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渗盐水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乔金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73-0076,共4页
探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治疗中应用高渗盐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20%甘露醇注射液治疗,给予研究组高渗盐水治疗,对比两组降颅压效果、预后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全面... 探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治疗中应用高渗盐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20%甘露醇注射液治疗,给予研究组高渗盐水治疗,对比两组降颅压效果、预后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达到颅内压最低值时间:研究组更短(P<0.05),有效降颅压时间:研究组更长(P<0.05),GCS评分: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升高(P<0.05),且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的治疗中,与甘露醇相比,高渗盐水降低颅内压的起效速度更快、作用持续时间更长,并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该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合并休克 高渗盐水 甘露醇 降颅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价值
2
作者 赵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52-0055,共4页
分析对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效果。方法 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治疗患者80例双盲法分组,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治疗,分析治疗后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分析对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效果。方法 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治疗患者80例双盲法分组,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治疗,分析治疗后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较高,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几率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手术时间及手术中出血量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此类患者行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诊室救治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卫东 顾文佳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目的 ]回顾 12例重度颅脑损伤 ,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室抢救。 [方法 ]采用甘露醇颈动脉输注及高渗盐水静脉输注 ,边降低颅压边抗休克。 [结果 ]入院 2 4h内仅 1例患者死亡。最终死亡率为 5 8.3%。 [结论 ]甘露醇颈动脉输注及高渗... [目的 ]回顾 12例重度颅脑损伤 ,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室抢救。 [方法 ]采用甘露醇颈动脉输注及高渗盐水静脉输注 ,边降低颅压边抗休克。 [结果 ]入院 2 4h内仅 1例患者死亡。最终死亡率为 5 8.3%。 [结论 ]甘露醇颈动脉输注及高渗盐水静脉输注应成为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合并 失血性休克 急救 高渗盐水 甘露醇 颈动脉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颅脑外伤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患者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魏文桂 张雪琴 +1 位作者 张艳景 田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372-377,共6页
背景目前多数研究者们认为在胃肠功能受损时,血清HSP70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为早期肠缺血的敏感指标,但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创伤性颅脑外伤(traumatic head injury,TBI)患者的胃肠功能评估中的研究较少,值得进一步研究.目的探究TB... 背景目前多数研究者们认为在胃肠功能受损时,血清HSP70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为早期肠缺血的敏感指标,但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创伤性颅脑外伤(traumatic head injury,TBI)患者的胃肠功能评估中的研究较少,值得进一步研究.目的探究TBI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mpairment,AGI)患者HSP70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03/2020-10期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就诊并住院的TBI合并AGI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改良Glasgow昏迷评分法并结合创伤性颅脑损伤临床分型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轻型63例,中型32例,重型38例;按照AGI分级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AGIⅠ级68例,AGIⅡ级37例,AGIⅢ级17例,AGIⅣ级11例.另选取50例于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无颅脑外伤病史、各系统基础疾病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脑外伤程度及不同AGI分级患者与对照组血清中HSP70水平,并分析TBI合并AGI患者血清HSP70水平与脑损伤程度、AGI分级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其单独诊断TBI合并AGI的诊断效能.结果入院当天,随着脑损伤程度的加重,血清HSP70水平也逐渐升高,且各型HSP7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随着AGI分级的提高,血清HSP70水平也逐渐升高,且各分级HSP7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各型血清HSP70水平较入院当天数值明显降低,但数值仍高于对照组患者,而各分级血清HSP70水平较入院当天数值明显降低,但数值仍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检验发现,TBI合并AGI患者血清HSP70水平与脑损伤程度、AGI分级均呈显著正相关(r_(s)=0.802、0.836,P<0.01);ROC曲线显示,血清HSP70诊断TBI合并AGI的试验准确性较高,AUC为0.803,95%CI为0.720-0.872.当最佳截断值为258.50 ng/L时,敏感度为80.94%,特异度为87.93%,约登指数为0.501.结论HSP70在TBI合并AG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显著上调,可能与疾病发展进程有关,对TBI合并AGI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外伤 胃肠功能 急性损伤 休克蛋白70 疾病发展进程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的急诊护理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邵军 戈秋影 +1 位作者 聂冬丽 徐丽 《齐鲁护理杂志》 1999年第5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急诊护理 开放性颅脑损伤 低血容量休克 急诊科 抢救休克 原发性脑干损伤 附属医院 小夹板固定 止血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救治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江华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1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方法对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4例采用常规液体复苏,46例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2组液体复...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方法对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4例采用常规液体复苏,46例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2组液体复苏的治疗效果。