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支持与大学适应的纵向关系: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意向性自我调节的作用
1
作者 廖友国 陈建文 +1 位作者 刘艳 陈奕荣 《心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6,共11页
采用持续一个学期3个时间点的追踪研究,基于4668名大一新生的问卷数据,探讨社会支持与大学适应的纵向关系及其内在机制。结果显示:(1)社会支持显著正向预测大学适应;(2)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两者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意向性自我调... 采用持续一个学期3个时间点的追踪研究,基于4668名大一新生的问卷数据,探讨社会支持与大学适应的纵向关系及其内在机制。结果显示:(1)社会支持显著正向预测大学适应;(2)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两者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意向性自我调节可以调节该中介模型的前后两半路径,增强社会支持对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对大学适应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社会支持与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的关系,对大学适应的教育促进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适应 社会支持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 意向性自我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方式对初、高中学生行为改善意向的影响:师生关系亲密度的作用
2
作者 程亚华 闫琳 张锋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本研究探讨了批评方式对初、高中学生师生关系亲密度和行为改善意向的影响,并检验了师生关系亲密度在批评方式影响行为改善意向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相对于结果性批评:(1)过程性批评和特质性批评均可降低初中生对师生关系亲密度的知觉,... 本研究探讨了批评方式对初、高中学生师生关系亲密度和行为改善意向的影响,并检验了师生关系亲密度在批评方式影响行为改善意向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相对于结果性批评:(1)过程性批评和特质性批评均可降低初中生对师生关系亲密度的知觉,并进而削弱其行为改善意向;(2)过程性批评可提升高中生对师生关系亲密度的知觉,并进而增强其行为改善意向,但特质性批评可降低高中生对师生关系亲密度的知觉,并进而削弱其行为改善意向。这些发现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批评方式影响学生成长的心理机制,而且对寻求针对不同学段学生不良行为的批评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方式 师生关系亲密度 行为改善意向 初中学生 高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类人之间的道德前景——从意向性看人工智能的伦理之“锚”
3
作者 田海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1,179,共15页
人工智能演进开启了人与类人互成镜像的“类人世代”。AI类人(Agents)在其“锚定”的社会、理性、价值、德性存在中以“伦理物形式”呈现。基于计算主义对AI“伦理之锚”的阐释遭遇“具身主义”批评。“具身哲学”认为计算主义的AI类人... 人工智能演进开启了人与类人互成镜像的“类人世代”。AI类人(Agents)在其“锚定”的社会、理性、价值、德性存在中以“伦理物形式”呈现。基于计算主义对AI“伦理之锚”的阐释遭遇“具身主义”批评。“具身哲学”认为计算主义的AI类人不可避免地掉入“离身心智”“道德机器”“行而上学”的类人陷阱。按照“意向性差异”的一般阐述,“机器意向性”与“蝙蝠的意向性”的比较可为“类人”的伦理之“锚”做出说明。机器意向性呈现出的四重紧张关系,表征了AI类人因“主体性欠缺”而无法最终越出其初始用具形态的阈限,因而隐蔽着一种“新奴隶制设置”。人机共生意向性作为机器伦理的底层架构以“自身意识逃逸”为技术进路,然而这实际上预设了“自身意识”返回自身且面向自己本身的反思的重要性。反思性带来的不安或忧性,是机器意向性无法穿越的“伦理剩余物屏障”。澄清“类人陷阱”“新奴隶制设置”“自身意识逃逸”造成的不安,有助于破除AI伦理学探究中出现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类人(行动者) 意向 伦理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意向研究——基于SEM和fsQCA方法
4
作者 宋艳辉 闵德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72,共13页
文章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整合沉浸理论和感知趣味理论建立元宇宙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用户使用行为意向的前因条件和影响路径。... 文章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整合沉浸理论和感知趣味理论建立元宇宙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用户使用行为意向的前因条件和影响路径。SEM结果显示,信息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氛围显著正向影响沉浸体验,沉浸体验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信息质量、沉浸体验和感知易用性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沉浸体验、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趣味性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意向,感知风险显著负向影响行为意向,沉浸体验在服务质量、环境氛围与行为意向之间发挥中介作用。fsQCA结果显示,5类模式可触发元宇宙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意向,其中沉浸体验、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3个变量发挥关键作用。据此,提出增强元宇宙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意向的建议,即改善服务质量和环境氛围,提高用户沉浸体验;提升信息质量,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以人为本,切实提升用户感知;多措并举,降低用户感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图书馆 用户行为意向 结构方程模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向性牙再植治疗磨牙难治性根尖周炎16例的护理
5
作者 华燕 王蒙丽 +1 位作者 洪飞若 杨艳丽 《护理与康复》 2025年第3期73-74,78,共3页
总结16例磨牙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行意向性牙再植治疗术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微创拔牙的特殊性护理、离体牙体外操作的护理、离体牙再植与固定的护理,重点落实手术过程中的无菌制度、密切配合及控制再植时间,术后须予... 总结16例磨牙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行意向性牙再植治疗术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微创拔牙的特殊性护理、离体牙体外操作的护理、离体牙再植与固定的护理,重点落实手术过程中的无菌制度、密切配合及控制再植时间,术后须予针对性健康宣教及延续性护理。经过治疗与护理,16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12个月复查,患者主诉患牙部位无疼痛、无咬物不适等症状,根尖周的骨吸收情况及硬骨板的连续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根尖周炎 意向性牙再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景区无人驾驶公交车使用意向研究
