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分层应变成像参数联合实验室指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左心室不良重构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王磊 王涵 +1 位作者 赵德霞 李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分层应变成像参数联合实验室指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左心室不良重构(LVA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106例急性STEMI患者,根据影像学检查结... 目的探讨超声分层应变成像参数联合实验室指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左心室不良重构(LVA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106例急性STEMI患者,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是否发生LVAR将患者分为发生组(31例)、未发生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常规超声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房容积(LAVI)]、超声分层应变成像指标[左心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心室整体收缩期圆周应变(GCS)以及峰值应变离散度(PSD)],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LVAR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分层应变成像技术对急性STEMI患者LVAR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患者Killip分级≥2级占比高于未发生组(P<0.05);发生组患者基线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水平、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发生组患者GLS_内、PSD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线cTn-I、术后1周GLS_内、术后1周PSD均为发生LVA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基线cTn-I、术后1周GLS_内、术后1周PSD单独及联合预测急性STEMI后LVAR的AUC(0.95CI)分别为0.794(0.704~0.866)、0.832(0.747~0.898)、0.831(0.746~0.897)及0.948(0.887~0.982),且三项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各项单独预测(P<0.05)。结论术后1周应用超声分层应变成像技术有助于预测急性STEMI后LVAR,基线实验室指标cTn-I与术后1周GLS_内、PSD三者联合对预测LVAR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超声分层应变成像技术 左心室不良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联盟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陈刚 方明程 阮静霞 《福建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84-85,共2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v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因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致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高等原因,已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是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重要病种之一,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v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因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致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高等原因,已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是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重要病种之一,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1-3])。通过快速、及时地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使梗死血管复通,实现再灌注是抢救STEMI患者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联盟 就诊方式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机器学习预测研究
3
作者 王政 张婷 +3 位作者 杨林飞 许明生 张建 张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构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可解释性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14例STEMI患者,依据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Logistic回归(LR)、支持... 目的构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可解释性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14例STEMI患者,依据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Logistic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3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STEMI患者院内MACE预测模型,并通过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F1分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和校准曲线比较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DALEX算法可视化最佳模型中危险因素的重要性排序。结果23.15%的STEMI患者发生MACE。LR预测模型AUC为83.9%,效能最佳。DALEX显示,Killip分级、同型半胱氨酸、尿素、肌酐和入院收缩压是STEMI患者发生MACE前五的危险因素。结论LR机器学习算法在预测STEMI患者院内MACE方面具有良好的效能,Killip分级、同型半胱氨酸、尿素、肌酐和入院收缩压为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机器学习 预测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指导老年衰弱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非支架植入的再灌注策略研究
4
作者 杨倩文 陈驰 +6 位作者 陶雪飞 陈晓涵 高洁 张伟 施勇 程标 付明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5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衰弱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指导下的非支架植入的再灌注策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发病24小时以内拟行急诊介入治疗的老年衰弱STEMI患者。经冠脉造影及OC... 目的 探讨老年衰弱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指导下的非支架植入的再灌注策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发病24小时以内拟行急诊介入治疗的老年衰弱STEMI患者。经冠脉造影及OCT筛选出直径狭窄<70%或OCT测定的MLA>1.6 mm~2的斑块破裂或斑块侵蚀的患者94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肝素/低分子肝素应用3天。试验组不进行支架植入,对照组常规行冠脉支架植入术,试验组术后3天Holter监测无再发心肌缺血,如无再发缺血证据则出院。两组术后均接受1年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治疗,并观察有无主要临床事件,计算衰弱评分、心绞痛评分、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 试验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对照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16.7%;两组间心绞痛评分、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衰弱的急性STEMI、3天内无再发心肌缺血的患者在OCT指导下的非支架植入的再灌注策略是安全及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衰弱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再灌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线图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风险模型
5
