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识形态整合能力
被引量:
2
1
作者
徐成芳
顾林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0,共7页
主流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具有强大的整合能力,是实现社会整合的"社会水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一个时期内我党已有思想基因的进一步有序结晶...
主流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具有强大的整合能力,是实现社会整合的"社会水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一个时期内我党已有思想基因的进一步有序结晶与活化,体现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统一、整体性和局部性统一、现实性和理想性统一,具有思想导向、合法性诠释、社会规范、社会心理定向等意识形态整合的能力禀赋,是新常态下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凝聚中华民族奋进力量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要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融入人民日常生活、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融入社会整合机制构建,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化,让人们在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的双重实践中认同它、接受它、遵循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
战略思想
意识形态整合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党史文化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建构中的时代价值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玉瑾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65-70,共6页
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的文化积淀,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优势的集中体现,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内涵,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党史文化,发挥资政育人功能,对加强意识形态整合,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
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的文化积淀,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优势的集中体现,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内涵,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党史文化,发挥资政育人功能,对加强意识形态整合,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探索党史文化科学发展的新途径,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文化
意识形态整合
党史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21世纪中国电视剧的多元意识形态整合
被引量:
6
3
作者
孙莉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6-38,共3页
当今,电视俨然成为了中国现代社会的第一大传媒。而电视剧,作为电视内容的主要样态,更是占据着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每年一万多集的生产数量,和数以亿计的庞大收视群体,使得电视剧成为最接近中国人,且最富影响力的现...
当今,电视俨然成为了中国现代社会的第一大传媒。而电视剧,作为电视内容的主要样态,更是占据着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每年一万多集的生产数量,和数以亿计的庞大收视群体,使得电视剧成为最接近中国人,且最富影响力的现代文化载体。这一点与强调媒体宣传功能的中国传统媒体管理逻辑一结合,就出现了中国电视剧的鲜明的主流意识形态性。事实上,21世纪以来,这种导向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发地突出,尤其是2004年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21世纪
意识形态整合
现代社会
媒体管理
意识形态
性
电视内容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优化
被引量:
3
4
作者
唐晓波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6期8-10,共3页
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密切相关。全球化在给我国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国意识形态整合功能带来严重的冲击。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努力探索优化党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全球化
意识形态整合
执政能力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强化我国政党制度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探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耿百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3-148,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分化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使我国政党制度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政党制度发挥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路径选择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整合...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分化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使我国政党制度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政党制度发挥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路径选择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整合中的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必须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表率;民主党派要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长期战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分化
中国政党制度
意识形态整合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组织意识形态整合下的组织认同重构
被引量:
1
6
作者
吴海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7-40,共4页
当今时代对于意识形态概念、功能和表现形式的理解与考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知识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意识形态分析成为政治学视角下意识形态分析的有益补充。社会生活的组织化使组织成为有别于民族、国家和阶级的新意识形态主体,...
当今时代对于意识形态概念、功能和表现形式的理解与考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知识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意识形态分析成为政治学视角下意识形态分析的有益补充。社会生活的组织化使组织成为有别于民族、国家和阶级的新意识形态主体,在现代生活中,组织意识形态整合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组织意识形态为组织成员的行为选择划定有限意义域,使理解、共识乃至集体行动更易达成,它作为组织深层的表意结构是组织认同和组织秩序得以再生产的重要力量。组织意识形态整合不应被单纯理解为组织控制的政治过程,更应该被理解为组织认同得以形成的文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意识形态
组织认同
制度变迁
意识形态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制度文明建设:推进新时代意识形态整合的根本路径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立进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1-25,共5页
意识形态整合是政治整合的前提和基础,在现代化分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条件下,制度文明建设成为推进意识形态整合的根本路径。理念文明建设内含意识形态整合的持续完成;规则文明建设保障意识形态整合的规范有序;机构文明建...
