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心肌酶谱联合急救系统风险预测模型评分对严重多发伤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汪骏东 黄淑晴 +1 位作者 吴鹏 吴文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心肌酶谱联合急救系统风险预测模型(DAVROS)评分对严重多发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多发伤患者106例,采用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价,并根据ISS评分进行分组,<16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4例),≥16分的患... 目的:探究血清心肌酶谱联合急救系统风险预测模型(DAVROS)评分对严重多发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多发伤患者106例,采用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价,并根据ISS评分进行分组,<16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4例),≥16分的患者纳入严重多发伤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24、48、72 h心肌酶谱指标[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血小板(PLT)]、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DAVROS评分。分析心肌酶谱指标及DAVROS评分对严重多发伤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入院24、48、72 h时各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组比较,严重多发伤组患者在入院时、入院24、48、72 h时各项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严重多发伤组患者入院时APTT、D-D、PCT、IL-6、CRP水平以及DAVROS评分升高,PLT水平降低(均P<0.05)。入院时心肌酶谱指标及DAVROS评分诊断严重多发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6、0.817、0.855、0.803、0.804,采用并联方法将上述指标联合,其诊断严重多发伤的AUC为0.866,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均P<0.05)。结论: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血清LDH、CK、CK-MB、AST水平及DAVROS评分升高,且对严重多发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 心肌酶谱 急救系统风险预测模型 凝血功能 炎症反应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救系统风险预测模型评分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多发伤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林建聪 洪蓉蓉 +1 位作者 黄国亮 罗毅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23期2740-274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救系统风险预测模型(DAVROS)评分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多发伤危重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73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7 d患者的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目的探讨急救系统风险预测模型(DAVROS)评分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多发伤危重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73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7 d患者的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初诊时的生理数据和血液检测数据、DAVROS评分、MEWS等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DAVROS评分联合MEWS、MEWS对多发伤危重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相比于生存组,死亡组车祸致伤比例、原发损伤部位为头面颈部的比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钾、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更高,收缩压、体温、外周血氧饱和度、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均更低(均P<0.05)。死亡组患者DAVROS评分和MEWS均高于生存组(均P<0.05);DAVROS评分联合MEWS、MEWS预测多发伤危重症患者入院后7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6、0.771,灵敏度分别为92.4%、70.3%,特异度分别为77.6%、74.6%。结论预后差的多发伤危重症患者的DAVROS评分更高。相比于单纯MEWS,DAVROS评分联合MEWS对多发伤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的准确性较高,可较为有效地预测患者入院后7 d的死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系统风险预测模型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多发伤 危重症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化疗致骨髓抑制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3
作者 刘阳 李红健 +3 位作者 吴建华 刘学涛 焦敏 于鲁海 《中国药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2-618,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乳腺癌化疗致骨髓抑制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医疗工作者选择或开发有效预测模型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Scopus数据库中有关... 目的系统评价乳腺癌化疗致骨髓抑制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医疗工作者选择或开发有效预测模型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Scopus数据库中有关乳腺癌化疗致骨髓抑制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7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根据预测模型系统评价的严格评估和数据清单提取数据,并采用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分析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包含12个模型,其中11个模型报告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00~0.908;2个模型报告了校准方法;纳入模型常见的预测变量为年龄、化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化疗前淋巴细胞计数、化疗前白蛋白含量。7项研究整体偏倚风险高(主要原因为研究设计缺陷、样本量不足、变量处理方式不当、未报告缺失数据、模型评估指标缺乏等)但适用性良好。结论乳腺癌化疗致骨髓抑制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且模型整体偏倚风险高。未来的研究应遵循模型开发与报告规范,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开发出预测性能好、稳定性强、偏倚风险低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骨髓抑制 风险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4
