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CC模型的E-learning系统情感建模 被引量:17
1
作者 乔向杰 王志良 王万森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14-218,共5页
根据OCC模型理论,提出一种在e-learning系统中基于认知评价的学生情感识别模型。采用模糊推理方法实现学生对学习事件的期望度推理,并通过构建动态贝叶斯网络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测试和评估,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根据OCC模型理论,提出一种在e-learning系统中基于认知评价的学生情感识别模型。采用模糊推理方法实现学生对学习事件的期望度推理,并通过构建动态贝叶斯网络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测试和评估,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为构建具有情感智能的e-learning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情绪识别模型和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C 认知评价 动态贝叶斯网络 情感缺失 情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感建模的教学辅助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孟秀艳 王志良 王丽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76,共3页
设计了一个以情感交互为核心的人性化的教学辅助系统。该系统综合了情感计算、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和移动Agent技术。系统以心理学和人工心理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情感认知模型,定义了情绪空间、基本情绪和基本学习心理状态,并建立了基本情... 设计了一个以情感交互为核心的人性化的教学辅助系统。该系统综合了情感计算、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和移动Agent技术。系统以心理学和人工心理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情感认知模型,定义了情绪空间、基本情绪和基本学习心理状态,并建立了基本情绪和基本学习心理状态与情绪空间的映射关系。通过情感认知模型对识别表情的处理,得到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及状态评价值。采用基于图像处理的人脸检测、表情识别和姿态识别方法编程实现了教学辅助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理 情感建模 表情识别 姿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科学的社交媒体用户情感建模研究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晶晶 吴鹏 +1 位作者 曹琪 凌晨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CSSCI 2021年第1期59-69,共11页
通过文献调研法对基于认知科学的社交媒体用户情感建模进行综述,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发现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认知、决策、情感调节、机器学习四个方面。其中,基于认知理论的情感调节研究以及认知科学理论和机器学习技术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法对基于认知科学的社交媒体用户情感建模进行综述,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发现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认知、决策、情感调节、机器学习四个方面。其中,基于认知理论的情感调节研究以及认知科学理论和机器学习技术方法的结合是新兴的研究主题。针对当前研究存在忽视个体经验知识、神经生理机制和认知心理机制割裂、社会群体认知和个体认知不能有效整合等问题提出了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科学 情感建模 社交媒体用户 情感计算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伟国 孟庆梅 曲建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88-1393,共6页
针对情感建模难点问题,分析了目前人工情感模型建模的方法,包括OCC模型、智能体情感模型、基于模糊逻辑情感模型等,并对上述模型的应用领域进行分析,提出基于扩展有限状态机(EFSM)建立人工情感模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状态上的变量属性集... 针对情感建模难点问题,分析了目前人工情感模型建模的方法,包括OCC模型、智能体情感模型、基于模糊逻辑情感模型等,并对上述模型的应用领域进行分析,提出基于扩展有限状态机(EFSM)建立人工情感模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状态上的变量属性集合V,实现机器人情感变化与转换控制,能够实现准确的情感信息获取、描述及参数化建模,实现多特征融合的情感理论计算.实验验证了EFSM情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建模 情感表达 扩展有限状态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建模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国亮 王志良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4年第11期1-4,共4页
情感建模在和谐人机交互及情感机器人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是情感计算及人工心理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对情感建模研究现状及其相关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综述 。
关键词 情感计算 人工心理 情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建模及情感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福泉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23-26,共4页
