苦瓜醇提取物经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属无毒,未见遗传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醇提取物 急性经口毒性 遗传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恩氏法与序贯法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于春 李军 +2 位作者 岑延利 王祺 秦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1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序贯法作为农药急性毒性替代方法的可靠性、可操作性以及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采用序贯法与霍恩氏法分别测定6种农药制剂的急性经口半数致死剂量(LD50)和95%可信区间,比较2种方法获得的急性毒性分级和试验所用动物数量。[结... [目的]探讨序贯法作为农药急性毒性替代方法的可靠性、可操作性以及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采用序贯法与霍恩氏法分别测定6种农药制剂的急性经口半数致死剂量(LD50)和95%可信区间,比较2种方法获得的急性毒性分级和试验所用动物数量。[结果]序贯法测得的LD50与霍恩氏法相近,毒性分级与霍恩氏法均一致;但序贯法试验使用动物数量减少了52.3%。[结论]序贯法测定农药急性经口LD50具有明显优势,用于农药急性经口毒性检测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法 霍恩氏法 半数致死剂量(LD50)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农药及其复配剂对意大利工蜂的急性经口毒性 被引量:2
9
作者 瞿唯钢 杨淞霖 +1 位作者 王会利 郭宝元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7-290,共4页
采用"小烧杯法"测定了3种农药及其复配剂对意大利工蜂的24 h、48 h急性经口毒性,根据我国《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实验准则》中蜜蜂急性经口毒性划分等级可知,对意大利工蜂,35%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属"低毒"级,25%噻... 采用"小烧杯法"测定了3种农药及其复配剂对意大利工蜂的24 h、48 h急性经口毒性,根据我国《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实验准则》中蜜蜂急性经口毒性划分等级可知,对意大利工蜂,35%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属"低毒"级,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属"高毒"级,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属"低毒",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也属"高毒"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意大利工蜂 急性经口毒性 小烧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ECD新发布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简介 被引量:14
10
作者 胡启之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3-325,共3页
关键词 OECD 急性经口毒性 固定剂量法 急性毒性分级法 “上-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叶疏花蔷薇果提取物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智 马征 +1 位作者 金红 马晓宁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4-318,324,共6页
目的研究毛叶疏花蔷薇果提取物的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急性经口毒性采用最大耐受量法;遗传毒性采用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实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等4项致突变生物学实验进行... 目的研究毛叶疏花蔷薇果提取物的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急性经口毒性采用最大耐受量法;遗传毒性采用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实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等4项致突变生物学实验进行筛选评价。结果大鼠急性经口毒性>15.0 g/kg,小鼠急性经口毒性>20.0 g/kg;在受试剂量水平下,4项遗传毒性实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在本实验室中采用SPF级动物,遵照国际公认动物伦理和技术规范进行实验,毛叶疏花蔷薇果提取物为无毒物,且未见明显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叶疏花蔷薇果 提取物 急性经口毒性 遗传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水溶肥料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同金 滕晶晶 +3 位作者 郑思雨 冯学庆 鲍军辉 王岩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67-70,共4页
利用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收到的水溶性肥料委托样品,按照《肥料登记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及评价要求》(NY 1980-2010)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比较5种不同类型水溶肥料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为肥料选择及肥料中毒人员的救治提供依据。结... 利用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收到的水溶性肥料委托样品,按照《肥料登记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及评价要求》(NY 1980-2010)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比较5种不同类型水溶肥料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为肥料选择及肥料中毒人员的救治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含腐植酸水溶性肥料属实际无毒,中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属实际无毒或低毒,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属低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肥料 急性经口毒性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污水消毒剂溴氯海因泡腾片亚急性经口毒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娟 马征 夏声贤 《现代医院》 2015年第4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医院污水消毒剂溴氯海因泡腾片的亚急性毒性,了解其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动物试验和生化检验方法进行亚急性毒性评价。结果各试验组动物在染毒期内无死亡。试验末,动物尿常规和血液学检测项目均在本检测单位正常值范围内,与... 目的研究医院污水消毒剂溴氯海因泡腾片的亚急性毒性,了解其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动物试验和生化检验方法进行亚急性毒性评价。结果各试验组动物在染毒期内无死亡。试验末,动物尿常规和血液学检测项目均在本检测单位正常值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检测发现高剂量组动物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显著升高,此外雄性大鼠血清中的肌酐(CR)含量也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高剂量组动物肝脏出现轻度脂肪变性和点状坏死。结论在剂量水平雄性84 mg/kg,雌性98 mg/kg未观察到溴氯海因泡腾片对SD大鼠的有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污水 溴氯海因 急性经口毒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经口毒性评价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肖经纬 李斌 张星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7年第2期84-88,共5页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是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第一阶段最基础性的试验,LD50是其最为常用的评价指标。本文评述了传统的LD50测试法以及3种主要替代方法(上下增减剂量法,固定剂量法,急性毒性等级法)的优缺点及其实际应用前景。