作者 伍丽华 吴心雨 +6 位作者 赖湘瑜 邓宝贵 黄泽青 赵耀 廖源 沈彩萍 李瑜 《护理学报》 2025年第3期12-16,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预后预测模型。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Scopus、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 目的系统评价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预后预测模型。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Scopus、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6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在0.745~0.957。排名前5的预测因子分别为年龄、D-二聚体、糖尿病病史、BMI、术后抗凝药物使用。所有研究的整体偏倚风险较高,适用性良好。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但模型的规范性及质量仍有待进一步优化,未来应持续改进模型,为临床早期识别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提供更加精准的高质量风险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预测模型 风险评分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5
作者 赵思思 张春玲 +7 位作者 陈露 朱蕾 罗智钦 王兴辉 杨萱 阎慧敏 向晋 赵月 《循证护理》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风险预测模型的质量进行系统评价,为现有模型的改进和新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 目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风险预测模型的质量进行系统评价,为现有模型的改进和新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发表的有关构建DPN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4月1日。采用PROBAST工具对纳入的预测模型研究进行质量评估,并利用RevMan 5.4软件对关键预测因子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涉及23 380例病人,共构建了19个DPN风险预测模型。其中11篇文献进行了模型校准,9篇文献进行了模型验证。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PROBAST)评价结果表明,12篇文献均为高偏倚风险。预测因子主要包括基本因素、疾病因素及实验室检查指标3类。Meta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OR=1.54,95%CI(1.38,1.72),Z=7.55,P<0.001]、年龄[OR=1.10,95%CI(1.00,1.20),Z=2.06,P=0.040]、糖尿病病程[OR=1.22,95%CI(1.14,1.30),Z=5.95,P<0.001]是DPN的预测因子。结论:现有证据显示,DPN的预测模型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或开发一种偏倚风险低、适用性强的预测模型,并在实际应用中持续监测其预测效果。同时,医护人员应高度关注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年龄及病程,以期早期发现DPN,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风险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6
作者 谢若男 王国蓉 +3 位作者 李成香 蒋欣 冷英杰 聂茁苗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33-144,共12页
目的系统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选择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发表的相关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选择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16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17日。采用PROBAST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估,采用Stata 16.0软件对风险预测模型中包含的常见预测因子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项研究。所有研究均报告了模型区分度,14项研究报告了校准。纳入研究的构建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620~0.970,内部验证AUC为0.620~0.915,外部验证模型AUC为0.744~0.849。纳入模型最常见预测因子为胰腺质地、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胰管直径、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及术中出血量。所有研究的偏倚风险均为高风险,纳入研究的适用性良好。结论胰十二指肠术后胰瘘风险预测模型的建模质量较差,模型的临床应用有待验证,未来研究可考虑对现有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和重新校准,或参照方法学指南构建新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瘘 风险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构建骨肉瘤预后风险评分预测模型及其与免疫微环境的关系
7
作者 黄子艳 蔡洋杰 +2 位作者 王榀天 唐海军 李波香 《广西医学》 2025年第2期254-262,共9页
目的 基于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构建骨肉瘤预后风险评分预测模型,并分析其与免疫微环境的关系。方法 基于GSE162454数据集中6名骨肉瘤患者的单细胞RNA测序数据,鉴定CAFs亚群并筛选CAFs亚群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针对CAFs的DEGs,使... 目的 基于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构建骨肉瘤预后风险评分预测模型,并分析其与免疫微环境的关系。方法 基于GSE162454数据集中6名骨肉瘤患者的单细胞RNA测序数据,鉴定CAFs亚群并筛选CAFs亚群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针对CAFs的DEGs,使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方法进行基因聚类,并利用cor函数筛选得出CAFs的免疫基因(IG_CAFs)。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回归模型分析与骨肉瘤患者预后独立相关的基因,用于构建风险评分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性能。使用xCell、MCPcounter和CIBERSORT算法评估风险评分预测模型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的相关性。采用qRT-PCR分析IG_CAFs在人类成骨细胞(h FOB1.19)、骨肉瘤细胞系(143B、SA0S2、HOS和MG63)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共筛选出912个CAFs的DEGs,6个IG_CAFs(BCAR1、BMP1、IFITM3、RGS5、SERPINE2和TUSC1)是与骨肉瘤患者预后独立相关的基因,风险评分预测模型=(-0.120×BCAR1)+(0.039×BMP1)+(-0.005×IFITM3)+(-0.119×RGS5)+(0.013×SERPINE2)+(0.112×TUSC1)。该风险评分预测模型在测试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中的预测性能良好。在3个免疫浸润算法中,风险评分预测模型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与hFOB1.19细胞相比,BCAR1、TUSC1、RGS5、BMP1、IFITM3和SERPINE2在4种骨肉瘤细胞系中存在差异表达。结论 基于SERPINE2、BMP1、TUSC1、RGS5、IFITM3和BCAR1构建的风险评分预测模型,对骨肉瘤患者预后的预测性能较好,这6个IG_CAFs可能通过调节单核巨噬细胞来影响免疫微环境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骨肉瘤 单细胞RNA测序 预后 风险评分预测模型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8
