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PDCA科学工具提高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 被引量:2
1
作者 伍康振 罗华生 廖建宇 《中国设备工程》 2020年第19期172-174,共3页
目的: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是医院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必不可少的设备,设备时刻保持待用状态是保证医院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方法:参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运用PDCA科学管理工... 目的: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是医院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必不可少的设备,设备时刻保持待用状态是保证医院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方法:参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运用PDCA科学管理工具从人、机、法、环四个方面对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常见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强化医疗设备三级管理。结果:经过PDCA初次整改,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提高了56.20%。结论:通过科学管理工具有效地增强了医疗设备日常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生命支持设备 PDCA 完好率 科学管理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监测的生命急救类设备应急调配管理实践
2
作者 金磊 张文婷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1期124-129,163,共7页
目的基于数字化管理和物联网监测技术,实现生命急救类设备的智能管理及快速调配共享。方法应用5G物联网、AI算法、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建立物联网硬件。采用以模式识别和传统机器学习为基础的半监督学习算法,通过进行设备运行、... 目的基于数字化管理和物联网监测技术,实现生命急救类设备的智能管理及快速调配共享。方法应用5G物联网、AI算法、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建立物联网硬件。采用以模式识别和传统机器学习为基础的半监督学习算法,通过进行设备运行、待机、关机试验监测设备的日常状态,计算医院相关设备的使用率、空闲率等指标,实现医疗设备资源的智慧化管理调度。以我院呼吸机、微量注射泵和监护仪3种生命急救类设备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传统模式和物联网监测模式下的调配速度和使用时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应用物联网监测模式,3种生命急救类设备的调配时间均降低了80%以上,使用时间均提升了15%以上,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呼吸机为例,在物联网监测模式下,呼吸机的闲置时调配速度较传统模式提高约85%,应急调配速度提高约70%,模拟大型公卫事件时速度提高约4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5G物联网与数字化管理等技术,可以实现对生命急救类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实时掌握设备的位置、可用率、故障率等数据,在应对应急调配的工作中,能够使管理人员更加合理地调配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数字化管理 应急调配 生命急救设备 精细化管理 医疗设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急救类和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梁耀尹 陈彦 欧婉珊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4期51-56,共6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5月医院成立品管圈小组,并于2023年6—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确定提高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为活动主题,对全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状态进行调查...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5月医院成立品管圈小组,并于2023年6—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确定提高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为活动主题,对全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状态进行调查,分析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低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组织实施,每2周开展1次。结果实施品管圈后,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有效提升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 完好率 管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管理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金欣 王海军 +2 位作者 张婧涵 王瑞 王元 《中国仪器仪表》 2024年第3期89-92,共4页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在医疗救援和护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这些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因此,预防性维护管理成为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措施。本文旨在探讨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管...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在医疗救援和护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这些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因此,预防性维护管理成为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措施。本文旨在探讨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管理,包括其原则、计划制定、常见任务和操作。希望通过深入了解和实施预防性维护管理,将有效确保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救治效果,减少患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 生命支持 医疗设备 预防性维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州市乡镇卫生院急救与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管理现状
5
作者 方灿亮 刘舒娅 +4 位作者 杨军 文艺 周元淼 薛允莲 刘贵浩 《现代医院》 2024年第10期1522-1526,共5页
目的了解化州市乡镇卫生院急救与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管理现状,为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急救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化州市24所乡镇卫生院的医师、护士、医技人员、公卫人员、行政及后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包括... 目的了解化州市乡镇卫生院急救与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管理现状,为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急救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化州市24所乡镇卫生院的医师、护士、医技人员、公卫人员、行政及后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包括急救与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采购配置、更新升级、使用操作、维护保养、应急处理、管理制度、质量评估监测和培训七方面的内容。结果化州市乡镇卫生院对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培训较为充足(65.2%),化州北部和化州中部乡镇卫生院在设备培训、设备故障停机应急处理流程、定期开展设备故障停机应急处理演练、满足临床救治工作需要、管理制度完善、定期设备维护和检查、定期质量评估和监测等方面均优于化州城区和化州南部乡镇卫生院;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化州城区乡镇卫生院设备老化与质量问题较为突出,化州北部乡镇卫生院急需生命维持与治疗设备的问题较为突出。结论化州市乡镇卫生院急救与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存在区域差异,建议通过提升乡镇卫生院人员综合素质、优化工作人员“有效培训”、完善年度管理计划以提升管理品质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基层急救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 急救 生命支持 医疗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6
作者 卢金秋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2期40-42,46,共4页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对临床疾病诊断及治疗水平影响较大,甚至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基于此,该研究总结了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的不足,并构建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从采购、验收、使用、维...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对临床疾病诊断及治疗水平影响较大,甚至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基于此,该研究总结了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的不足,并构建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从采购、验收、使用、维护保养、评价及报废6个环节规范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措施。经实践,应用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后,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故障次数、维修费用均明显降低,医疗设备使用逐步规范。