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英、汉意念被动句比较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焦晓婷
窦琴
-
机构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82-84,93,共4页
-
文摘
被动句是英、汉语中很常见的一种句式结构。意念被动句的使用问题也一直是语法学家们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英、汉语中的意念被动句在形式。
-
关键词
被动语态
意念被动句
结构特征
施事者
-
Keywords
passive voice
notional passive sentence
structural feature
agent
-
分类号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意念被动句语义条件辨识
- 2
-
-
作者
岳中奇
-
机构
开封大学社科系
-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99-101,58,共4页
-
文摘
意念被动句语义条件辨识岳中奇古汉语中,有一种意念被动句与一般主动句一样,其结构形式为“主语一述语动词一宾语”,即“SVO”。但其隐性的语义关系却是“受事一动作一施事/受事”,“S”同“V”的语义关系正好和一般主动句相反。本文从语言结构形式出发而又结合...
-
关键词
意念被动句
述语动词
语义条件
语义关系
语法形式
言语环境
结构形式
主动句
受事主语
大主语
-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古汉语意念被动句刍议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朱长瑶
-
出处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45-49,62,共6页
-
文摘
没有专门用来表示被动的词语,只是从意思上反映出主语被动性质的意念被动句,在春秋以前,是汉语表示被动意义的基本方式。春秋以后,具有被动语态的多种被动句相继出现,一部分意念被动句逐渐为它们所取代,还有一部分意念被动句却仍然活跃在汉语口语与书面语之中,被人们广泛运用着。对于这样一种语言现象,语法学界应当予以足够重视,作一些深入的专门性的研究。
-
关键词
意念被动句
古汉语
及物动词
基本结构形式
主语
被动意义
被动句式
动作行为
语义关系
主动句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英汉意念被动句的应用差异探源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陈建芹
-
机构
临沂市河东区实验中学
-
出处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69-171,共3页
-
文摘
汉语意念被动句的使用频率较高,而英语意念被动句的使用频率偏低.造成这种应用差异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民族文化、语言地位、语言习得.
-
关键词
英汉
意念被动句
应用差异
分析
-
分类号
H314.3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试论古代汉语的被动句
被引量:2
- 5
-
-
作者
王玉彪
-
机构
延安教育学院
-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6期122-125,共4页
-
文摘
依据有无形式标记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可分为意念被动句与形式被动句两类 ,而形式被动句又可分为若干小类。有的句子被动意义不是很明确 ,通过对其意义的讨论 ,可以深化对古代汉语被动句的认识。
-
关键词
被动句
形式被动句
意念被动句
特殊句式
-
分类号
H109.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吕氏春秋》被动句研究
- 6
-
-
作者
曹祝兵
张晨露
-
机构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4-89,共6页
-
文摘
战国后期,被动句式在古汉语中被广泛应用,《吕氏春秋》是这一阶段重要的语料之一。被动句在《吕氏春秋》当中使用时,传统标志被动句主要以"为"字句、"见"字句、"于"字句为主,它们占据了标志被动句的多数席位,同时也出现了少量的"被"字句、"乎"字句。而《吕氏春秋》被动句真正的主流是意念被动句,这是由主观意识感知的被动句,不存在被动标志词。研究《吕氏春秋》被动句,总结其中的语法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把握先秦汉语被动句式的发展历程。
-
关键词
《吕氏春秋》
被动句
意念被动句
-
Keywords
the Lu's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passive sentences
idea of passive sentences
-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探析古汉语中的被动句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杨党团
王媛媛
张翰鑫
侯学亮
-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
出处
《文教资料》
2007年第31期32-35,共4页
-
文摘
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的句子,即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受事者的句子。被动句根据有无形式标志,可分为无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上的被动句和有标志的被动句即被动式两种。该文即从意念上的被动句和被动式两方面进行分析辨别,解决古汉语中被动句式难以识别和处理的难点问题。
-
关键词
古汉语
意念被动句
被动式
辨别方法
-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汉语被动句的哈译
被引量:1
- 8
-
-
作者
胡爱华
-
机构
新疆大学
-
出处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1-96,共6页
-
文摘
汉语被动句的哈译胡爱华汉、哈两种语言都有被动句。但从被动句式的构成来看,无论是外部表现形式,还是内在深层含义,两种语言都存在着不少差异。哈萨克语表示被动关系时,可以采用在动词词干上加""词缀,如果动词词干本身就有""音位,那么就可以加""词缀构成被动...
