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文式临床路径干预模式在糖尿病足患者椎管内麻醉恢复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王爱环 何军霞 +1 位作者 杜彩凤 冯慧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3期4406-4409,共4页
目的观察图文式临床路径干预模式在椎管内麻醉糖尿病足患者麻醉恢复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招募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拟在开封市中心医院行椎管内麻醉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顺序,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图文式临床路径干预模式在椎管内麻醉糖尿病足患者麻醉恢复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招募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拟在开封市中心医院行椎管内麻醉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顺序,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麻醉恢复期护理,观察组接受图文式临床路径干预模式护理。比较两组监护指标[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体温、修订版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评估法(FPS-R)]、认知功能[术前、术后6 h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得分、术后3 d内谵妄发生率]、苏醒期并发症、恢复时间(首次下地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体温、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FPS-R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内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观察组MoCA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下地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文式临床路径干预模式用于椎管内麻醉糖尿病足患者麻醉恢复期护理中可减少认知功能影响及苏醒期并发症发生,对促进术后恢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图文式临床路径干预模式 椎管内麻醉 麻醉恢复期护理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伊适应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淑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99-99,共1页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而且严重的类型,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患者在进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进入恢复期,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恢复期的护理工作也是不容小觑的。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罗伊适应模式在临床的应用已...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而且严重的类型,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患者在进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进入恢复期,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恢复期的护理工作也是不容小觑的。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罗伊适应模式在临床的应用已经被广泛的关注,本文意在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术后恢复期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适应模式 恢复期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小全麻手术1831例麻醉恢复期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段玮 鲁汉杰 黄蓉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11年第1期47-47,共1页
短小全麻具有起效快、不插管、用药量少、术后苏醒快等优点。2007年2月~2008年2月,我们对1 831例患者行短小全麻手术,术后给予精心麻醉恢复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恢复期护理 全麻手术 短小 麻醉 术后苏醒 不插管 用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鹏宇 赵艳红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8期101-101,共1页
目的:探究胸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手段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3月到2010年3月收治的360例接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与血压的变化情况,对麻醉恢复期进行评分,比较... 目的:探究胸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手段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3月到2010年3月收治的360例接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与血压的变化情况,对麻醉恢复期进行评分,比较患者入室与出室时的不同表现,探究麻醉恢复期内的护理手段;结果:患者入室与出室时血压的比较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心率的比较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血氧饱和度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胸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护理时,需调整患者的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使其保持良好运作,帮助患者清醒。拔除气管插管时,需测定患者的每分通气量与潮气量,确保安全操作。在恢复室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这些护理手段的应用能够有效达成预期的护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患者 麻醉恢复期护理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800例恢复期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姚月芳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9年第2期120-120,共1页
关键词 全身麻醉恢复期 恢复期护理 精心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联体儿脐膨出分离手术1例麻醉恢复期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永菊 李淑芳 丁风兰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10年第10期27-27,共1页
2009年12月,我们对1例腹壁不对称性脐膨出联体儿实施了分离手术,通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麻醉恢复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联体儿,男,G1 P1足月,在当地二甲医院行剖腹产术,出生时无明显窒息抢救史,Apgar评... 2009年12月,我们对1例腹壁不对称性脐膨出联体儿实施了分离手术,通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麻醉恢复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联体儿,男,G1 P1足月,在当地二甲医院行剖腹产术,出生时无明显窒息抢救史,Apgar评分不详,出生后两胎合重4.750 kg,父母身体健康,无家族史。入院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期护理 分离手术 联体儿 脐膨出 麻醉 Apgar评分 腹部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的预防及恢复期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玉梅 《社区医学杂志》 2007年第09X期48-49,共2页
脑血管病是当今社会危害人们生命及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平时如何预防及患脑血管病恢复期如何护理,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恢复期护理 脑血管病 预防 社会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S理念的麻醉恢复期护理在全麻骨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薛国静 李会敏 马艳文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麻醉恢复期护理在全麻骨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2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全麻骨科手术的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麻醉恢复期护理在全麻骨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2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全麻骨科手术的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FTS理念的麻醉恢复期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干预后为苏醒时)体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水平。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体温、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干预前,而体温高于干预前,同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高于干预前,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FTS理念的麻醉恢复期护理应用于全麻骨科手术患者护理中,能够促进患者体温恢复,减少患者生命体征波动,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骨科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 麻醉恢复期护理 术后康复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患儿102例术后麻醉恢复期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冯君君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8年第4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术后麻醉 恢复期护理 患儿 全麻 麻醉恢复期 精心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恢复期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景红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10年第4期171-172,共2页
围术期护理是指患者从手术开始到术后康复全过程的护理,而麻醉恢复期是围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躁动是全麻恢复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虽然躁动不安只是短暂的,但确可引起意外性伤害等严重并发症,若处理不当,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
关键词 恢复期护理 麻醉恢复期 围术期护理 严重并发症 躁动不安 全麻恢复期 术后康复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例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温敏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第9期81-81,共1页
心肌梗死是心肌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临床表现有持久地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 心肌梗死是心肌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临床表现有持久地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患者 恢复期护理 干预效果 心肌细胞死亡 冠状动脉病变 急性缺血 白细胞计数 剧烈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腺样体扁桃体摘除术患儿全麻术后恢复期护理
