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对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行政认定 被引量:6
1
作者 郭永良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47-52,共6页
反恐的复杂性要求必须找到适格的防范和打击对象,由此产生如何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法律问题。世界各国均采用适合本国特点的认定方式,我国秉承行政认定迄今共公布了三批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但是行政法理论尚未对该认定实践进行系... 反恐的复杂性要求必须找到适格的防范和打击对象,由此产生如何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法律问题。世界各国均采用适合本国特点的认定方式,我国秉承行政认定迄今共公布了三批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但是行政法理论尚未对该认定实践进行系统论证。行政认定具有既存性、统一性、限制性、宣示性和不可诉性,它与立法认定、司法认定和军事认定相比具有优势,亦存不足。我国在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立法实践中,应从认定主体、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入手提升反恐立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 司法认定 行政认定 认定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增设包庇、纵容恐怖活动组织罪的立法探讨
2
作者 曹静 范旭东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29-32,共4页
在刑法中增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庇、纵容恐怖活动组织罪,既是我国反恐现状的需要,也是严密和平衡我国刑事立法的需要。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的正常管理活动。本罪的客观方面包括两种行为:一是对恐怖活动组织的包庇行为;二是... 在刑法中增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庇、纵容恐怖活动组织罪,既是我国反恐现状的需要,也是严密和平衡我国刑事立法的需要。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的正常管理活动。本罪的客观方面包括两种行为:一是对恐怖活动组织的包庇行为;二是对恐怖活动组织的纵容行为。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罪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由于包庇、纵容恐怖活动组织罪与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社会危害性几乎是相同的,从刑罚的均衡性角度出发,可以给两罪规定相同的法定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活动组织 包庇 纵容 包庇、纵容恐怖活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论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钊作俊 钊连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98年第4期49-54,共6页
关键词 参加恐怖活动组织 恐怖活动 恐怖组织 构成要件 行为方式 领导行为 组织行为 新刑法典 恐怖行为 犯罪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怖活动组织与人员认定立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卫华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14-118,共5页
科学认定恐怖活动组织与人员,是有效防范、准确打击恐怖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世界各国纷纷通过完善反恐立法,构建恐怖活动组织与人员认定机制。我国恐怖活动组织与人员的认定立法还存在一些不足,应该通过立法明确司法认定和行政认... 科学认定恐怖活动组织与人员,是有效防范、准确打击恐怖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世界各国纷纷通过完善反恐立法,构建恐怖活动组织与人员认定机制。我国恐怖活动组织与人员的认定立法还存在一些不足,应该通过立法明确司法认定和行政认定并行的双轨认定模式,完善行政认定程序、制裁措施,并建立认定复核制度,从而完善我国恐怖活动组织与人员的认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活动组织与人员 司法认定 行政认定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翟金鹏 《犯罪研究》 2004年第3期56-60,共5页
本文针对《刑法修正案(三)》关于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的规定,根据犯罪构成要件的理论,并结合具体的实践,对该罪的具体构成特征从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以及犯罪的主观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 中国 犯罪构成 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 主观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怖活动组织与黑社会性质组织之比较——刑法视角下的界定与辨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沈莺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4-70,共7页
恐怖活动组织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比较 ,有助于对“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及“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准确界定。在对两类组织分歧点讨论的基础上 ,分别提出两类组织的内涵作为二者比较的基础。辨析主要从两类... 恐怖活动组织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比较 ,有助于对“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及“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准确界定。在对两类组织分歧点讨论的基础上 ,分别提出两类组织的内涵作为二者比较的基础。辨析主要从两类组织的目的特征、行为内容及侵害客体三个层面进行 ,分别指出差异的关键在于“利他”性与“利己”性 ,“犯罪”与“违法犯罪”以及“公共安全与社会管理秩序”与“社会公共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活动组织 黑社会性质组织 刑法 侵害客体 犯罪目的 犯罪构成 犯罪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怖活动组织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比较
7
作者 沈莺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125-129,共5页
恐怖活动组织与黑社会性质组织在目的特征、行为内容和侵害客体等方面存在区别。在目的方面 ,恐怖活动组织一般表现为以制造恐怖事件直接反对一个国家 ,而黑社会性质组织谋求的是经济利益 ;在行为内容方面 ,恐怖活动组织必须有特定的犯... 恐怖活动组织与黑社会性质组织在目的特征、行为内容和侵害客体等方面存在区别。在目的方面 ,恐怖活动组织一般表现为以制造恐怖事件直接反对一个国家 ,而黑社会性质组织谋求的是经济利益 ;在行为内容方面 ,恐怖活动组织必须有特定的犯罪活动 ,而黑社会性质组织则既有犯罪行为也有违法行为 ;在侵害客体方面 ,恐怖活动组织主要是侵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管理秩序 ,黑社会性质组织则主要是对社会公共秩序的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活动组织 黑社会性质组织 犯罪 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法中“恐怖活动组织”的犯罪学分析--以最高院10例死刑复核裁定书为样本