6
作者 姚盛辉 谢丽芬 李志成 《无线互联科技》 2025年第4期100-104,共5页
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人们对无人驾驶汽车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理解还不够全面,特别是针对旅游景区运营的无人驾驶汽车。文章根据技术接受模型,结合前期研究成果,针对旅游景区无人驾驶汽车的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展开研究... 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人们对无人驾驶汽车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理解还不够全面,特别是针对旅游景区运营的无人驾驶汽车。文章根据技术接受模型,结合前期研究成果,针对旅游景区无人驾驶汽车的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有效问卷455份,应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感知安全性、感知功能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都能对行为意向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作用方式不一样。感知功能性通过感知有用性对行为意向产生间接影响,而感知安全性和感知易用性可以直接或间接对行为意向产生影响,感知有用性在感知功能性、感知安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接受模型 无人驾驶公交车 使用意向 感知安全性 感知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
7
作者 严昌莉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228-230,共3页
我国高职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的问题比较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可以帮助其解决就业上的问题,也能为社会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带动当地经济更好发展。本文就以高职大学生创业意向为探究重点,阐述高职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提出影响高职... 我国高职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的问题比较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可以帮助其解决就业上的问题,也能为社会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带动当地经济更好发展。本文就以高职大学生创业意向为探究重点,阐述高职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提出影响高职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相关因素,并从顶层设计、加强教育、组织活动等多个方面,提出提升高职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相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创业意向 影响因素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患者就诊体验对就医行为意向的影响及关系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
8
作者 缪清清 唐卫卫 +4 位作者 宁莉燕 陈向凡 曹欣 高月霞 卢红建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5,68,共5页
目的:探索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患者的就诊体验与就医行为意向间的关系及医师信任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南通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583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初级卫生保健质量评价工具(PCAT)、维克... 目的:探索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患者的就诊体验与就医行为意向间的关系及医师信任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南通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583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初级卫生保健质量评价工具(PCAT)、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C-WFPTS)和就医行为意向量表对主要研究变量开展横断面调查。利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利用AMOS 24.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分析。结果:就诊体验得分为21.05±3.04分,医师信任得分为41.50±5.29分,就医行为意向得分为20.11±3.38分;各变量之间显著相关(P<0.01);医师信任在就诊体验和就医行为意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重视患者的就诊体验,提高医患间信任水平,从而提升患者的就医行为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患者 就诊体验 医师信任 就医行为意向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打工人到创业者:团队角色对员工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田新民 时雨深 路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8,共15页
近年来,离职创业现象的普及引发新的创业问题:个体在职期间的经历如何预测其创业意向?本研究整合印记理论与团队角色理论,关注工作团队中承担鞭策者和执行者两类角色如何影响员工的创业意向,并探讨跨界行为的中介作用及工作满意度的调... 近年来,离职创业现象的普及引发新的创业问题:个体在职期间的经历如何预测其创业意向?本研究整合印记理论与团队角色理论,关注工作团队中承担鞭策者和执行者两类角色如何影响员工的创业意向,并探讨跨界行为的中介作用及工作满意度的调节作用。基于长三角地区191名员工及其共事的994名团队成员的配套数据发现:鞭策者和执行者角色通过影响员工的跨界行为影响其创业意向,而内、外在工作满意度在两类团队角色对创业意向的作用过程中发挥不同的调节作用。当外在工作满意度高时,鞭策者角色与跨界行为的正向关系被减弱;而当内在工作满意度高时,执行者角色对员工跨界行为的负面影响被减弱。研究成果将有益于创业管理理论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角色 创业意向 跨界行为 内在工作满意度 外在工作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师范生返乡助力乡村教育意向调查研究
10