意识形态整合是政治整合的前提和基础,在现代化分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条件下,制度文明建设成为推进意识形态整合的根本路径。理念文明建设内含意识形态整合的持续完成;规则文明建设保障意识形态整合的规范有序;机构文明建设推动意识形态整合的落实;设备文明建设拓展意识形态整合的深度与广度。从某种意义上,它们已经成为推进新时代意识形态整合的基本规律。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已经并正在遵循这样的规律不断推进意识形态整合,展现了高度的理论自觉,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文明
新时代
意识形态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彼岸理想:当今中国社会意识形态整合的重要对象
8
作者
赵元明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3-147,共5页
当今中国社会的彼岸理想主要表现为浓郁的道德理想主义情结和民主情绪。它们会诱导民众怨恨现实社会,弱化对资本主义的警惕性,加重对社会现实的疑虑甚至叛逆,削弱道德实践的韧度和强劲,从而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现在亟须以社...
当今中国社会的彼岸理想主要表现为浓郁的道德理想主义情结和民主情绪。它们会诱导民众怨恨现实社会,弱化对资本主义的警惕性,加重对社会现实的疑虑甚至叛逆,削弱道德实践的韧度和强劲,从而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现在亟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整合彼岸理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岸理想
意识形态整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胡锦涛执政党意识形态整合思想探讨
9
作者
邹谨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18-21,共4页
胡锦涛提出了执政党意识形态整合的系统思想,他对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及其对于执政党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对中国共产党实现意识形态整合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全面阐述。
关键词
胡锦涛
执政党
意识形态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网络新媒体中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整合
10
作者
高峰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19-121,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人们原本的思想观念较之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日益趋向多元化。这对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提出了新挑战,所以只有继续增强民众对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人们原本的思想观念较之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日益趋向多元化。这对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提出了新挑战,所以只有继续增强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度,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才能建构"一元主导,多样发展"的模式,不断凝聚社会成员的向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潮
多元化
主流
意识形态整合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分化中的意识形态整合
被引量:
2
11
作者
唐爱军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2-107,共6页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需要正视并准确把握社会分化的客观事实。无论从实践角度,还是理论维度来看,社会分化包括了阶层结构分化和系统功能分化两个层面。针对社会分化的两个层面,意识形态整合形成了"利益—观念"和"分离...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需要正视并准确把握社会分化的客观事实。无论从实践角度,还是理论维度来看,社会分化包括了阶层结构分化和系统功能分化两个层面。针对社会分化的两个层面,意识形态整合形成了"利益—观念"和"分离—聚合"两种模式,它们同时也是把握意识形态整合的两种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化
意识形态整合
“利益-观念”
“分离-聚合”
原文传递
论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
被引量:
1
12
作者
郭灿鹏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40-42,共3页
论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郭灿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作为社会意识理论体系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物质交往关系的产物;意识形态一巨形成就具有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映的反作用,...
论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郭灿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作为社会意识理论体系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物质交往关系的产物;意识形态一巨形成就具有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映的反作用,能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拟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意识形态
社会
整合
功能
法西斯主义
价值取向
意识形态整合
心理结构
根本利益
社会成员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制度变迁中的意识形态整合
13
作者
刘少杰
《理论文萃》
2006年第6期38-44,共7页
制度变迁必然引起意识形态的分化重构,而无论意识形态分化重构到何种程度。意识形态都一定要发挥社会整合的作用,这是意识形态的本质使然。于是,这里便遇到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制度变迁的历史条件下,分化重构的意识形态怎样发挥...
制度变迁必然引起意识形态的分化重构,而无论意识形态分化重构到何种程度。意识形态都一定要发挥社会整合的作用,这是意识形态的本质使然。于是,这里便遇到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制度变迁的历史条件下,分化重构的意识形态怎样发挥其社会整合功能?如何明确认识和有效调整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矛盾?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和意识形态变化为背景,对这里提出的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整合
变迁
非主流
意识形态
社会
整合
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
历史条件
形态
变化
分化
原文传递
多元化境遇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整合
14
《公安研究》
2012年第11期87-87,共1页
李海、贾绘泽在《探索》2012年第3期撰文认为,社会思潮、生活方式、经济利益、文化、信息、信仰等的多元化,弱化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淡化了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因此,应通过优化和建构理想信念凝聚机制、价值观导向...