12
作者 刘秀坚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1期354-355,共2页
报告32例腺样体扁桃体摘除术后恢复期患儿的护理。1例患儿出现人机对抗,2例出现低氧血症,2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病儿意外拔出输液管,1例并发出血。未见出现呼吸道梗阻情况。而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做好并发症的观... 报告32例腺样体扁桃体摘除术后恢复期患儿的护理。1例患儿出现人机对抗,2例出现低氧血症,2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病儿意外拔出输液管,1例并发出血。未见出现呼吸道梗阻情况。而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是全麻恢复期护理的关键,以确保患者安全渡过麻醉苏醒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扁桃体摘除 全麻 恢复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护理小组对脑梗死恢复期护理应用效果
13
作者 贾文欣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第8期9-9,共1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小组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小组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85.69±12.37)分,相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 <0.05);并发症总发生率4.44%,相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 <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小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护理 脑梗死 恢复期护理 并发症 Barthel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58例恢复期护理体会
14
作者 尚小荣 宋清霞 《基层医学论坛》 2009年第30期919-920,共2页
我国社会即将步人老龄化时代,而老年人中脑卒中患者越来越多,其发病率为219/10万,致残率80%1”。多数存活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认知能力及情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通过对58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实施... 我国社会即将步人老龄化时代,而老年人中脑卒中患者越来越多,其发病率为219/10万,致残率80%1”。多数存活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认知能力及情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通过对58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实施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肢体及语言功能、认知功能及情感障碍在不同程度上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恢复期护理 脑卒中恢复期 情感障碍 运动障碍 语言障碍 认知能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抑郁症患者自杀致心肺损伤的术后恢复期的护理
15
作者 储亚晨 潘旭玲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5年第1期111-114,共4页
总结1例抑郁症患者服药自杀并自伤致心肺损伤的术后恢复期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改善心肺功能,促进机体各项功能恢复;加强人文关怀,做好自杀风险防范。经过10 d的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关键词 抑郁症 药物性自杀 心肺损伤 恢复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胆胰外科护理中术后恢复期的评估与管理探析
16
作者 张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06-0109,共4页
即是针对肝胆胰外科术后恢复期的患者,研究和探讨护理评估以及管理的具体成效。方法 根据此项研究,选择100名肝胆胰外科术后康复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四十人。在观察组中,实行专门的术后恢复期的护理评估和管理,而对... 即是针对肝胆胰外科术后恢复期的患者,研究和探讨护理评估以及管理的具体成效。方法 根据此项研究,选择100名肝胆胰外科术后康复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四十人。在观察组中,实行专门的术后恢复期的护理评估和管理,而对照组则进行标准的日常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与安全护理以及评估出的整体护理质量,都要比对照组来得显眼(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在术后的各项不良反应(如感染、管道脱落、跌落或坠床、给药错误等)发生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的总满意度同样显著地超过了对照组(P<0.05)。结论对术后恢复期的肝胆胰外科患者实施专门的护理评估和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胰外科 术后恢复期护理 质量评估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恢复期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小丽 欧素琼 罗亚晶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第8期113-114,共2页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中风的特点:发病急,来势凶猛,变化快,多有后遗症。发病后如能及时抢救、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便可安全渡过急性期进入恢复期。此时患者半身不遂、言语謇涩以及大小便失禁等,使患者惊恐、烦躁...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中风的特点:发病急,来势凶猛,变化快,多有后遗症。发病后如能及时抢救、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便可安全渡过急性期进入恢复期。此时患者半身不遂、言语謇涩以及大小便失禁等,使患者惊恐、烦躁,甚至抑郁愤世,影响康复。故中风恢复期护理甚为重要。一般来说,中风恢复期护理可归纳为争取全面康复(包括饮食、心理状态、肢体及语言)、预防并发症和中风再发2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恢复期 护理干预 急性脑血管疾病 恢复期护理 全面康复 大小便失禁 精心护理 半身不遂
原文传递
胸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鹏宇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6期134-134,共1页
目的:探究胸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手段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08年3月份到2010年3月份我院收治的接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分析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与血压的变化情况,对麻醉... 目的:探究胸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手段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08年3月份到2010年3月份我院收治的接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分析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与血压的变化情况,对麻醉恢复期进行评分,比较患者入室与出室时的不同表现,探究麻醉恢复期内的护理手段。结果:患者入室与出室时血压的比较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心率的比较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血氧饱和度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胸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护理时,需调整患者的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使其保持良好运作,帮助患者清醒。拔除气管插管时,需测定患者的每分通气量与潮气量,确保安全操作。在恢复室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这些护理手段的应用能够有效达成预期的护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患者 麻醉恢复期护理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对精神科患者恢复期的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丽媛 马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期209-210,共2页
精神科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情好转,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的疾病会反复发作。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脆弱,心理要求增强,所以要及时有效地给予心理支持。而心理护理的目的是护士运用各种心理学知识有效地和病人沟通,帮助患者正确对... 精神科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情好转,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的疾病会反复发作。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脆弱,心理要求增强,所以要及时有效地给予心理支持。而心理护理的目的是护士运用各种心理学知识有效地和病人沟通,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病情,认识到继续维持治疗对控制病情复发的重要性,进而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而使其安心治疗,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改善其心境,使其从烦躁不安及各种忧郁情绪中摆脱出来。本文通过分析恢复期病人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所应采取的相应的护理方法,以帮助病人建立自信、自尊、自强的健康心理,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减少疾病的复发,进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期护理 处理压力 知识教育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自我认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李雪晖 区颖怡 张艳萍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自我认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于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住院的8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研...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自我认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1月于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住院的8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4)。研究组患者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与护理观察量表(NOSIE)评分变化以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的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ITAQ评分、NOSI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的ITAQ评分、NOSI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3个月后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提高患者的自我认知能力与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精神分裂症 恢复期护理 自我认知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