作者 郑艳芳 刘会娟 王丽 《衡水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师范生返乡助力乡村教育是解决乡村师资结构性短缺的有效途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省师范生返乡助力乡村教育意向进行调查,并运用差异性检验、相关性分析及其他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数据。研究发现,造成师范生返乡助力乡村教育意向... 师范生返乡助力乡村教育是解决乡村师资结构性短缺的有效途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省师范生返乡助力乡村教育意向进行调查,并运用差异性检验、相关性分析及其他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数据。研究发现,造成师范生返乡助力乡村教育意向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政策引导力度不足、农村学校吸引力差、家庭障碍、个人信念与能力短板。为提高师范生返乡助力乡村教育意向,应加强师范生的乡村教育意识,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加强乡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乡村教师 乡村教育 就业意向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主客互动对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基于双情感变量的链式中介模型
11
作者 陈丽 袁小璐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5年第4期65-70,共6页
本研究以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大背景,聚焦乡村旅游主体,探讨东道主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发生的互动对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影响。结合社会交换理论、S-O-R理论以及情感事件理论,构建主客互动、地方依恋、幸福感以及行为... 本研究以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大背景,聚焦乡村旅游主体,探讨东道主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发生的互动对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影响。结合社会交换理论、S-O-R理论以及情感事件理论,构建主客互动、地方依恋、幸福感以及行为意向四者链式中介模型,对306份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数据分析。研究发现:一是主客互动能够正向影响旅游者行为意向;二是地方依恋与幸福感分别在主客互动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三是地方依恋与幸福感在主客互动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关系中具有链式中介效应。本研究不仅为激发旅游者行为意向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启示,也为助力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主客互动 地方依恋 幸福感 行为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滑雪者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保护动机理论在滑雪领域的应用
12
作者 王金鹏 刘勇 +2 位作者 郭钊逢 李丹 张位中 《冰雪运动》 2025年第1期37-47,共11页
随着我国滑雪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滑雪伤害事故也渐次频发,滑雪者安全行为意向问题引发广泛关注。运用模型假设、问卷调查、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等方法,研究高级滑雪者的安全行为意向,并检验保护动机理论(PMT)在滑雪领域... 随着我国滑雪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滑雪伤害事故也渐次频发,滑雪者安全行为意向问题引发广泛关注。运用模型假设、问卷调查、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等方法,研究高级滑雪者的安全行为意向,并检验保护动机理论(PMT)在滑雪领域的应用效果。得出除感知严重性以外,自我效能、回报因子、反应成本、反应效能、感知脆弱性等均对保护动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通过保护动机作为中介变量,自我效能、回报因子、反应成本正向显著影响安全行为意向,感知严重性、反应效能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感知脆弱性转而呈现出负向影响;将PMT应用于滑雪领域研究具有可行性,兼用PLS-SEM进行分析会使研究结果更加可靠与适用。建议滑雪场评定滑雪者水平并作出标识,以便于监督管理;有效分隔单板和双板滑雪者的滑行轨迹,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未来继续进行跨时段、跨区域、跨文化的采样研究,进一步检验模型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滑雪者 行为意向 影响机制 保护动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行为及行为意向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纯母乳喂养的影响
13
作者 王瑜 刘芙蓉 +1 位作者 闫会敏 文娟 《护理学》 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初始行为及行为意向对剖宫产术后1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修订版母乳喂养行为预测量表(BAPT)对青岛市某三甲医院剖宫产术后1个月的产妇进行调查。结果:回病房后立即启动母乳喂养、产后第一...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初始行为及行为意向对剖宫产术后1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修订版母乳喂养行为预测量表(BAPT)对青岛市某三甲医院剖宫产术后1个月的产妇进行调查。结果:回病房后立即启动母乳喂养、产后第一次母乳喂养成功、产后24小时顺利哺乳、住院期间使用配方奶等初始行为与纯母乳喂养呈相关性;logistic回归显示,消极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剖宫产类型是喂养方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未来的研究可通过建立纯母乳喂养的初始行为以及改善行为意向的各要素来提高剖宫产术后产妇纯母乳喂养率。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itia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on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one month after C-section. Methods: The demographic questionnaire, initiation and Modified Breastfeeding Attrition Prediction Tool (BAPT)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women who underwent C-section in a third-class a hospital in Qingdao from August to December 2019. Results: The initiated breastfeeding after returning to the ward, successful first breastfeeding, breastfed within 24 hours and the use of formula during hospitalization were correlated with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negative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s, practice control and cesarean section type were 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reastfeeding. Conclusion: Future studies can improve the rate of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after C-section by establishing the initiation of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and the elements of the intention to improve behav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母乳喂养 初始行为 行为意向 计划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B理论的消费者伦理行为意向研究——面子意识的调节作用