李海、贾绘泽在《探索》2012年第3期撰文认为,社会思潮、生活方式、经济利益、文化、信息、信仰等的多元化,弱化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淡化了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因此,应通过优化和建构理想信念凝聚机制、价值观导向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机制、主流文化统摄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整合
多元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主流
意识形态
境遇
主流文化
《探索》
社会思潮
原文传递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非对称性
被引量:
7
15
作者
王强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2-17,共6页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文化模式
意识形态整合
文化冲突
文化
整合
现代主义
非对称
文化因素
意识形态
合法性
文化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非对称性
被引量:
3
16
作者
王强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6-72,共7页
解读文化和意识形态,表明二者已从语义诠释转换为涉及社会政治、经济、观念和发展诸话语。文化是总体性概念,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是文化的四大层面。意识形态话语相对狭窄,托拉西的意识形态概念涵义颇丰,马克思...
解读文化和意识形态,表明二者已从语义诠释转换为涉及社会政治、经济、观念和发展诸话语。文化是总体性概念,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是文化的四大层面。意识形态话语相对狭窄,托拉西的意识形态概念涵义颇丰,马克思则是在批判意义层面研究这一概念的,而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哲学意蕴很浓。因此,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特性不同,二者具有非对称性关系:文化和意识形态不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而且二者呈二元结构,并反映出人类经验世俗化和神圣化的过程。文化中心主义的价值评判标准是意识形态中心主义。文化整合意在整合相异文化因子的整体意义,意识形态整合旨在确立意识形态规范,因而文化冲突的实质是意识形态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文化模式
意识形态整合
文化冲突
文化
整合
文化因素
非对称
和
意识
意识形态
合法性
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格尔茨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对新兴国家民族主义的研究——基于对《文化的解释》意识形态部分的文本式解读
17
作者
赵建辉
《甘肃理论学刊》
2009年第6期107-112,共6页
格尔茨分析了原有意识形态研究的二种理论模式,通过文化人类学视角研究意识形态问题,将意识形态分为两种存在状态:隐性和显性的,其中显性状态下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文化张力";格尔茨认为新兴国家的民族主义里存在着本质主义与...
格尔茨分析了原有意识形态研究的二种理论模式,通过文化人类学视角研究意识形态问题,将意识形态分为两种存在状态:隐性和显性的,其中显性状态下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文化张力";格尔茨认为新兴国家的民族主义里存在着本质主义与时代主义的内在张力,并且新兴国家针对原生性情感,还存在着"整合式革命"的现代化"使命";他提出新兴国家意识形态及民族主义问题的实质,是"对权力至上的权力"的争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格尔茨
民族主义
意识形态整合
式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现“中国梦”的社会整合机制研究
18
作者
张艳新
袁会敏
《党政干部论坛》
2013年第9期4-6,共3页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根本路径。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共同奋斗。因而,在利益多样化、关系复杂化、冲突明显化的今天,研究包括利益整合、制度整合、意识形态整合和执政党整合在内的社会整合机制对于我们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整合
机制
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
社会主义制度
意识形态整合
国家富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乡村整合机制的演变
被引量:
6
19
作者
刘军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74-79,共6页
乡村整合,即通过村庄自身力量或国家外在力量或二者共同作用实现乡村秩序化的过程。通过对不同时期乡村整合机制的回顾,认为中国乡村的整合大致经历了4个过程:传统时期的文化—道德整合,清末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行政整合,1950年到1980...
乡村整合,即通过村庄自身力量或国家外在力量或二者共同作用实现乡村秩序化的过程。通过对不同时期乡村整合机制的回顾,认为中国乡村的整合大致经历了4个过程:传统时期的文化—道德整合,清末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行政整合,1950年到1980年的意识形态整合和1980年以来的多元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整合
秩序化
文化道德
整合
行政
整合
意识形态整合
多元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亚政府如何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制度基础
20
作者
宁光杰
《太平洋学报》
2001年第2期38-44,共7页
本文运用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分析了东亚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如何建立制度基础 ,从而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 ,这种制度基础受到挑战 ,但危机的产生并不足以全盘否定制度基础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且 ,要真正从...
