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药微球TACE在无法切除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对术后无进展和总生存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尹星 付民 +2 位作者 尹先哲 周阳 常欢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123-1126,共4页
肝癌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4位,病死率居肿瘤相关死亡第3位[1]。我国目前约有466.1万肝癌患者,每年死亡人数约36万。早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仍为肝癌根治术以及肝移植术,但对于大部分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肝癌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4位,病死率居肿瘤相关死亡第3位[1]。我国目前约有466.1万肝癌患者,每年死亡人数约36万。早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仍为肝癌根治术以及肝移植术,但对于大部分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成为其治疗的金标准[1-3],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CLC)将TACE治疗推荐为无法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的标准疗法,临床分期为Ⅰb-Ⅲb期均可行TAC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微球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无进展生存时间 总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临床试验总生存时间的替代终点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怀 李燕娴 +5 位作者 王勇 李煜 郭戈杨 李宇 胡英 罗英 《肿瘤药学》 CAS 2017年第2期129-134,共6页
新型抗肿瘤药物的批准上市或新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之前,必须经过设计合理的临床试验检验其是否能够带来临床获益,包括生存期的延长和/或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总生存时间被广泛接受作为评价治疗效应的金标准。然而,总生存时间常... 新型抗肿瘤药物的批准上市或新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之前,必须经过设计合理的临床试验检验其是否能够带来临床获益,包括生存期的延长和/或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总生存时间被广泛接受作为评价治疗效应的金标准。然而,总生存时间常常受到后续治疗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因此无进展生存和客观缓解率等替代终点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作为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终点。本文针对总生存时间的替代终点研究开展综述。其中无进展生存作为替代终点研究最为常见,但仅在某些特定的肿瘤和治疗模式下显示出可靠的替代价值,例如多个研究结果均支持无进展生存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化疗的临床研究中可替代总生存。因此,总生存的替代终点研究仍存在争议,而随着现代肿瘤临床试验中交叉现象越来越常见,以及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模式和机制的出现,总生存的替代终点研究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临床试验 总生存时间 替代终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对恶性肿瘤死亡人群总生存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杨中婷 杜兴梅 +6 位作者 叶卿云 李本燕 秦明芳 焦锋 陈莹 邓睿 黄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97-104,共8页
目的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角度分析云南省恶性肿瘤死亡人群的存活差异,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tata15.1整理分析2015年至2019年云南省恶性肿瘤死亡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控制相关协变量获得调整后的总生存时间(OS),... 目的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角度分析云南省恶性肿瘤死亡人群的存活差异,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tata15.1整理分析2015年至2019年云南省恶性肿瘤死亡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控制相关协变量获得调整后的总生存时间(OS),分析比较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年龄、性别、居住地区、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和婚姻状况)对恶性肿瘤死亡人群OS的影响,同时对因17种恶性肿瘤死亡的人群OS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云南省2015年至2019年因恶性肿瘤死亡人群中登记了OS信息的有128356人,平均OS为(17.28±23.33)月。因恶性肿瘤死亡的人群中,年龄65岁以下、男性、居住在农村、少数民族、初中及以下学历、农民、非在婚人群的平均OS较短(P<0.001);但是在深度贫困县和“直过民族”因恶性肿瘤死亡人群的平均OS分别比在一般贫困县和其他少数民族长(P<0.001)。控制了混杂因素后,年龄、性别、居住地、民族、学历、职业、婚姻状态仍然对恶性肿瘤OS有影响(P<0.001),但在不同恶性肿瘤中各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对OS的影响不同。结论云南省最脆弱地区和群体的恶性肿瘤患病生存得到改善,但不同人群恶性肿瘤的OS仍存在较大差异,需有针对性地制定恶性肿瘤防治策略,促进健康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总生存时间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 健康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乳腺导管癌进展后生存时间的Cox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妮 彭康强 +4 位作者 周露茜 吕宁 黄职妹 吴沛宏 伍尧泮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4-151,共8页
【目的】评估通过不同预后因子预测乳腺导管癌患者转移后生存时间的可行性。【方法】1990年至2005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就诊的乳腺导管癌患者,在过去20余年随访中证实发生转移者入组回顾性研究。按不同的临床预测因子分组,记录中位... 【目的】评估通过不同预后因子预测乳腺导管癌患者转移后生存时间的可行性。【方法】1990年至2005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就诊的乳腺导管癌患者,在过去20余年随访中证实发生转移者入组回顾性研究。按不同的临床预测因子分组,记录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中位进展后生存时间(POS)及中位总生存时间(OS),评估通过初诊信息、PFS及转移位点3方面信息推测一个乳腺导管癌患者的POS的可能性。【结果】1 050个入组患者,中位PFS为39个月,中位POS为29个月,中位OS为67个月。肿瘤初诊情况包括病人特征(年龄、月经)、肿瘤特点(大小、核分级、分子亚型、激素受体、Her2受体、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初诊肿瘤治疗方案可导致中位PFS/POS/OS不同。2000-2005年就诊的患者其中位POS长于其他时间(P=0.000),但中位PFS与OS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PFS亚组和进展情况亚组(局部复发及转移位点)的患者的中位POS明显不同(P<0.000),故我们认为可通过患者的PFS及进展情况推测患者的进展后生存时间,进而推断总生存时间。【结论】POS与PFS及转移位点密相关。结合初诊信息(肿瘤大小、核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初诊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可帮助临床医生推断患者准确POS区间,选择最为适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癌 预测 无进展生存时间 进展后生存时间 总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TKI治疗时机对晚期肺腺癌患者总生存的影响