作者 汪文月 刘海莉 +3 位作者 唐冉冉 白召 翟春娟 杨文静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86-289,294,共5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风险模型。方法选取秦皇岛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7月—2023年11月就诊的急性STEMI患者12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术治疗。术后48 h内... 目的构建并验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风险模型。方法选取秦皇岛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7月—2023年11月就诊的急性STEMI患者12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术治疗。术后48 h内,根据急性STEMI患者是否发生MIRI分成非发生组与发生组。对比发生组与非发生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IRI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IRI的风险模型。结果125例患者中,术后48 h内,发生MIRI 47例,剩余78例均未发生MIRI。发生组舒张压、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收缩压、白蛋白低于非发生组(t=4.557、4.019、4.751、3.331,P<0.05),发生组血尿素氮(BUN)、有心血管不良事件、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Killp分级为Ⅲ~Ⅳ级例数占比、血肌酐(SCr)、年龄、B型脑钠肽(BNP)、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冠状动脉狭窄率高于非发生组(P<0.05)。罪犯血管、NLRP3、年龄、冠状动脉狭窄率、BNP是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IRI的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IRI的灵敏度为89.36%(95%CI:0.761~0.960),特异度为91.03%(95%CI:0.818~0.960),曲线下面积(AUC)为0.908(95%CI:0.851~0.965)。结论罪犯血管、NLRP3、年龄、冠状动脉狭窄率、BNP与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MIRI风险有关,构建列线图风险模型有助于早期评估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MIRI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列线图风险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体内25-羟维生素D水平分析
6
作者 彭英明 郑贺 +5 位作者 袁丽杰 张颖根 孔稳 田家悦 常延河 吴云涛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2-8,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体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0至2022年10月,在...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体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0至2022年10月,在开滦总医院心内科进行PCI治疗的首次确诊急性STEMI的患者,按照其在PCI治疗后是否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分为无心力衰竭组和心力衰竭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PCI治疗后首次检测的实验室指标包括心肌酶谱、cTnI-I、NTpro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血脂、血糖、血清钙离子、血清磷离子、hs-CRP、Hcy、甲状旁腺素、25(OH)D。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的影响因素,同时利用ROC曲线分析血清25(OH)D水平对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心力衰竭组25(OH)D水平(22.7±13.3) nmol/L显著低于无心力衰竭组(43.9±17.0)nmol/L (P <0.01)。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25(OH)D水平是急性STEMI的患者PCI治疗后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保护因素(OR=0.685, 95%CI:0.528~0.779,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25(OH)D水平预测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治疗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为0.78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18%、78.46%,最佳诊断截点为<23.3nmol/L。结论:急性STEMI患者体内25(OH)D处于缺乏水平并且其缺乏程度可作为PCI治疗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 25-羟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aVRT波形态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徐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19-122,共4页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介入治疗前采集心电图aVR T波形态对预后判定及评估的作用,分析两者相关性。方法 以进行介入术治疗的ASTE-MI患者65例为对象,均在2021年2月-2024年8月入院、确诊、手术,配合随访3月,基于术后3...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介入治疗前采集心电图aVR T波形态对预后判定及评估的作用,分析两者相关性。方法 以进行介入术治疗的ASTE-MI患者65例为对象,均在2021年2月-2024年8月入院、确诊、手术,配合随访3月,基于术后3月内患者的预后情况(是否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分组,未发生45例患者归属至预后良好组,发生20例患者归属至预后不良组,采集患者信息资料、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对预后不良展开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多因素分析。结果 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的心电图aVR T波形态、LVEF、LVFS比较有差异(P<0.05)。Spearman分析显示心电图aVR T波形态、LVEF、LVFS和介入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是正相关关系(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心电图aVR T波直立、LVEF低、LVFS低是介入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于ASTE-MI介入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电图检查并采集aVR T波形态,有利于临床早期判断患者预后,早期调整干预方案,最大程度上降低不良预后发生率,其中心电图aVR T波直立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联合心功能能够更好地预测预后,指导临床介入术前识别心血管不良事件高发对象,调整治疗方案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aVR T波形态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医疗接触QRS时限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终点关系的单中心研究
8
作者 刘欢 张琦 +1 位作者 闫启鹍 曹路 《天津医药》 2025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首次医疗接触(FMC)QRS时限(QRSd)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30 d临床终点的关系。方法选取547例STEMI患者,分为QRSd<100 ms组(306例)和QRSd≥100 ms组(24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均依据患者... 目的探讨首次医疗接触(FMC)QRS时限(QRSd)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30 d临床终点的关系。方法选取547例STEMI患者,分为QRSd<100 ms组(306例)和QRSd≥100 ms组(24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均依据患者FMC检查结果。以术后当天作为研究起点,出院后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直至30 d或出现死亡,以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为主要终点,MACE定义为全因死亡、急性心力衰竭(AHF)、再次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AHF。绘制Kaplan-Meier曲线评估MACE及AHF发生率;将QRSd以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纳入Cox回归,分析STEMI患者30 d MACE及AHF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QRSd对STEMI患者30 d MACE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与QRSd<100 ms组比较,QRSd≥100 ms组心率较快,吸烟史比例较低(P<0.05)。44例患者出现MACE,其中QRSd<100 ms组11例,QRSd≥100 ms组33例;17例患者出现AHF,其中QRSd<100 ms组2例,QRSd≥100 ms组15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QRSd≥100 ms组MACE发生率及AHF发生率均高于QRSd<100 ms组(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QRSd延长、QRSd≥100 ms是MACE及AHF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QRSd预测MACE发生的最佳截断值为111 ms,曲线下面积(AUC)为0.796(95%CI:0.710~0.881),敏感度为0.75,特异度为0.84。