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2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临床误诊分析
1
作者 朱丹妮 吕金丽 刘海峰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2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临床误诊原因和纠正误诊的方法,以提高本病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曾误诊的8例(8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3例因左眼红肿伴视力下降就诊,1例因左眼发红、雾视... 目的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临床误诊原因和纠正误诊的方法,以提高本病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曾误诊的8例(8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3例因左眼红肿伴视力下降就诊,1例因左眼发红、雾视合并头痛就诊,2例因右眼发红、胀痛、视力下降就诊,1例因右眼微痛、眼红伴畏光、流泪、异物感就诊,1例因右眼视物模糊伴视物变形就诊。初诊为虹膜睫状体炎4例,全葡萄膜炎并视网膜脱离1例,左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颞上分支)1例,右眼出血性视网膜血管炎2例。其中5例对症治疗无效,4例行眼底检查和三面镜检查确诊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1例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3例行玻璃体手术术中确诊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8例误诊时间为3 d~8个月。确诊后5例予抗病毒、抗凝、营养支持及玻璃体手术治疗,3例予抗病毒、抗凝、营养支持及视网膜坏死病灶局部激光光凝治疗。随访12个月,3例视网膜保持附着,视力恢复良好,病情无反复;5例视网膜脱离,行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结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早期表现与虹膜睫状体炎、出血性视网膜血管炎等相似度较高,易误诊;临床医生应充分掌握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提高警惕性,及早行必要的眼科检查,降低本病早期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急性 误诊 虹膜睫状体炎 全葡萄膜炎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出血性视网膜血管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抑郁症合并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2
作者 李春影 王彩霞 +2 位作者 白淼 申相宜 王晨光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6期1773-1776,1782,共5页
总结1例抑郁症合并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为迅速评估;围绕“患者-家庭-护士”实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多种方式用药护理;个性化的镇痛与睡眠管理;安全护理;出院指导。经过积... 总结1例抑郁症合并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为迅速评估;围绕“患者-家庭-护士”实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多种方式用药护理;个性化的镇痛与睡眠管理;安全护理;出院指导。经过积极治疗后,患者左眼视力有所提高,出院最佳矫正视力为手动/50 cm,情绪稳定,继续遵医嘱用药。重视抑郁症合并ARNS患者的护理,针对用药、心理、安全等方面制定个性化的治疗与护理方案,可有效控制抑郁症患者病情复发,改善患者视力预后,降低致盲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视力 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田非儿 王玉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179-182,共4页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是一种主要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以重度全葡萄膜炎、视网膜坏死灶、视网膜动脉为主的视网膜血管炎、玻璃体炎、脉络膜炎和后期视网膜裂孔及脱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眼病综...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是一种主要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以重度全葡萄膜炎、视网膜坏死灶、视网膜动脉为主的视网膜血管炎、玻璃体炎、脉络膜炎和后期视网膜裂孔及脱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眼病综合征。现阶段ARNS的误诊率仍然较高,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导致ARNS患者治疗棘手,致盲率高。ARNS一经确诊,应立即行足量的抗病毒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症治疗,预防性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必要时行玻璃体切割术,尽可能留住患者生活视力。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ARNS的早期诊断及相关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早期诊断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更昔洛韦全身用药时机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徐莉 王峻峰 +1 位作者 郝茜 张汝鑫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452-455,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不同时机全身使用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治疗后的视力效果和视网膜脱离发生率,比较更昔洛韦全身用药不同时机对ARNs患者远期视力及视网膜脱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眼科医院2018年6月至202... 目的观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不同时机全身使用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治疗后的视力效果和视网膜脱离发生率,比较更昔洛韦全身用药不同时机对ARNs患者远期视力及视网膜脱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眼科医院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入院诊断ARNs 22例(23只眼)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开始全身使用更昔洛韦的不同时间点,将患者分为A组(早期治疗组,12只眼,发病2周内开始使用更昔洛韦)和B组(未早期治疗组,11只眼,发病2周后开始使用更昔洛韦)。随访时间1~130周。结果随访末期视力(BCVA)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69,P=0.037),随访末期视网膜脱离发生率A组为25%(3/12),低于B组64%(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ARNs患者早期(2周内)全身使用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较未早期使用(2周后),远期视力明显改善,视网膜脱离风险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急性 更昔洛韦 视力 视网膜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眼内光凝硅油充填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被引量:7
5
作者 石尧 吴艳 +1 位作者 尹婕 黄振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722-724,共3页