5
作者 何志勇 林根 +7 位作者 林动 许凌 徐海鹏 胡卉华 陈誉 王强 陈胜佳 林景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1384-1386,共3页
目的:探索不同时机应用EGFR-TKI(一线治疗VS二/三线治疗)对晚期肺腺癌患者总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IV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一线治疗组与二/三线治疗组的临床基线特征、近期疗效等方面的差异。结果:EGFR-TKI二/三线治疗组... 目的:探索不同时机应用EGFR-TKI(一线治疗VS二/三线治疗)对晚期肺腺癌患者总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IV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一线治疗组与二/三线治疗组的临床基线特征、近期疗效等方面的差异。结果:EGFR-TKI二/三线治疗组的总生存时间显著优于一线治疗组,在其它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EGFR-TKI二/三线治疗可能要优于一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EGFR-TKI 总生存时间 治疗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的预测意义 被引量:16
6
作者 崔壮壮 张媛媛 +5 位作者 金北平 魏长荣 王春芝 隋金才 王超 张海燕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8月临沂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28例MM患者临床资料。将MM患者分为低NLR组(NLR <2.444)和高NLR组(NLR≥2.444),低PLR组(PLR <145.234)和高PLR组(PLR≥145.234)。分析比较患者临床资料与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高NLR组48例,低NLR组80例。高NLR组患者肌酐、血清钙、β2-MG指标显著高于低NLR组(P均<0.05)。高PLR组41例,低PLR组87例。高PLR组患者血清白蛋白、β2-MG指标显著高于低PLR组(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钙、血肌酐、血清白蛋白、β2-MG、NLR、PLR与总生存时间有关,β2-MG、NLR、PLR与无进展生存时间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NLR是MM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HR:0.444,95%CI:0.200~0.986)。结论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NLR可作为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NLR较高预示着较短的无进展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总生存时间 无进展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诱导的白细胞减少症可预测小细胞肺癌生存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薇 张翠翠 李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45-348,共4页
目的:化疗是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而白细胞减少症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本文研究旨在评估化疗诱导的白细胞减少症是否可作为预测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生存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45例接受4~10个周期标准化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 目的:化疗是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而白细胞减少症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本文研究旨在评估化疗诱导的白细胞减少症是否可作为预测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生存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45例接受4~10个周期标准化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WHO标准将白细胞减少症分为无白细胞减少症(0级)、轻度(1~2级)及重度白细胞减少症(3~4级)。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时间。结果:化疗诱导的白细胞减少症与总生存时间之间明显相关,轻度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有较长的总生存期。轻度白细胞减少症的死亡危险比为0.687(95%CI:0.506~0.943),而重度白细胞减少症的死亡危险比为0.901(95%CI:0.669~1.214)。无白细胞减少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个月、轻度与重度白细胞减少症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7个月和14个月。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诱发的白细胞减少程度与患者生存有关,轻度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有较长的总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化疗 白细胞减少症 总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泊马度胺的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8
作者 宾燕成 李虎生 +1 位作者 叶光剑 阮光靖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6期33-36,共4页
目的 探讨含泊马度胺的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于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含泊马度胺方案治疗的46例RR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生存... 目的 探讨含泊马度胺的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于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含泊马度胺方案治疗的46例RR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2个疗程后患者的总缓解率(ORR)为58.70%(27/46),4个疗程后患者的ORR为80.49%(33/4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组分析中,12例伴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HRCAs)患者的ORR为33.33%,34例不伴HRCAs患者的ORR为76.4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伴髓外病变患者的ORR为68.42%,27例不伴髓外病变患者的ORR为62.9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感染、乏力、周围神经病变。每例患者均随访2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9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1.6个月。结论 含泊马度胺的方案治疗RRM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泊马度胺 无进展生存时间 总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乳腺癌患者预后生存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彦 《中外医疗》 2015年第10期67-68,共2页
