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置惯容系统的非对称大跨悬挂结构风振响应分析
1
作者 田翀 谭志强 +3 位作者 卢兴龙 庞迎波 覃媛媛 葛新广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0-323,共14页
针对非对称大跨悬挂结构双向随机风振响应显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惯容系统来抑制结构振动的策略,并针对减振体系随机风振响应分析方法复杂的现状,提出了一种简明分析法.首先,建立了顺风向脉动激励下结构水平和竖向耦合振动的动力学方... 针对非对称大跨悬挂结构双向随机风振响应显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惯容系统来抑制结构振动的策略,并针对减振体系随机风振响应分析方法复杂的现状,提出了一种简明分析法.首先,建立了顺风向脉动激励下结构水平和竖向耦合振动的动力学方程,借助有限元分析技术获得了大跨度悬挂结构的实模态动力参数,并基于实模态理论重构了减振体系的动力方程.其次,基于复模态法和虚拟激励法,获得了大跨度悬挂结构的位移、层间位移和惯容系统出力等响应量频域统一解,并基于功率谱的二次式分解法获得了上述响应量0阶、2阶和4阶谱矩和方差简明封闭解.最后,利用算例验证了所提封闭解的正确性,并基于此研究了惯容系统参数对抑制悬挂结构双向风振动的特征.研究表明,大跨悬挂结构的悬挂部分水平和竖向振动加速度均显著影响舒适度,工程设计时需要考虑双向振动,设置惯容系统可有效降低双向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大跨度悬挂结构 惯容系统 Davenport风速谱 功率谱二次式分解法 封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结构施工中变形协调技术研究——以上海市金桥国培地块研发项目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潘溢滔 《建筑科技》 2024年第3期104-108,共5页
悬挂结构外框钢结构施工完成后,随施工过程中荷载的不断增加,各层之间仍存在一定沉降变形量,不加以控制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以上海市金桥国培地块研发项目为背景,分析项目施工过程中悬挂结构的变形特点,提炼总结项目在屋面处桁架下... 悬挂结构外框钢结构施工完成后,随施工过程中荷载的不断增加,各层之间仍存在一定沉降变形量,不加以控制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以上海市金桥国培地块研发项目为背景,分析项目施工过程中悬挂结构的变形特点,提炼总结项目在屋面处桁架下弦节点构造、悬挂外框混凝土浇筑控制、出屋面桁架防水构造以及悬挂楼层底部建筑节点等方面的技术优化处理方法。经监测,工程实施效果良好,相关技术方法有助于施工过程中的建筑结构变形协调,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结构 结构 桁架 变形协调 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结构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
3
作者 蔡文华 郁步军 +1 位作者 吴发红 荀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81,共11页
为研究设置黏滞阻尼器的悬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对采用刚性连接杆连接和采用黏滞阻尼器连接的悬挂结构进行了1/20比例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主要研究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阻尼比、结构响应及其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 为研究设置黏滞阻尼器的悬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对采用刚性连接杆连接和采用黏滞阻尼器连接的悬挂结构进行了1/20比例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主要研究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阻尼比、结构响应及其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悬挂模型结构相比,悬挂减振模型结构自振频率有所降低,结构的阻尼比得到提高,特别是第一阶频率和对应阻尼比;悬挂减振模型结构的主体结构顶部和第五层悬挂楼层的加速度峰值响应均小于普通悬挂模型结构,其中悬挂楼层的加速度峰值响应最佳减振幅度可达94.34%。悬挂减振结构主体结构顶部位移峰值响应较普通悬挂结构有明显地降低,且不同的地震波输入有着不同的减振效果,其中Taft波的减振效果最好,El Centro波次之,最后是人工波;主体结构与悬挂楼面的最大相对位移却大于普通悬挂结构,说明主次结构之间的连接越强,其相对位移就越小。同时也说明悬挂减振结构正是利用悬挂楼层的摆动和黏滞阻尼器来耗散能量,从而有着较好的耗能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减振结构 黏滞阻尼器 振动台试验 减振效果 减振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拉索钢桁架悬挂结构的受力分析及设计对策
