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0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的水体透射光谱总磷浓度预测研究
1
作者 张国浩 王彩玲 +1 位作者 王洪伟 于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402,共9页
使用光谱数据结合融合算法对水体污染物含量进行准确检测以保护水资源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然而,光谱数据的高维特性以及模型的不稳定常常导致预测效果不佳,无法准确的进行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环保和准确的方法,实现对长江水体中总... 使用光谱数据结合融合算法对水体污染物含量进行准确检测以保护水资源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然而,光谱数据的高维特性以及模型的不稳定常常导致预测效果不佳,无法准确的进行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环保和准确的方法,实现对长江水体中总磷浓度含量的预测。具体而言,首先对测得的长江水质光谱数据进行最大最小归一化和均值中心化两种预处理操作,在消除不同数据量级差异的同时去除了噪声,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其次,为了解决光谱数据的高维度问题,采用了核主成分分析(KPCA)方法来降低数据维度并提取特征。KPCA方法通过在高维度的空间中找到一个分类平面,选出能代表原始数据99.42%信息量的前6个主成分,用于后续预测模型的训练。接着在原始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粒子初始化规则、多种群竞争策略、参数自适应更新策略、种群多样性引导策略和粒子变异机制,提高了粒子群的寻优能力,降低粒子陷入局部最优解的概率。并使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对BP神经网络(BPNN)中的初始化权重和参数大小进行寻优,从而加快网络的收敛效果,提高预测能力。最后,使用本研究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对测试集中的样本进行总磷浓度的预测,实验结果得到R^(2)为0.975786,RMSE为0.002242,MAE为0.001612。将本模型与当前预测性能较好的其他基准模型进行预测效果的对比,本研究所提出的模型对长江水体总磷浓度预测拟合效果更好,精确度更高。在水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领域中使用光谱数据结合融合算法进行预测模型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数据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BP神经网络模型 核主成分分析(KPCA) 总磷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总磷
2
作者 张兆鑫 石勇丽 +4 位作者 曹宁宁 李佳昊 李林记 卢婷婷 苏方方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0,共5页
针对环境标准测定土壤总磷中存在的操作复杂、流程长、干扰因素多、结果不稳定等问题进行改进,通过对不同分析方法比对,探究了酸用量、升温程序测定对结果的影响。以HNO_(3)+HF+HClO_(4)+H_(2)O_(2)为酸体系,采用阶段式升温法与热溶法... 针对环境标准测定土壤总磷中存在的操作复杂、流程长、干扰因素多、结果不稳定等问题进行改进,通过对不同分析方法比对,探究了酸用量、升温程序测定对结果的影响。以HNO_(3)+HF+HClO_(4)+H_(2)O_(2)为酸体系,采用阶段式升温法与热溶法进行前处理,将待测液泵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进行分析,建立了快速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总磷的方法。方法学研究表明,该方法总磷的检出限为2 mg/kg,相对标准偏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56%~2.48%和0.42%~2.23%。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土壤总磷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总磷 酸消解 ICP-O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盐度干扰法自动测定海水中溶解态总磷
3
作者 仇镇武 陈智勇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09,共8页
盐度会影响海水中总溶解态磷的测定准确度,通过分析盐度干扰来源与消除方法,确认盐度干扰的成因及干扰消除验证,设计试剂配方和反应模块,建立了消除盐度干扰法自动测定海水中溶解态总磷的方法,在0~0.24 mg/L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相关系数... 盐度会影响海水中总溶解态磷的测定准确度,通过分析盐度干扰来源与消除方法,确认盐度干扰的成因及干扰消除验证,设计试剂配方和反应模块,建立了消除盐度干扰法自动测定海水中溶解态总磷的方法,在0~0.24 mg/L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0.007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2.1%~4.3%,加标回收率为96.4%~102%,实样测定结果与GB 17378.4-2007方法测定结果相比,相对标准偏差为0.29%~6.7%。结果显示消除盐度干扰法检出限优于现有国家标准方法,精密度、准确度满足质量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态总磷 盐度 自动测定 消除干扰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漠阳江流域降雨径流面源污染下总磷变化特征研究
4