目的对三阴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生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01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20例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寻找三阴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生存影响因素。结果 120例三阴乳腺癌患者1、3、5年总... 目的对三阴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生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01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20例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寻找三阴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生存影响因素。结果 120例三阴乳腺癌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85.8%、70.8%;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1.7%、81.7%、62.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Ki-67状态均为预后影响因素(P<0.05)。而年龄、月经状况、辅助化疗、辅助放疗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为影响预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影响三阴乳腺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HER2受体 总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术后预后列线图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飞 问晓东 +2 位作者 柴红强 吴明 庞磊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34-341,共8页
目的基于SEER数据库构建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为未来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术后预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下载相关病例数据(n=7893),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数据按7∶3的比例分为实验组和验证组,利用统计学方... 目的基于SEER数据库构建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为未来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术后预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下载相关病例数据(n=7893),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数据按7∶3的比例分为实验组和验证组,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中所包含的临床病例信息,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OS)及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CSS)列线图模型。运用一致性指数、曲线下面积、内外部验证以及校准曲线评估模型效能。结果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疾病进展类型、TNM分期、阳性淋巴结数目、婚姻状态以及病理类型与患者OS及CSS显著相关(P<0.001),利用上述预测因子,构建患者OS列线图模型并内部验证1、3、5年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9、0.721及0.715,构建CSS列线图模型并内部验证1、3、5年AUC分别为0.802、0.745和0.735;患者OS列线图模型外部验证1、3、5年AUC分别为0.792、0.628及0.620,CSS列线图外部验证1、3、5年AUC分别为0.943、0.803和0.737,模型区分度与准确度良好。结论本列线图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对临床个体化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肾癌 监测流行病学 列线图 预后因素 预测模型 总生存时间 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仑伐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周延平 杜峰 王帅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2925-2928,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肝癌运用仑伐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连... 目的探讨晚期肝癌运用仑伐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记录所有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中位总生存时间(OS)、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个数、肿瘤直径、巴塞罗那(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肝外转移、门静脉癌栓、甲胎蛋白(AF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患者的中位OS并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影响患者OS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6个月后,106例患者中0例完全缓解(CR)、37例部分缓解(PR)、40例疾病稳定(SD)、29例疾病进展(PD),客观缓解率(ORR)为34.90%,疾病控制率(DCR)为72.64%,随访截止至2024年6月1日,所有患者的中位OS为(14.82±3.71)个月,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个数、肿瘤直径、BCLC分期、Child-Pug分级、有无肝外转移患者的中位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无门静脉癌栓、不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患者的中位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OS作为因变量,将门静脉癌栓、NLR作为自变量纳入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癌栓(HR:5.092,95%CI:2.533~14.971)、NLR(HR:4.172,95%CI:1.302~13.921)均是影响晚期肝癌患者OS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较好。