4
作者 严力军 吴震 +2 位作者 张伟 何涛 刘俊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01-109,共9页
以深圳艺展天地展示中心项目为研究背景,为实现室内通高中空区域,设置3组大跨度空中连廊,每组采用在塔楼顶部2层高度范围设置3~4榀钢桁架作为主结构、下挂若干层钢框架为次结构的结构方案。提出在钢桁架跨中竖杆及对应下挂钢柱内通高增... 以深圳艺展天地展示中心项目为研究背景,为实现室内通高中空区域,设置3组大跨度空中连廊,每组采用在塔楼顶部2层高度范围设置3~4榀钢桁架作为主结构、下挂若干层钢框架为次结构的结构方案。提出在钢桁架跨中竖杆及对应下挂钢柱内通高增设预应力钢拉索方案,以实现给悬挂结构提供第二道受力防线目的,将钢结构和预应力技术有机结合,遵循"少投入,高收益"的设计思想,有效提高结构体系承载能力。采用SP2000软件对空中连廊予以数个专项分析,分别开展钢拉索施工模拟、连续倒塌、不同初始预应力值影响因素、拆杆过程动力时程、水平力作用对钢拉索内力影响、罕遇地震作用下钢拉索受力性能、舒适度验算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揭示增设钢拉索可提高悬挂结构变形协调能力及整体安全度的受力机理。对整体结构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表明,空中连廊钢结构构件均处于弹性状态,仅塔楼部分墙肢损伤较大,通过采用适当提高墙肢和暗柱配筋率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其整体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架悬挂结构 预应力钢拉索 张拉时机 连续倒塌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体悬挂结构若干问题分析
5
作者 林斯嘉 赖洪涛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5-32,114,共9页
以菏泽博物馆新馆项目为背景,从计算方法、构件受力和设计、整体屈服机制等八个方面对筒体悬挂结构体系做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1)计算筒体悬挂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时无需调整层质量;2)规范底部轴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并不适用筒体... 以菏泽博物馆新馆项目为背景,从计算方法、构件受力和设计、整体屈服机制等八个方面对筒体悬挂结构体系做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1)计算筒体悬挂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时无需调整层质量;2)规范底部轴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并不适用筒体悬挂结构竖向地震作用计算,考虑最小限值调整后的吊柱设计仍可能偏不安全;3)采用长孔螺栓节点设计能让筒体悬挂结构吊柱在各工况下处于理想轴向拉压受力状态;4)中高烈度区吊柱在大震组合作用下可能受压,有必要复核其受压稳定和承载力;5)吊柱受力在小震阶段为恒、活载控制,大震阶段其恒、活载占比降低,地震逐渐起控制作用;6)合理的吊柱布置除满足建筑条件外,还需兼顾核心筒顶受力,减小筒顶不平衡弯矩;7)核心筒顶上包与否均能实现与屋面悬挂桁架的有效刚性连接;8)合理的筒体悬挂结构屈服机制就是落地核心筒的延性破坏过程,即始于连梁开裂破损,终于筒底墙肢钢筋拉屈、混凝土压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体悬挂结构 竖向地震作用 吊柱 长孔螺栓节点 核心筒顶受力 屈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负载下厂内机动车辆悬挂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研究
6
作者 张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2期164-168,共5页
为准确评估并预测厂内机动车辆悬挂结构的现实疲劳寿命,设计动态负载下的厂内机动车辆悬挂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使用Solidwerkes三维建模软件对厂内机动车辆悬挂结构实施三维建模,将完成的三维模型导出为IGES的文件格式,输入至Hyperm... 为准确评估并预测厂内机动车辆悬挂结构的现实疲劳寿命,设计动态负载下的厂内机动车辆悬挂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使用Solidwerkes三维建模软件对厂内机动车辆悬挂结构实施三维建模,将完成的三维模型导出为IGES的文件格式,输入至Hypermesh软件中实施网格划分,构建厂内机动车辆悬挂结构有限元模型。对模型实施夹紧模拟,以便更贴近实际工作情况。使用准静态线性叠加方法获取厂内机动车辆悬挂结构有限元模型在动态负载下的应力/应变时间历程响应。计算获得疲劳薄弱区域焊缝上每一个节点处,垂直于焊缝走向的局部结构应力,叠加动态负载下的应力/应变时间历程响应,获得焊缝的动态结构应力历程。基于Miner线性损伤累计理论与主S-N曲线计算焊缝损伤,预测焊缝寿命。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在不同测试次数下均表现出较低的预测误差,误差波动较小,显示出较高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mesh软件 动态负载 机动车辆悬挂结构 疲劳寿命预测 主S-N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悬挂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7