本文运用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分析了东亚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如何建立制度基础 ,从而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 ,这种制度基础受到挑战 ,但危机的产生并不足以全盘否定制度基础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且 ,要真正从危机中走出来 ,依然要靠政府原有的良好的制度基础以及对其进行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基础
产权变革
民间协调
意识形态整合
东亚国家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识形态整合能力
被引量:
2
1
作者
徐成芳
顾林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深层次研究"(项目编号:09BKS03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主流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具有强大的整合能力,是实现社会整合的"社会水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一个时期内我党已有思想基因的进一步有序结晶与活化,体现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统一、整体性和局部性统一、现实性和理想性统一,具有思想导向、合法性诠释、社会规范、社会心理定向等意识形态整合的能力禀赋,是新常态下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凝聚中华民族奋进力量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要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融入人民日常生活、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融入社会整合机制构建,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化,让人们在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的双重实践中认同它、接受它、遵循它。
关键词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
战略思想
意识形态整合
能力
Keywords
"Four Comprehensives"
strategic blueprint
strategic thoughts
ideological integration ability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党史文化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建构中的时代价值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玉瑾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65-70,共6页
文摘
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的文化积淀,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优势的集中体现,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内涵,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党史文化,发挥资政育人功能,对加强意识形态整合,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探索党史文化科学发展的新途径,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关键词
党史文化
意识形态整合
党史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
建构
Keywords
the Party history culture
the value of the Party history cul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history culture
the Socialist Ideology 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21世纪中国电视剧的多元意识形态整合
被引量:
6
3
作者
孙莉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6-38,共3页
文摘
当今,电视俨然成为了中国现代社会的第一大传媒。而电视剧,作为电视内容的主要样态,更是占据着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每年一万多集的生产数量,和数以亿计的庞大收视群体,使得电视剧成为最接近中国人,且最富影响力的现代文化载体。这一点与强调媒体宣传功能的中国传统媒体管理逻辑一结合,就出现了中国电视剧的鲜明的主流意识形态性。事实上,21世纪以来,这种导向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发地突出,尤其是2004年1月,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21世纪
意识形态整合
现代社会
媒体管理
意识形态
性
电视内容
日常生活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优化
被引量:
3
4
作者
唐晓波
机构
中共永州市委党校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6期8-10,共3页
文摘
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密切相关。全球化在给我国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国意识形态整合功能带来严重的冲击。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努力探索优化党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全球化
意识形态整合
执政能力
功能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强化我国政党制度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探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耿百峰
机构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3-148,共6页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项目批准号08CKSZ0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分化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使我国政党制度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政党制度发挥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路径选择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整合中的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必须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表率;民主党派要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长期战略任务。
关键词
社会阶层分化
中国政党制度
意识形态整合
功能
Keywords
social stratification
China' s political party system
ideological conformity
分类号
D66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组织意识形态整合下的组织认同重构
被引量:
1
6
作者
吴海琳
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7-40,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东北国企改制的组织认同重构的个案研究"(11CSH050)
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骨干项目"制度变迁下组织认同的分化与整合研究"(2012FRGG01)
文摘
当今时代对于意识形态概念、功能和表现形式的理解与考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知识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意识形态分析成为政治学视角下意识形态分析的有益补充。社会生活的组织化使组织成为有别于民族、国家和阶级的新意识形态主体,在现代生活中,组织意识形态整合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组织意识形态为组织成员的行为选择划定有限意义域,使理解、共识乃至集体行动更易达成,它作为组织深层的表意结构是组织认同和组织秩序得以再生产的重要力量。组织意识形态整合不应被单纯理解为组织控制的政治过程,更应该被理解为组织认同得以形成的文化过程。
关键词
组织
意识形态
组织认同
制度变迁
意识形态整合
分类号