门静脉癌栓、NLR是影响晚期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临床上应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晚期 肝动脉化疗栓塞 仑伐替尼 疗效 预后 总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文凤 王纪煌 林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7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培美曲塞组与联合顺铂组,每组25例。培美曲塞组予以注射用培美曲... 目的观察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7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培美曲塞组与联合顺铂组,每组25例。培美曲塞组予以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组在培美曲塞组基础上予以顺铂。比较2组临床疗效,化疗前与化疗1个周期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及铁蛋白],生存时间,健康调查量表36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联合顺铂组总有效率高于培美曲塞组(96.00%vs.68.00%,χ^(2)=4.878,P=0.027)。化疗1个周期后,2组血清NSE、CA125、Cyfra21-1、CEA、SCC-Ag、铁蛋白水平低于化疗前,且联合顺铂组低于培美曲塞组(P<0.01)。联合顺铂组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培美曲塞组(P<0.05或P<0.01)。化疗1个周期后,联合顺铂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培美曲塞组(P<0.01)。联合顺铂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培美曲塞组(4.00%vs.36.00%,χ^(2)=8.000,P=0.005)。结论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保障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顺铂 培美曲塞 总生存时间 肿瘤标志物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血清尿酸及其列线图模型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13
作者 魏微阳 杨浩 +3 位作者 周川鹏 王奇 黄红星 黄亚强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29-334,共6页
目的:探究术前血清尿酸(SUA)水平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并构建预测RC患者术后OS率的列线图(Nomogram)模型。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RC且满足条件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术前血清尿酸(SUA)水平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并构建预测RC患者术后OS率的列线图(Nomogram)模型。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RC且满足条件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术前SUA最佳分界值,并分为高、低SUA组。通过Cox回归筛选影响R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模型。结果:SUA最佳截断值为373μmol/L。低SUA组患者术后OS明显优于高SUA组(P<0.01),两组患者T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大小及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分期、病理分级、肿瘤数目、肿瘤大小、术前SUA是影响R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Nomogram模型进行内部验证,证实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准确度和临床获益。结论:术前SUA可独立影响RC患者的OS,基于SUA构建的Nomogram模型对RC患者OS率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为患者术后早期辅助治疗和制定随访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根治性膀胱切除 血清尿酸 总生存时间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RG1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祖丽皮耶·买合木提 孜拉兰·玉山江 +1 位作者 何沐钊 李鸿涛 《新疆医学》 2024年第11期1303-1306,共4页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1],2023年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41.6万例,死亡病例约11.7万例。在每年新发乳腺癌患者中,约3%~10%的患者在确诊时即有远处转移。早期患者中约有30%可发展为晚期乳腺癌,晚期乳...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1],2023年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41.6万例,死亡病例约11.7万例。在每年新发乳腺癌患者中,约3%~10%的患者在确诊时即有远处转移。早期患者中约有30%可发展为晚期乳腺癌,晚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0%,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3年[2]。目前研究发现,KLRG1(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G1)是由基因KLRG1编码的膜蛋白。KLRG1是一种抑制性凝集素样II型跨膜受体,含有细胞质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生存时间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乳腺癌 晚期 新发病例 恶性肿瘤 样受体 凝集素 跨膜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FDG PET/CT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
15
作者 冯昭 王洋 范志刚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210-1215,共6页
目的:探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基于^(18)F-FDG PET/CT的预后预测模型,旨在为后续临床预后预测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42例,分析临床... 目的:探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基于^(18)F-FDG PET/CT的预后预测模型,旨在为后续临床预后预测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42例,分析临床特征资料、^(18)F-FDG PET/CT检查指标及随访总生存情况。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基于^(18)F-FDG PET/CT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预测模型构建及预测效能分析。结果:142例患者随访15~3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4.0个月,随访过程中死亡85例,随访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2%、34.0%。