作者 青秋琼 王静 +1 位作者 黄有红 黄艳玲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5期523-529,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搜集与妇科恶性... 目的系统评价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搜集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VTE主题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4年3月28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和资料提取,并使用预测模型PROBAST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个风险预测模型,建模样本量为150~683例。有12个模型采用logistic回归建模,12个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0~0.941,仅有50%的模型进行校准度检验,14个模型均未进行外部验证。妇科恶性肿瘤患者VTE最常见的危险因子分别是年龄、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手术时间、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偏倚性和临床适用性评价发现,14个模型均为高偏倚;8个模型适用性好,4个模型不清楚,2个模型高风险。结论现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VTE的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但模型的质量有待于提高,需从扩大建模样本量及改进缺失数据处理等方面提高模型的整体质量。此外,临床医护人员应高度关注高龄、D-二聚体水平高、血小板计数>300×10^(9)/L、手术时间长、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症 风险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失效的风险预测模型
9
作者 涂泽松 徐大星 +4 位作者 罗洪斌 王宇胜 冯兴伦 彭仲华 杜绍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5845-5853,共9页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主要的老年脆性骨折类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是首选手术方案,但术后内固定失效的相关因素尚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术前评估患者影像学资料提出一种新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三柱”分类法,并分析其与术后内固定失效的交...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主要的老年脆性骨折类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是首选手术方案,但术后内固定失效的相关因素尚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术前评估患者影像学资料提出一种新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三柱”分类法,并分析其与术后内固定失效的交互关系,利用数字技术运算开发和验证风险预测模型,便于临床医生术前甄别并干预高风险患者。方法:选择2012年6月和2022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术后是否出现内固定失效结局,分为内固定失效组和内固定维持组。根据患者术前X射线片将股骨近端分为“三柱”:内侧柱、外侧柱及中柱,每柱均有不同的亚组分型。分析“三柱”的形态特征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复位失效的关系,通过先单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出引起内固定失效的独立风险因素,根据独立风险因素利用R语言软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自助法重抽样1000次,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通过Youden指数确定预测模型的最佳风险分界值,据此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根据模型风险预测能力的准确度来评价其稳定性和外延性。结果与结论:①利用“三柱”分型系统预测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的4个独立风险因素,分别为内侧柱(小转子及股骨距粉碎性骨折)[优势比=5.385,95%CI(1.961,14.782),P=0.001]、中间柱(烟囱型)[优势比=2.893,95%CI(1.167,7.173),P=0.022]、外侧柱(外侧壁厚度<20.5 mm)[优势比=2.804,95%CI(1.078,7.297),P=0.035]及外侧柱(外侧壁骨折)[优势比=4.278,95%CI(1.670,10.959),P=0.012];②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表现出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52,95%CI(0.837,0.922)],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风险和实际发生风险有较好的一致性;③临床决策曲线提示风险阈值概率在0.2-0.82范围内时,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风险概率为28%是模型风险分层的最佳阈值,模型在不同风险组别患者的预测性能较好;④此次研究通过“三柱”分型系统构建预测模型计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内固定失效的风险概率,此方法准确、简便,易于临床应用,可作为一种数字化工具指导临床个性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独立风险因素 内固定失效 分型系统 风险预测模型 骨科植入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食管癌手术医院感染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超 阎勋会 +1 位作者 王书会 薛凤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8-440,44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构建术后医院感染风险评分预测模型,为预防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行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236例,根据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未感染组...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构建术后医院感染风险评分预测模型,为预防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行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236例,根据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未感染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食管癌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并根据回归系数对所得危险因素赋值建立术后医院感染风险预测评分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能(区分度和拟合度)。结果23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50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19%。糖尿病、术前中性粒细胞水平≥75%、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8 d为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风险预测评分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Hosmer-Lemeshow检验P=0.236。