人类情感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情感计算成为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的最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而情感建模和识别是情感计算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对情感计算、情感建模以及情感识别技术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于促进情感计算的研究... 人类情感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情感计算成为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的最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而情感建模和识别是情感计算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对情感计算、情感建模以及情感识别技术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于促进情感计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情感计算 情感建模 情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种机制的智能体情感建模方法
7
作者 张族锦 杨士颖 +1 位作者 张文俊 赵凡 《微型电脑应用》 2010年第3期18-20,69,共3页
在行为仿真中为智能体建立情感能力,能够使之表现更为逼真。在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种机制的情感模型,并建立了情感智能体,实现智能体的情感能力。仿真实验的结果,验证了此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且表明具有情感的智... 在行为仿真中为智能体建立情感能力,能够使之表现更为逼真。在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种机制的情感模型,并建立了情感智能体,实现智能体的情感能力。仿真实验的结果,验证了此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且表明具有情感的智能体,更能反映动物行为的本体和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体 情感建模 多种机制 O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ent建模的情感集成研究(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尹全军 胡记文 +2 位作者 冯磊 邓海军 黄柯棣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5152-5157,共6页
缺少个体特色的agent在行为模式上往往比较"呆板",而且其行为可以被预测,导致系统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降低。情感是能够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在人类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构建行为更为真实的agent,提出了一种将情感产生机... 缺少个体特色的agent在行为模式上往往比较"呆板",而且其行为可以被预测,导致系统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降低。情感是能够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在人类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构建行为更为真实的agent,提出了一种将情感产生机制嵌入到一个成熟的agent体系结构中的方法,依照该方法构建的agent以Soar为基础实现推理和决策,以基于OCC模型的情感模块实现agent情感的生成与更新。同时,文章认为agent的情感状态受其个性、情感历史以及外部刺激决定,并给出了agent情感产生模型,同时分析了情感对agent决策过程的影响机理。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仿真实例,验证了基于该框架建立的agent情感和决策的相互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建模 人工智能 行为 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格特质的表情—情感映射建模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永娜 王利绒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2-97,共6页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情感对其认知有显著影响,研究学习者情感的变化对于提升其认知水平具有重要价值。目前,情感识别研究大都利用表情识别结果进行判断,但具有相同表情的学习者在内心情感方面可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故仅通过表情进行情...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情感对其认知有显著影响,研究学习者情感的变化对于提升其认知水平具有重要价值。目前,情感识别研究大都利用表情识别结果进行判断,但具有相同表情的学习者在内心情感方面可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故仅通过表情进行情感干预会存在一定问题。基于此,文章针对不同人格学习者,研究了人格特质对情感的影响;针对表情与情感的本质区别,设计了基于人格特质的表情—情感映射建模及其算法。在此基础上,文章设计了包含表情识别和情感识别两个模块的表情—情感映射,并设计了表情—情感映射流程,分析了学习者的情感识别结果。基于人格特质的表情—情感映射建模能有效实现情感识别,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机交互中的一项核心技术,有利于推动计算机辅助教育、自然人机交互、情感机器人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建模 情感识别 表情识别 “大五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D模型的内饰色彩情感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程 王瑞琪 阳巧 《设计》 2024年第8期122-125,共4页
从情感角度,探究座舱内饰色彩的评价方法,为内饰的色彩设计提供一种高效的情感测量工具。根据HSV色彩体系制作内饰颜色样本,借助眼动实验和PAD情感量表得出被测试者对汽车内饰的情绪状态,分析眼动指标、内饰色彩属性与情绪维度的相互映... 从情感角度,探究座舱内饰色彩的评价方法,为内饰的色彩设计提供一种高效的情感测量工具。根据HSV色彩体系制作内饰颜色样本,借助眼动实验和PAD情感量表得出被测试者对汽车内饰的情绪状态,分析眼动指标、内饰色彩属性与情绪维度的相互映射关系,提出座舱内饰色彩设计原则,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得到眼动指标、情绪维度与色彩属性之间的PLS模型和座舱内饰色彩设计原则。该模型可用于座舱内饰色彩的情感体验预测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情感 眼动追踪 内饰色彩 情感评价 情感建模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进化神经网络的玩家情感定量建模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小玲 梁晖 +1 位作者 段云飞 唐宁九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18-3320,3330,共4页