-
关键词
汉语被动句
意念被动句
被字句
谓语动词
受事主语
主动态
汉语句子结构
哈语
被动关系
现代汉语
-
分类号
H236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
-
题名论《水浒全传》的被动句
被引量:6
- 9
-
-
作者
许仰民
-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4-77,90,共5页
-
文摘
《水浒全传》(以下简称《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是用近代汉语写作的一部重要著作,从对《全传》被动句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近代汉语被动句的概况及其在汉语发展史上的地位。 《全传》的被动句有两大类:意念被动句与被动句式。意念被动句是贯穿古今的。例如: (1)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第10回)
-
关键词
意念被动句
《水浒全传》
被动句式
“被”字
近代汉语
“吃”
偏正词组
动补结构
双宾语
“着”
-
分类号
H109.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汉语被动含义句式的数量象似性体现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郝冉
-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9,共2页
-
文摘
汉语被动含义的表达式——无词项标记的意念被动句和有词项标记的常规被动句体现了数量象似原则,前者以简单的形式表达了规约化的、预测性高的信息,后者以复杂的形式表达了非规约化的、预测性低的信息。
-
关键词
被动含义
意念被动句
常规破动句
数量象似原则
-
Keywords
passive meaning
ideational passives
passives
the principle of quantitative iconicity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汉语被动句与其基础句关系的宏观分析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袁义林
-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69-76,共8页
-
文摘
现代汉语中我们经常碰到这两种句式: (1)饭他吃完了。(2)小李被小王打了。前者一般称为意念被动句,后者称为形式被动句。形式被动句的产生和发展告诉我们,形式被动句是在意念被动句难以指明动作影响的语义指向的情况下,为指明动作的语义指向而产生的,因而我们可以称意念被动句为基础句,形式被动句简称被动句。用公式分别表示为:
-
关键词
基础句
意念被动句
汉语被动句
句式
语义结构
语法手段
人称代词
语法结构
定指名词
普通名词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谈被动句的分类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尤慎
-
出处
《零陵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53-55,共3页
-
文摘
语法界一般按有无被动标志把被动句分为形式被动句和意念被动句两大类型,这么分类,已为很多人接受,当然不无道理。不过,我们觉得其中有不少问题,并不是最适当的分类,特提出一些看法。第一个问题是所谓“意念被动句”的提法不妥。为什么要叫做“意念被动句”呢?因为语法界普遍认为它是“用主动句的形式来表示概念上的被动”,甚至说“它在结构上是和主动式毫无区别的”,又没有虚词作标志,完全是凭语义或施受关系来认定的。看来这话说得过分了些。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到了意念被动句的句式结构特征,其中重要的是:在语序上,表现为受事作主语在前,而及物动词作述语在后;在宾语上,表现为本来应该出现的一般宾语原则上不出现。
-
关键词
意念被动句
主动句
“于”
及物动词
被动结构
结构特征
虚词
宾语
施受关系
古代汉语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浅论古代汉语被动句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侯可田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嘉应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68-72,共5页
-
文摘
依据有无形式标记,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可分为意念型被动句与形式被动句两类,而形式被动句又可分为若干小类。从形式被动句入手,从谓语结构的发展变化及搭配角度来探讨古代汉语被动句式中的结构。
-
关键词
古代汉语被动句
意念型被动句
形式被动句
谓语结构
搭配
-
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passive sentence
notional passive sentence
sentence symbol passive sentence
predi-cate structure
word combination
-
分类号
H109.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英语真假被动语态及半被动语态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蒋杏芝
-
机构
河南大学外语部
-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28-30,共3页
-
文摘
从英语语态的基本概念来看,被动语态的分类标准应从形式与语义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然而,大多数语法著作多从结构形式上进行分类讨论,难以涵盖被动语态的种种复杂现象。为此,本文试图从形式与语义及其相互关系出发,对英语被动语态的种种现象作一全面分析和探讨。作者:...