结论对于FMC心电图,与QRSd<100 ms相比,QRSd≥100 ms可增加急性STEMI患者30 d MACE和AHF的发生风险,且该风险随QRSd的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心肌 心电描记术 心力衰竭 QRS时限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首次医疗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化瘀除痹方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患者(气虚血瘀证)PⅢNP、IL-17、SOD、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陈芳 董倩 秦速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5期14-20,共7页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除痹方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患者(气虚血瘀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患者(气虚血瘀证)均于2021年6月-2023年1月在淮安市淮安医院就诊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68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除痹方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患者(气虚血瘀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患者(气虚血瘀证)均于2021年6月-2023年1月在淮安市淮安医院就诊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6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化瘀除痹方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D-二聚体(D-D)、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均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两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B型利钠肽(B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均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BNP、cTnT、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中医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48 h后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66/68),高于对照组的80.88%(55/68),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患者(气虚血瘀证)而言,联合益气化瘀除痹方治疗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心肌细胞修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瘀除痹方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介入 气虚血瘀证 白介素-17 超氧化 物歧化酶 心肌细胞修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心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贺文帅 王鹏飞 +2 位作者 赵丽敏 王佳乐 任茂佳 《西北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53-158,共6页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介入治疗后心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134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STEMI患者...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介入治疗后心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134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STEMI患者分为对照组(PCI治疗)和观察组(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的无复流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心功能。随访6个月,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对MACE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组术后2 h ST段完全回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无复流发生率、校正的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 cTF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功能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随访6个月,2组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MACE发生率(8.96%)低于对照组(19.40%)。替罗非班治疗、年龄、Killip分级是MACE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替罗非班PCI术前及术后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STEMI患者的心肌灌注水平,降低无复流发生率、MACE发生率,改善心功能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脉介入 无复流 心功能 心肌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治疗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在心功能影响观察
11
作者 翟崇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03-106,共4页
探究院前急救治疗中采用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区别。方法 参考对象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58例,分别纳入参照组和探索组各29例,参照组在院前急救治疗中分别辅以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探索组辅以阿司匹林+... 探究院前急救治疗中采用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区别。方法 参考对象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58例,分别纳入参照组和探索组各29例,参照组在院前急救治疗中分别辅以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探索组辅以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药物治疗,比较不同药物方案治疗的价值性。结果 探索组治疗总效果较参照组更高(P<0.05)。参照组和探索组MPV、HCT、WBC水平互比,无显著差别(P>0.05),探索组PLT水平、LVEF较参照组更高,LVESD、LVEDD、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P<0.05)。结论 在院前急救治疗中应用联合药物(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值得肯定,不仅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还可改善心功能,大幅度减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这对后续治疗疾病奠定良好的基础,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和鸢尾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王慧 时秀文 +4 位作者 吕晓翠 李静 赵韩婷 治雅倩 程光慧 《中国医药》 2025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探究瘦素、鸢尾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LVSF)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STEMI患者96例。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L... 目的探究瘦素、鸢尾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LVSF)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STEMI患者96例。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LVEF≥50%的5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STEMI患者瘦素、鸢尾素与左心室收缩末期周向室壁应力(cESS)和心肌能量消耗(MEE)的关系,并分析瘦素、鸢尾素与LVSF障碍风险的独立相关性。构建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STEMI患者瘦素、鸢尾素与LVSF障碍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瘦素与cESS、MEE呈正相关,鸢尾素与cESS、MEE呈负相关(均P<0.001)。瘦素与LVSF障碍呈独立正相关,鸢尾素与LVSF障碍呈独立负相关(均P<0.05)。瘦素、鸢尾素与LVSF障碍风险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当瘦素≤15μg/L时,STEMI患者LVSF障碍风险随瘦素水平的升高而升高(比值比=1.517,95%置信区间:1.118~1.735,P<0.001);当鸢尾素≥0.89 mg/L时,STEMI患者LVSF障碍风险随鸢尾素水平的降低而升高(比值比=-1.593,95%置信区间:-2.818~-1.326,P<0.001)。结论瘦素与LVSF障碍呈独立正相关,鸢尾素与LVSF障碍呈独立负相关。瘦素、鸢尾素与LVSF障碍风险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当瘦素≤15μg/L时,STEMI患者LVSF障碍风险随瘦素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当鸢尾素≥0.89 mg/L时,STEMI患者LVSF障碍风险随鸢尾素水平的降低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瘦素 鸢尾素 左心室收缩功能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RMA理论的心理干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13