14
作者 魏雅珍 曹茜 《商业经济》 2025年第1期64-67,共4页
基于TPB理论,引入中国文化特有的面子意识作为调节变量,分析消费者伦理行为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主观规范、伦理态度与感知行为控制均会对消费者的伦理消费意向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主观规范所代表的社会因素影响程度更高。同时,伦理态度在... 基于TPB理论,引入中国文化特有的面子意识作为调节变量,分析消费者伦理行为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主观规范、伦理态度与感知行为控制均会对消费者的伦理消费意向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主观规范所代表的社会因素影响程度更高。同时,伦理态度在主观规范对伦理消费意向的影响过程,以及感知行为控制对伦理消费意向的影响过程中,分别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面子意识能够正向调节主观规范对伦理消费意向的影响。此项研究可为企业制定营销战略和政府规划宏观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及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 伦理消费 面子意识 消费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题公园中的游客旅游场景体验和游后行为意向关系研究
15
作者 刘娜娜 杨丽 罗乾恺 《旅游研究》 2025年第1期57-71,共15页
文章根据S-O-R理论模型,构建旅游场景体验、情感反应、感知价值、游后行为意向的关系模型,并以成都欢乐谷为案例地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主题公园旅游场景体验由主题体验、环境氛围体验、游乐设备体验、人员体验、基础设施体验构... 文章根据S-O-R理论模型,构建旅游场景体验、情感反应、感知价值、游后行为意向的关系模型,并以成都欢乐谷为案例地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主题公园旅游场景体验由主题体验、环境氛围体验、游乐设备体验、人员体验、基础设施体验构成;旅游场景体验对游客情感反应、感知价值、游后行为意向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情感反应中的愉悦以及感知价值对于游后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情感反应中唤醒对游后行为意向无显著正向影响;情感反应的愉悦以及感知价值在旅游场景体验和游后行为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二者又在其中起链式中介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公园 旅游场景体验 情感反应 感知价值 游后行为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AI技术对用户产消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丛明哲 沈蕾 《现代市场营销》 2025年第1期122-137,共16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生成式AI技术成为创新前沿,对用户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与信息系统成功理论,构建了生成式AI技术采纳框架,探讨其对用户产消行为意向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验证,共分析395份有效问卷。研究发现... 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生成式AI技术成为创新前沿,对用户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与信息系统成功理论,构建了生成式AI技术采纳框架,探讨其对用户产消行为意向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验证,共分析395份有效问卷。研究发现,用户数字能力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平台质量提升易用性,进而促进产消行为意向。感知有用性在易用性影响行为意向中起中介作用,而平台质量对感知有用性影响不显著。本研究为生成式AI技术提供新视角,对开发者、运营者和用户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助于理解用户需求、优化平台设计、提升用户体验,并深化应用领域。With the rise of the digital economy, generative AI technology has emerged as a frontier of innovation, exerting profound impacts on user behavior. This study, grounded in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the 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 Theory, constructs a framework for the adoption of generative AI technology and delves into its influence on users’ intentions for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behaviors. Employing a survey methodology, the study analyzed 395 valid responses.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users’ digital capabilities positively affect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ease of use, while platform quality enhances ease of use, thereby fostering intentions for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behaviors. Perceived usefulness serves as a mediator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se of use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whereas platform quality does not significantly impact perceived usefulness. This research offers a fresh perspective on generative AI technology, providing practical insights for developers, operators, and users. It aids in understanding user needs, optimizing platform design, enhancing user experiences, and fostering deeper applications across various dom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平台质量 数字能力 技术接受 产消行为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宠物主携宠出游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于丽静 俞金国 《旅游研究》 2025年第2期87-98,共12页