分别依据患者的年龄、骨转移情况、肝转移情况、全身MTV之和情况、全身TLG之和情况分为2个组别,各亚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合并骨及肝转移、全身MTV之和2.5及全身TLG之和2.5均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了患者不同时间段生存概率的列线图模型,C指数为0.763。使用ROC曲线分别计算患者1年,2年,3年生存情况预测情况,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1、0.718、0.722。结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除受年龄、骨转移影响外还与^(18)F-FDG PET/CT指标关系密切;利用以上指标进行患者生存情况的预测,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总生存时间 PET/CT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比值对胰腺癌患者PD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赵强 黄苠杰 李秋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598-603,共6页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比值(NAR)对胰腺癌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4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17例行PD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确定NAR的最...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比值(NAR)对胰腺癌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4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17例行PD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确定NAR的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胰腺癌患者PD术后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NAR对胰腺癌患者PD术后OS的预测价值。结果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AR的最佳截断值为0.137,高NAR组(NAR>0.137)46例,低NAR组(NAR≤0.137)71例。与低NAR组相比,高NAR组CA242>15 IU/mL、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临床分期为Ⅱ期的患者比例明显增高(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低NAR组的OS高于高NAR组(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AR(P=0.021)、肿瘤最大径(P<0.001)、肿瘤分化程度(P<0.001)是胰腺癌患者PD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NAR、肿瘤最大径、肿瘤分化程度及三者联合预测胰腺癌患者O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1、0.669、0.704和0.829。结论NAR可用于预测胰腺癌患者PD术后的OS,NAR联合肿瘤最大径、肿瘤分化程度对OS的预测则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比值 预后 总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预后列线图的开发和验证
17
作者 刘利利 吴毅毅 +1 位作者 谷丽 孙进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9-34,54,共7页
目的:研究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国SEER数据库2004~2016年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的2 312例患者资料,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来预测患者总生存时间(OS)和癌症特异生存时间(C... 目的:研究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国SEER数据库2004~2016年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的2 312例患者资料,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来预测患者总生存时间(OS)和癌症特异生存时间(CSS)。使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对列线图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估,并对1年、3年和5年的OS和CSS进行了校准。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原发部位、分级、SEER分期、手术和化疗是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绘制的列线图具有较好的准确性(OS的C-指数=0.778,AUC=0.824;CSS的C-指数=0.801,AUC=0.836)。此外,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的1年、3年和5年的OS和CSS概率与实际生存率有着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年龄、原发部位、分级、SEER分期、手术和化疗是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预后列线图可以用于预测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情况,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预后列线图 总生存时间 癌症特异生存时间 SEER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倩 李劲高 +7 位作者 周茂华 廖鹏军 彭琪 陈景 陈少贤 魏姗姗 黄晖婷 佘妙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289,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阐明CD56抗原表达在预测AML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71例年龄14~60岁、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IA)方案首次诱导化疗的初治AML(AML-M3除外)患...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阐明CD56抗原表达在预测AML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71例年龄14~60岁、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IA)方案首次诱导化疗的初治AML(AML-M3除外)患者的临床资料,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的表达。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研究患者CD56阳性率与总生存时间(OS)间的关系。根据CD56抗原表达将患者分为CD56+组(n=52)和CD56-组(n=119),同时根据CD56阳性表达率,以50%为界限,将CD56+组分为CD56阳性表达率≥50%组(n=39)和CD56阳性表达率〈50%组(n=13),比较CD56+组和CD56-组、CD56阳性表达率≥50%组和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完全缓解率(CRR)、复发率、中位OS、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和生存率。结果:CD56+组患者中位OS(14.2个月)低于CD56-组(39.4个月)、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中位OS(11.7个月)低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20.