结果常规液体组44例患者的平均输液量为(2646.1±182.5)mL,限制性液体组44例患者的平均输液量为(1673.2±33.8)mL,2组输液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液体组患者死亡率为65.6%,限制性液体组死亡率为41.3%,2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准确处理是挽救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生命的关健,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提高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失血性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颅脑损伤合并休克的急诊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向芬 洪强萍 +2 位作者 刘玲 邵军 王玉 《小儿急救医学》 2000年第4期220-220,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急性颅脑损伤 并发症 休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25例救治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方志全 刘志坚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14期2095-2096,共2页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的救治及临床特点,分析其休克发生的原因及机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5例资料完整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严密监护,及时进行手术、抗休克及其他综合治疗。结果:本组25例中15...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的救治及临床特点,分析其休克发生的原因及机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5例资料完整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严密监护,及时进行手术、抗休克及其他综合治疗。结果:本组25例中15例成活,10例死亡,死亡率为40%。结论:早期迅速查明休克原因,正确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合并休克 救治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老年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9
作者 沈汉超 刘海兵 +4 位作者 何炯周 丁腊梅 聂智美 魏梁锋 王守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0期22-27,共6页
目的探讨经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老年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神经外科中心... 目的探讨经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老年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神经外科中心进行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老年aS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4~5分)和预后不良组(1~3分)。分析经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老年aSD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253例患者中预后不良138例(54.54%)。两组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查尔森共病指数(CCI)、中线结构移位、瞳孔散大、环池消失、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75岁、入院时GCS评分3~5分、CCI≥3分、中线结构移位>1 cm、环池消失是经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老年aSD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年龄≥75岁、入院时GCS评分≤5分、中线结构移位>1 cm、环池消失、CCI≥3分的重度颅脑损伤老年aSDH患者应密切关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度颅脑损伤 急性硬膜下血肿 手术治疗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休克84例急诊救治
10
作者 邱其昌 徐翠霞 +1 位作者 张青 罗亮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3年第3期65-66,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快速交通和高层建筑施工的增多,创伤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大公害.自1998年10月~2002年11月,我们共接诊重度颅脑损伤合并休克病人84例,因处理得当,救治效果非常满意,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合并 休克 手术次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11
作者 黄福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48-0051,共4页
探讨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将50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收录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资料措施,随机性分2组展开调研。对照组(25例)传统减压技术,观察组(25例)阶梯式颅内减压技... 探讨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将50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收录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资料措施,随机性分2组展开调研。对照组(25例)传统减压技术,观察组(25例)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分组探究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手术各项指标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结果 比较P<0.05。治疗前颅内压、神经功能缺损P>0.05;治疗后观察组颅内压、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好转,结果 比较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0%,对照组发生率32.00%,结果 比较P<0.05。结论 针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选择,有效地避免了传统一次性减压可能带来的风险,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休克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揭祥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568-56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合并 休克 症状 治疗 诊断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休克的抢救体会(附35例分析)
13
作者 蓝邵平 陈建屏 +1 位作者 梁日生 倪天瑞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5年第6期18-19,共2页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休克的抢救体会(附35例分析)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蓝邵平,陈建屏,梁日生,倪天瑞急性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是一种不少见的复合性创伤。其病情危重,复杂多变,诊断和处理均需要及时、恰当,否则后果严重。现将我们...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休克的抢救体会(附35例分析)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蓝邵平,陈建屏,梁日生,倪天瑞急性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是一种不少见的复合性创伤。其病情危重,复杂多变,诊断和处理均需要及时、恰当,否则后果严重。现将我们经治的35例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急性 休克 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辅助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时机选择 被引量:11
14
