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性格认知的民族差异对大学教育的启示——以某少数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朴政君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30-136,共7页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自我塑造阶段,其核心的人生课题是完善自我意识,塑造和谐的性格,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应将性格教育放到重要位置。以某少数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不同性别、民族和专业的319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大学生...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自我塑造阶段,其核心的人生课题是完善自我意识,塑造和谐的性格,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应将性格教育放到重要位置。以某少数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不同性别、民族和专业的319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大学生性格认知》自制量表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在关于环境因素对性格形成与发展所能带来的影响的认知上尽管有明显的差异,但总体上认知不清晰,而且对于成长环境对其性格形成与发展相关的影响方面具有一定的负向认知;被调查者大部分未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性格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其他民族的学生相对于朝鲜族和汉族学生而言,对其性格持有更加否定的倾向,且对性格教育的必要性持有相对较高的认知。鉴于此,新生入学教育应把性格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上,重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格教育,并给予热心的"性格关怀",同时,性格教育应融入到大学生学力提升中,促进全人发展,并重视对专业教师和学工人员的性格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性格认知 性格教育 民族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网民性格自我认知实证考量
2
作者 方勇 方錄 陈伊凡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0期192-197,共6页
为深入了解当前网民性格,认识网民心理与行为,基于2017年“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库”2379份网民作答问卷,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将相关指标进一步归纳后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ANOVA分析。研究表明:良好习惯、不良习惯、中性性格... 为深入了解当前网民性格,认识网民心理与行为,基于2017年“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库”2379份网民作答问卷,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将相关指标进一步归纳后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ANOVA分析。研究表明:良好习惯、不良习惯、中性性格、中性习惯、按部就班自我认知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良好习惯、不良习惯、犹豫、按部就班、自信果敢、中性习惯自我认知在不同年龄段显著差异;中性性格自我认知、中性习惯、自信果敢自我认知在生活区域存在显著差异;良好习惯、不良习惯、犹豫、自信果敢、中性性格和按部就班自我认知在政治面貌中存在显著差异。未来可进一步通过开发专门问卷、深化某一研究结论和探讨网民相关行为得到更为全面客观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民 性格自我认知 描述性统计 因子分析 单因素ANOV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服对人认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严超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79-83,共5页
通过实验手段对警服在对人的认知中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警服对人的认知会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与穿着者的性别有关.
关键词 警服 服装心理 性格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与社会认知 被引量:2
4
作者 孔益华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6-77,共2页
社会认知的概念始于20世纪四十年代,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己、对人、对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要完成这些过程,必须发挥语言的作用。语言既是社会认知的手段和工具,又是社会认知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和... 社会认知的概念始于20世纪四十年代,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己、对人、对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要完成这些过程,必须发挥语言的作用。语言既是社会认知的手段和工具,又是社会认知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和对他人角色的认知。影响语言社会认知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社会认知 社会知觉 表情认知 性格认知 角色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被引量:2
5
作者 庄锡青 《教师》 2009年第19期79-79,共1页
本文结合小学生的性格和认知特点,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性,从作者的教学实践出发,浅谈了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方法和原则,并且指出这些方法和原则对其他科目的教学也有借鉴意义,希望能对广大教学工作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 性格认知特点 激发 兴趣 数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狱中的抑郁症患者——心理咨询个案实录
6
作者 舒远雪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9期138-138,共1页
本文列举了某监狱中一个真实的抑郁症患者案例,详细记录了该患者的基本情况、从心理咨询的角度作出了原因分析以及建议和对策,希望人们以此为鉴,重视自己及周围人群的心理问题,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分力。
关键词 抑郁症认知偏差性格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PASSIVE" UNACCUSATIVE ENGLISH VERBS IN FLA 被引量:3
7
作者 俞建耀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5年第6期56-65,37+128,共12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suggestion of external causation in contexts plays a role in English L2 overpassivization errors on unaccusative verbs. Based on lexical semantic theories and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suggestion of external causation in contexts plays a role in English L2 overpassivization errors on unaccusative verbs. Based on lexical semantic theories and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inferencing,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1) Such errors are sensitive to verb unaccusativity strength which is presupposed in the study; 2) The degree of overpassivization in the context with strong suggestion of external causation differs significantly from that in contexts with weak suggestion of external causation; 3) As learners become more proficient in L2, the more semantic knowledge they possess, the less they are affected by a cognitive factor such as inferencing. This thesis thus contributes to theorizing the overpassivization issue by providing empirical evidence in favor of a Causativization accou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ACCUSATIVITY COGNITIVE LSR external causation causativ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