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感性声音结构”及其音乐美学意义探析
1
作者
吴佳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117,共8页
文章以“感性声音结构”这一原创性概念作为论述核心,剖析了感性的先验时空结构和经验能力,在此基础上阐释“感性声音结构”的内涵,以及在音乐审美中,感性依托调性、节奏、音色等凸显的音乐要素,如何形成“感性声音结构”的具体途径。...
文章以“感性声音结构”这一原创性概念作为论述核心,剖析了感性的先验时空结构和经验能力,在此基础上阐释“感性声音结构”的内涵,以及在音乐审美中,感性依托调性、节奏、音色等凸显的音乐要素,如何形成“感性声音结构”的具体途径。“感性声音结构”概念,在音乐审美研究中,具有以下意义:1.提出了感性在聆听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结构趋向,强调了感性的结构能力在审美过程中的重要性;2.指出了对音乐作品进行完整的结构性感性聆听方式的音乐审美价值;3.指出了音乐之外的意义是以怎样的聆听方式获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声音结构
感性
结构
感性
经验
原文传递
康德《先验感性论》的音乐美学意义考掘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佳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8-81,共4页
音乐审美作为一项感性活动,无疑与主体感性能力以及聆听过程中的感性方式紧密相关。笔者受到康德的感性研究成果《先验感性论》的启发,认识到感性具有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先验感性直观形式整理感性材料的结构潜能;同时意识到,对于音乐审美...
音乐审美作为一项感性活动,无疑与主体感性能力以及聆听过程中的感性方式紧密相关。笔者受到康德的感性研究成果《先验感性论》的启发,认识到感性具有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先验感性直观形式整理感性材料的结构潜能;同时意识到,对于音乐审美中的听觉感性而言,也同样存在着这种感性的结构潜能,即:感性不仅有识别和接受音响材料的能力,更存在结构的内驱力,可以将感性接受到的零散的声音材料按照感性自身的结构方式,有选择、有层次地进行整理,并组织成有序的、可供理解的声音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时间
空间
感性声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感性临听后并叙事--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个案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薛鼎元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24,共4页
将“感性声音结构”改造为一种分析方法并提出“感性逻辑”的存在,运用在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以下简称《第一交响曲》)的研究中。在《第一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感性声音结构中,抗争主题推动着第四乐章完成了“从地狱到天堂”的意境转...
将“感性声音结构”改造为一种分析方法并提出“感性逻辑”的存在,运用在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以下简称《第一交响曲》)的研究中。在《第一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感性声音结构中,抗争主题推动着第四乐章完成了“从地狱到天堂”的意境转变,进而使第一乐章由“自然”升华到“天堂”。由“第一乐章—第四乐章—第一乐章”组成了《第一交响曲》的核心骨架,揭示了作品中的“英雄性”精神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
逻辑
感性声音结构
英雄性
马勒
《第一交响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性声音结构”及其音乐美学意义探析
1
作者
吴佳
机构
上海音乐学院
出处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117,共8页
基金
2019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人文社科重大项目《中国歌剧学科体系构建与研究》,项目负责人:王瑞,项目号:2019-01-07-00-02-E00019
2019年教育部人文在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歌剧的音乐呈现及审美意蕴研究》,项目负责人:吴佳,项目号:19YJC 760119.
文摘
文章以“感性声音结构”这一原创性概念作为论述核心,剖析了感性的先验时空结构和经验能力,在此基础上阐释“感性声音结构”的内涵,以及在音乐审美中,感性依托调性、节奏、音色等凸显的音乐要素,如何形成“感性声音结构”的具体途径。“感性声音结构”概念,在音乐审美研究中,具有以下意义:1.提出了感性在聆听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结构趋向,强调了感性的结构能力在审美过程中的重要性;2.指出了对音乐作品进行完整的结构性感性聆听方式的音乐审美价值;3.指出了音乐之外的意义是以怎样的聆听方式获得的。
关键词
感性声音结构
感性
结构
感性
经验
分类号
J601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康德《先验感性论》的音乐美学意义考掘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佳
机构
上海音乐学院
出处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8-81,共4页
文摘
音乐审美作为一项感性活动,无疑与主体感性能力以及聆听过程中的感性方式紧密相关。笔者受到康德的感性研究成果《先验感性论》的启发,认识到感性具有按照时间和空间的先验感性直观形式整理感性材料的结构潜能;同时意识到,对于音乐审美中的听觉感性而言,也同样存在着这种感性的结构潜能,即:感性不仅有识别和接受音响材料的能力,更存在结构的内驱力,可以将感性接受到的零散的声音材料按照感性自身的结构方式,有选择、有层次地进行整理,并组织成有序的、可供理解的声音系统。
关键词
康德
时间
空间
感性声音结构
分类号
J601 [艺术—音乐]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性临听后并叙事--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个案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薛鼎元
机构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24,共4页
文摘
将“感性声音结构”改造为一种分析方法并提出“感性逻辑”的存在,运用在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以下简称《第一交响曲》)的研究中。在《第一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感性声音结构中,抗争主题推动着第四乐章完成了“从地狱到天堂”的意境转变,进而使第一乐章由“自然”升华到“天堂”。由“第一乐章—第四乐章—第一乐章”组成了《第一交响曲》的核心骨架,揭示了作品中的“英雄性”精神内核。
关键词
感性
逻辑
感性声音结构
英雄性
马勒
《第一交响曲》
分类号
J601 [艺术—音乐]
J605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感性声音结构”及其音乐美学意义探析
吴佳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原文传递
2
康德《先验感性论》的音乐美学意义考掘
吴佳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感性临听后并叙事--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个案研究
薛鼎元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