玩家建模是游戏设计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国外学者已经提出了基于统计学的建模方式,但是这类方法需要主观构建数学模型,缺乏客观性。提出一种基于进化神经网络的定量建模方法,构建从游戏数据到玩家情感偏好之间的非线性模型。实验... 玩家建模是游戏设计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国外学者已经提出了基于统计学的建模方式,但是这类方法需要主观构建数学模型,缺乏客观性。提出一种基于进化神经网络的定量建模方法,构建从游戏数据到玩家情感偏好之间的非线性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建模型具有客观、高效的特点,并且具有较高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选择 偏好学习 进化神经网络 玩家情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计算数学模型的研究初探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志良 解仑 董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33-34,167,共3页
针对计算机如何进行情感计算, 提出一种情感空间的概率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通过构造状态的概率转移矩阵,得到每个情感状态的概率分布,从而计算出情感的熵值。情感的熵值,表达出所构造的情感的细腻程度。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 针对计算机如何进行情感计算, 提出一种情感空间的概率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通过构造状态的概率转移矩阵,得到每个情感状态的概率分布,从而计算出情感的熵值。情感的熵值,表达出所构造的情感的细腻程度。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情感模型是符合人类情感规律的——不确定性同时又具有统计规律。最后通过不同参数的仿真,说明此模型可以产生不同的情感活动, 为情感机器人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情感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建模 情感计算 情感 人工心理 计算机仿真 概率转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的情感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孟秀艳 王志良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8-182,共5页
如何赋予机器情感智力以实现和谐自然的人机交互是人工情感研究的核心内容,其中情感建模是研究重点和难点。基于心理学的基本情绪论和人格特质论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情感模型。在模型中首先定义了情绪空间、心境空间和个性空间,确定了心境... 如何赋予机器情感智力以实现和谐自然的人机交互是人工情感研究的核心内容,其中情感建模是研究重点和难点。基于心理学的基本情绪论和人格特质论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情感模型。在模型中首先定义了情绪空间、心境空间和个性空间,确定了心境、个性对情绪的影响关系矩阵;其次采用非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来模拟人类情感状态的变化;最后对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体现了人类情绪的非线性特点,符合人类情感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情感 情感建模 状态空间 基本情绪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融入态度的人工情感层次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庆吉 赵昂 董慧芬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6-661,共6页
服务机器人应具有人类的情感变化规律,并且在人机交互中最大限度的接近人与人的交互效果。提出一种更具人性化的融入态度的人工情感层次模型—AME模型,确定一种基于OCC认知评价模型和PAD情感空间的情绪刺激生成机制,引入了"心情基... 服务机器人应具有人类的情感变化规律,并且在人机交互中最大限度的接近人与人的交互效果。提出一种更具人性化的融入态度的人工情感层次模型—AME模型,确定一种基于OCC认知评价模型和PAD情感空间的情绪刺激生成机制,引入了"心情基线"的概念研究态度与心情和情绪的相互作用。把机器人与人交互的态度融入情感模型中,使完成服务任务的过程更具人性化。以"福牛"机器人为实验平台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计算 人机交互 情感建模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感计算的虚拟教师模型设计与应用优势 被引量:22
15
作者 朱珂 张思妍 刘濛雨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85,共8页
虚拟教师可以模拟真实教师的教学功能,在虚拟教学情境下辅助教学。目前,虚拟教师的研究多集中于知识内容的交互,而情感交互领域的研究成果尚不丰富。文章在利用情感计算技术对学习者情感进行识别、分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真实环境中的... 虚拟教师可以模拟真实教师的教学功能,在虚拟教学情境下辅助教学。目前,虚拟教师的研究多集中于知识内容的交互,而情感交互领域的研究成果尚不丰富。文章在利用情感计算技术对学习者情感进行识别、分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真实环境中的教师特点,分析虚拟教师的情感表现,从面部表情、肢体姿势、声音、言语四方面设计虚拟教师行为表达模式,构建具有丰富情感表达的虚拟教师形象,制定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从而与学习者进行有效的情感交互。文章结合应用案例讨论基于情感计算的虚拟教师的应用优势与价值,以期为虚拟教师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计算 虚拟教师 情感建模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线性模糊情感模型的研究与仿真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秀艳 王志良 +1 位作者 许鸣珠 张霞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6232-6238,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基本情绪理论和模糊理论的非线性情感模型来实现人机情感交流。在模型中给出了情绪、心境和个性的心理学概念的模糊数学定义,采用非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来描述情绪和心境的变化过程,方程模拟了人类情感变化中刺激、心... 提出了一种基于基本情绪理论和模糊理论的非线性情感模型来实现人机情感交流。在模型中给出了情绪、心境和个性的心理学概念的模糊数学定义,采用非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来描述情绪和心境的变化过程,方程模拟了人类情感变化中刺激、心境和个性对情绪的影响。仿真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的模拟了人类情感变化过程,体现了人类情绪的模糊性和非线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情感 情感建模 糊集 基本情绪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网络的情感模拟