作者 刘晋涛 余香英 +2 位作者 王平平 陈葳 薛弘涛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3,共7页
以汛期面源污染突出的漠阳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21—2023年漠阳江流域内降雨数据和江城水质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江城站)总磷数据,分析了降雨径流面源污染下总磷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漠阳江流域2021—2023年降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江城... 以汛期面源污染突出的漠阳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21—2023年漠阳江流域内降雨数据和江城水质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江城站)总磷数据,分析了降雨径流面源污染下总磷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漠阳江流域2021—2023年降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江城站总磷年均浓度和汛期峰值浓度受年降雨量增加的影响不明显,总磷质量浓度保持在0.180~0.182 mg/L。年内总磷浓度表现为汛期比非汛期高28%,浓度变化与降雨量有明显的共变关系。江城站总磷浓度上升过程一般在降雨后3 d内结束,且江城站总磷浓度峰值相比降雨量峰值存在延滞,而总磷浓度下降至降雨前水平要历时5~10 d;部分极端暴雨天气情况下,江城站总磷浓度的下降速度会有明显提升。总磷月均浓度与逐月降雨强度并非完全线性相关,降雨分散不利于江城站总磷达标。基于改进的场次降雨平均污染物浓度(EMC)方法,得到在2.0~24.9、25.0~49.9、50.0~99.9、≥100.0 mm不同降雨量情况下江城站的总磷EMC增值中位值分别为0.007、0.017、0.042、0.090 mg/L,以非汛期平均总磷浓度作为基准评价,当降雨量大于50.0 mm时江城站超标风险可高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漠阳江流域 总磷 面源污染 改进的场次降雨平均污染物浓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消解法测定镍盐中总磷和总氮
5
作者 曾昭崐 陈小娟 《江西化工》 2025年第1期25-28,共4页
采用氢氧化钠沉淀镍盐溶液的有色金属镍离子,取滤液进行分析测试,消解方式采用双温区消解仪对总磷、总氮同时消解,再采用紫外可见智能型多参数水质测定仪测试总磷、总氮。现行的国家标准《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1893... 采用氢氧化钠沉淀镍盐溶液的有色金属镍离子,取滤液进行分析测试,消解方式采用双温区消解仪对总磷、总氮同时消解,再采用紫外可见智能型多参数水质测定仪测试总磷、总氮。现行的国家标准《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1893—1989)和《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测定总氮、总磷的消解方式是把溶液放在高压釜内升温消解,这种消解方法将耗费大量时间,是提升分析效率的一道瓶颈工序。本文采用双温区消解仪替代高压釜消解,该方法与标准方法相比,具有快速、安全、可靠等优点,而且测试步骤简单、分析速度快、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为4.43%~6.09%,回收率为83.8%~10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快速消解 镍盐 有色 双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氮、总磷监测准确性的常见影响因素与应对建议
6
作者 何月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2期126-129,共4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总氮、总磷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其浓度水平直接影响到水体的质量和生态平衡,因此对总氮和总磷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解释了总氮...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总氮、总磷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其浓度水平直接影响到水体的质量和生态平衡,因此对总氮和总磷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解释了总氮、总磷的来源及其影响,然后深入分析影响总氮、总磷监测准确性的常见因素,最后从科学规范采样、重视样品预处理、加强实验室管理、采用合理监测分析方法、定期校准和质控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效保障总氮、总磷监测准确性的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总磷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水期东洞庭湖及长江湖南段总磷分布与通量调查分析
7
作者 何海军 宋冰冰 +6 位作者 吴文晖 肖金 毕军平 李濠 周含英 全继平 郭晶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5年第2期98-104,共7页
