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总生产函数法研究石油价格对我国GDP的动态影响
1
作者 周宏斌 魏景赋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70-271,共2页
本文通过总生产函数法,将石油价格纳入宏观经济的影响因素之一,考察其对我国GDP等经济指标的影响。并构建自相关回归模型,通过参数估计、协整性检验和因果检验,定量地分析出石油价格与我国GDP等经济指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的影响... 本文通过总生产函数法,将石油价格纳入宏观经济的影响因素之一,考察其对我国GDP等经济指标的影响。并构建自相关回归模型,通过参数估计、协整性检验和因果检验,定量地分析出石油价格与我国GDP等经济指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价格 总生产函数 自回归模型估计 因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生产函数的徐州县域经济生产要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迪一 洪冬青 +1 位作者 李婷婷 马元三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第13期57-58,共2页
基于徐州市2004—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建立经济计量模型,测量下属县域经济增长的资本及劳动要素弹性,对影响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进行实证分析。找出推动各县经济增长的主要生产因素,并对徐州各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 基于徐州市2004—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建立经济计量模型,测量下属县域经济增长的资本及劳动要素弹性,对影响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进行实证分析。找出推动各县经济增长的主要生产因素,并对徐州各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总生产函数 实证分析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作为空间
3
作者 平新乔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42,共2页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构,完全可以让市场作为决定性的机制,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作用,后者可以有效解决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和企业既得利益的问题"加、减、乘、除并举法",指出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方式2015年中...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构,完全可以让市场作为决定性的机制,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作用,后者可以有效解决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和企业既得利益的问题"加、减、乘、除并举法",指出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方式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注意"加、减、乘、除并举",来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这里所指的"加法",就是要培养新兴工业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过程 主导产业 总生产函数 需求结构 差异产品 技术变迁 经济增长方式 需求类型 贸易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综合评价原理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晓春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1987年第2期39-46,共8页
从国土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来说,土地是一种宝贵的基本资源。对土地的研究不仅要从自然科学角度,还要从社会经济科学角度进行。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土地生产力学说,从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具有“双重性”出发,通过生产力构成的剖析,对土... 从国土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来说,土地是一种宝贵的基本资源。对土地的研究不仅要从自然科学角度,还要从社会经济科学角度进行。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土地生产力学说,从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具有“双重性”出发,通过生产力构成的剖析,对土地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加以综合,以合理评价土地生产力。 一、评价原理 土地作为一种资源,重要的是在于其自然的利用过程,亦即广义的土地农业利用,表现在土地资源的再生性是区别于建设用地的重要标志,土地资源评价的实质是确定土地的生产能力,亦即土地的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土地生产力学说,认为土地生产力由两方面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综 评价原理 土地经济 土地生产 方法研究 评价单元 生产水平 土地评价 总生产函数 限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市场与政府关系
5
作者 平新乔 《党政视野》 2016年第6期50-51,共2页
2015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注意加、减、乘、除并举,来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这里所指的"加法",就是要培养新兴工业产业。"减法"是指淘汰落后产能。"乘法"是指创新驱动。为什么创新驱动是"乘法"?因为在总生产函数里,... 2015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注意加、减、乘、除并举,来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这里所指的"加法",就是要培养新兴工业产业。"减法"是指淘汰落后产能。"乘法"是指创新驱动。为什么创新驱动是"乘法"?因为在总生产函数里,全要素生产率(TFP)是乘子,创新驱动会让全要素生产率上升,可以成倍地提高产出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调整过程 总生产函数 政府关系 乘子 经济增长方式 区域合作 集体决策 投资分析 选择过程 优惠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长理论与今后
6
作者 罗伯特·索洛 张彩珍 《国际经济评论》 1989年第1期7-16,共10页
增长理论并不是从我1956年和1957年的文章开始的,当然也不以此而告终。它可能起始于《国富论》,甚至亚当·斯密或许还有先驱者。更确切地说,我任50年代是跟随罗伊·哈罗德和埃弗赛·多马,也是循着阿瑟·刘易斯(相互联... 增长理论并不是从我1956年和1957年的文章开始的,当然也不以此而告终。它可能起始于《国富论》,甚至亚当·斯密或许还有先驱者。更确切地说,我任50年代是跟随罗伊·哈罗德和埃弗赛·多马,也是循着阿瑟·刘易斯(相互联系略有不同)踏出的足迹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增长 商业周期 哈罗德 国富论 技术进步 经济计量学 总生产函数 刘易 储蓄率 时间序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