8
作者 陈家林 汪雪城 《犯罪研究》 2016年第6期2-9,共8页
经过对最高院10例死刑复核样本的实证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我国恐怖活动组织尚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对此须确立"打早打小"的刑事政策,以最小的司法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恐怖组织的骨干成员均为少数民族,学历偏低,收入微薄,... 经过对最高院10例死刑复核样本的实证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我国恐怖活动组织尚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对此须确立"打早打小"的刑事政策,以最小的司法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恐怖组织的骨干成员均为少数民族,学历偏低,收入微薄,多在青少年时期开始接触恐怖主义思想,故国家应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注重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改进少数民族区域的扶贫开发政策,减小东西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主观目的上具有双重性,其直接目的是制造社会恐怖,引发社会恐慌,终极目的则是实现某种社会价值追求;客观上,其犯罪行为具有严重暴力性,攻击对象不特定或具有象征意义,危害结果往往不堪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恐怖犯罪 恐怖活动组织 犯罪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怖活动组织”概念初探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德育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3-55,共3页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是我国97刑法新确立的一个罪名,本文作者在对各种学说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和特征的认识。
关键词 刑法 恐怖活动组织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恐怖活动组织的特征与预防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军力 杜莹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29-32,共4页
恐怖活动组织是一种性质极为特殊的犯罪组织,具有主体组织的公开性、侵害目标的象征性、行为方式的残忍性、危害后果的恐怖性、动机生成的政治性及奖金来源的合法性等特征。各国对恐怖活动组织所采取的措施更多地是建立在打击的思想基... 恐怖活动组织是一种性质极为特殊的犯罪组织,具有主体组织的公开性、侵害目标的象征性、行为方式的残忍性、危害后果的恐怖性、动机生成的政治性及奖金来源的合法性等特征。各国对恐怖活动组织所采取的措施更多地是建立在打击的思想基础上的,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少直至消除恐怖活动组织。对恐怖活动组织的预防,应以犯罪学的预防视野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活动组织 特征 公开性 象征性 残忍性 政治性 犯罪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怖活动组织”界定问题初探 被引量:34
11
作者 陈家林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3-67,共5页
恐怖活动即对公民的人身或重大公私财产非法暴力或暴力威胁,用以威胁、恐吓政府、公众或上述两者的某一部分以达到政治或社会目的之行为。恐怖活动组织即3人以上,出于政治或恐吓、要挟社会的目的,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结成的具有一定稳... 恐怖活动即对公民的人身或重大公私财产非法暴力或暴力威胁,用以威胁、恐吓政府、公众或上述两者的某一部分以达到政治或社会目的之行为。恐怖活动组织即3人以上,出于政治或恐吓、要挟社会的目的,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结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犯罪组织。文章阐述了恐怖活动及恐怖活动组织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活动 恐怖活动组织 国际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认定“双轨制”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杜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3,共7页
中国目前采取了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司法、行政认定并行的"双轨制",在科学配置国家权力的同时,能够兼顾反恐怖工作的公正与效率。然而,反恐立法并未明确"双轨制"的内部分工、结果转换等问题,不可避免地会给认定工作... 中国目前采取了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司法、行政认定并行的"双轨制",在科学配置国家权力的同时,能够兼顾反恐怖工作的公正与效率。然而,反恐立法并未明确"双轨制"的内部分工、结果转换等问题,不可避免地会给认定工作带来冲突与矛盾。考虑到中国国情和反恐局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应由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对境外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进行行政认定;由有管辖权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对境内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进行司法认定,形成打击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活动组织 双轨制 反恐立法 行政认定 司法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反恐立法中“恐怖活动”“恐怖活动组织”的界定——以中韩两国比较为中心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国哲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103-109,共7页
"恐怖活动""恐怖活动组织"界定是反恐政策研究的基础理论范畴。中韩两国的反恐法(特指反恐专门法)都是在2016年施行。中韩两国反恐立法中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恐怖活动"和"恐怖活动组织"的界定。... "恐怖活动""恐怖活动组织"界定是反恐政策研究的基础理论范畴。中韩两国的反恐法(特指反恐专门法)都是在2016年施行。中韩两国反恐立法中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恐怖活动"和"恐怖活动组织"的界定。虽然两国都采取了内涵描述和外延列举并用的方式定义"恐怖活动",但是侧重点不同。我国反恐法中"恐怖活动"的界定以"恐怖主义"为核心,具有较强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而韩国对"恐怖活动"的界定,偏重于国家机关权力行使和义务履行的正常秩序。在界定"恐怖活动组织"方面,我国从刑事惩治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本国反恐形势,采用司法认定、行政认定的双重模式;而韩国则更多立足于国际反恐形势,兼顾了国内外双重打击恐怖活动的需要,考虑参与国际反恐协作,仅将联合国指定的恐怖组织定为本国的恐怖活动组织,这为我国将来的立法完善,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韩国 反恐立法 恐怖活动 恐怖活动组织 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行政认定除名机制比较研究
14
作者 齐建萍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07-115,共9页