总磷(TP)作为长江经济带地表水的首要污染物,一直备受关注,开展东洞庭湖及长江湖南段TP分布与通量调查具有重要的意义。于2021年8月选择在更具有代表性的丰水期,针对洞庭湖入湖河流及出湖口、湖体核心区和长江湖南段,开展了东洞庭湖及... 总磷(TP)作为长江经济带地表水的首要污染物,一直备受关注,开展东洞庭湖及长江湖南段TP分布与通量调查具有重要的意义。于2021年8月选择在更具有代表性的丰水期,针对洞庭湖入湖河流及出湖口、湖体核心区和长江湖南段,开展了东洞庭湖及长江湖南段TP分布与通量变化情况的专项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入湖河流中TP通量对东洞庭湖TP增量贡献大小依次是:草尾河>蒿竹河>藕池河>湘江>汨罗江>黄花滩河;洞庭湖汇入长江的水体中ρ(TP)低于长江干流上游来水,洞庭湖对长江干流ρ(TP)有一定稀释作用。针对湖区水产养殖尾水处理难、化肥农药流失严重、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运行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应加快实施《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行动计划(2022—2025年)》,加强面源污染源头监控与治理,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等建议。研究结果为洞庭湖TP削减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技术支撑和重要参考,也为洞庭湖流域水环境监控与预警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长江湖南段 总磷 通量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无锡水域中藻源性磷对水体总磷贡献的研究
8
作者 杨喆 朱冰川 +6 位作者 张军毅 宋挺 戴玺铭 徐源 周文丽 华圣明 拓明香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为探究太湖中藻源性磷对总磷的贡献,分析水体总磷的波动与蓝藻水华暴发之间的关系,以太湖无锡水域为对象,结合当前浮游植物、总磷的采样和分析技术规范,调查了藻类聚集区域的藻种组成、藻密度及水体中不同形态的磷质量浓度,分析了藻源... 为探究太湖中藻源性磷对总磷的贡献,分析水体总磷的波动与蓝藻水华暴发之间的关系,以太湖无锡水域为对象,结合当前浮游植物、总磷的采样和分析技术规范,调查了藻类聚集区域的藻种组成、藻密度及水体中不同形态的磷质量浓度,分析了藻源性磷对水体总磷的贡献。结果表明,蓝藻水华主要优势种为微囊藻,单个微囊藻细胞平均磷质量为1.46×10^(-10) mg,即当水体中微囊藻密度为10^(8)个/L时,对水体总磷贡献量约为0.0146 mg/L;在藻类聚集程度不同的水域中,藻源性磷对总磷的贡献率为2.7%~55.4%。该研究有助于建立蓝藻藻密度与藻源性磷之间的定量关系,探究不同藻类聚集程度的水体中藻源性磷对总磷的贡献,确定了太湖无锡水域中藻源性磷是引起总磷监测值波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藻源性 蓝藻水华 总磷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监测方法测定地表水中总磷的比对分析
9
作者 李军峰 钟秀 《山西化工》 2025年第1期117-119,共3页
在水质监测中,总磷测定是至关重要的指标之一,本文分别用传统手工法、便携式仪器法及自动仪器分析法3种方法测定总磷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分析了测定结果。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定的总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可用于地表水中总磷... 在水质监测中,总磷测定是至关重要的指标之一,本文分别用传统手工法、便携式仪器法及自动仪器分析法3种方法测定总磷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分析了测定结果。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定的总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可用于地表水中总磷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总磷测定 手工分析 自动分析 便携式分析 标准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芦溪路行断面氨氮和总磷排查监测研究
10
作者 肖南娇 方丹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250-252,共3页
针对江西芦溪路行断面氨氮和总磷排查监测研究工作,分析了芦溪路行断面近三年水质超标情况及其周边污染源情况,探究了芦溪路行断面氨氮和总磷超标的原因等,并提出了氨氮和总磷治理和改善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供其他断面氨氮和总磷超标溯... 针对江西芦溪路行断面氨氮和总磷排查监测研究工作,分析了芦溪路行断面近三年水质超标情况及其周边污染源情况,探究了芦溪路行断面氨氮和总磷超标的原因等,并提出了氨氮和总磷治理和改善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供其他断面氨氮和总磷超标溯源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溪路行 氨氮 总磷 污水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23年巢湖流域河湖系统总磷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11
作者 张劲松 王欢 +3 位作者 刘阳 孙亚敏 唐萍 陈晋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5年第2期105-111,共7页