C4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制度文明建设:推进新时代意识形态整合的根本路径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立进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1-25,共5页
基金
2017年度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制度文明建设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7Z11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意识形态整合是政治整合的前提和基础,在现代化分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条件下,制度文明建设成为推进意识形态整合的根本路径。理念文明建设内含意识形态整合的持续完成;规则文明建设保障意识形态整合的规范有序;机构文明建设推动意识形态整合的落实;设备文明建设拓展意识形态整合的深度与广度。从某种意义上,它们已经成为推进新时代意识形态整合的基本规律。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已经并正在遵循这样的规律不断推进意识形态整合,展现了高度的理论自觉,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关键词
制度文明
新时代
意识形态整合
分类号
D0-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彼岸理想:当今中国社会意识形态整合的重要对象
8
作者
赵元明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出处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3-147,共5页
基金
2013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32400410326)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4JDSZK086)
文摘
当今中国社会的彼岸理想主要表现为浓郁的道德理想主义情结和民主情绪。它们会诱导民众怨恨现实社会,弱化对资本主义的警惕性,加重对社会现实的疑虑甚至叛逆,削弱道德实践的韧度和强劲,从而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现在亟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整合彼岸理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
关键词
彼岸理想
意识形态整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Keywords
the other- hore ideal
ideological integratio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锦涛执政党意识形态整合思想探讨
9
作者
邹谨
机构
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部
出处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18-21,共4页
文摘
胡锦涛提出了执政党意识形态整合的系统思想,他对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及其对于执政党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对中国共产党实现意识形态整合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全面阐述。
关键词
胡锦涛
执政党
意识形态整合
Keywords
HU Jin-tao
ruling party
integration of ideology
分类号
D25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网络新媒体中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整合
10
作者
高峰
机构
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19-121,共3页
文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人们原本的思想观念较之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日益趋向多元化。这对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提出了新挑战,所以只有继续增强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度,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才能建构"一元主导,多样发展"的模式,不断凝聚社会成员的向心力。
关键词
社会思潮
多元化
主流
意识形态整合
途径
Keywords
social trends
diversity
integration of mainstream ideology
way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分化中的意识形态整合
被引量:
2
11
作者
唐爱军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出处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2-10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研究"(14CKS02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需要正视并准确把握社会分化的客观事实。无论从实践角度,还是理论维度来看,社会分化包括了阶层结构分化和系统功能分化两个层面。针对社会分化的两个层面,意识形态整合形成了"利益—观念"和"分离—聚合"两种模式,它们同时也是把握意识形态整合的两种分析框架。
关键词
社会分化
意识形态整合
“利益-观念”
“分离-聚合”
Keywords
social differentiation
ideological integration
"benefit-idea"
"Separation-integration"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
被引量:
1
12
作者
郭灿鹏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40-42,共3页
文摘
论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郭灿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作为社会意识理论体系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物质交往关系的产物;意识形态一巨形成就具有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映的反作用,能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拟从...
关键词
社会
意识形态
社会
整合
功能
法西斯主义
价值取向
意识形态整合
心理结构
根本利益
社会成员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理论体系
分类号
B036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制度变迁中的意识形态整合
13
作者
刘少杰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出处
《理论文萃》
2006年第6期38-44,共7页
文摘
制度变迁必然引起意识形态的分化重构,而无论意识形态分化重构到何种程度。意识形态都一定要发挥社会整合的作用,这是意识形态的本质使然。于是,这里便遇到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制度变迁的历史条件下,分化重构的意识形态怎样发挥其社会整合功能?如何明确认识和有效调整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矛盾?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和意识形态变化为背景,对这里提出的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
意识形态整合
变迁
非主流
意识形态
社会
整合
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
历史条件
形态
变化
分化
分类号
B036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多元化境遇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整合
14
出处
《公安研究》
2012年第11期87-87,共1页
文摘
李海、贾绘泽在《探索》2012年第3期撰文认为,社会思潮、生活方式、经济利益、文化、信息、信仰等的多元化,弱化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淡化了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因此,应通过优化和建构理想信念凝聚机制、价值观导向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机制、主流文化统摄机制等,
关键词
意识形态整合
多元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主流
意识形态
境遇
主流文化
《探索》
社会思潮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非对称性
被引量:
7
15
作者
王强
机构
四川省委党校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2-17,共6页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文化模式