因此,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可提高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质量,保障医疗服务的顺利开展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生命支持 医疗设备 质量控制 设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准确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桂春 王惠 刘根林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的准确率为活动主题,对全院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时钟状况进行调查,参照2012版的综合医院等级评审...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的准确率为活动主题,对全院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时钟状况进行调查,参照2012版的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中对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要求,以医院"胸痛中心"原子钟的北京时间为标准,分析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时钟不准确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 8个月后我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的准确率由实施前的83.1%提高到99.1%。结论品管圈活动保证了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时钟的准确率,提升了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是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有效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急救生命支持医疗设备 时钟同步系统 准确率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管理理论在我院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侯艺威 董硕 +3 位作者 白玫 吴天棋 王晓龙 严汉民 《中国医疗设备》 2014年第9期70-72,共3页
运用危机管理理论,分析了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危机管理各阶段的薄弱环节,实施了预防性维护、紧急替代流程、故障数据分析等策略,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制度和技术规范,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 危机管理 三阶段模型 急救设备 生命支持设备 医学装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DCA循环对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实施干预管理的效果 被引量:10
9
作者 桂春 王惠 +2 位作者 许静 刘根林 杨永昆 《医疗装备》 2015年第14期55-57,共3页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是指直接抢救或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的设备^([1]),是医院医学装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常规医学装备相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用时急、闲时多、分布广、风险大等特点^([2])★,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是指直接抢救或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的设备^([1]),是医院医学装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常规医学装备相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用时急、闲时多、分布广、风险大等特点^([2])★,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此类医疗设备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保障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安全、有效使用,确保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完好率达100%,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医疗设备科每月对全院各科室的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例行巡查,了解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使用完好率及故障情况,根据PDCA管理理论,现对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持续改进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 生命支持设备 PDCA 循环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对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时钟准确率认知水平的调查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龙凤 王惠 桂春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0期90-92,共3页
目的:调查了解护理人员对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时钟准确率的认知水平。方法:对全院急救设备时钟现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设备名称、时钟准确率、系统时间差异分布情况;对815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对急救设备... 目的:调查了解护理人员对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时钟准确率的认知水平。方法:对全院急救设备时钟现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设备名称、时钟准确率、系统时间差异分布情况;对815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对急救设备时钟的认知、校对情况。结果:急救设备时钟不准确率在14.5%~26%。系统时间与北京时间差异分布快慢不一,从慢几分钟到相差24 h(1台长期不用);从快几分钟到2 h不等。护理人员对急救设备时钟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时钟校对标准、时钟不准确有隐患、操行流程中时钟校对、时钟使用前需培训、时钟使用中需校对时间的认知率分别为18.05%、26.32%、12.03%、11.03%、16.04%、9.02%;护理人员对急救设备开机后校对时间、使用中观察时间情况、不准确能及时校对、时钟不准确上报护士长、时钟不准确上报设备科、记录数据以急救设备时钟为准的人数分别为47.99%、41.98%、56.02%、56.99%,48.12%、45.99%。结论:护理人员对急救设备时钟准确率认知水平较低,不仅要通过培训提高认知,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全院急救设备时钟与北京时间同步的质量控制管理,有效地防范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生命支持设备 时钟准确率 认知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优化全生命周期环节提升急救转运类医疗设备管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志浩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21期51-54,共4页
本文针对传统急救转运类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围绕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各个环节,概述了各个环节注意点并“对症下药”,设立针对性技术参数、临床明确需求、厂家安装要点、临床培训注意事项、临床使用闭环管理、电池续航维护措施... 本文针对传统急救转运类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围绕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各个环节,概述了各个环节注意点并“对症下药”,设立针对性技术参数、临床明确需求、厂家安装要点、临床培训注意事项、临床使用闭环管理、电池续航维护措施、设备账目实时管理等。通过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管理优化解决传统急救转运类设备存在的管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转运医疗设备 全面周期管理 电池续航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JCI为抓手基于物联网的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探索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家祥 周文琴 +4 位作者 唐一骏 傅翔 徐珉 董亮 许亦斌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9年第3期197-204,共8页
目的探索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方法通过动态二维码的链接,建立医院医疗设备云台帐平台,结合微信APP等移动互联网手段,确保数据实时动态获取。同时探讨采用工业4.0设计思路的智能数据网关和医... 目的探索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方法通过动态二维码的链接,建立医院医疗设备云台帐平台,结合微信APP等移动互联网手段,确保数据实时动态获取。同时探讨采用工业4.0设计思路的智能数据网关和医疗设备电气电网质量智能监测终端,获取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和环境数据。结果通过采用医信云服(数联医信云平台微信公众号)系统,建设医院医疗设备云台帐平台,动态采集设备运行状态、环境质量、成本、效率等数据,分析设备检查患者量、有效工作时间、设备的使用率、设备环境健康度等客观数据,第一时间在云平台上进行可视化呈现,更好地满足政策法规对医用设备的配置和使用监管要求,更有效率地做好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日常盘点,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保障患者安全。为设备的采购论证、管理决策等提供客观数据支撑。结论龙华医院医学装备处通过数联医信管理模式,通过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技术,结合物联网手段的应用,建立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用设备的动态管理平台,做到了国际医疗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对于后勤管理医疗设备的要求(标准FMS.8),达到了JCI衡量医疗服务质量指标中对于治疗的可及性、有效性和及时性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云平台 急救生命支持设备 国际医疗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对提高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3
作者 付毅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第4期126-128,169,共4页