基于2014—2023年巢湖流域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获取的8个巢湖点位和9个环湖河流断面的总磷(TP)逐月连续监测数据,分析了近10年巢湖流域河湖系统ρ(TP)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看,巢湖ρ(TP)呈现先升后降趋势,2017年... 基于2014—2023年巢湖流域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获取的8个巢湖点位和9个环湖河流断面的总磷(TP)逐月连续监测数据,分析了近10年巢湖流域河湖系统ρ(TP)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看,巢湖ρ(TP)呈现先升后降趋势,2017年达到峰值(0.107 mg/L),2018—2020年快速下降,之后进入“波动期”,2023年ρ(TP)年均值下降至0.066 mg/L,季度变化特征表现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环湖河流ρ(TP)呈下降趋势,ρ(TP)年均值由2014年的0.29 mg/L下降至2023年的0.087 mg/L,2014—2019年ρ(TP)下降幅度较大,2019年之后进入“瓶颈期”;与湖区相反,环湖河流ρ(TP)季节特征表现为春、冬季>夏、秋季,但最高值出现在6月。从空间分布看,巢湖湖区ρ(TP)由西向东呈逐步降低的趋势,但西巢湖ρ(TP)下降幅度>东巢湖,使西高东低的趋势明显变缓;环湖河流ρ(TP)下降幅度远大于巢湖湖区,各环湖河流ρ(TP)变化趋势各有差异;尽管巢湖西侧入湖河流治理成效显著,部分南部和东北部入湖河流ρ(TP)有上升趋势,而西侧入湖河流的ρ(TP)仍高于南侧和东北侧。巢湖流域河湖系统ρ(TP)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联动性,为有效控制湖泊中的磷元素,建议在对西侧入湖河流持续控磷的基础上,加强对南侧、东北侧入湖河流磷元素的污染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总磷 时空变化 聚类分析 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动-分光光度法测定炼油污水中总氮和总磷
12
作者 张妮娜 裴婷 +5 位作者 窦倩 王姗姗 张媛 张新庄 刘雅瑞 高愈知 《石油化工应用》 2025年第2期118-121,共4页
采用连续流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炼油污水中的总氮和总磷含量。结果表明:总氮、总磷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总氮的相关系数为0.9998;总磷的相关系数为0.9999;计算得到总氮检出限为0.04 mg/L,总磷检出限为0.02 mg/L;该方法... 采用连续流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炼油污水中的总氮和总磷含量。结果表明:总氮、总磷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总氮的相关系数为0.9998;总磷的相关系数为0.9999;计算得到总氮检出限为0.04 mg/L,总磷检出限为0.02 mg/L;该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与手动法相比,分析速度快、试剂消耗量少、可批量检测,同时减少了化学试剂对操作人员的伤害,适用于炼油厂大批量水样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光光度法 炼油污水 总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石市某湖库中总磷测定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13
作者 江猛 余犇 +2 位作者 舒茜 黄太彪 冯浩 《广州化工》 2025年第1期123-125,共3页
湖库中总磷是地表水水质类别评价的一项关键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体受污染程度,同时也是水体富营养化计算的一个关键指标。黄石市某湖库水质根据地表水水质评价标准评价为Ⅳ类~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而且根据历史数据可以看出... 湖库中总磷是地表水水质类别评价的一项关键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体受污染程度,同时也是水体富营养化计算的一个关键指标。黄石市某湖库水质根据地表水水质评价标准评价为Ⅳ类~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而且根据历史数据可以看出,总磷浓度呈现周期性的丰水期高而枯水期低,在有些年度的丰水期水质甚至恶化为劣Ⅴ类,本文通过对该湖库某一个月水质进行多次测定,并评定其不确定度,期望能获得更高质量的监测数据,更好地为湖库监管提供数据支撑,为湖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库总磷 不确定度 监测数据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表水总磷浓度预测模型研究
14
作者 黎如昊 严惠华 周泉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5年第2期41-50,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数据稳态调控和深层时序解析的模型(DSC-SDP-TF),专注于解决水质数据的多尺度动态变化和复杂时变特性,从而提高水质数据的长期预测能力。该模型基于Transformer模型,搭建了数据稳态调控模块(DSC),提高模型面对异质数据的稳... 提出一种基于数据稳态调控和深层时序解析的模型(DSC-SDP-TF),专注于解决水质数据的多尺度动态变化和复杂时变特性,从而提高水质数据的长期预测能力。该模型基于Transformer模型,搭建了数据稳态调控模块(DSC),提高模型面对异质数据的稳定性,搭建时序深层解析模块(SDP),提升模型对于多重周期和长期依赖的捕捉能力。基于广东省地表水自动监测网络6个地表水监测站点的水质监测数据,对总磷质量浓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DSC-SDP-TF模型在6个站点上的1 d滚动预测的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0.005 3 mg/L、0.004 4 mg/L和4.20%,1 d和5 d预测的平均误差均<0.01 mg/L;(2)DSC-SDP-TF模型在6个站点上的5 d滚动预测平均RMSE相比于Transformer模型降低36.66%,MAE降低38.37%,MAPE降低37.08%;(3)对比了数据稳态调控模块和时序深层解析模块对模型性能的贡献,表明这2个模块均有效增加了模型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多尺度动态变化 复杂时变特性 深度学习 数据稳态调控 时序深层解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沸石和PFS去除城镇生活污水氨氮和总磷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吴永明 涂勋 +3 位作者 吴留兴 郭雨婷 李昆 邓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86,共6页