作者 祝晨 何煜舟 +1 位作者 石莹 王灵聪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辅助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时机选择。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诊的90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伤后2、6、12...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辅助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时机选择。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诊的90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伤后2、6、12h治疗组,每组30例。各治疗组患者均给予七叶皂苷钠和亚低温治疗,观察各治疗组患者脑脊液中谷氨酸、甘氨酸、牛黄酸含量和血流动力学变化、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着时间延长,3组入院1d、7d谷氨酸、甘氨酸、牛黄酸含量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且均于入院7d达到最低值[谷氨酸(nmol/L):伤后2h治疗组为130.31±35.63比550.12±101.28,伤后6h治疗组为301.06±97.46比723.16±152.71,伤后12h治疗组为615.73±180.59比916.20±268.39;甘氨酸(nmol/L):伤后2h治疗组为512.03±120.10比1152.10±320.12,伤后6h治疗组为732.16±180.19比1367.16±330.26,伤后12h治疗组为872.10±291.03比1462.30±403.02;牛黄酸(nmol/L):伤后2h治疗组为423.15±105.10比1320.35±213.02,伤后6h组为820.51±210.42比1410.25±312.05,伤后12h治疗组为942.03±238.51比1645.20±450.18]。伤后2h治疗组手术开始后30rain、手术结束后30rain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较术前30rain降低;伤后6h治疗组、12h治疗组手术开始后30min、手术结束后30rainHR均较术前升高;MAP均较术前降低;伤后6h、12h治疗组术前30rainHR均明显低于伤后2h治疗组,手术开始后30min、手术后30minHR均明显高于伤后2h治疗组;伤后2h治疗组MAP均优于伤后6h治疗组、12h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伤后2h治疗组无致残和死亡患者出现;伤后6h治疗组发生1例致残;伤后12h治疗组2例致残,1例死亡;随着时间延长,死残率明显升高,伤后12h治疗组明显高于伤后2h治疗组和伤后6h治疗组[10.0%(2/30)比0、3.3%(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七叶皂苷钠辅助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能够保持有效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且治疗时间越早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亚低温 重度颅脑损伤 急性 选择时限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涛 李宝栋 李耀辉 《西部医学》 2015年第10期1552-1554,1557,共4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救治的重度颅脑损伤老年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脱水、呼吸机辅助通气、促醒护脑、抗感染和...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救治的重度颅脑损伤老年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脱水、呼吸机辅助通气、促醒护脑、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乙酰谷酰胺静滴;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静滴;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变化、觉醒情况和血清中白介素-10(IL-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69%,明显高于对照组72%(P<0.05);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觉醒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觉醒时间也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0、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显著,联合应用具有协同药效作用,可明显提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觉醒人数,缩短觉醒时间,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乙酰谷酰胺 老年急性重度颅脑损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殿雷 柳宪华 +2 位作者 于效良 庄会林 施鹏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9期564-565,共2页
关键词 合并 ARDS 诊断 甘露醇 短程冲击疗法 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期脑电图改变与预后相关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钟国栋 钟生法 +2 位作者 王钟瑾 李菊凤 吴永红 《浙江创伤外科》 2005年第4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预后相关分析 重度颅脑损伤 脑电图改变 急性 颅脑损伤病人 颅脑损伤 脑功能检测 脑电图变化 致伤因素 意外伤害 脑电图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度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对肾功能、微循环及免疫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3
18
作者 胡爱霞 何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早期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度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对肾功能、微循环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湖北省黄石市第二医院肾内科收治的54例重度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均给予早期器官功能支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早期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度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对肾功能、微循环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湖北省黄石市第二医院肾内科收治的54例重度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均给予早期器官功能支持治疗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根据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时机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早期组患者(n=3 0)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时间为发病12~24h,而对照组患者(n=24)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时间为发病24~48h。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微循环及免疫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血清尿素氮(BUN)与肌酐(S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早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早期组患者的总血管密度(TVD)较对照组患者更低,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例(PPV)、微血管流动指数(MFI)较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百分比、CD4^+百分比、CD4^+/CD8^+的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早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早期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重度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和微循环状态,并升高CD3^+、CD4^+的百分比与CD4^+/CD8^+的比值,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度脓毒症合并急性损伤 肾功能 微循环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断治疗 被引量:2
19
作者 卜曙阳 徐国旭 黄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急性颅脑外伤 诊断治疗 诊断和治疗 治疗时机 视力下降 临床探讨 伤病 合并 注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机械通气及亚低温联合治疗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浩 王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30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及亚低温联合治疗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本次实验以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50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在此基...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及亚低温联合治疗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本次实验以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50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亚低温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实验组SaO2、PaCO2和PaO2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且预后效果较好,具有更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机械通气 亚低温 急性重度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