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交焦虑发展的影响:情绪社会化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谢雨怡 石娟 钟国龙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4-115,共12页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交焦虑关系及其中的影响机制——幼儿情绪社会化的中介作用,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社交恐惧量表及3~6岁幼儿情绪社会化量表对296名幼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幼儿社交焦虑在父母学历上差异显著;在父...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交焦虑关系及其中的影响机制——幼儿情绪社会化的中介作用,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社交恐惧量表及3~6岁幼儿情绪社会化量表对296名幼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幼儿社交焦虑在父母学历上差异显著;在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中,溺爱性、不一致性维度在父母角色上差异显著,专制性维度在父母学历上差异显著。父母教养方式中民主性维度与幼儿社交焦虑呈负相关,与情绪社会化呈正相关;溺爱性、专制性、不一致性、放任性维度与幼儿社交焦虑皆呈正相关,与情绪社会化皆呈负相关;情绪社会化和幼儿社交焦虑呈负相关。情绪社会化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交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交焦虑具有密切关联,情绪社会化在该关联中起重要作用;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降低幼儿社交焦虑可能,而消极的教养方式则会增加幼儿社交焦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社交焦虑 幼儿教育 情绪社会化 家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情绪社会化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自我同情和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珊明 卓尔琇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747-1753,共7页
目的:探讨父母情绪社会化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以及自我同情和认知重评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父母情绪社会化量表中文版、自我同情量表、情绪调节问卷以及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对7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父母支持性情绪策略... 目的:探讨父母情绪社会化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以及自我同情和认知重评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父母情绪社会化量表中文版、自我同情量表、情绪调节问卷以及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对7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父母支持性情绪策略与大学生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48,P<0.01);父母非支持性情绪策略与大学生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52,P<0.01)。父母情绪社会化对抑郁的直接效应显著,父母支持性情绪策略显著负向预测抑郁,效应值为-0.13,父母非支持性情绪策略显著正向预测抑郁,效应值为0.23;自我同情和认知重评分别在父母情绪社会化(支持性策略、非支持性策略)和抑郁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链式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3、0.02。结论:父母情绪社会化不仅能直接影响大学生抑郁情绪,还能通过自我同情和认知重评间接作用于大学生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情绪社会化 大学生抑郁 自我同情 认知重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神经科学视角下的情绪社会化
3
作者 尹宏亮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3期362-368,共7页
情绪社会化是指个体凭借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和感受能力,主动参与人际沟通,与他人建立社会联系,从而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人类的基本情绪系统由以母婴关系为代表的早期经验决定,其中,文化环境通过影响父母的抚养方式进一步影响孩子的自... 情绪社会化是指个体凭借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和感受能力,主动参与人际沟通,与他人建立社会联系,从而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人类的基本情绪系统由以母婴关系为代表的早期经验决定,其中,文化环境通过影响父母的抚养方式进一步影响孩子的自我认识,并最终表现为情绪社会化过程的差异,这具体体现为情绪体验、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等方面的不同。以社会群体视角来看,个人的情绪体验可借助社会共享转化为群体的共享性经验,最终成为一个群体的共同知识表征。此外,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个人的积极情绪会扩展其注意和思维–行动倾向,这种拓展帮助个体建构持久性的心理资源,从而促进个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社会化 情感神经科学理论 扩展–建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通市1008名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飞英 倪钰飞 +2 位作者 倪勇 陈婧 胡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4-736,共3页
目的研究1~3岁男童与女童情绪社会化发展的性别差异。方法利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南通市1008名幼儿,其中男童571名,女童437名。采用中国幼儿情绪性及社会性发展量表(CITSEA)分析男童与女童的情绪社会化发展状况。结果男童与女童在CI... 目的研究1~3岁男童与女童情绪社会化发展的性别差异。方法利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南通市1008名幼儿,其中男童571名,女童437名。采用中国幼儿情绪性及社会性发展量表(CITSEA)分析男童与女童的情绪社会化发展状况。结果男童与女童在CITSEA中外显行为域、能力域得分有显著性差异(t〉2.136,P〈0.05),在内隐行为域和失调域得分无显著性差异(t〈1.172,P〉0.05)。结论幼儿的情绪社会化发展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情绪社会化 性别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子情绪谈话与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发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陆芳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4-52,共9页