结论根据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评分模型对术后医院感染有较高的预测风险价值,便于快速识别术后医院感染高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老年患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评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救系统风险预测模型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预测急诊危重患者短期病死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付源伟 梁杨 +3 位作者 葛洪霞 翟樯榕 李楠 马青变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22-92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救系统风险预测模型(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risk-adjusted outcomes for systems of emergency medical care,DAVROS)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对急诊危重患者短期病死率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急救系统风险预测模型(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risk-adjusted outcomes for systems of emergency medical care,DAVROS)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对急诊危重患者短期病死率的预测价值,并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对急诊抢救室1143例危重患者进行DAVROS评分和MEWS评分,以入抢救室后7日病死率作为研究终点,比较两种评分模型预测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准确性.结果入抢救室患者中,循环系统疾病占比为35.3%,7日内实际病死率为15.5%.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主要病理生理学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DAVROS评分[3.39(0.94~10.79)vs.0.58(0.24~1.41)]、MEWS评分[4.00(3.00~6.00)vs.2.00(1.00~4.00)]和DAVROS评分预测患者7日病死率77.2%[(48.9%~91.5%)vs.36.7%(19.4%~58.4%)]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DAVROS评分和MEWS评分预测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95%CI0.736~0.812)和0.723(95%CI0.683~0.76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1,P=0.0096).结论DAVROS评分用于预测急诊危重患者短期病死率的准确性优于MEWS评分,两者联合预测急诊患者死亡风险的准确性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系统风险预测模型(DAVROS)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 急诊危重患者 短期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训练模型的用户评分预测
12
作者 强敏杰 王中卿 周国栋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8-624,共17页
随着商家评论网站的快速发展,推荐系统所带来的效率提升使得评分预测成为近年来新兴研究任务之一.现有的评分预测方法通常局限于协同过滤算法以及各类神经网络模型,并没有充分利用目前预训练模型提前学习的丰富的语义知识.针对此问题,... 随着商家评论网站的快速发展,推荐系统所带来的效率提升使得评分预测成为近年来新兴研究任务之一.现有的评分预测方法通常局限于协同过滤算法以及各类神经网络模型,并没有充分利用目前预训练模型提前学习的丰富的语义知识.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的个性化评分预测方法,其通过分析用户和商家的历史评论,为用户在消费前提供评分预测作为参考.该方法首先设计一项预训练任务,让模型学习捕捉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其次,通过细粒度情感分析方法对评论文本进行处理,从而获取评论文本中的属性词.接下来,设计一个属性词嵌入层将上述外部领域知识融入模型中.最后,采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信息融合策略,将输入文本的全局和局部语义信息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基准模型,在两个自动评价指标上均取得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评分预测 预训练模型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急症病人长期住院护理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13
作者 厉俊 彭瑶 +2 位作者 罗香姣 朱焕 王瑞花 《蚌埠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急症病人长期住院护理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选取呼吸道急症病人21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70%(148例)病例作为训练集,30%(63例)作为测试集。统计训练集病人住院护理时间,将超过中位住院时间(≥8 d)作为长期住... 目的:探讨呼吸道急症病人长期住院护理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选取呼吸道急症病人21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70%(148例)病例作为训练集,30%(63例)作为测试集。统计训练集病人住院护理时间,将超过中位住院时间(≥8 d)作为长期住院组46例,其余作为非长期住院组102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实验室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风险筛选呼吸道急症长期住院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基于训练集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正曲线验证预测模型内部效能,并在测试集评估模型外部效能。结果:长期住院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占比高于非长期住院组,共病指数(CCI)、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NRS2002)评分、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水平均高于非长期住院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CCI、机械通气治疗、PaCO 2、NRS2002评分为呼吸道急症病人长期住院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上述因素预测呼吸道急症病人长期住院风险相关因素的一致性指数为0.951(95%CI:0.919~0.982)。测试集中长期住院19例,非长期住院44例,模型外部验证显示敏感性为84.21%,特异性为88.64%,准确率为87.30%。结论:构建了呼吸道急症病人长期住院护理风险预测模型,机械通气治疗、入院时PaCO 2水平、CCI、NRS2002评分为呼吸道急症病人长期住院护理风险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长期住院风险 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晓欣 张向毅 +6 位作者 崔盈佳 裴志怡 林佳艺 岳雯静 王子涵 康晓凤 祝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0-377,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CIED)植入术后设备感染(DRI)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与CIED植入术后... 