意识形态整合
文化冲突
文化
整合
现代主义
非对称
文化因素
意识形态
合法性
文化中心主义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非对称性
被引量:
3
16
作者
王强
机构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6-72,共7页
文摘
解读文化和意识形态,表明二者已从语义诠释转换为涉及社会政治、经济、观念和发展诸话语。文化是总体性概念,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是文化的四大层面。意识形态话语相对狭窄,托拉西的意识形态概念涵义颇丰,马克思则是在批判意义层面研究这一概念的,而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哲学意蕴很浓。因此,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特性不同,二者具有非对称性关系:文化和意识形态不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而且二者呈二元结构,并反映出人类经验世俗化和神圣化的过程。文化中心主义的价值评判标准是意识形态中心主义。文化整合意在整合相异文化因子的整体意义,意识形态整合旨在确立意识形态规范,因而文化冲突的实质是意识形态的冲突。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文化模式
意识形态整合
文化冲突
文化
整合
文化因素
非对称
和
意识
意识形态
合法性
现代主义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格尔茨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对新兴国家民族主义的研究——基于对《文化的解释》意识形态部分的文本式解读
17
作者
赵建辉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甘肃理论学刊》
2009年第6期107-112,共6页
文摘
格尔茨分析了原有意识形态研究的二种理论模式,通过文化人类学视角研究意识形态问题,将意识形态分为两种存在状态:隐性和显性的,其中显性状态下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文化张力";格尔茨认为新兴国家的民族主义里存在着本质主义与时代主义的内在张力,并且新兴国家针对原生性情感,还存在着"整合式革命"的现代化"使命";他提出新兴国家意识形态及民族主义问题的实质,是"对权力至上的权力"的争夺。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格尔茨
民族主义
意识形态整合
式革命
Keywords
cultural anthropology
Geertz
nationalism
ideology
the revolution of integration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现“中国梦”的社会整合机制研究
18
作者
张艳新
袁会敏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
复旦大学社科基础部
出处
《党政干部论坛》
2013年第9期4-6,共3页
基金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利益主体多样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研究》(项目批准号:13YJC71006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根本路径。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共同奋斗。因而,在利益多样化、关系复杂化、冲突明显化的今天,研究包括利益整合、制度整合、意识形态整合和执政党整合在内的社会整合机制对于我们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社会
整合
机制
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
社会主义制度
意识形态整合
国家富强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乡村整合机制的演变
被引量:
6
19
作者
刘军艳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74-79,共6页
文摘
乡村整合,即通过村庄自身力量或国家外在力量或二者共同作用实现乡村秩序化的过程。通过对不同时期乡村整合机制的回顾,认为中国乡村的整合大致经历了4个过程:传统时期的文化—道德整合,清末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行政整合,1950年到1980年的意识形态整合和1980年以来的多元整合。
关键词
乡村
整合
秩序化
文化道德
整合
行政
整合
意识形态整合
多元
整合
Keywords
rural integration
order
culture-moral integration
administrative integration
ideological integration
multiple integration
分类号
D422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亚政府如何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制度基础
20
作者
宁光杰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学系
出处
《太平洋学报》
2001年第2期38-44,共7页
文摘
本文运用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分析了东亚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如何建立制度基础 ,从而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 ,这种制度基础受到挑战 ,但危机的产生并不足以全盘否定制度基础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且 ,要真正从危机中走出来 ,依然要靠政府原有的良好的制度基础以及对其进行适当调整。
关键词
制度基础
产权变革
民间协调
意识形态整合
东亚国家
政府
分类号
D731.0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识形态整合能力
徐成芳
顾林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党史文化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建构中的时代价值
王玉瑾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21世纪中国电视剧的多元意识形态整合
孙莉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的优化
唐晓波
《湖北社会科学》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强化我国政党制度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探析
耿百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组织意识形态整合下的组织认同重构
吴海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制度文明建设:推进新时代意识形态整合的根本路径
张立进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彼岸理想:当今中国社会意识形态整合的重要对象
赵元明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胡锦涛执政党意识形态整合思想探讨
邹谨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在网络新媒体中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整合
高峰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社会分化中的意识形态整合
唐爱军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原文传递
12
论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
郭灿鹏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制度变迁中的意识形态整合
刘少杰
《理论文萃》
2006
0
原文传递
14
多元化境遇中的主流意识形态整合
《公安研究》
2012
0
原文传递
15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非对称性
王强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非对称性
王强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格尔茨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对新兴国家民族主义的研究——基于对《文化的解释》意识形态部分的文本式解读
赵建辉
《甘肃理论学刊》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实现“中国梦”的社会整合机制研究
张艳新
袁会敏
《党政干部论坛》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中国乡村整合机制的演变
刘军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东亚政府如何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制度基础
宁光杰
《太平洋学报》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