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行政认定除名被动审查机制,限缩了利用除名分化瓦解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正当路径。从反恐国际合作视野审视,行政认定来源多元化与除名申请主体单一化间的矛盾,影响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认定的准确性。目前除名标准不明... 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行政认定除名被动审查机制,限缩了利用除名分化瓦解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正当路径。从反恐国际合作视野审视,行政认定来源多元化与除名申请主体单一化间的矛盾,影响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认定的准确性。目前除名标准不明,叠加认定标准宽泛,尤需警惕行政认定权的滥用。建议明确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对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名单的主动调整权,增设名单定期审查机制,引入除名审查"二分法",分别规定安理会认定的恐怖名单和我国认定的该名单外其他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除名审查,并针对依职权和依申请的除名审查,设立不同审查标准,强化除名审查的权利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恐研究 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 行政认定 除名机制 被动审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行政认定除名机制比较研究
15
作者 齐建萍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6-23,共8页
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行政认定除名被动审查机制,限缩了利用除名分化瓦解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正当路径。从反恐国际合作视野审视,行政认定来源多元化与除名申请主体单一化间的矛盾影响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名单的准确性。除名标准不明,叠... 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行政认定除名被动审查机制,限缩了利用除名分化瓦解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正当路径。从反恐国际合作视野审视,行政认定来源多元化与除名申请主体单一化间的矛盾影响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名单的准确性。除名标准不明,叠加认定标准的宽泛,行政认定权的滥用尤需警惕。建议明确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对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名单的主动调整权,增设名单定期审查机制,引入除名审查"二分法",分别规定安理会认定的恐怖名单和我国认定的该名单外其他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除名审查,并针对依职权和依申请的除名审查,设立不同审查标准,强化除名审查的权利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 行政认定 除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
16
《人民政坛》 1998年第1期39-39,共1页
新刑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本条是刑法新增加的一个... 新刑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本条是刑法新增加的一个罪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加恐怖活动组织 数罪并罚 组织 有期徒刑 犯罪组织 领导者 爆炸 公共安全 共同犯罪 新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社会反恐怖活动组织犯罪及我国刑事立法 被引量:19
17
作者 莫洪宪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6-81,共6页
随着恐怖组织犯罪对国际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性日渐为国际社会所共识,国际社会打击恐怖活动组织犯罪的呼声也逐渐高涨。本文在概述了国际社会采取的反恐怖组织犯罪的措施及其刑事立法之后。
关键词 恐怖活动组织 恐怖活动组织犯罪 国际立法 组织 领导 参加恐怖活动组织
原文传递
恐怖活动组织与人员的认定程序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尚豪 康健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2-118,共7页
反恐法确立了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认定和人民法院认定并存的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认定程序,即双轨认定程序。从法律性质上讲,国家反恐怖主义领导机构认定应属于行政认定范畴,人民法院认定则属于司法认定范畴。反恐法对认定恐怖活... 反恐法确立了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认定和人民法院认定并存的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认定程序,即双轨认定程序。从法律性质上讲,国家反恐怖主义领导机构认定应属于行政认定范畴,人民法院认定则属于司法认定范畴。反恐法对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规定较为抽象,缺失对认定程序的具体构建。由于行政认定和司法认定的程序性质不同,应区别两个认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审核方法、名单制作以及公布程序、监督和救济制度。司法认定和行政认定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在双轨认定程序下,两者之间应建立衔接机制,以确保效率和公平的有效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 认定程序 行政认定 司法认定
原文传递
试论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 被引量:9
19
作者 钊作俊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2-68,共7页
本文依据我国刑法对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的规定和有关国际公约对打击恐怖活动犯罪及恐怖活动的组织犯罪的规定,从刑法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刑法中的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的犯罪构成特征,以期指导刑事司法实践.
关键词 刑法 恐怖活动组织 犯罪构成
原文传递
反恐怖活动组织犯罪的法律规制
20
作者 栾莉 《内部文稿》 2001年第21期25-27,共3页
20世纪以来,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恐怖主义组织几乎蔓延到各大洲,而且采取的手段愈来愈残暴,除采用一些惯用的爆炸、绑架、劫持、暗杀等手段外,人们日益担忧的生化武器、核武器、计算机恐怖等新形式的恐怖活动渐露苗头,并成... 20世纪以来,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恐怖主义组织几乎蔓延到各大洲,而且采取的手段愈来愈残暴,除采用一些惯用的爆炸、绑架、劫持、暗杀等手段外,人们日益担忧的生化武器、核武器、计算机恐怖等新形式的恐怖活动渐露苗头,并成为国际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主要威胁之一。本文将就恐怖活动组织犯罪的概念、立法概况、防治策略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犯罪 恐怖活动组织 恐怖主义组织 国际恐怖主义 恐怖活动 法律规制 暗杀 绑架 手段 国际社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