-
关键词
半被动语态
真被动语态
被动结构
主动语态
主动形式
被动意义
不及物动词
意念被动句
英语被动语态
施动者
-
分类号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古汉语被动式变换举例
被引量:5
- 15
-
-
作者
唐钰明
-
出处
《古汉语研究》
1988年第1期66-69,44,共5页
-
文摘
通过变换来说明句型,是一种颇有成效的方法。在讨论现代汉语时,学者们常常采用自编例句的办法,作为今人写今语,当然是可取的。而在讨论古代汉语时,就不大允许这样办了,一般只能就典籍所提供的素材来予以说明。这样一来,要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例证就不能不受到一定的局限。尽管佳证并非唾手可得,但由于变换毕竟是语言中的客观存在,所以只要留心在意,也就不难寻获。笔者近年在有关古汉语被动式的论文中。
-
关键词
古汉语
被动式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说明句
客观存在
句式
语言
“为”字
意念被动句
-
分类号
H109.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汉语被动语态表达方式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2
- 16
-
-
作者
冯英
-
机构
云南师大中文系
-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71-74,共4页
-
文摘
人们在对汉语被动语态表达方式的历史演变研究中,发现不少问题,提出一些假设。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对管燮初先生的假设给予肯定,对桥本万太郎的假设进行质疑。
-
关键词
意念被动句
被动式
动词音变
语音屈折
使动被动兼用
-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汉日被动句式的异同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康玉华
-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5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
文摘
汉日两种语言中都有被动句,但从被动句式的构成来看,无论是外部表现形式还是内在深层含义,两种语言都存在着不少差异。现就其主要方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汉语中被动句有两类:一类是有被动标志的(以介词“被”为代表),简称“被字句”;另一类是无被动标志的,称“意念被动句”。日语中没有无标志的被动句。作为被动的标志。
-
关键词
日语
汉语
被动句式
意念被动句
两种语言
谓语动词
主语
自动词
介词
被字句
-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n+之+不+v”是主谓结构
- 18
-
-
作者
刘新民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出处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1-35,共5页
-
文摘
通过对含否定词的提宾结构的两种类型的语序差异比较 ,排除“n +之 +不 +v”结构是提宾结构的可能性 ;又根据汉语及孤立语的特点 ,把它恰当地归为主谓结构 ;最后从语言的运用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辨析了一些有对照文字的“n +之 +不 +v”
-
关键词
语序
主谓结构
意念被动句
SOV
孤方语
提宾结构
古代汉语
-
Keywords
Word order
To receive an action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
Passive voice of thought
-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一个易被语文教师忽视的知识点
- 19
-
-
作者
李德江
蔡伟
-
机构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学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出处
《语文知识》
2016年第13期54-56,共3页
-
文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文言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1])通过这一要求,我们可以看出高中文言文的学习已经对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提出了一定的学习目标。因此,文言文句式便成为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文言文句式总分为两类:一类是固定句式;另一类是特殊句式。
-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文言虚词
意念被动句
阅读实践
六国论
课程标准
现代汉语语法
课文内容
语法分析
语义翻译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好课要上出美丽的“课魂”来
- 20
-
-
作者
郭金祥
-
机构
河北省承德县六沟高级中学
-
出处
《语文知识》
2016年第13期56-58,共3页
-
文摘
一堂好课若有了美丽的“课魂”,师生就能进入物我两忘、神思飞扬的“神秀”境界,课堂教学就能彰显激情涌动的生命活力和崇高冷峻的生命尊严。一堂好课如何才能上出美丽的“课魂”来?一“课魂”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精神。为此,一堂好课首先要有鲜明的“课魂”指向。换句话说,
-
关键词
教育理念
对话教学
赵王
物我两忘
意念被动句
小说结构
课堂教学
赤壁赋
感觉像
社会黑暗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