作者 肖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2期235-238,共4页
现代城市建设中,对空间利用率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城市建设中通常以高层建筑为主,且为能进一步提高建筑立面的使用率,还提出了悬挂结构施工体系,其强调的是充分发挥钢结构的力学性能,使其满足建筑结构的不同悬挂要求。现阶段来看,虽然带... 现代城市建设中,对空间利用率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城市建设中通常以高层建筑为主,且为能进一步提高建筑立面的使用率,还提出了悬挂结构施工体系,其强调的是充分发挥钢结构的力学性能,使其满足建筑结构的不同悬挂要求。现阶段来看,虽然带有悬挂式结构的建筑物建设数量较少,但其呈现的视觉效果十分突出,因此备受业界人员的关注。鉴于此,本文以具体的小高层建筑为例,探究悬挂结构施工的要领,旨在为该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悬挂结构施工技术 支撑体系 变形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层悬挂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8
作者 柳晓晨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5期103-107,共5页
为实现首层广阔的公共开放空间,上海某高层建筑采用屋顶桁架悬挂20层办公楼层。为正确地评估该高层悬挂结构在罕遇地震活动下的弹塑性行为,研究在罕遇地震下的变形形态和构件损伤情况,文中利用ETABS分析软件,选取7组7度50年超越概率2%... 为实现首层广阔的公共开放空间,上海某高层建筑采用屋顶桁架悬挂20层办公楼层。为正确地评估该高层悬挂结构在罕遇地震活动下的弹塑性行为,研究在罕遇地震下的变形形态和构件损伤情况,文中利用ETABS分析软件,选取7组7度50年超越概率2%的地震波三向输入,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对该结构进行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无严重破坏或者倒塌,罕遇地震下性能表现合理可靠。可为相关悬挂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悬挂结构 罕遇地震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悬挂结构卸载分析与监测 被引量:14
9
作者 石开荣 吕俊锋 +1 位作者 姜正荣 潘文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0-119,共10页
高层悬挂结构因其悬挑跨度大、施工难度高,在采用顺向施工方法时需在悬挂结构下方设置临时支撑,待其与主体结构形成整体后再拆除临时支撑.临时支撑卸载过程较为关键,在此过程中结构受力体系会发生重大转换.为验证卸载技术的可靠性确保... 高层悬挂结构因其悬挑跨度大、施工难度高,在采用顺向施工方法时需在悬挂结构下方设置临时支撑,待其与主体结构形成整体后再拆除临时支撑.临时支撑卸载过程较为关键,在此过程中结构受力体系会发生重大转换.为验证卸载技术的可靠性确保结构安全,以珠海仁恒滨海中心复杂高层悬挂结构为例,分别采用位移控制和支撑反力控制两种方法对其卸载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在卸载实施过程中选取关键构件的应力及关键点的竖向变形进行了跟踪监测.卸载分析与实测数据对比表明:以位移控制卸载和以支撑反力控制卸载对于刚度较大的本悬挂结构而言结果较为接近,且与实测结果总体相符;卸载完成后结构整体受力体系形成且趋于稳定.在此基础上,对悬挂结构卸载敏感性进行研究,通过对最不利支撑反力及支撑点变形进行分析,发现卸载过程中某一支撑点失效会导致其相邻支撑点反力、上部桁架的竖向变形及杆件应力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卸载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该类意外问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结构 临时支撑 卸载分析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人体舒适度的大跨度悬挂结构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徐庆阳 李爱群 +1 位作者 张志强 丁幼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9-142,共4页