儿童良好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离不开父母适宜的养育行为,亲子情绪谈话是一种通过言语输入实施的父母养育行为,它能较好地预测儿童在情绪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个体差异。目前研究者主要从父母提及情绪名称、解释情绪的因果关系、讨论消... 儿童良好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离不开父母适宜的养育行为,亲子情绪谈话是一种通过言语输入实施的父母养育行为,它能较好地预测儿童在情绪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个体差异。目前研究者主要从父母提及情绪名称、解释情绪的因果关系、讨论消极情绪、谈论幼儿过去的情绪体验以及不同谈话方式等方面,探讨了亲子情绪谈话与儿童情绪社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未来研究可以从关注儿童个人化意义建构的程度、细分不同性质和种类的情绪等角度进一步探索情绪谈话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帮助父母开展高质量的亲子情绪对话和交流互动,促进儿童情绪社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谈话 情绪能力 情绪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音乐游戏对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飞英 倪钰飞 +2 位作者 倪勇 江琤琤 胡鹏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8年第5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音乐游戏对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就诊,采用中国幼儿情绪性及社会性发展量表(CITSEA)评估,随机选择36例情绪社会化发展异常的幼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音乐游戏治疗。3月后再次评估幼儿... 目的探讨音乐游戏对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就诊,采用中国幼儿情绪性及社会性发展量表(CITSEA)评估,随机选择36例情绪社会化发展异常的幼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音乐游戏治疗。3月后再次评估幼儿情绪性及社会性发展状况。结果实施音乐游戏治疗后,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内隐行为域上指标改善最明显(t=-0.283,P<0.05),在活动度/冲动性、焦虑等维度上改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幼儿在音乐游戏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和享受,音乐游戏对促进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游戏 幼儿 情绪社会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延迟满足行为干预对幼儿情绪社会化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飞英 倪钰飞 +2 位作者 江琤琤 刘维韦 胡鹏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6年第2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延迟满足行为干预对幼儿情绪社会化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幼儿,对其运用《幼儿社会情绪评价量表》评估。选取45例情绪社会化发育异常的为实验组,45例情绪社会化发育正常的为对照组,观察对幼儿经过... 目的探讨延迟满足行为干预对幼儿情绪社会化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幼儿,对其运用《幼儿社会情绪评价量表》评估。选取45例情绪社会化发育异常的为实验组,45例情绪社会化发育正常的为对照组,观察对幼儿经过延迟满足行为训练干预后,幼儿情绪社会化发育情况。结果延迟满足行为干预前,实验组在活动度/冲动性、攻击性/反抗性、同伴攻击、忧郁退缩、焦虑、恐惧、对新事物的退缩、睡眠、负性情绪、饮食、依从性、模仿游戏、掌握动机等13个维度上发育落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满足行为干预后,实验组除了活动度/冲动性、恐惧、睡眠、依从性4个维度的发育仍落后于对照组外,其余维度的发育均转为正常,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探讨延迟满足行为干预对幼儿情绪社会化发育的影响,对情绪社会化发育异常的幼儿采取合适的行为干预,促进幼儿认知和社会情绪的良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满足 行为干预 情绪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绘本阅读与幼儿情绪社会化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覃丽 《广西教育》 2019年第21期154-155,共2页
本文针对学龄前阶段幼儿情绪起伏大、情绪表达能力欠佳、消极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问题,基于幼儿情绪社会化直接影响幼儿个性、认知、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论述以情绪绘本为媒介,引导幼儿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提问、角... 本文针对学龄前阶段幼儿情绪起伏大、情绪表达能力欠佳、消极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问题,基于幼儿情绪社会化直接影响幼儿个性、认知、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论述以情绪绘本为媒介,引导幼儿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提问、角色扮演、讨论等多种途径深入理解情绪、掌握丰富的情绪词汇,并运用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表达情绪、掌握消极情绪的积极处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情绪绘本 情绪社会化 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主题类绘本阅读促进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覃丽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9年第5期45-48,共4页
幼儿情绪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对其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身心健康、道德及认知等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一般而言,幼儿情绪外显,情绪起伏大,由于情绪调节能力较差,常以发脾气、哭闹等方式直接表达情绪。成人可以以情绪主题类绘本为媒介... 幼儿情绪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对其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身心健康、道德及认知等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一般而言,幼儿情绪外显,情绪起伏大,由于情绪调节能力较差,常以发脾气、哭闹等方式直接表达情绪。成人可以以情绪主题类绘本为媒介,引导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理解他人情绪,并尝试用较为丰富的情绪词汇准确而恰当地表达自身情绪,同时尽可能多地运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加强道德习得和发展,更好地促进自身情绪社会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情绪主题类绘本 情绪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情绪社会化行为与青少年同伴社交技能的关系:教养方式的调节作用