目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致盲率高,及时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光凝和硅油充填术是挽救患者残余视力的重要方法。探讨ARNS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光凝硅油充填手术治疗后的效果。方法:对16例(16只眼)ANRS患者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光凝硅油充... 目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致盲率高,及时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光凝和硅油充填术是挽救患者残余视力的重要方法。探讨ARNS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光凝硅油充填手术治疗后的效果。方法:对16例(16只眼)ANRS患者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光凝硅油充填手术,切除全部玻璃体。其中5例(31.3%)无视网膜脱离者由坏死区后缘光凝到锯齿缘,11例(68.7%)有视网膜脱离者行次全视网膜光凝、气/液交换后行硅油充填。所有患者术后至少随访半年,平均16个月。结果:最佳矫正视力有3例(18.8%)为指数,7例(43.8%)为0.02~0.3,5例(31.3%)为0.4~0.6,1例(6.3%)为0.7。其中14例(87.5%)术后3~12个月顺利取出硅油,视网膜保持复位。结论:玻璃体切割眼内光凝硅油充填手术是治疗ANRS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硅油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视网膜脱离 眼内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治疗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风 卢海 +2 位作者 高丽琴 彭晓燕 卢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 ARN)治疗的时机、方式及疗效.方法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35例52只眼进行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时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开始用药时间在发病2周以内的22只眼...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 ARN)治疗的时机、方式及疗效.方法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35例52只眼进行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时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开始用药时间在发病2周以内的22只眼中17只眼(77%)未发生视网膜脱离,视力保持在0.3以上的有14只眼;药物加光凝治疗的31眼中,仅12只眼(39%)未发生视网膜脱离,但4只眼因玻璃体增生性病变严重(视网膜脱离的高危状态)而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24只眼中,有20只眼视网膜复位尚好;术前已有视网膜脱离的18只眼术后视力均在光感~0.05;无视网膜脱离的6只眼,术后视力在0.05~0.2之间.结论及时的药物、激光光凝、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ARN的治疗是必要的;应在视网膜脱离发生以前进行视网膜玻璃体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视网膜脱离 syndrome 视网膜玻璃体手术 0.05 术后视力 增生性病变 视网膜复位 手术治疗 治疗时机 用药时间 光凝治疗 高危状态 激光光凝 药物 视力保 A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早期误诊原因分析
7
作者 仝春梅 靳韬 +2 位作者 王超英 孙聪聪 郝雨檬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9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2024年6月误诊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因右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10 d,伴眼红,眼前黑影遮挡感就诊,误诊为右眼虹膜睫状体炎...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分析2024年6月误诊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因右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10 d,伴眼红,眼前黑影遮挡感就诊,误诊为右眼虹膜睫状体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5 d,未见好转。后经眼底检查、房水眼内液检测,确诊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误诊时间6 d。确诊后给予抗病毒、抗炎、抗凝和神经营养支持治疗,疾病控制好转出院。结论临床遇到表现为虹膜睫状体炎、玻璃体炎、中周视网膜散在黄白色圆片状坏死灶的患者,要仔细询问病史、散瞳检查眼底,条件允许时行房水眼内液检测,要考虑到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可能,以减少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急性 误诊 虹膜睫状体炎 全葡萄膜炎 视网膜脱离 眼内液检测 带状疱疹病毒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盛国 邝国平 陈书杨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2051-2053,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患者26例33眼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0眼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视网膜脱离发生后给予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及时玻璃体切割手术组13眼给予抗病毒治疗及预... 目的:探讨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患者26例33眼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0眼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视网膜脱离发生后给予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及时玻璃体切割手术组13眼给予抗病毒治疗及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随访6+48mo。结果:在常规治疗组,发生视网膜脱离11眼(55%),眼球萎缩4眼(20%),视力提高者3眼(15%),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组,发生视网膜脱离1眼(8%),视力提高者5眼(38%)。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手术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较常规治疗组低(P〈0.05)。结论: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手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改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手术 视网膜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药物治疗 被引量:5
9
作者 高永峰 郭希让 黄爱国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2-272,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临床特征 药物治疗 发病机制 疱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合并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兴邦 李娜 +2 位作者 尹森 刘颖 吴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8-408,共1页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合并ARN临床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男,45岁,农民,已婚。因"发热11 d,精神异常6d,意识障碍2 d"于2014年1月5日入院。患者11 d前出现发热,5 d后出现精神异常...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合并ARN临床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男,45岁,农民,已婚。因"发热11 d,精神异常6d,意识障碍2 d"于2014年1月5日入院。患者11 d前出现发热,5 d后出现精神异常。外院头颅MRI检查示双侧颞叶、海马、岛叶及右侧额叶皮质区异常信号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头颅MRI检查 精神异常 眼科疾病 意识障碍 异常信号 AR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明 张军军 +1 位作者 胡玉章 崔敏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0-321,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2002年6月收治的52例71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中33例41眼视网膜脱离的患者。