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56+组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61.5%、46.2%)低于CD56-组(75.6%、63.9%)(P〈0.05);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1年生存率(53.8%)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8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2年生存率(41.0%)明显低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61.5%)(P〈0.05)。CD56+组患者CRR(63.5%)与CD56-组(68.9%)以及CD56阳性表达率≥50%组(58.9%)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76.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组患者总复发率和1年内复发率(64.3%、37.5%)均高于CD56-组(34.3%、17.9%)(P〈0.05),而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总复发率、1年内复发率(75.0%、42.9%)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37.5%、1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组患者中位DFS(12.7个月)低于CD56-组(34.1个月)(P〈0.05);CD56阳性表达率≥50%组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中位D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阳性是AML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且阳性率越高,提示其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D56 预后 总生存时间 无病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S分期系统在初发412例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海敏 韦苇 +5 位作者 彭嵘 石昊天 陈小玲 吴丽霞 周念 周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索R-ISS分期系统对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412例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传统化疗和反应停或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化疗方案。根据ISS分... 目的:探索R-ISS分期系统对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412例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传统化疗和反应停或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化疗方案。根据ISS分期、细胞遗传学、LDH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R-ISS-Ⅰ期、R-ISS-Ⅱ期和R-ISS-Ⅲ期,比较3期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412例患者中,R-ISS-Ⅰ期76例,R-ISS-Ⅱ期259例,R-ISS-Ⅲ期77例,3期患者的中位PFS时间分别是44、25和14个月(P=0.000),中位OS时间分别是未达到、54和25个月(P <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传统化疗组(P=0.042)、硼替佐米为基础化疗组(P=0.000)、以反应停为基础的化疗组(P=0.000)、移植组(P=0.034)、不同年龄分层组(≤65岁组P=0.000,66-75岁组P=0.001,≥76岁组P=0.000)、肾功能损害组(P=0.003)、髓外浸润组(P=0.000)中,不同R-ISS分期患者的OS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R-ISS分期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PFS和OS时间不同,R-ISS分期系统对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R-ISS分期系统 无病进展生存时间 总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总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7
20
作者 孙真真 许德英 +3 位作者 王小利 郭柯磊 王娜 常永超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总体生存情况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一个简单易检测、廉价和时效性快的评估MM患者预后的新指标。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9年1月河...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总体生存情况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一个简单易检测、廉价和时效性快的评估MM患者预后的新指标。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2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于入院当日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全血细胞计数,计算得出NLR和PLR值,并以均值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低NLR组,高PLR组和低PLR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进行生化指标测定。出院后每个月电话随访有无复发、转移及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29个月。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MM患者中位年龄为64岁。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NLR组中位生存期(13个月)低于低NLR组(36个月);高PLR组的中位生存期(25个月)低于低PLR组(3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Ⅰ期、Ⅱ期、Ⅲ期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6、33和28个月;NLR联合ISS分期Ⅰ期、Ⅱ期、Ⅲ期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0、30和1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年龄、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白蛋白、ISS分期与总生存情况有关(P<0.05,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HR=1.860,95%CI:1.060~3.264)、ISS分期(HR=1.632,95%CI:0.886~3.008)、年龄(HR=2.168,95%CI:1.377~3.415)、乳酸脱氢酶(HR=2.503,95%CI:1.469~4.264)和白蛋白(HR=1.733,95%CI:1.072~2.802)是MM患者总生存情况的独立预后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初诊具有高NLR和高PLR的MM患者都有较短的生存时间,NLR可作为MM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预后因素。NLR同时联合ISS分期可以增强ISS对MM患者生存时间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总生存时间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