目的:系统评价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CIED)植入术后设备感染(DRI)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与CIED植入术后DRI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3年12月2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完成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与适用性评价。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模型总体适用性较好,但偏倚风险较高,ROC曲线的AUC为0.67~0.96。11项研究完成了内部验证,5项研究进行了外部验证。囊袋和(或)电极重置/装置升级、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年龄、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使用抗凝药是DRI的预测因子。结论:目前CIED植入术后DRI风险预测模型整体性能较好,适用性较好,但偏倚风险较高。需在数据来源、变量筛选、模型评价等方面提高研究质量,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完善现有模型的外部验证,并积极研发适用于我国人群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 设备感染 风险评估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病人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小颉 段霞 +1 位作者 郑微艳 陶丽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目的:系统分析了肠内营养病人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现况,为医务工作者选择、应用及校正模型,或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 目的:系统分析了肠内营养病人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现况,为医务工作者选择、应用及校正模型,或构建相关预测模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发表的关于肠内营养病人喂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文献,并限定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2月28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查阅文献、提取相关信息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性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包括14个模型。纳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70~0.889。纳入模型的前3位预测因子依次为年龄、机械通气和白蛋白水平,其中白蛋白水平为保护性因素。结论:肠内营养病人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与病人高龄、行机械通气治疗、白蛋白水平较低有关。现有风险预测模型的偏倚风险较高,未来应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以构建具有普适性的FI风险预测模型,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FI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不耐受 风险预测 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浩宇 候琳琳 +2 位作者 蒋秋焕 卢颖 郑文静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2,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性能,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相关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 目的系统评价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性能,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相关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5月。由2位评价员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16个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整体偏倚风险较高;其中5个模型适用性较好,11个模型适用性较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8~0.913。常见的预测因子为年龄、受教育水平、NIHSS评分、梗死分区等。纳入模型主要的高风险偏倚在研究对象和统计分析方面。结论现有的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整体预测性能较差,模型的临床适用价值需要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脑卒中 认知障碍 风险预测 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丽云 张明慧 +1 位作者 张新月 沙凯辉 《护理学报》 2024年第3期57-62,共6页
目的 系统评价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应用及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检索PubMed、EBSCO、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和... 目的 系统评价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应用及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检索PubMed、EBSCO、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采用预测模型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预测模型的质量。结果 共纳入17项研究,共计20个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curve,AUC)或C指数在0.68~0.97之间。纳入预测模型整体偏倚风险较高,主要由于样本量不足、未报告缺失数据、缺乏模型性能评估等原因。结论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部分预测模型建模方法学存在一定缺陷,未来应遵循模型开发与报告规范,构建预测性能优良、偏倚风险低、便于临床应用的风险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产后 风险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AS与Syntax评分构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PCI治疗近期预后的Nomogram预测模型
18
作者 喻茂文 覃左丽 +2 位作者 汤洪波 王庆忠 谭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6期719-727,共9页