结果 接受普通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13眼中8眼视网膜复位,手术成... 目的 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2002年6月收治的52例71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中33例41眼视网膜脱离的患者。结果 接受普通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13眼中8眼视网膜复位,手术成功率61%;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10眼全部视网膜复位,手术成功率100%。结论 视网膜脱离手术,特别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有效地使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视网膜脱离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视网膜脱离 手术治疗 诊断 误诊 症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诊治新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泽群 孙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261-1264,共4页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是以急性葡萄膜炎、闭塞性视网膜动脉血管炎、融合性坏死性视网膜炎及后期的视网膜脱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眼部综合征,部分患者早期可合并有眼压升高。目前病因及发病机...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是以急性葡萄膜炎、闭塞性视网膜动脉血管炎、融合性坏死性视网膜炎及后期的视网膜脱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眼部综合征,部分患者早期可合并有眼压升高。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多认为可能和病毒感染有关,主要以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等病毒感染为主,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专科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等。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发病急,进展速度快,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治疗棘手,预后较差,是眼部致盲的重要眼病,一旦确诊,及时给予局部及全身抗病毒、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及必要时需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研究表明,早期有效的治疗措施,可阻止病情进展,提高患者视力。因此,早期确诊及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非常重要,本文将结合文献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误诊分析5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朝晖 周爱意 +1 位作者 权彦龙 熊全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802-804,共3页
目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是一种以中到重度葡萄膜炎、血管炎以及血管闭塞性视网膜坏死为特征的严重眼病,其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有的甚至在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过程中才被确诊。分析临床上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误诊的原因,总结早期诊断的... 目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是一种以中到重度葡萄膜炎、血管炎以及血管闭塞性视网膜坏死为特征的严重眼病,其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有的甚至在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过程中才被确诊。分析临床上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误诊的原因,总结早期诊断的经验。方法:回顾我院5例未能及时诊断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最终预后,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5例病例中,1例被误诊为虹膜睫状体炎,2例误诊为葡萄膜炎并视网膜脱离,1例误诊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被误诊为出血性视网膜血管炎。这些疾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有必要考虑与急性视网膜坏死鉴别。结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临床表现变异较大,有些表现不典型,临床工作中应充分认识此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视网膜血管炎 视网膜脱离 误诊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手术时机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绘祥 黄宝玲 +3 位作者 吴昌凡 赵海峰 郎平 梅立新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的玻璃体切割术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ARNs患者5例(7只眼)的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47~63岁,平均(55.2±6.5)岁,男女比例3:2。术前已明确伴有视网膜脱...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的玻璃体切割术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ARNs患者5例(7只眼)的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47~63岁,平均(55.2±6.5)岁,男女比例3:2。术前已明确伴有视网膜脱离2例(2只眼)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割及硅油填充术。抗病毒药物治疗后3例(3只眼)眼部体征加重,未发生视网膜脱离2例(2只眼)接受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术,另1例(1只眼)玻璃体切割术中发现有视网膜脱离,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发作的2例(2只眼)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及外路视网膜光凝。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硅油填充3只眼半年左右均行硅油取出术,视力无改善或下降,有1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术2只眼及后发作的2只眼视网膜均保持附着,视力恢复均超过治疗前。结论 ARNs经抗病毒药物治疗后若眼部体征仍加重,早期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术可以避免视网膜脱离的发生,视力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诊治与手术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崔靖 颜华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6-78,共3页