作者 胡芬 汪莎 《上海护理》 2025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分析基于PERMA理论的心理干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脏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7月于宜春市人民医院已完成Ⅰ期心脏康复训练的8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 目的分析基于PERMA理论的心理干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脏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7月于宜春市人民医院已完成Ⅰ期心脏康复训练的8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Ⅱ期心脏康复训练联合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基于PERMA理论的积极心理干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运动恐惧、正负面情绪、心功能、运动耐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心脏病运动恐惧量表(TSK‐SV Heart)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正性情绪评分、积极率均高于干预前,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正负性情绪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距离(6MWD)均高于干预前,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BI)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PERMA理论的心理干预可降低STEMI患者心脏康复训练中的运动恐惧,改善负面心理状态,提高其心功能、运动耐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脏康复训练 PERMA理论 运动恐惧 正负面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4
作者 李梦洁 《临床研究》 2025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ASTEMI合并H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ASTEMI合并H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肌损伤标志物[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CO水平升高,LVEDD、LVESD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LVEF、CO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TnⅠ、NT-proBN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cTnⅠ、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与对照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TEMI合并HF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减轻心肌损伤,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和NT-proBNP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15
作者 燕爱迪 李子涵 +1 位作者 吴志远 董松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74-077,共4页
评估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单独及联合检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确诊患者269例,其中男性(1... 评估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单独及联合检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确诊患者269例,其中男性(188)例,年龄中位数67岁,女性(81)例,年龄中位数67岁,进行为中位数为期4.0年的随访,根据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分为两组,检测患者外周血血常规及N端前脑钠肽水平,根据公式计算SIRI,收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及实验室资料;采用多变量Cox回归寻找心血管不良事件预测因子。结果 心血管不良事件组全身炎症反应指数、N端前脑钠肽与非心血管不良事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全身炎症反应指数和N端前脑钠肽是长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2,HR:1.156,95%CI:1.055-1.266;P =0.018,HR:1.0001, 95% CI:1.0000-1.0002)。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该联合合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敏感度为91.25%,特异度为32.28%。结论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和N端前脑钠肽是判断急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N端前脑钠肽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血管不良事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痛绿色通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救治效果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顾迎东 王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使用胸痛绿色通道院前急救的救治效果。方法8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4例。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院前急救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胸痛绿色通道...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使用胸痛绿色通道院前急救的救治效果。方法8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4例。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院前急救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胸痛绿色通道院前急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满意度、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急救2h效果、临床指标及急救效率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91%)高于常规组(72.73%),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97.73%)高于常规组(81.82%),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27%,低于常规组的15.91%,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常规组的63.64%、50.00%、52.27%相比,研究组急救2 h的ST段回落率84.09%、胸痛缓解率72.73%、心肌酶谱回落率75.00%更高,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诊反应时间(1.02±0.14)min、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1.38±0.31)min、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66.48±5.71)min、急救总时间(10.38±2.10)min、住院时间(5.85±1.06)d均短于常规组的(2.94±0.45)min、(5.84±1.13)min、(117.56±10.74)min、(18.82±3.16)min、(9.22±1.47)d,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常规组的(6.25±0.48)、(9.93±0.97)、(16.83±1.93)、(17.64±1.94)min相比,研究组入院至完成预检分诊时间(3.44±0.14)min、接触医疗至接受心电图检查时间(6.34±0.45)min、接触医疗至接受肌钙蛋白检测时间(5.38±0.61)min、接触医疗至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时间(2.15±0.03)min均更短,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胸痛绿色通道院前急救措施,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升急救效率,减少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绿色通道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CE评分联合MHR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17
