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法的急救流程在凶险性前置胎盘(PPP)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PP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救流程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PPP常规流程救治;观察组患者予以基...目的:探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法的急救流程在凶险性前置胎盘(PPP)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PP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救流程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PPP常规流程救治;观察组患者予以基于HFMEA法的急救流程救治。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流程各环节用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结局[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转入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至绿色通道启动时间、入院至获取B超报告时间、入院至获取实验室检查结果时间、入院至手术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输红细胞及血小板量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1min Apgar评分≤7分的比例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NICU转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PP患者实施基于HFMEA法的急救流程可优化流程,缩短各环节用时,提高患者救治效率,改善母婴结局。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法的急救流程在凶险性前置胎盘(PPP)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PP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救流程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PPP常规流程救治;观察组患者予以基于HFMEA法的急救流程救治。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流程各环节用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结局[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转入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至绿色通道启动时间、入院至获取B超报告时间、入院至获取实验室检查结果时间、入院至手术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输红细胞及血小板量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1min Apgar评分≤7分的比例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NICU转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PP患者实施基于HFMEA法的急救流程可优化流程,缩短各环节用时,提高患者救治效率,改善母婴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