大跨度悬挂结构动力特性复杂,悬挂楼板在人行荷载激励下容易产生较大振动。在研究某大跨度悬挂结构自振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大跨度悬挂结构在不同工况人行荷载激励下楼板的竖向振动,提出了在悬挂楼板上布置多组不同参数TMD(MTMD)的振动控... 大跨度悬挂结构动力特性复杂,悬挂楼板在人行荷载激励下容易产生较大振动。在研究某大跨度悬挂结构自振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大跨度悬挂结构在不同工况人行荷载激励下楼板的竖向振动,提出了在悬挂楼板上布置多组不同参数TMD(MTMD)的振动控制方法。根据大跨悬挂结构的动力特性,对减振系统的布置位置以及参数设置提出了实用的设计方法,其中各TMD的自振频率需要结合结构竖向自振频率以及人行荷载的激励频率来确定。工程实例的减振分析结果表明,设置MTMD系统并合理选取其参数后,快、慢走激励下楼板的竖向振动均可以得到较好的抑制,平均减振效果可以达到20%,从而使结构在使用时满足人体舒适度的要求。在实际工程应用前需要对实际结构进行动力特性测试来减小各种因素可能带来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悬挂结构 人行荷载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筒部分悬挂结构振动台试验及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曹万林 卢智成 +2 位作者 张建伟 常卫华 赵长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44,82,共6页
提出核心筒部分悬挂结构体系,该体系将框架-核心筒结构有多道抗震防线的优势与核心筒悬挂结构减震性能好的优势相结合:在地震反应相对较小的底部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在地震反应相对较大的上部采用核心筒悬挂结构,并采取在悬吊结构楼板... 提出核心筒部分悬挂结构体系,该体系将框架-核心筒结构有多道抗震防线的优势与核心筒悬挂结构减震性能好的优势相结合:在地震反应相对较小的底部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在地震反应相对较大的上部采用核心筒悬挂结构,并采取在悬吊结构楼板与核心筒之间设置阻尼器和设置素混凝土连接键的构造措施,实现对结构地震反应的有效控制。进行了一个8层1:10比例的核心筒部分悬挂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了结构在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的动力特性以及该结构在不同峰值加速度的El Centro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建立结构分析模型,用SAP2000程序对该结构进行了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试验及分析表明,该结构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筒 部分悬挂结构 振动控制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柔性悬挂结构体系的减振机理及其减振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春林 吕志涛 吴京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8-54,共7页
提出一种新型高层建筑半柔性悬挂减振结构体系。给出体系的结构方案,简化计算模型及多自由度体系运动方程;在时域内输入El Centro波和Taft波来阐明体系的动力特性;基于随机地震动激励采用复模态解耦与虚拟激励法相结合,推导这种体系的... 提出一种新型高层建筑半柔性悬挂减振结构体系。给出体系的结构方案,简化计算模型及多自由度体系运动方程;在时域内输入El Centro波和Taft波来阐明体系的动力特性;基于随机地震动激励采用复模态解耦与虚拟激励法相结合,推导这种体系的随机动力响应表达式;编制相应程序以主体核筒顶点位移和柔性层层间位移为控制目标,对影响结构动力响应的阻尼器刚度和阻尼系数及柔性悬挂楼段设置位置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这种体系能够较好地降低地震响应,有着较大的柔性层层间位移和较小的悬挂楼段层间位移;存在最优的阻尼器阻尼系数,能够明显减小主体核筒动力响应;阻尼器的刚度有助于控制柔性层的层间位移;悬挂楼段设置在结构上部对顶点位移的减振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悬挂结构 结构设计 柔性层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结构变形控制顺向施工新工艺 被引量:15
13
作者 武雷 郭正兴 陶礼芸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8,共3页
悬挂结构采用常规的自下而上施工程序时,必须经过柱受压的施工状态向柱受拉的设计状态转化,在江苏邮政指挥中心施工中,采用临时设置的预应力钢绞线索的预应力张拉与释放来实现受力状态转变过程中的悬挂结构变形控制新工艺。