作者 黄嘉秀 苏婷 +1 位作者 辜小琴 梁雪梅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5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联合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 目的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联合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03例STE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22例)与非MACE组(81例)。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计算GRACE评分,根据患者血常规、血脂指标计算其MHR,分析这些指标与MACE的关系。结果MACE组与非MACE组间左心室射血分数、Killip心功能分级≥Ⅲ级、总胆固醇、MHR、血肌酐和GRACE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χ^(2)=2.204、4.342、2.136、4.349、4.077、4.143,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MHR、GRACE评分和血肌酐水平是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因素(OR=3.259、1.039、1.099,P<0.05)。ROC分析GRACE评分的AUC为0.753,MHR的AUC为0.760,两指标联合AUC为0.833,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76.5%。结论STEMI行PCI患者术后MHR、GRACE评分越高,术后发生MACE的风险越高。两指标联合检测对评估STEMI行PCI患者术后MACE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 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微血管阻塞的 预测价值
18
作者 毕梦婷 苗浩 +4 位作者 李佳正 段洋 张敏 张卓琦 陆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2期140-145,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微血管阻塞(MVO)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279例STEMI患者,这些患者在PCI术...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微血管阻塞(MVO)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279例STEMI患者,这些患者在PCI术后1周内接受了心脏磁共振检查,并根据有无MVO分为阳性组(157例)和阴性组(122例)。结果与MVO阴性组相比,阳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肌钙蛋白T峰值[4943(2847,7366)ng/L比1506(729.95,3526.50)ng/L]、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80.28,300.00)ng/ml比78.82(24.93,204.45)ng/ml]、SII峰值[1787.55(1267.24,2784.53)比1213.59(775.40,1956.83)mg/L]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18.1(8.1,40.1)mg/L比8.0(3.4,26.4)mg/L]显著更高(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43.65±9.51)%比(49.16±9.28)%]显著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肌钙蛋白T峰值(OR=2.416,95%CI 1.692~3.450,P<0.01)和SII(OR=2.445,95%CI 1.510~3.991,P<0.01)是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VO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肌钙蛋白T和SII联合预测MVO的效能高于单独使用任一指标,联合指标诊断MVO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6,高于cTnT峰值的0.783和SII峰值的0.689。结论肌钙蛋白T和SII是STEMI患者PCI术后MVO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使用这两个指标可以更准确地预测MVO,为评估急诊PCI术后MVO风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微血管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曹干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78-1883,1890,共7页
背景部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虽已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接受了规范的二级预防用药,仍会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乳酸脱氢酶(LDH)与白蛋白(ALB)比值(LAR)作为预后标志物,在肿瘤及脓毒血症患者的预... 背景部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虽已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接受了规范的二级预防用药,仍会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乳酸脱氢酶(LDH)与白蛋白(ALB)比值(LAR)作为预后标志物,在肿瘤及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预测中具有良好效能,但LAR与STEMI相关的研究尚少,且对急性STEMI行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s的预测价值有待研究。目的探讨LAR与STEMI行急诊PCI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苏北人民医院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37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基线资料和入院时首次空腹的生化检验数据,通过电话、门诊、问卷调查、再入院等方式对入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期限为1年,随访终点事件为出现MACEs。随访结束后依据是否发生MACEs将患者分为MACEs组(n=76)和非MACEs组(n=29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讨患者发生MACEs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AR预测患者发生MACEs的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患者随访过程中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MACEs组和非MACEs组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MACEs组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LDH、LAR、Gensini评分高于非MACEs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MACEs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T升高(HR=1.001,95%CI=1.000~1.002,P=0.007)、Gensini评分升高(HR=1.014,95%CI=1.006~1.022,P<0.001)、LAR升高(HR=1.067,95%CI=1.045~1.090,P<0.001)为患者发生MACEs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LAR预测急性STEMI患者行PCI术后发生MACEs的AUC为0.804(95%CI=0.747~0.861,P=0.001),最佳截断值为22.58。将研究人群以ROC曲线计算所取得的最佳截断值为界,分为高LAR组和低LAR组,绘制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低LAR组累积生存率高于高LAR组(P=0.01)。结论LAR水平与急性STEMI行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s具有相关性,LAR值越高,其发生MACEs的风险越高,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乳酸脱氢酶/白蛋白比值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及两者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20
作者 孙沁瑜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91-1897,共7页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究NLR、MHR及两者联合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CI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2022年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的437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CIN,分成CIN组(65例)和非CIN组(37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NLR和MHR的数值,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LR、MHR及两者联合对CIN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CIN组患者2型糖尿病史、利尿剂使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空腹血糖、NLR、MHR水平高于非CIN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肌酐水平低于非CI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史(OR=1.997,95%CI=1.063~3.751,P=0.032)、单核细胞计数(OR=2.372,95%CI=1.060~5.310,P=0.036)、NLR(OR=1.311,95%CI=1.171~1.468,P<0.001)、MHR(OR=7.075,95%CI=1.893~26.439,P=0.004)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AUC分别为0.733(95%CI=0.669~0.796,P<0.001)、0.706(95%CI=0.633~0.779,P<0.001)、0.796(95%CI=0.740~0.852,P<0.001);灵敏度分别为66.2%、60.0%、69.2%;特异度分别为71.8%、75.3%、73.1%。结论2型糖尿病史、单核细胞计数、NLR、MHR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NLR、MHR及两者联合均可作为有效识别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造影剂肾病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