关键词 急性经口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上下增减剂量法 固定剂量法 急性毒性等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褶白环蘑的鉴定及急性经口毒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游金坤 岳万松 +3 位作者 孙达锋 崔佳丽 李雪松 吴素蕊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8期50-52,59,共4页
对采集到的野生大型真菌子实体进行形态学及rDNA-ITS鉴定,并研究其小鼠急性经口毒性。结合子实体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结果,该野生子实体鉴定为粉褶白环蘑(Leucoagaricus leucothites);其鲜品和干品均为实际无毒级别。研究结果为粉... 对采集到的野生大型真菌子实体进行形态学及rDNA-ITS鉴定,并研究其小鼠急性经口毒性。结合子实体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结果,该野生子实体鉴定为粉褶白环蘑(Leucoagaricus leucothites);其鲜品和干品均为实际无毒级别。研究结果为粉褶白环蘑的快速识别及食用安全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褶白环蘑 形态学鉴定 RDNA-ITS 急性经口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氟乙酰乙酸乙酯大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凤鸣 李慧 +2 位作者 程东 冯宁 张守良 《口岸卫生控制》 2004年第4期9-10,共2页
三氟乙酰乙酸乙酯为 2 0 0 3年国内新合成的一种医药及植物保护中间体 ,其毒作用机理为在机体内代谢后生成氟乙酰辅酶A ,与草酰乙酸形成氟柠檬酸 ,阻断三羧酸循环 ,破坏能量合成。本文采用Horns法 ,一次灌胃给予受试物 ,中毒表现较为典... 三氟乙酰乙酸乙酯为 2 0 0 3年国内新合成的一种医药及植物保护中间体 ,其毒作用机理为在机体内代谢后生成氟乙酰辅酶A ,与草酰乙酸形成氟柠檬酸 ,阻断三羧酸循环 ,破坏能量合成。本文采用Horns法 ,一次灌胃给予受试物 ,中毒表现较为典型。大鼠LD50 为 1 2 6 0mg/kg ,95 %可信限为 92 6mg/kg~ 1 71 0mg/k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乙酰乙酸乙酯 大鼠 毒性实验 急性经口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山樱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成香 朱雪峰 《现代食品》 2019年第17期141-146,共6页
目的:研究关山樱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包含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剂量大于10 000 mg·k... 目的:研究关山樱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包含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剂量大于10 000 mg·kg-1.bw,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属实际无毒;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均为阴性。结论:关山樱在本研究条件下,未观察到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为关山樱的亚慢性毒性和长期毒性研究提供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山樱 急性经口毒性 遗传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替代测试方法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天亮 《预防医学论坛》 2008年第12期1225-122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测试方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毒作用机制 半数致死剂量 安全防护措施 试验动物 死亡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肥料急性经口毒性的试验方法研究
19
作者 肖经纬 李斌 +2 位作者 崔涛 孟会林 李忠生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764-765,共2页
目的观察一次经口给予小鼠土肥后,动物在短期内出现的健康损害效应,从而建立一套经济、快捷的土壤肥料急性毒性检测标准方法。方法参考《农药登记毒理学实验方法》(GB15670-1995)中的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结果8个土肥样品的LD50值。... 目的观察一次经口给予小鼠土肥后,动物在短期内出现的健康损害效应,从而建立一套经济、快捷的土壤肥料急性毒性检测标准方法。方法参考《农药登记毒理学实验方法》(GB15670-1995)中的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结果8个土肥样品的LD50值。结论建立一套以小鼠为试验对象,以霍恩法和限量法相结合的土肥急性毒性检测的标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料 急性经口毒性 霍恩法 限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法检测微生物类农药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急性经口致病性
20
作者 刘英华 张静姝 +1 位作者 姜淑卿 何宁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27-430,435,共5页
目的:应用PCR法检测微生物类农药木霉菌可湿性粉剂的急性经口致病性,探讨PCR法在微生物类农药经口致病性研究中的应用。方法:Wistar大鼠共56只,分成对照组和染毒组,每组28只,雌雄各半。选用微生物农药木霉菌可湿性粉剂为受试8样品,染毒... 目的:应用PCR法检测微生物类农药木霉菌可湿性粉剂的急性经口致病性,探讨PCR法在微生物类农药经口致病性研究中的应用。方法:Wistar大鼠共56只,分成对照组和染毒组,每组28只,雌雄各半。选用微生物农药木霉菌可湿性粉剂为受试8样品,染毒组每只大鼠按10个孢子经口灌胃,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于染毒后第1、7、14、21天收集动物粪便,同时剖解动物的肾脏、心脏和肝脏等组织提取DNA,利用木霉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受试物目的基因的表达,以观察受试微生物农药的感染性、持久性。并记录观察期内动物的中毒症状、死亡情况、体质量,对死亡动物进行大体解剖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判断其致病性。结果:染毒后仅从第1天染毒大鼠的粪便中提取的DNA,经PCR检测可见木霉菌目的基因扩增条带,染毒后第7天及以后粪便中均未见目的基因表达,其余各脏器提取的DNA,经PCR扩增后亦均未见目的基因表达。动物染毒后,未见明显中毒表现,观察期内无动物死亡,大体检查及病理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木霉菌可湿性粉剂经口灌胃进入动物体内后仅在胃肠道内短期存在,并逐渐被清除掉,并未透过胃和肠道而侵染进入动物的组织、器官中。微生物农药木霉菌可湿性粉经口染毒后对大鼠无致病性。应用PCR可有效检测出受试物的清除情况,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作为微生物农药经口致病性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农药 急性经口毒性 致病性 木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