携宠出游正在成为年轻人关注的新时尚,对宠物主决策行为的研究也因此受到关注。研究通过访谈结合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利用325份有效问卷数据,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如何影响宠物... 携宠出游正在成为年轻人关注的新时尚,对宠物主决策行为的研究也因此受到关注。研究通过访谈结合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利用325份有效问卷数据,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如何影响宠物主携宠出游意向。主要结论:提出携宠出游意向及行为分析框架,旨在为理解出游行为过程提供理论思维工具;在携宠出游意向的形成过程中,他人对宠物主携宠出游行为的观点态度,以及宠物主对携宠出游的潜在障碍判断和自我执行能力评估是显著的影响因素;宠物主对携宠出游的认知评价积极与否对其出游意向影响不显著。研究旨在为提升宠物主人美好的出游体验,推动宠物友好型旅游目的地建设,构建包容性的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宠出游意向 影响因素 计划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产后母亲“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参与意向的质性研究
18
作者 朱洪霞 冷富华 +2 位作者 任青 张敏娣 于桂玲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5期21-26,共6页
目的 探讨产后母亲对“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的参与意向,为推广“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4年10月至11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15名婴儿的母亲开展半... 目的 探讨产后母亲对“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的参与意向,为推广“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4年10月至11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15名婴儿的母亲开展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将计划行为理论中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维度作为一级主题,共提炼出10个二级主题,包括积极态度、消极态度、家庭的支持、社会群体影响力、自我决策能力、母婴护理知识及技能、“互联网+”护士的职业素养、“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中的安全管理、信息平台操作性及用户体验感、费用及支付方式。结论 产后母亲对“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总体持积极态度,但产后母亲对“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认知水平偏低,母婴护理知识及技能不足,行为意向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疗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构建家庭-医疗机构-社会有力的支持资源,提升“互联网+”护士的职业素养,政策支持及互联网信息平台的不断优化将有效促进“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 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 参与意向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工经济背景下高职生的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徐梦佳 张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4,共9页
零工经济伴随着数字化浪潮,对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关系及劳动者技能的演进产生了一系列深刻影响。面向浙江省内20余所高职院校的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零工经济背景下高职生的就业意向在性别、年龄、专业大类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 零工经济伴随着数字化浪潮,对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关系及劳动者技能的演进产生了一系列深刻影响。面向浙江省内20余所高职院校的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零工经济背景下高职生的就业意向在性别、年龄、专业大类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并受到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就业资本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高级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性通用技能,规范零工平台管理,加强就业保障等,是现阶段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和高职生等多元主体可以共同努力的方向,亦是实现高职生高质量就业愿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工经济 高职生 就业意向 就业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意向形成机制研究
20
作者 张彦杰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有着广泛且深远的影响,但学界对教师GenAI使用意向的关注相对不足。文章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基于认知评估理论及AIDUA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初步探索教师对GenAI使用意向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有着广泛且深远的影响,但学界对教师GenAI使用意向的关注相对不足。文章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基于认知评估理论及AIDUA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初步探索教师对GenAI使用意向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教师虽然对GenAI的认知较少、使用经验有限,但对其使用持积极态度,支持将其融入教育教学,且并不担心被取代;教师GenAI使用意向的形成机制表现为两个维度(接受使用、拒绝使用)、三个阶段(认知评估阶段、情绪反应阶段、意向形成阶段)的认知过程、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社会影响→感知人性→绩效预期→接受使用GenAI”是较为普遍的教师GenAI接纳意向的形成机制。人工智能焦虑是导致教师拒绝使用GenAI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提高教师对GenAI的接受度,需加强其专业发展、增加实践机会,促进研发者与教育者合作,进而提升其对GenAI的绩效预期,降低其使用焦虑,推动教育教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生成式人工智能 AIDUA模型 使用意向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