10
作者 唐鑫 梁宗保 +2 位作者 邓慧华 叶明 陆祖宏 《心理学进展》 2012年第3期141-148,共8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父母情绪社会化行为对青少年同伴社交技能的独特贡献及父母教养方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 在控制了教养方式之后,母亲情绪教导能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同伴社交技能,表明母亲情绪社会化行为对青少年同伴社交... 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父母情绪社会化行为对青少年同伴社交技能的独特贡献及父母教养方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 在控制了教养方式之后,母亲情绪教导能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同伴社交技能,表明母亲情绪社会化行为对青少年同伴社交技能有独特贡献。父亲情绪社会化行为对青少年同伴社交技能的预测不显著,说明其在同伴社交技能上不存在独特贡献。2) 父亲温暖支持、自主鼓励调节了父亲情绪谈论、情绪教导与青少年同伴社交技能之间的关系,但母亲教养方式对其情绪社会化行为与青少年同伴社交技能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情绪社会化行为 教养方式 调节作用 青少年 同伴社交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11
作者 熊文琴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8年第17期171-171,共1页
儿童情绪社会化一直以来都是情绪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人们对儿童情绪社会化重要性的认识已较为深入,并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发展,但是对儿童情绪社会化心理机制的研究仍然缺乏。本文通过对儿童情绪社会化心理机制的... 儿童情绪社会化一直以来都是情绪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人们对儿童情绪社会化重要性的认识已较为深入,并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发展,但是对儿童情绪社会化心理机制的研究仍然缺乏。本文通过对儿童情绪社会化心理机制的分析,提出儿童情绪社会化心理机制主要包括角色引导、社会比较和社会学习三个机制,以期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社会化 角色引导 社会比较 社会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情绪社会化的发展及辅导策略
12
作者 张宇 王乃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第29期67-70,共4页
小学生的情绪社会化是小学生按照社会的期待和要求进行情绪识别、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的过程。本文探究了小学生情绪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并探讨了言语能力、同伴交往和同伴接纳、成人情绪情境、父母人格特质和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小学... 小学生的情绪社会化是小学生按照社会的期待和要求进行情绪识别、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的过程。本文探究了小学生情绪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并探讨了言语能力、同伴交往和同伴接纳、成人情绪情境、父母人格特质和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小学生情绪社会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四种辅导策略以促进小学生情绪社会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社会化 同伴交往 辅导策略 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儿童情绪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13
作者 熊文琴 《今日科苑》 2008年第22期226-226,共1页
儿童情绪社会化一直以来都是情绪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儿童情绪社会化不仅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儿童其他方面社会化发展的积极影响因素。本文从社会化要求的角度来分析情绪社会化的主要内容,认为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内容主要... 儿童情绪社会化一直以来都是情绪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儿童情绪社会化不仅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儿童其他方面社会化发展的积极影响因素。本文从社会化要求的角度来分析情绪社会化的主要内容,认为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情绪理解、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三个方面的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社会化 情绪表达 情绪理解 情绪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情绪社会化与儿童问题行为:性别与气质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在田 胡蝶 +2 位作者 赵秀玲 杨秀丽 周婷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35-1841,共7页
目的:探索父母情绪社会化行为与幼儿内化问题的关系,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以及儿童性别、气质的调节作用。方法:对273名学龄前幼儿的主要抚养者进行问卷调查,测量父母情绪社会化行为、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儿童内化问题行为、儿童... 目的:探索父母情绪社会化行为与幼儿内化问题的关系,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以及儿童性别、气质的调节作用。方法:对273名学龄前幼儿的主要抚养者进行问卷调查,测量父母情绪社会化行为、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儿童内化问题行为、儿童负性情绪性。结果:(1)父母痛苦反应(r=0.30,P<0.001)与惩罚反应(r=0.25,P<0.001)均正向预测儿童内化问题行为,并经由儿童负性情绪调节困难中介;其他情绪社会化行为与儿童问题内化行为无关(P>0.05);(2)儿童性别(β=-0.29,P=0.010)、气质(β=0.36,P=0.022)及二者交互项(β=-0.25,P=0.014)均可调节父母痛苦反应与儿童负性情绪调节困难的关系。负性情绪性较高的男生受父母痛苦反应的消极影响最大。结论:儿童情绪调节中介了父母非支持性情绪社会化行为对幼儿内化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负性情绪性较高的男生受父母痛苦反应的消极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情绪社会化 儿童情绪调节 内化问题行为 性别 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子关系中幼儿情绪社会化培养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明英 李冉冉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95-96,共2页