17
作者 蔡素梅 梅登华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202-204,共3页
情感很难用普通数学模型来描述,模糊性是情感反应的特点之一。目前关于情感建模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方面,涉及具体如何应用的研究很少。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关于情感的模型,然后针对人与人之间好的或者不良的情绪会相互感染,从而一个人的... 情感很难用普通数学模型来描述,模糊性是情感反应的特点之一。目前关于情感建模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方面,涉及具体如何应用的研究很少。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关于情感的模型,然后针对人与人之间好的或者不良的情绪会相互感染,从而一个人的情绪会对另外一个人的情绪产生影响这一特点进行了研究。由于BP神经网络具有优良的非线性逼近能力,故应用BP网络对情绪会相互影响这一情形进行了模拟,最后经实验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情感 情感建模 BP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文本情感分析的个性化学习模式
18
作者 白杨 《现代盐化工》 2018年第3期149-150,共2页
个性化学习模式是在线教学网络的主要特色之一。本文针对在线教学网络中学习者以自主学习为主,长时间处于孤立的学习状态而缺乏情感支持的不足,提出融合文本情感分析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在对文本情感分析内容和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围... 个性化学习模式是在线教学网络的主要特色之一。本文针对在线教学网络中学习者以自主学习为主,长时间处于孤立的学习状态而缺乏情感支持的不足,提出融合文本情感分析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在对文本情感分析内容和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着个性化学习模型的构建,重点研究了文本分词、情感建模、学习系统、个性化服务4个方面的内容。该模型为学习者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提供了情感帮助和支持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学习 文本情感分析 情感建模 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情感LPC系数的研究
19
作者 陈明义 许玲玲 陈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701-3706,共6页
针对当前缺乏语音情感特征的发声模型研究的具体现状,通过探索情感特征与线性预测编码(LPC)系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建立LPC系数情感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在中科院情感语音库的基础上分别建立高兴、愤怒、悲伤及中性4种情感数据库;通过... 针对当前缺乏语音情感特征的发声模型研究的具体现状,通过探索情感特征与线性预测编码(LPC)系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建立LPC系数情感模型的新方法。该方法在中科院情感语音库的基础上分别建立高兴、愤怒、悲伤及中性4种情感数据库;通过采用不同情感语音的LPC特征矢量,结合动态时间规整技术(DTW)、期望最大化算法(EM)和最小均方误差准则(MMSE)对高斯混合模型进行训练和参数估计,最终获得高兴、愤怒、悲伤这3种情感对中性语音的LPC系数映射规则函数,完成对情感LPC系数的建模。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情感模型有效表征了不同情感对LPC系数的影响;该方法为情感语音合成、识别等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语音 LPC系数 高斯混合 E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职高学生在线学习情感模型
20
作者 李洁婷 陈学工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92-95,共4页
随着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心理学、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网络进行在线教育的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绝大多数职高学生因为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方法不当、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等原因,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心理学、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网络进行在线教育的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绝大多数职高学生因为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方法不当、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等原因,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针对这一原因,在前人研究的情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引入非认知因素,如学习个体的个性特征、外界刺激等,及时对学生在线学习中情感的变化做出相关的反应,使职高学生在线学习时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习 情感建模 情感分类 非认知因素 多层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