采用人造沸石和聚合硫酸铁(PFS)处理污水中氨氮和总磷,人造沸石实验采取连续进水模式,从沸石投加量、曝气量和流速(水力停留时间)多角度考察对污水中氨氮的去除,PFS实验从浓度、搅拌转速、混凝时间、沉降时间和取样深度多方面考察对污... 采用人造沸石和聚合硫酸铁(PFS)处理污水中氨氮和总磷,人造沸石实验采取连续进水模式,从沸石投加量、曝气量和流速(水力停留时间)多角度考察对污水中氨氮的去除,PFS实验从浓度、搅拌转速、混凝时间、沉降时间和取样深度多方面考察对污水中总磷的去除。结果表明:对于NH_(3)-N去除,单独曝气或人造沸石均效果不佳,去除率分别达10.01%±1.69%和49.49%±5.08%,但两者共同作用可极大提升去除效率,达90.55%±1.41%;水力停留时间在2.4~5.5 h范围内越长氨氮出水浓度越低,5.5 h时最低为(2.81±0.14)mg/L。对于TP去除,低浓度PFS(50、100 mg/L)表现出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去除率仅达6.62%~10.39%,至400 mg/L时去除率达89.58%±0.79%;转速110 r/min增加至205 r/min,TP去除率仅相差0.27%~3.77%;混凝时间由1 min增至10 min,去除率由52.36%±3.84%提升至87.30%±0.99%,且15 min为最佳沉降时间,之后TP质量浓度趋于平衡;不同取样深度对TP去除无较大影响;最佳实验参数组为PFS浓度400 mg/L,转速110 r/min,混凝10 min后沉降15 min,液面以下池深10%(约2 cm)处取样,出水TP质量浓度可达(0.17±0.01)mg/L,去除率达(89.58±0.79)%,明显优于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人造沸石和PFS在城镇生活污水氮磷突发状况及深度处理,如某些工艺阶段设备突发事故导致不能运转的紧急情况或出水有深度处理需求的场合具有一定的技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沸石 氨氮 聚合硫酸铁 总磷 城镇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总磷的测定及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一虎 周伟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63-64,75,共3页
目的:测量水样中总磷含量并进行评定。方法: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通过测量的重复性、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准曲线的拟合等分量对测量中影响水样总磷含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定。结果:水样中总磷质量浓度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 目的:测量水样中总磷含量并进行评定。方法: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通过测量的重复性、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准曲线的拟合等分量对测量中影响水样总磷含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定。结果:水样中总磷质量浓度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27 mg/L,总磷质量浓度为0.350 mg/L±0.027 mg/L。结论:标准溶液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度为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水样单从总磷质量浓度来看为Ⅳ类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不确定度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海城河总磷关键源识别管控研究
17
作者 晁雷 鲜龙宇 李亚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4-1152,共9页
目的基于SWAT模型模拟计算出的多种管控措施在海城河区域内的治理效果,得出最佳管理方案。方法基于SWAT模型的分析功能,分析海城河流域的总磷负荷及其时空分布及污染来源,并根据污染源特性来设定治理方案,利用SWAT模型的情景模拟功能来... 目的基于SWAT模型模拟计算出的多种管控措施在海城河区域内的治理效果,得出最佳管理方案。方法基于SWAT模型的分析功能,分析海城河流域的总磷负荷及其时空分布及污染来源,并根据污染源特性来设定治理方案,利用SWAT模型的情景模拟功能来对比不同方案的污染削减率。结果在时间分布上,污染负荷变化与径流变化呈现正相关,主要是受到径流和农田施肥影响,在汛期内的总磷负荷约占总负荷67.62%。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上游平均污染负荷较低,总磷污染输入主要来自于下游,输出占比为35.02%,关键源分别为养殖业源和生活源。海城河流域内总磷污染主要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和生活源,贡献率分别为30.48%、25.14%和41.59%,关键源为生活源。结论建立的SWAT模型可以有效模拟该流域内的总磷负荷变化,针对各污染源可以采取科学施肥、养殖场粪污科学利用和修复河道及周边生态环境等措施,有效削减和拦截入河总磷污染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总磷负荷 模拟 时空分布 关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光谱降维的IPSO-SVR水体总磷浓度预测模型
18
作者 王彩玲 张国浩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4,共9页