目的运用PDCA循环法对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进行管理,保证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方法利用鱼骨图分析我院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现有管理中的问题,提出对应的管理策略,并统计分析管理前后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及故障发生率... 目的运用PDCA循环法对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进行管理,保证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方法利用鱼骨图分析我院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现有管理中的问题,提出对应的管理策略,并统计分析管理前后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及故障发生率。结果PDCA管理措施使用后,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从80%提升到了100%,监护仪的故障发生率由80%下降为30%。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对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对保障医院日常救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PDCA循环法 急救生命支持设备 故障发生率 设备完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风险管理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飞 陈歆 +1 位作者 苏科 颜明金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第4期169-170,共2页
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风险来源,通过一系列措施对此类设备进行质量控制,降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从而保障设备的安全、有效。
关键词 急救生命支持 设备 风险管理 不良事件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救和生命支持类设备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医院感控方案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淑芬 沈碧云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S01期1-2,6,共3页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中,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作为COVID-19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生命支持手段之一,但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及其相关配件在使用中与患者有密切接触。为了避免病毒传播,造成院感问题...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中,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作为COVID-19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生命支持手段之一,但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及其相关配件在使用中与患者有密切接触。为了避免病毒传播,造成院感问题,规范的呼吸机、监护仪、输注泵、除颤仪及其相关配件的清洁消毒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例如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min,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等,总结出一套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有效的清洁消毒方案。该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院内新冠病毒的传播和感染,对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起到积极作用。随着对新冠病毒的深入了解,探讨更多有效的消毒方法,对控制疫情有积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救生命支持设备 新型冠状病毒 医院感控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理论在医院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校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璐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7期70-72,共3页
该文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校准检测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通过完善医院计量校准制度、开展人员培训、合理安排检测、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校准的完成率和合格率。
关键词 急救设备 生命支持设备 计量校准 PDCA循环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在提高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炜 张飞龙 《医疗装备》 2019年第12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对医院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采取PDCA循环模式进行管理,计算此期间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并与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采取常规模式进...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对医院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采取PDCA循环模式进行管理,计算此期间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并与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采取常规模式进行管理的设备完好率进行对比,评价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行PDCA循环模式管理,医院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100.00%)高于常规模式管理(6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具有良好效果,可促进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急救 生命支持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邢正伟 李海瑛 +1 位作者 陆迅 牛智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52-55,共4页
应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提高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利用柏拉图、鱼骨图等工具分析问题产生的真因,制定相应对策。结果: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从91%提高到99.6%。结论:品管圈... 应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提高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利用柏拉图、鱼骨图等工具分析问题产生的真因,制定相应对策。结果: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从91%提高到99.6%。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完好率,是设备管理中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 品管圈 完好率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DCA循环提高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精 刘向峰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8年第3期83-86,98,共5页
目的:提高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保障医院急救能力。方法:运用PDCA循环,通过制订制度流程预案、加强人员培训、落实巡查保养、开展质量控制、定期监督检查、进行应急演练等一系列措施,实现闭环管理。结果:经过PDCA循环整改... 目的:提高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保障医院急救能力。方法:运用PDCA循环,通过制订制度流程预案、加强人员培训、落实巡查保养、开展质量控制、定期监督检查、进行应急演练等一系列措施,实现闭环管理。结果:经过PDCA循环整改,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从60.2%提升至100%。结论:提高了医院的急救水平,保障医院顺利通过了三甲复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急救设备 生命支持设备 三甲复审 医疗设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EA模式在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使用维护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沈御珊 姚卫武 林吉跃 《现代医院》 2022年第7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提高医护人员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操作能力,降低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应急能力,从而提高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方法应用FMEA管理工具对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 目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提高医护人员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操作能力,降低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应急能力,从而提高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方法应用FMEA管理工具对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使用、维护流程进行风险评估,找出高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并执行。结果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使用维护过程的失效模式RPN值下降40%以上,医护人员操作设备的正确率90%以上,设备的完好率也从原来的70%~80%上升至90%以上。结论将FMEA管理模式运用于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中,能使设备操作更加规范化,有效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减少设备使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EA模式 急救生命支持设备 失效模式分析 风险优先指数RPN 使用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