亲子关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关系,亲子关系在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情绪社会化的发展关系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的顺利发展,是儿童适应社会生活、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情绪社会化的发展包括依恋的发展和情绪能... 亲子关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关系,亲子关系在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情绪社会化的发展关系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的顺利发展,是儿童适应社会生活、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情绪社会化的发展包括依恋的发展和情绪能力的增长,因此,在亲子关系的幼儿情绪社会化培养中,首先要营造安全、接纳、尊重的爱的环境,以培养幼儿安全性依恋,其次家长要从情绪理解、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三个方面加强对幼儿情绪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亲子教育 情绪社会化 依恋 情绪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礼貌原则相对性的情绪社会化理据
16
作者 张振达 张立敏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5-70,共6页
礼貌现象和礼貌原则是具有相对性的,一方面体现在礼貌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产生;另一方面,礼貌与非礼貌之间由于具体语境的介入存在表层礼貌与深层礼貌的区别。本文从情绪心理和社会心理的角度对礼貌的相对性进行分析,尝试找出产生... 礼貌现象和礼貌原则是具有相对性的,一方面体现在礼貌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产生;另一方面,礼貌与非礼貌之间由于具体语境的介入存在表层礼貌与深层礼貌的区别。本文从情绪心理和社会心理的角度对礼貌的相对性进行分析,尝试找出产生礼貌相对性的社会心理和情绪方面的理据,并对礼貌原则在情绪社会化、表达方式社会化中的位置进行界定,认为情绪社会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礼貌在特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中是如何被习得并渗透至表达方式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貌 礼貌相对性 礼貌原则 情绪 情绪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育机构在促进婴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以5R的养教准则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丽芸 高源 张文鹏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 2020年第12期8-11,共4页
2019年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的出台对我国新时代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没有迎来生育的高峰,相反,人们的生育意愿持续低迷。... 2019年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的出台对我国新时代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没有迎来生育的高峰,相反,人们的生育意愿持续低迷。对儿童父母进行的调查表明:“有生育二孩意愿的仅为20.5%,不想生育二孩的比例高达53.3%。”[1]人们生育意愿低迷和托育服务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高达86.5%的家庭将‘没人照管’列为生育二孩的最大困难”,人们担心婴幼儿无处可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意愿 全面二孩 婴幼儿 儿童父母 情绪社会化 国务院办公厅 照护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园社区互动促进小班幼儿情绪社会化的研究
18
作者 李小华 《商情》 2013年第49期114-115,共2页
幼儿情绪社会化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幼儿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蕴涵社会意义的情绪发展过程。幼儿情绪社会化的顺利实现,不仅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还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幼儿德、智、体、关全面发展。基于此点... 幼儿情绪社会化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幼儿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蕴涵社会意义的情绪发展过程。幼儿情绪社会化的顺利实现,不仅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还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幼儿德、智、体、关全面发展。基于此点,在分析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的基础上,就家园社区互动促进小班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园社区合作 小班幼儿 情绪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教师的情绪社会化:内涵、测量及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常碧如 《幼儿教育》 2024年第21期63-68,共6页
作为幼儿的重要社交者,幼儿园教师的情绪社会化是影响幼儿情绪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国外相关研究进展,围绕幼儿园教师情绪社会化的内涵以及测量评估方式展开论述。基于此,研究者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幼儿情绪 幼儿园教师 情绪社会化
原文传递
早期发展科学干预对1~3岁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飞英 倪钰飞 +1 位作者 倪勇 江琤琤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1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发展科学干预对1~3岁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该院儿保科就诊的186例情绪社会化发育异常的1~3岁幼儿及主要抚养人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个体化、系统化的早期发展科学干预训练。3个月后... 目的探讨早期发展科学干预对1~3岁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该院儿保科就诊的186例情绪社会化发育异常的1~3岁幼儿及主要抚养人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个体化、系统化的早期发展科学干预训练。3个月后采用中国幼儿情绪性及社会性发展量表(CITSEA)再次评估幼儿情绪性及社会性发展状况。结果实施早期发展科学干预训练1年后,186例情绪社会化发展异常的幼儿在外隐行为域、内隐行为域、能力域结果改善明显(P<0. 05);尤其在活动度/冲动性、模仿/游戏等维度上指标改善明显(P<0. 05)。结论总结一套完整的早期发展科学干预模式,探讨其对1~3岁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效果,维持一个良好的早期发展科学干预环境,对于幼儿的性格形成、智力发展、情绪表现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发展科学干预 幼儿 情绪社会化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