[目的]选择最优模型对水体中总磷浓度进行预测,为准确、实时、高效检测水资源状况提供支持。[方法]以2021年在长江中下游武汉—安徽地区采集的水质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采集到的长江光谱数据进行最大最小归一化和均值中心化两种预... [目的]选择最优模型对水体中总磷浓度进行预测,为准确、实时、高效检测水资源状况提供支持。[方法]以2021年在长江中下游武汉—安徽地区采集的水质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采集到的长江光谱数据进行最大最小归一化和均值中心化两种预处理操作以便统一数据的范围和均值点,并使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技术对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降维操作。选取方差解释率为99.6%下的6个特征向量进行后续预测模型的训练,接着在原有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惯性权重更新公式和遗传—模拟退火变异思想,提高算法的寻优能力。使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中的超参数组合进行寻优,对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使用输出的结果进行预测模型的训练,最后使用测试集数据进行总磷浓度的预测。[结果]提出了一种结合光谱降维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PSO)结合支持向量回归(SVR)的水体总磷含量预测模型。通过和当前预测性能较好的几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精度的比较发现,该试验模型对长江水体总磷浓度进行预测时决定系数(R^(2))为0.973920,均方根差(RMSE)为0.003012,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02105。[结论]使用光谱数据结合降维技术、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的算法融合模型检测水体总磷浓度可行性强,精确度高,且拟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IPSO-SVR模型 KPCA降维 长江水质 总磷浓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某断面总磷溯源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恩强 《青海环境》 2024年第1期20-27,共8页
为了研究某考核断面总磷污染情况,在其所在的干流及汇入支流共确定了29个采样点,采用无人机采样和人工采样结合的方式进行采样,监测总磷和溶解态总磷浓度,并估算年输入通量。通过三维荧光等手段进行水污染溯源,结果表明D3断面总磷浓度最... 为了研究某考核断面总磷污染情况,在其所在的干流及汇入支流共确定了29个采样点,采用无人机采样和人工采样结合的方式进行采样,监测总磷和溶解态总磷浓度,并估算年输入通量。通过三维荧光等手段进行水污染溯源,结果表明D3断面总磷浓度最高,达到Ⅲ类水,上游来水主要影响D3断面溶解态总磷浓度,而本地颗粒态总磷的上升是导致近期D3断面总磷超标的最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溶解态总磷 断面 监测 三维荧光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解释性长短期记忆模型用于预测湖泊总磷浓度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艺鼎 范宏翔 +4 位作者 徐力刚 蒋名亮 吕海深 朱永华 程俊翔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6-1059,I0007,共15页
对湖泊总磷的变化预测和来源识别对水资源调度和流域生态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复杂的生化反应和水动力条件导致的非平稳性给湖泊总磷浓度的准确预测带来极大的困难。为克服这一挑战,本文引入了基于加权回归的季节趋势分解(seasonal a... 对湖泊总磷的变化预测和来源识别对水资源调度和流域生态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复杂的生化反应和水动力条件导致的非平稳性给湖泊总磷浓度的准确预测带来极大的困难。为克服这一挑战,本文引入了基于加权回归的季节趋势分解(seasonal and trend decomposition using Loess,STL)技术和夏普利加法(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构建了一个可解释的预测框架,以增强对湖泊总磷浓度演变的预测并提高其可解释性。研究表明:(1)在骆马湖总磷浓度的预测中,该框架拥有较好的预报精度(R^(2)=0.878),优于LSTM和卷积长短期记忆模型(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and 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CNN-LSTM)。当预测时间步长增加到8 h时,该框架有效提高了总磷浓度的预测精度,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47.1%和33.3%。从预测趋势来看,骆马湖在汛期的总磷平均浓度为0.158 mg/L,相较于非汛期的平均浓度,增加了202.1%。(2)运河来水是骆马湖总磷浓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贡献权重为60.0%,并且不同断面(三湾、三场)的污染源受水动力、气象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本文凸显了神经网络模型在预警水体污染方面的可实施性,并且为提高传统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和可解释性的开发与验证提供了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LSTM SHAP 总磷 可解释性研究 骆马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