关键词 悬挂结构 顺向施工 变形控制 钢骨 吊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通量法在预应力悬挂结构拉索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宋杰 陈鲁 +1 位作者 张其林 陈国栋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91,共6页
为了控制施工过程中悬挂结构预应力索的张拉力值,保证索力施工质量,采用磁通量法对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主桁架的拉索进行了索力检测。运用弹性工程磁学的原理,通过比较不同施工阶段索力的实测值与设计值,给出了拉索预应力损失量值和损失原... 为了控制施工过程中悬挂结构预应力索的张拉力值,保证索力施工质量,采用磁通量法对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主桁架的拉索进行了索力检测。运用弹性工程磁学的原理,通过比较不同施工阶段索力的实测值与设计值,给出了拉索预应力损失量值和损失原因,并得到了单索与群索索力的分布规律。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单索和群索在施工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预应力损失。磁通量法作为拉索张力检测的有效方法,可为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悬挂结构 磁通量法 索力 损失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群-结构耦合作用甘肃省体育馆悬挂结构振动舒适度评估及控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朱前坤 蒲兴龙 +2 位作者 惠晓丽 张琼 杜永峰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46-52,共7页
为研究大跨楼板结构在人行激励作用下的振动舒适度,以甘肃省体育馆悬挂结构为例,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在傅里叶荷载模型的基础上,将人体等效为具有刚度-质量-阻尼的单自由度体系生物力学模型,考虑定点加载、单人行走以及人群同步等工况... 为研究大跨楼板结构在人行激励作用下的振动舒适度,以甘肃省体育馆悬挂结构为例,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在傅里叶荷载模型的基础上,将人体等效为具有刚度-质量-阻尼的单自由度体系生物力学模型,考虑定点加载、单人行走以及人群同步等工况下行人-结构的耦合振动前后结构的加速度响应。以峰值加速度为指标评估该悬挂结构的振动舒适度,并分别利用单自由度TMD和3-DOF TMD对结构的过量振动进行控制,对比了单自由度TMD与3-DOF TMD减振效果。结果表明:对大跨楼板结构进行人致振动控制时,3自由度TMD对大跨楼板结构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结构 人体动力学模型 舒适度 人-结构耦合振动 振动控制 3自由度T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柔性悬挂结构体系的风振响应参数优化及阻尼控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春林 吕志涛 涂永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共7页
为分析巨型框架半柔性悬挂减振结构体系风振响应控制效果,根据体系的多自由度运动方程,采用复模态叠加法推导随机动力响应表达式;在频域内以控制巨型框架和悬挂楼段风振动力响应为目标,对阻尼器刚度、阻尼系数及悬挂楼段的位置进行分析... 为分析巨型框架半柔性悬挂减振结构体系风振响应控制效果,根据体系的多自由度运动方程,采用复模态叠加法推导随机动力响应表达式;在频域内以控制巨型框架和悬挂楼段风振动力响应为目标,对阻尼器刚度、阻尼系数及悬挂楼段的位置进行分析;在时域内将半柔性悬挂减振结构设定为优化参数,分析其在风和地震作用下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这种体系能够较好地控制结构风振响应;存在最优的阻尼器刚度和阻尼系数,能够明显减小巨型框架和悬挂楼段的风振动力响应;风振响应的优化参数也可以抑制地震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悬挂结构 风振响应 参数优化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筒悬挂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春林 吕志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1-185,共5页