目的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ALD)系统(RAAS)与冠状动脉病变Syntax评分构建冠心病(CAD)合并高血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近期预后的Nomogram预测模型,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4月四川大学... 目的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ALD)系统(RAAS)与冠状动脉病变Syntax评分构建冠心病(CAD)合并高血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近期预后的Nomogram预测模型,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4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金堂医院收治的310例CAD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将310例患者分为训练集(217例)和验证集(93例)。患者均接受PCI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并据此将训练集进一步分为预后不良组(68例)、预后良好组(149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在训练集中通过R语言包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在验证集中采用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训练集与验证集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中发生MACE 68例(31.34%),验证集中发生MACE 28例(30.11%)。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年龄、左室射血分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病变血管支数、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LD、术前Syntax评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RA、ANGⅡ、ALD与术前Syntax评分均呈正相关(r=0.613、0.728、0.695,P<0.05)。Lasso回归筛选出年龄、左室射血分数、病变血管支数、PRA、ANGⅡ、ALD、术前Syntax评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左室射血分数、病变血管支数、PRA、ANGⅡ、ALD、术前Syntax评分均是PCI治疗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4.448、5.153、4.571、3.875、4.914、4.468、5.224,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AD合并高血压患者PCI治疗近期预后不良的Nomogram预测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中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95%CI 0.837~0.931)、0.885(95%CI 0.818~0.953)。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预测PCI治疗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基本一致。结论CAD合并高血压患者PCI治疗近期预后受年龄、左室射血分数、病变血管支数、PRA、ANGⅡ、ALD、术前Syntax评分等因素影响,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较高预测价值与良好预测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SYNTAX评分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Nomogram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19
作者 陈旭 付红英 +3 位作者 张永春 翟强鑫 江安琪 宋媛媛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20期2193-2200,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性能。方法检索维普、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 8个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4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 目的系统评价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性能。方法检索维普、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 8个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4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的文献采用PROBAST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纳入的14篇文献中共建立了17个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其中16个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或C指数在0.72~1.00范围内。纳入研究的总体适用性高,但整体偏倚风险较高。预测模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预测因子有年龄、性别、白蛋白和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ASA)分级。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较好,但质量较低,还处于发展阶段,未来研究需要从数据分析、数据来源和性能评价等多方面提高预测模型的质量,同时还需开展内部和外部验证,以检验其临床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死亡风险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炎症风险评分及其列线图模型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30天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白志芳 谈翠 侯波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究营养炎症风险评分(nutrition-inflammation risk score,NIRS)及其列线图模型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30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 目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究营养炎症风险评分(nutrition-inflammation risk score,NIRS)及其列线图模型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30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HF患者。根据患者30d的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NIRS和死亡预测模型。采用ROC分析、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老年HF患者死亡预测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97例老年HF患者,164例(20.6%)老年HF患者在30d内死亡。NIRS由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is nutrition index,PNI)、HGB-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hemoglobin,albumin,lymphocyte,platelet,HALP)评分、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MHR)和CRP-白蛋白比值(C-reaction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AR)组成。多因素Logstic回归结果表明,NIRS(OR=11.867,95%CI:7.681~18.333,P<0.001)、高血压(OR=1.935,95%CI:1.18~3.175,P<0.001)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4.306,95%CI:2.611~7.1,P<0.001)是老年HF患者30d死亡的危险因素。此外,老年HF患者30d死亡列线图模型ACU为0.855;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基本吻合;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净获益良好。结论:INRS是老年HF患者30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此外,老年HF患者30d死亡列线图模型可个体化预测老年HF患者30d内的死亡风险,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识别死亡高风险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30天死亡 营养炎症风险评分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