回顾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acuteretinalnecrosissyndrome ,ARNS)临床及基础研究文献资料 ,综述其发病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ARNS主要病因是疱疹类病毒感染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以及PCR和抗体免疫测定可做出明确诊断。抗... 回顾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acuteretinalnecrosissyndrome ,ARNS)临床及基础研究文献资料 ,综述其发病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ARNS主要病因是疱疹类病毒感染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以及PCR和抗体免疫测定可做出明确诊断。抗病毒药物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 ,但对严重病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帮助恢复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诊治 手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两种给药方案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7
16
作者 袁菁 胡维琨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366-1368,共3页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醋酸泼尼松片、丙氧鸟苷+醋酸泼尼松片+阿司匹林两种给药方案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30例40眼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用阿昔洛韦+醋酸泼尼...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醋酸泼尼松片、丙氧鸟苷+醋酸泼尼松片+阿司匹林两种给药方案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30例40眼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用阿昔洛韦+醋酸泼尼松片的给药方案,B组采用丙氧鸟苷+醋酸泼尼松片+阿司匹林的给药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A组(70%),两种给药方案均有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视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给药方案治疗后,A组视力≥0.5者9眼,视力0.1-〈0.5者3眼,视力0.02-〈0.1者6眼,无感光者2眼,B组视力≥0.5者12眼,视力0.1-〈0.5者4眼,视力0.02-〈0.1者3眼,无感光者1眼,B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视网膜裂孔、疱疹、口腔溃疡、水痘、病毒性脑炎及中枢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10%)明显低于A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醋酸泼尼松片、丙氧鸟苷+醋酸泼尼松片+阿司匹林两种给药方案都具有较为肯定的治疗效果,但后者对患者视力的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具有更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洛韦 醋酸泼尼松片 丙氧鸟苷 阿司匹林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二例误诊分析
17
作者 李咏 张丁 +2 位作者 林慧 白云冬 李茜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0期22-25,共4页
目的 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的临床特点及容易引起误诊的原因,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以提高早期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一度误诊为青光眼、眼内炎的ARNS 2例病例资料。结果 1例以右眼视物不清3月... 目的 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的临床特点及容易引起误诊的原因,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以提高早期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一度误诊为青光眼、眼内炎的ARNS 2例病例资料。结果 1例以右眼视物不清3月余就诊,1例因左眼红、眼痛4 d急性发病入院。就诊初期一度误诊为青光眼、眼内炎,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后经手术及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明确诊断为ARNS。误诊时间4 d至2个半月。确诊后经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出院,预后尚可。结论 ARNS病情进展较迅速且预后较差,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而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加强对ARNS的认识,提高警惕性,仔细鉴别诊断,及时行相关医技检查,全面分析病情,避免早期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坏死 急性 误诊 青光眼 眼内炎 鉴别诊断 眼底检查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玻璃体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楠叶 游志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分析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术(prophylacticvitrectomy,PPV)治疗早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retinalnecrosis,ARN)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47例(55眼)行PPV治疗的早期不伴视网膜脱离ARN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明确后行一期... 目的分析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术(prophylacticvitrectomy,PPV)治疗早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retinalnecrosis,ARN)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47例(55眼)行PPV治疗的早期不伴视网膜脱离ARN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明确后行一期玻璃体切割伴硅油(49眼)或气体(6眼)填充术。治疗后随访12~88个月,平均30个月,分析患者术前、一期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复位、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1者4眼,一期术后2周≥0.1者27眼,未次随访≥0.1者23眼。平均手术次数1.93次,手术原因为单纯硅油取出47眼,二次硅油取出2眼,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所致视网膜脱离行硅油置换术1眼,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硅油置换术1眼,并发白内障1眼。末次随访视网膜在位55眼。结论早期PPV治疗ARN远期疗效稳定。远期随访对于评价ARN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玻璃体手术 长期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史赛卿 李钫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44-1745,共2页
目的评价无环鸟苷(ACV)联合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的疗效。方法对15例(19眼)伴有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的ARNS患者进行药物联合玻璃体切除术,采用三通道睫状体平坦部切口切除玻璃体、剥膜、松解性视网膜切开、... 目的评价无环鸟苷(ACV)联合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的疗效。方法对15例(19眼)伴有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的ARNS患者进行药物联合玻璃体切除术,采用三通道睫状体平坦部切口切除玻璃体、剥膜、松解性视网膜切开、硅油填充及眼内光凝。术后6~9个月取出硅油。结果17眼(89.5%)手术治疗后视网膜均获得满意复位,2眼在取出硅油后视网膜脱离复发。15眼(78.9%)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3眼≥0.5。结论ACV联合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视网膜脱离 无环鸟苷 玻璃体切除术 硅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晓红 严密 《华西医学》 CAS 2002年第1期144-14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