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和层剪切模型,应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单段核筒悬挂减振控制结构的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时程分析评价了结构的减振性能,应用复模态叠加法对结构的响应进行了频域分析,以主体核筒顶点位移和悬挂楼面层间位移响... 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和层剪切模型,应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单段核筒悬挂减振控制结构的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时程分析评价了结构的减振性能,应用复模态叠加法对结构的响应进行了频域分析,以主体核筒顶点位移和悬挂楼面层间位移响应为优化目标,对悬挂楼面的侧移刚度、阻尼器的刚度和阻尼系数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存在最优的侧移刚度和阻尼器刚度使得核筒位移响应最小,存在较优的阻尼器阻尼系数可同时有效抑制核筒和悬挂楼面的响应,所以通过合理设置结构参数能够显著减小核筒悬挂减振结构的动力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悬挂结构 动力特性 优化分析 核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桥国培中心悬挂结构设计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建兴 包联进 +3 位作者 胡振青 谢玉昌 崔凡承 刘灿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2-47,103,共7页
为满足建筑立面和使用要求,金桥国培中心采用悬挂结构系统。悬挂结构系统由核心筒、悬挂桁架、吊柱和楼盖结构组成。结合项目特点,介绍塔楼结构选型以及悬挂系统各结构体系与布置。在核心筒中设置黏滞阻尼墙,减小主体结构承担地震作用,... 为满足建筑立面和使用要求,金桥国培中心采用悬挂结构系统。悬挂结构系统由核心筒、悬挂桁架、吊柱和楼盖结构组成。结合项目特点,介绍塔楼结构选型以及悬挂系统各结构体系与布置。在核心筒中设置黏滞阻尼墙,减小主体结构承担地震作用,作为对单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的一种有效加强措施。对悬挂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进行全面分析,验证结构性能整体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对悬挂结构的关键问题进行专项分析,包括楼板效应分析、活荷载不利分布分析、抗连续倒塌分析以及楼板振动舒适度分析等,评价局部结构受力的可靠性,并提出相应的加强措施。通过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证明悬挂结构满足抗震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桥国培中心 悬挂结构 悬挂桁架 吊柱 黏滞阻尼墙 抗连续倒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筒悬挂结构体系自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周坚 伍孝波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81,74,共8页
对高层建筑核筒式悬挂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理论与振动台试验研究。推导了相应公式,编制了计算程序Hangsys;在模拟地震振动台上通过正弦波扫描和激振器激励对结构的自振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符合较好。结果表明,核筒... 对高层建筑核筒式悬挂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理论与振动台试验研究。推导了相应公式,编制了计算程序Hangsys;在模拟地震振动台上通过正弦波扫描和激振器激励对结构的自振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符合较好。结果表明,核筒悬挂结构具有较低的自振频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抗震减灾 振动台试验 核筒悬挂结构 自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图书馆东馆悬挂结构方案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肖魁 贾水钟 +1 位作者 贾君玉 郭小农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上海图书馆东馆属于上海市重大工程,建筑设计以高大空间为主,结构具有大跨度、大悬挂、大开洞的特点。建筑主要柱网尺寸为16.8m×16.8m,结构四周的大跨外挑区域采用"多层悬挂结构",在屋顶设置双向上翻钢桁架,通过桁架端... 上海图书馆东馆属于上海市重大工程,建筑设计以高大空间为主,结构具有大跨度、大悬挂、大开洞的特点。建筑主要柱网尺寸为16.8m×16.8m,结构四周的大跨外挑区域采用"多层悬挂结构",在屋顶设置双向上翻钢桁架,通过桁架端部的吊柱来传递下方5层悬挂区的荷载。吊柱采用高强钢拉杆,拉杆长度可调节以适应施工误差。设计时需考虑悬挂结构的施工顺序、防连续倒塌、节点构造等问题,针对上述设计难点开展了专项计算分析、试验研究、健康监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图书馆东馆 悬挂结构 高强钢拉杆 节点设计 施工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